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29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10 03.29.2024 星期五 港聞 控方展示一系列裴倫德與李宇軒的對話紀 錄,裴倫德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認為 需要改變策略,如利用香港「未來半年會發生 的糟糕事件」來「打倒中共」,但表明香港將會 受到牽連,李宇軒便回應指「我們知道及非常 樂意去擔當這角色」。李28日解釋,裴倫德是 指中國及香港「攬炒」,對雙方都有傷害。 李宇軒希望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IPAC)「做多過譴責聲明就好啦」,又提出沒 有制裁施加在負責指揮處理示威的當權者身 上,重申指揮行動的高級警官要在SWHK建 議的制裁名單當中。 裴倫德認為首先要在中國作出改變,「推 翻中共」,才可解決香港的問題,唯李宇軒則 認為無論中國會否作出改變,問題焦點也應 放在香港本身,「我們的運動是為了香港,而 不是在北京層面作出民主改革」。裴倫德提到 「推翻中共」可能是由中共手上解放香港的一 個手法,香港希望自治的方法便是「推翻中 共」。 李宇軒回應法庭指,當時的確不反對「港 獨」的概念,亦理解裴倫德指「推翻中共」才可 由中共手上解放香港,但認為當時的反共情 緒未大至希望「推翻中共」。 裴倫德與李宇軒討論《國安法》實施後的 抗爭策略,裴認為全球對華策略需作出調 整,要逼中國分化及推動政權轉變,而激烈 抗爭則是最佳催化劑,並建議繼續推進示威。 李則認為單方面依賴示威只是「送頭」(被 警方拘捕),而目前「送頭」只會換來(其他地 方的)譴責聲明,所以更重要是如何令外國政 府對中港官員採取制裁行動。 控方展示裴倫德傳送英國國會議員施志 安的Twitter推文到「SWHK IPAC」的Telegram 群組,推文內容提到施志安與16名英國國會 議員聯署,敦促時任外交大臣藍韜文發出強 烈信號,確定香港官員對香港情況負上責 任,另由於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時明顯 嚴重違反香港的條約義務,故建議把林鄭月 娥列入制裁名單。推文亦提及是時候從「救生 艇」政策轉向制裁。裴倫德請群組成員「請廣 傳」上述推文。 推文尾段提到,英國國會議員施志安與 16名英國國會議員聯署。他們敦促藍韜文發 出強烈信號,反對有罪免罰,確定香港官員 應對香港情況負上責任,取消他們在英國目 前享有的特權。 當《香港國安法》已生效時,李宇軒發訊 息予裴倫德指,「游說政府去取消他們與香港 的司法互助或逃犯移交協議,是一個好主意 嗎?」提到與香港有相互引渡協議的國家, 包括葡萄牙、南韓、新加坡、南非、斯里蘭 卡、立陶宛、挪威、英國及美國。 IPAC各國成員針對與香港的移交逃犯安 排,開設小組會議商討會否檢視協議。IPAC 的Twitter推文提到,16名IPAC成員在2020年 7月3日晚上,與加拿大IPAC聯合主席、加拿 大眾議員吉努斯及前加拿大司法部部長考特 勒討論後,一致同意加拿大暫停移交逃犯安 排,形容此為來自加拿大的大好消息。裴倫 德其後要求SWHK轉推該推文。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28 日進行第54日審訊。從犯證人、「12港 人」之一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當年認 為,香港以遊行促請國際政府行動,卻一 直沒有任何具體制裁,不同國家或組織也 只是發出譴責聲明。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 會委員裴倫德經討論後表示,要先「推翻 中共」才可解決香港問題,又指頭號敵人 是中國共產黨,李宇軒和應並指這正是他 們把制裁排在願望清單首位的原因。 《國安法》生效 重光團隊急聯多國推制裁 李宇軒在2020年6月29日即《香港國安法》 生效前一日,曾向裴倫德傳送反對《香港國安 法》的聯署聲明。李28日同意聲明中部分內容 呼籲外國制裁中港官員,而聯署名單中包括 多名香港時任區議員、「香港監察」創辦人羅 傑斯、5個美國港人組織及多個海外港人組 織。李稱他透過Telegram「人搭人」方式去接 觸不同人士及海外組織,《香港國安法》生效 後,他亦持續更新聯署名單;唯聯署名單中 不包括裴倫德,李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對方不 簽聯署的原因。 李在公開發表聲明前,曾向裴倫德傳送 「香港國安法:國際社會對香港自治和自由的 承諾宣言」,並列出21名已簽署人士,包括 時任香港區議員張可森、李軒朗及王百羽等 人,以及日本前參議員藤末健三與眾議員山 尾志櫻里、長島昭久、中谷元。 