02_22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11 02.22.2024星期四 人物誌 / 評論家 副刊 上世紀90年代初是賀蘭 硯最鼎盛的時期,整個市場 供不應求,但如今文玩市場 遇冷,加上政府對賀蘭石開 採進行了管控,以及電商的 興起,賀蘭硯的交易不復往 日的輝煌。 「從創業那天起,要面對 的是每天的失敗和困難,而不 是成功」,經過冷靜思考和市 場調查,王輝改變了理念,在 傳統雕刻圖案的基礎上開發出 具有寧夏地域特色的賀蘭山巖 畫圖案的系列石頭產品,並贏 得了市場,王輝逐漸擁有了自 己的精品店、雕刻廠,還有雕 刻培訓基地。 因為殘疾人大多行動不 便,相比健全人更能「坐得 住」,王輝認為,就某種程度 而言,這反倒是殘疾人的優 勢。結合自己的經歷,王輝 希望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 改善生活。 他常年在自己的雕刻培 訓基地招收殘疾人及下崗職 工,免費為他們教授賀蘭石 雕刻技術,從2001年開始到 現在,共培訓學員2000多人 次。 「學員們每個月有1000多 元的計件式收入,再加上薪 水,像跟了幾年的學員,他 們收入就五六千了,他們家 人常說的一句話,最感謝的 還不是安置就業,而是讓他 們融入了社會,重新又找回 了生活的自信」,這點讓王輝 十分欣慰。 位於銀川市金鳳區的華 夏非遺文創 ( 助殘 ) 小鎮,原 是一片空置的樓盤,王輝租 下了它,作為「以非遺勞動 助殘」的一個全新嘗試。這些 殘疾兄弟姐妹在這裏學會技 術後,既可以留在文創小鎮 裏工作,也可以在家裏「訂單 式」工作,做出的作品也有專 門的渠道銷售,真正實現了 學、做、銷的一條龍服務, 大大提高了他們經濟收入水 平和融入社會的能力。 寧夏人王輝4歲半時因意外導致雙腿高位截肢,成了一個「半 身人」。《新京報》報道,機緣巧合下,他17歲到西夏藝術製品廠學 習賀蘭石雕刻,2011年後成為寧夏一級工藝美術大師,2019年又 成為國家級非遺賀蘭硯製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改善自 身生活後,王輝積極創業帶領眾多殘疾人走上學藝創業致富之路。 非遺傳承「半身人」 51歲的王輝去任何地方,一 張80釐米高25斤重的木板 鐵凳就是他的雙腿。因為雙腿高位 截肢,他身軀只有常人一半,但肩 寬、背厚、臂長、手大、骨骼粗, 兩個厚實的手掌把住方凳邊緣,在 身體左右扭動下,四條腿的方凳開 始兩條腿兩條腿的交錯前進。要是 以一條腿為軸心,坐在凳子上的他 可以任意轉向。 過門檻,王輝探身單手用力, 把140斤的身體撐起,騰挪到門檻外 的另一張凳子上,回身從門檻裏取 出鐵凳再換坐上去。 開車出門時,王輝先坐輪椅到 停車位,換坐鐵凳,收起輪椅單手 塞進後備廂,然後轉到副駕,左手 拳頭撐住車座,從鐵凳「飛」身到座 位上,左手再一撐就進了駕駛位, 然後一隻手轉方向盤,一隻手控制 側拉式的油門和剎車輔助器,來去 自如一氣呵成。 寧夏銀川人王輝1972年出生, 回族,4歲半時發生意外,雙腿被攪 拌機齒輪捲入,造成髖關節層面的 雙腿高位截肢,自此成了一個「半身 人」,人生瞬間改變。中學畢業後, 王輝跟著父親學了5年中醫。 原本想憑著醫術討生活,但行 醫必須要有醫師資格證,而當時又 沒有哪個醫學院會接收重度殘疾的 學生,於是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 王輝說那些日子不想吃不想喝,經 常躺在床上,這時候媽媽單位同事 的話又深深刺痛了他:這孩子,最 多將來看看大門,收收報紙就不錯 了,認命吧。 一天,王輝的哥哥給他帶來了 好消息,西夏藝術製品廠正在招收 殘疾人學習賀蘭石雕刻,哥哥為他 報了名,王輝為此一夜未眠。「第二 天,哥哥把我帶進廠,領導見到我 時非常驚訝,因為重度殘疾,按規 定不夠接收條件,當時有一個領導 就對我說:『你能行嗎,能堅持嗎?』 我說:『我能行。』也許是我的自信 感動了領導,我終於被留下了」。 為了能按時到西藝廠學藝,那 時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從家裏用 電瓶手搖車搖到雕刻廠。學習雕刻 的車間在三樓,對一般人來說從一 樓上到三樓也就是半分鐘的事,而 對他來說這段路程實在是太難了。 「為了能使自己上下樓方便, 我讓家裏人按樓梯台階的寬度做了 兩個凳子,上下樓的時候,用手撐 著兩個凳子交替著倒換,把身體一 層一層地上下挪動,下樓最花時 間,有時候平衡沒掌握好,身體失 去重心,我會連人帶凳從樓梯上滾 下來,經常是摔得身上青一塊紫一 塊,遍體鱗傷。」 學雕刻,身體的協調性很重 要,但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來講, 身體很難找到平衡,「常常因為協調 能力不好,刻刀力度掌握不夠,兩 手被劃破,鮮血淋漓」;雕刻藝術要 有美術基礎,那時為了練習繪畫, 除了在工廠老師傅教授外,王輝每 天晚上自己還要回家練習到很晚, 有時困得實在不行了,就用冷水洗 臉澆頭。 