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蘭州州長摩爾(Wes Moore)表示,基 伊大橋塌橋事故的善後工作「前路漫漫」,亟 需各界施以援手,共同清理橋樑殘骸並恢復 通航。總統拜登則批出6000萬元的聯邦緊急 援助。 綜合美聯社與《今日美國》報道,摩爾28 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局已派頂尖專家與 業界攜手制定計劃,研究如何清理現場、 移走撞橋貨船、打撈失蹤工人的屍體,以 及調查事故原因等等。他坦言連串工作無 法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完成,「前面還有漫 長的路要走」,巴爾的摩需要各界幫助。摩 爾同時再向事故中的遇難者家屬致哀。 事發時橋上8名工人墜海,只有2人獲 救,6名失蹤者應該已經遇難。州警發言人 透露,蛙人27日在水下的斷橋中發現1輛紅色 皮卡車,內有2名被困工人的遺體,另外4人 尚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作已經暫停,載有 起重機的大型駁船開始抵達,準備清除現場 的金屬和混凝土殘骸。官員表示必須先移走 瓦礫,才能尋找失蹤工人的屍體。 有專家坦言繼續搜救的風險太大。專 責海上打撈和清理殘骸的太平洋海事集 團(Pacific Maritime Group)合夥人弗雷利 (Stephen Frailey)解釋,水下環境黑暗又混雜 碎片,容易對蛙人構成死亡或受傷風險。 而在白宮,總統拜登迅速批出6000萬元 援助款項,並承諾聯邦將支付重建大橋的全部 費用,預料最終支持高達6億元。紐約州和新 澤西州表示,可以接收轉往其他港口的貨櫃船 隻,藉此降低塌橋對航運的影響。 本報訊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基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倒塌,預料很快便會展 開複雜的理賠工作,據悉各方律師已經開 始著手,準備應付接下來複雜的程序和訴 訟。法律學者形容屆時將是數十年來最具 爭議的海事索償個案,具體包括重建大 橋、賠償死者家屬、彌補港口損失應該由 誰承擔、以及賠償金額等等,過程可能糾 纏10年。有評級機構估計,最終賠償總額 將在20億至40億元之間。 綜合CNN及《華爾街日報》報道,預料在 眾多索償訴訟中,優先處理的將是大橋 損毀及損失,巴爾的摩法院很快會審理這部 分案件,而肇事新加坡貨船「大理號」(Dali) 的船東,相信也難逃責任。紐約福特漢姆 大學(Fordham Univers i ty)法學教授布倫南 (Lawrence Brennan)表示,被告方可以援引早 至1851年的法規,把船東及保險公司的責任上 限,控制在船上貨物以及貨船本身的價值,避 免理賠條件超出承擔範圍,當年「鐵達尼號」客 輪沉沒後,其船東也曾引用該條法規。布倫南 又相信,這次事故將是數十年來最具爭議的海 事保險案之一。 其他環節還包括賠償死難者家屬、清理事 故現場,以及彌補港口和滯留船隻的損失等 等,屆時既需釐清責任,又需確定實際金額, 程序相當複雜,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但相 信大部分賠償可由保險公司承擔。英國保險交 易所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首席執行官尼爾 (John Neal)表示,這可能是史上最大宗的海事 賠償,甚至會影響日後的保險範圍和保費。信 用評級機構Morningstar DBRS也估計,賠償總 額可能介乎20億元至40億元之間。 基伊橋1977年興建時耗費6000萬元,換算 為今天的價值大約3億元,大橋由馬里蘭州保 險承保。文件顯示,保單涵蓋物業損毀、大橋 和隧道業務中斷等範疇,這部分料達3.5億元。 總統拜登已承諾聯邦撥款重建大橋,但未知款 項如何調動,不排除最終需經國會同意。 「大理號」由新加坡公司Gr a c e Oc e a n Private擁有,並由大不列顛保護與賠償俱樂部 (Britannia Protection and Indemnity Club)承 保,大不列顛俱樂部本身是國際保賠協會集團 旗下成員。集團為90%的海運提供海事責任保 險,並由成員機構一起分攤責任,而俱樂部又 會購買再保險,從而轉嫁大部分承保風險。 對此穆迪分析師霍姆斯(Brendan Holmes) 形容,約有80家再保險公司向「大理號」的保險 公司提供30億元,因此即使賠償金額龐大,也 不會導致單一保險公司破產。 至於巴爾的摩商業活動受到影響的部分, 杜蘭大學學者戴維斯(Martin Davies)表示,根 據海事索賠原則,外界無法向船東追究「純粹 的經濟損失」責任,租賃「大理號」的丹麥運輸 集團馬士基(Maersk)也無需承擔責任。 ■法律學者預計,在眾多索 償訴訟之中,相信最先獲得 處理的會是大橋的損毀。 