該聲明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已於網上 發表,設有中文、英文及德文版本,當中指 「我們呼籲各國對中國和香港的官員、個人和 機構,實施馬格尼茨基式針對性制裁⋯⋯我 們建議制裁應包括入境限制,如被列為『不受 歡迎人士』、凍結資產以及限制第三方與他們 打交道,並限制第三方為他們行事」、「自由 民主國家應鼓勵和支持企業,將生產線和營 運基地遷往其他民主國家,以減少對中國的 經濟依賴」。 除了李宇軒在訊息中提及的人士,聲明 聯署名單亦包括已竄逃海外的立法會前議員 梁頌恆、德國記者穆達偉、加拿大眾議員 Garnett Genuis等人。 聯署名單上有5個美國組織:洛杉磯香港 論壇、New Yorkers supporting Hong Kong、 北加州香港會、San Francisco Hong Kongers 及西雅圖香港學生聯盟;以及法、德、挪 威、荷蘭、瑞典等多國港人組織。 ▍本報記者劉曉曦、王仁昌香港報道 ▍ 裴倫德目標推翻內地政權明言要香港攬炒 分裂中國成抗爭策略 激進示威作催化劑 李宇軒回應 法庭指,當時的確 不反對「港獨」的 概念,亦理解裴倫 德指「推翻中共」 才可由中共手上解 放香港,但認為當 時的反共情緒未大 至希望「推翻中 共」。 涉勾結外力 黎智英 ■控方28日展示一系列李宇軒(左圖)與裴倫德(右圖)的對話紀錄。 ■時任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曾接受傳媒訪 問。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28日續審訊。 ■警方28日在法院外嚴密布防。 何君健攝 1 裴倫德認為要先「推翻中共」才可解決香 港問題,又指頭號敵人是中國共產黨。 2 裴倫德提出需改變策略,如利用香港「未 來半年會發生的糟糕事件」來「打倒中 共」。 3 李宇軒指把他們制裁排在願望清單首位, 但沒有制裁施加在負責指揮處理示威的當 權者身上。 4 李宇軒雖認為「推翻中共」才可由中共手 上解放香港,但認為當時的反共情緒未擴 大至希望「推翻中共」。 5 《香港國安法》生效前,李宇軒於網上發表 反對《香港國安法》的聯署聲明,包括中 文、英文及德文版本,並在《香港國安法》 生效後繼續更新聯署名單。 6 英國國會議員施志安與 16 名英國國會議員 聯署,敦促時任外交大臣藍韜文發出強烈 信號,確定香港官員應對香港情況負上責 任,透過制裁行動取消他們在英國目前享 有的特權。 7 加拿大在2020年7月3日一致同意,加拿大 暫停與香港簽訂的移交逃犯協議。 李宇軒證供重點 李宇軒 重光團隊成員 聯署發起人 裴倫德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 聯盟創辦人 聯署發起人 反《香港國安法》 聯署支持者 李軒朗 蔡雅文 趙柱幫 黃丹晴 張可森 李家偉 葉錦龍 張偉超 曾錦榮 張文龍 郭子健 謝 澤 王百羽 陳緯烈 梁頌恆 日本 法國 德國 波蘭 挪威 美國 英國 加拿大 澳洲 瑞典 多位時任區議員及反華人士 逃犯 新樓供應持續增加,差估署最新統計數 字顯示,今年私宅落成量約22270伙,按年增 加60.8%,明年將進一步增至25530伙,創21 年新高紀錄。今、明兩年私宅落成量錄4.78萬 伙,當中啟德所在的九龍城區佔最多,達1.27 萬伙,更是連續4年成為供應庫。業界人士指 出,啟德供應持續增加,相信區內樓價會有 壓力,預料發展商採審慎推盤策略。 差估署28日公布《香港物業報告2024》初 步統計數字,預測今年私宅落成量錄約22270 伙,對比去年13850伙,按年增加8420伙或約 60.8%;明年私宅落成量攀升至25530伙,按 年增加約14.6%,創2004年錄26040伙後的21 年新高紀錄。以各分區統計,今、明兩年九 龍城將會是供應量最多地區,預計今年落成 量為5736伙,佔總供應量的25.8%,明年進一 步增至6971伙,佔整體約27.3%。換言之,兩 年合計有12707伙落成,佔全港私宅落成量約 26.6%;單計該區伙數更由2022年起至2025 年,連續4年成為供應庫。 另外,元朗區預計有3649伙落成,是今 年次高地區,但明年將降至2271伙,今、明 年合計共5920伙,佔整體約12.4%。 各戶型單位中,去年面積約1076方呎以 下中小型單位,空置率約3.6%,較前年減少 0.5個分點,即空置單位約42280伙;面積1076 方呎以上大單位,空置率達10%,對比2022 年上升約2個百分點,並連升3年,涉及空置 單位約9870伙。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 示,政府預期今年私宅落成量逾2.2萬伙,連 同正申請預售及已批預售但未推出市場的單 位,新盤供應合共逾5萬伙,需要兩年時間消 化,預期樓價難望顯著上升,何況市場還有 眾多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國息口走勢等。由 於啟德仍是未來數年供應重鎮,相信區內樓 價會有一定壓力。 本報地產組香港報道 ■今年私宅落成量大增逾6成,其中啟德所在 的九龍城區佔最多,達1.27萬伙。 私宅落成量破2.2萬伙 啟德連續4年成重鎮 香港 其他十多個國家及地區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