兩年多下來,同期的30多名學 徒,最後只有王輝堅持了下來。從 開石選料、構圖設計、到粗加工、 精細雕刻、打磨上光,全部過程他 一個人都能完成。 從西藝廠學成出來的王輝,開 始了獨立設計雕刻,並在家裏成立 了工作室,設計雕刻賀蘭硯。王輝 說,他雕刻的很多硯台、工藝品經 親友推薦被顧客買走,也獲得一些 藝術類獎項,許多顧客打聽他的住 址來預約、訂購,從此有了穩定的 收入,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產自賀蘭山的這種紫綠色的石 頭質地非常細密,石頭本身綠紫色 相疊,王輝見過最多的有9層疊色。 他擅長的「薄意雕」介於雕刻與繪畫 之間,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所以 很難預料,下一刀會呈現甚麼樣的 效果,下刀淺了,差點意思,下刀 深了,過猶不及。 並且常有人問王輝,你雕的是 個啥?王輝會回答,「說實話我也不 確定,興許您明天再來看就能看出 來了」,他說,這個過程就好像人 生,誰也無法預知明天會發生甚 麼,率性、坦然地生活才是我們最 大的幸福。 玉皇閣是銀川市興慶區的一處 著名景點,王輝的店鋪就坐落在附 近的一片古香古色的園林中,店鋪 主要經營手工硯台和一些工藝品。 每年5月到10月是銀川的旅遊 旺季,客流大,王輝的全部精力用 在經營上,沒有時間去雕刻,等到 了11月,天寒地凍的時候,王輝開 始帶著徒弟們進行大規模的雕刻作 業,為來年的銷售季準備好庫存。 意外截肢不認命 苦學賀蘭石雕技藝 培幫 訓扶 數就 千業 殘致 疾富 人 ■非遺傳承人王輝正在雕刻賀蘭硯。 ▍本報訊 ▍ ■王輝去學生開的手工作坊指導。 ■王輝需要夥伴幫忙上下高檻。 這涉及家庭關係中的「距離感」 問題,即父母、長輩與晚輩 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感,學會彼 此尊重每個人的私人空間、生活方 式,不能認為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 係就該是「親密無間」。 父母對待已經成人的子女還像 「長不大的孩子」那樣「管頭管腳」, 要求成年子女順從自己的安排;成 年子女對待父母的付出,依舊是「衣 來伸手飯來張口」,認為這是「理所 當然」,就是沒有重視距離感,最終 讓「親密無間」變為負擔。 這種家庭關係,其實是從小就 形成的親子關係的延續。中國不少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時, 並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 心,加之社會崇尚知識教育,於是 包辦代替孩子除學習之外的一切, 平時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對孩子進 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與生命教 育,而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劃 去學習與生活。 這種親子關係,已經出現諸多 問題。一方面,部分年輕人,包括 大學生,在成人後缺乏自主生活、 自主管理的能力。 不少家長「嫌棄」假期回家的大 學生生活不規律、不幫忙做家務, 而這恰恰是他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缺失的結果。 另一方面,在有的父母眼裏, 子女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高考 填報志願時,不少家長幫子女選擇 學校、專業,在大學畢業後的職業 以及人生選擇上,有的父母則完全 不考慮子女的想法。這種親子關 係,無視子女是獨立的個體,沒有 給他們自主成長、生活的空間。 而隨著子女個體意識的增強, 自然就會產生親子矛盾與衝突。大 學生放假回家「被嫌棄」,年輕人回 家過年「找不到家的感覺」,都呼喚 要改變之前缺乏距離感的家庭關係。 年輕人抱怨春節回家不適應父 母的所作所為,就是因為自己需要 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而父母卻沒 有距離感。改變這種家庭關係,就 需要雙方坦誠溝通,說出自己真實 的想法。 對於年輕人說出「感覺沒有 家」,不必大驚小怪。家不是約束, 而是要給人舒適自在的感覺。良好 的親子關係,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 主性,給孩子自主發展的空間;良 好的家庭關係,不是「親密無間」, 而是要學會彼此尊重,保持適當的 距離感。 熊丙奇 今年春節假期,「大學 生德華」成了中國互聯網上 備受關注的群體。她(他)們 在寒假回家後承擔起了照顧 哥哥或者姐姐孩子的重任, 就如電視劇《父母愛情》中江德 華的角色,因而被稱為「大學 生德華」。 