路透社 眾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去信 參議院,表示眾院將在4月10復會後, 提交彈劾國安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的條款,希望參院履行憲法 責任為此表決。 綜合NBC及CNN報道,約翰遜與 11名共和黨委任的彈劾經理人,28日 聯名致函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 眾院將在下月提交「正式通過的彈劾條 款」。信中指責馬約卡斯處理邊境問題 時犯罪,包括故意、系統性地拒絕遵 守法律,並且違反公眾信任,而參院 應該遵循憲法,跟進眾院提交的彈劾 動議。 舒默辦公室已回覆表示,參院將 於4月11日處理彈劾,並由參院臨時議 長默里(Patty Murray)主持聆訊。 國安部回應時,只是再次公開部 門2月的聲明,形容馬約卡斯正協助共 和、民主兩黨的部分參議員,為移民 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以便邊境執法可 以獲得足夠資源,相反眾院共和黨只 是浪費時間,彈劾不但毫無根據而且 違憲。 眾院今年初表決馬約卡斯的彈劾 動議時,黨團內部也曾出現分歧,首 度投票竟然意外失敗,最後需在2月13 日的第二輪投票中,才以極微弱優勢 通過彈劾。也使馬約卡斯成為近150年 來首名被彈劾的內閣官員。 消息披露,眾院共和黨刻意在解 決政府開支案、化解停擺危機後才處 理此事。 外界相信民主黨控制的參院不會 通過彈劾,動議將被迅速駁回。 本報訊 眾院推進彈劾國安部長 參院下月將收正式條款 前總統特朗普在紐約市出席殉職警察迪 勒(Jonathan Diller)的守靈活動,形容嫌兇為 「暴徒」,又說社會必須回歸法律和秩序,阻 止同類悲劇再次發生。 綜合NBC和ABC報道,守靈活動28日在 馬薩皮誇殯儀館(Massapequa Funeral Home) 舉行,特朗普離開時表示,「警察是社會上 最偉大的人」,迪勒的遭遇令人動容,類似 事件也發生得太頻繁,反映現狀已經出現問 題。特朗普形容嫌兇是「暴徒」,而且與涉案 的汽車司機都有犯罪前科,這種人不會汲取 教訓,也不會尊重別人。至於迪勒遺下的 妻子和1歲兒子,特朗普表示自己曾與他們 見面,迪勒的幼兒「不知道人生已經發生變 化」。 對於特朗普的發言,從殯儀館出來的人 和附近途人都紛紛鼓掌。特朗普在競選期 間,經常批評紐約以及全美的犯罪率,並將 問題歸咎於民主黨,甚至聲稱紐約的情況已 經「創下難以置信的紀錄」。但警方的犯罪數 據顯示,紐約自2001年以來的重大犯罪率已 下降超過20%。 31歲的迪勒25日傍晚執勤時,與同袍 走近1輛違規停靠的汽車,車上疑犯瓊斯 (Lindy Jones)與里韋拉(Guy Rivera)拒絕搖 下車窗,其中里韋拉更涉嫌向迪勒開槍。 本報訊 眾議院監督委員會致函白宮,邀請總統 拜登4月16日出席聽證會,協助議員調查拜 登兒子亨特(Hunter Biden)以及其他證人的 供詞,最終判斷是否彈劾拜登。值得注意的 是,聽證會舉行當天恰逢前總統特朗普的掩 口費開審翌日。 NBC報道,監督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 科默(James Comer)28日在信中表示,拜登 的公開聲明與委員會取得的證據之間,「存 在巨大差距」,而且白宮一直阻撓調查,因 此希望拜登能直接回答議員提問。紀錄顯 示,同樣在4月16日受邀出席聽證會的,還 有東歐商人帕納斯(Lev Parnas)。 科默表示,拜登兒子亨特的昔日商業夥 伴曾經作供,表示以往曾協助亨特處理海外 生意,而且另有證據顯示,拜登定期透過電 話過問亨特的交易,因此拜登需要消除外界 疑慮。科默又援引前總統福特(Gerald Ford) 1974年的例子,形容眾院早有先例可以要求 總統作供。 白宮發言人薩姆斯(Ian Sams)回應時, 只是重發上周的社交媒體留言,表示已有20 多名證人以及數十萬頁證據駁斥指控,眾院 共和黨的彈劾調查只是可悲噱頭,應該適可 而止。眾院監督委員會的民主黨籍議員也批 評,共和黨所謂的證據「可笑而且扭曲」,整 宗調查如同馬戲表演,是時候落幕結束。 本報訊 出席殉職警察守靈活動 特朗普批紐約犯罪失控 共和黨致函拜登出席彈劾聽證 ■馬里蘭州州長摩爾表示,塌橋善後工作前 路漫漫,亟待各界提供迅速援助,才能盡快 清理殘骸,恢復河道通航。 美聯社 ■前總統特朗普出席紐約市殉職警察迪勒的 守靈活動,他形容嫌兇是暴徒,社會必須回 歸法律和秩序,阻止同類悲劇再發生。 美聯社 近年規模最大海事索償 預計或纏訟10年 A5 03.29.2024 星期五 美國新聞 馬里蘭塌橋理賠料很快展開 馬州州長籲各界施援手 拜登速撥6000萬救急 ▍本報訊 ▍ 有評級機構估 計,最終賠償總額將 在 20 億至 40 億元之 間。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