影視劇中幫哥嫂帶大五個 孩子的妹妹德華,讓放假的大 學生們找到了共鳴,紛紛出來 認領「德華」。一時間,寒假在 家當「德華」,成了大學生形容 自己假期生活狀態的熱詞—— 甭管在外面多精緻,只要回家 帶孩子,無論男女,都是憔悴 又無奈的「德華」。網友也紛紛 調侃稱,大學生未婚未育卻先 有了帶娃經驗;不是保姆請不 起,而是「德華」更有性價比。 每個人身處的家庭不同, 過節狀態也各有不同,回家 「被窩不掀,大門不出」是一種 過節方式,而主動接過哥姐手 中的娃,也是另一種角色扮 演。大學生群體從質疑德華, 到理解德華,再到成為德華, 這樣的心路歷程中,當然有對 喪失「自由」的玩梗意味,卻也 不乏對「身兼數職」身分認同。 大學生們雖嘴上吐槽「德 華上崗」的苦和累,發出德華 式的抱怨:「累死俺算了!」但 手上的活是一刻也沒停,陪 玩、哄睡、輔導作業……與其 說,這是年輕人維繫親情關係 的形式,不如說是年輕人力所 能及幫家庭分擔責任、表達感 情的一種方式。 大學生回歸家庭,當「德 華」的日子裏有苦有累,也有 溫暖和愛。如果說青年「斷親」 是代際鴻溝導致的親屬關係斷 裂,「德華上崗」則代表人倫親 情延續的另一面。因為,帶娃 做家務,並非大學生們無可奈 何的選擇,更多是兄弟姐妹之 間天然親情的驅使。 翛然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報立場無關 龍年春節期間,中國科技館推 出「科技大聯歡」、「華夏科技學堂」 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據媒體報 道,這其中的一些主題活動,面向 低齡兒童開展科普劇展演,同時面 向青少年開展富有創意的開放體驗 活動。 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逐漸 成了低齡兒童和青少年過春節的打 卡地。這不僅豐富了兒童青少年的 節日生活,也在積極發揮公共資源 的公益教育作用。長遠看,此舉顯 然可以讓「雙減」後的青少年過個更 有意義的節假日。 「雙減」實施以來,明確規定學 科類培訓機構寒暑假、節假日、雙 休日不得開展培訓。在這種背景 下,不僅要求很多家庭教育要轉變 理念,社會機構也要為青少年的成 長提供更多教育資源。 總體看,各地顯然都已經意識 到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等場所 的重要社會教育價值,包括在農村 地區,也在依託學校建設鄉村少年 宮。 但在利用與開發這些社會教育 資源方面,不同地區也存在缺乏統 籌規劃的問題。 就此去看,與學校內的課程體 系對應,校外公共場所推進的面向 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教育,也需要有 相對系統、各具特色的課程和活動 體系建設,而不能各自為政、簡單 重複。 熊丙奇 隨著春節臨近,中國不少在外 工作的人陸續回家過年,近日, 「過年回家不住家裏住酒店」這一話 題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榜單,引發網 友討論! 以往回老家過年住家裏,是過 年團聚的「正確方式」。但在現實 中,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情況,有的 老家房子寬敞,有的老家房子狹 小;有的常年在外生活,老家房子 住起來已不太適應;有的老家房子 洗澡、如廁不方便;有的父母已去 世,老家只有成家的兄弟姐妹,住 一起難免尷尬…… 於是,這幾年,回老家過年住 酒店的現象也越來越多。而不少人 選擇住酒店,不過是想著省些麻煩 罷了。一來,可以免除老家親人鋪 床蓋被的麻煩,年後拆拆洗洗,也 是一種「添累」;二來,也可以避免 打破家人平時的居住習慣。當然, 對本人而言,住酒店也更方便、更 省事,私密性也更好一些。 也因此,對「回老家過年住酒 店」的選擇不妨多些理解。畢竟, 選擇「不住家裏住酒店」,並不代表 年輕人對老家的情結削弱了、變淡 了,而是受居住條件、生活方式等 諸多方面的因素制約造成的。 這其實也是一種觀念進步。與 其一大家子擠在一起睡得不舒服, 不如住在酒店,讓大家都休息得更 好一些,這樣的年或許才更有意 義。 廖衛芳 良好家庭關係非 「親密無間」 要學會彼此尊重 保持適當距離感 成 「帶娃工具人」 是玩梗也是認同 博物館漸成低齡兒童打卡地 給 「回家過年住酒店」 多些理解 對於獨身在中國的大城市漂泊的年輕人來說,每年春節是一 次難得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但不是每次回家都很愉快,社交媒體 上,年輕人吐槽的內容五花八門,有人覺得自己每次回家都有一 種陌生感,就好像不是自己家一樣,可大城市的出租屋,也不是 真正意義上的家。 ▍本報訊 ▍ 授人以漁 特別觀察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