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04.20.2024 星期六 港聞 「海港Sir」陳凱港隱瞞其警司身份,涉夥 同49歲前督察詐騙銀行及財務公司逾2600萬 按揭貸款,兩人否認兩項欺詐罪受審。區域 法院暫委法官王證瑜19日裁決指,陳凱港並 非如他所述是「人所共知」的「知名人士」,他 在申請貸款時未表露警司身份,明顯意圖訛 稱受僱於「出眾資本」,裁定他兩罪成;前督 察1罪成1罪脫。案件押後至5月17日作求情 及判刑,期間索取背景報告,2人還柙候懲。 被告為50歲陳凱港及49歲商人汪浩毅。 陳於2013 年任職警司,現已被停職;汪則 於2007年前任職督察。控方指,陳凱港於 2019年5月至12月間,先後向東亞銀行及華 僑永亨申請貸款,申請表中申報任職於「出 眾資本」,月入24.5萬元,共獲批逾2600萬 元貸款。「出眾」由被告汪浩毅其妻子所開, 汪表示對涉案2次貸款申請不知情。 辯方於審訊中指,陳凱港曾出版著作 《小王子遇上醋黑豆》、接受《人民網》及《港 人講地》媒體訪問,亦曾遭起底,曾有銀行 分行職員稱呼其䁥稱「Haba Sir」,故他並沒 有刻意隱瞞其警察身份。 王官拒絕接納此說法,即使在媒體及產 品中披露警察身份,亦不等同已在申請貸款 中披露,況且陳凱港並不是一般公眾認知的 知名人士。 申報任職「出眾資本」 王官指陳凱港向東亞提供的2017年及 2018年稅單,未能反映其2019年申請時的情 況,而其存款並不代表薪金,而是分紅;唯 陳凱港未曾向東亞提及其警司月薪及呈交警 司糧單,或「出眾」的分紅協議,相信他有意 隱瞞警察身份,虛假地表示受僱於出眾。 王官續指,即使陳凱港其後到分行開通 賬戶時曾申報公務員身份,並不影響其貸款 申請,因分行並非等同於貸款審批處。陳凱 港後向華僑永亨申請按揭套現的情況亦相類 似,其手寫及電腦申請表格皆表示受僱於 「出眾」,亦沒有提交糧單等證明,終被裁定 兩欺詐罪成。 另被告汪浩毅於陳凱港申請按揭貸款的 3個月前,即2019年3月起將陳凱港可獲的 「出眾」分紅,由不少於22.5萬元增至24.5萬 元,4月起則把分紅由原本轉存入陳凱港收 取警察薪金的匯豐戶口,轉存至渣打戶口; 5月起改用「自動轉賬」,並選擇「薪金」為轉 賬選項。辯方曾稱汪為免選擇「空白」的選項 才選擇了「薪金」,當時因忙碌及社會混亂, 無暇到相關機構更正「薪金」選項一事。 王官指,轉賬用途明顯重要,牽涉強積 金及稅金等,汪認為如此標註「無大問題」是 不合理,無暇更正的說法亦不可信。王官考 慮到分紅轉賬模式的轉變時間,與陳凱港申 請東亞貸款的時間相近,裁定汪浩毅必定知 悉陳凱港申請東亞貸款一事,而協助其申請 貸款。至於華僑的貸款申請,王官指,「出 眾」的轉賬模式於早前申請東亞貸款時已改 變,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汪知悉華僑貸款申請 一事,或其轉賬與華僑有關,終裁定汪兩 欺詐罪一罪成、一罪脫。 本報記者廖凱霖香港報道 隱瞞警司身份騙2600萬按揭貸款「海港Sir」兩項欺詐罪成 香港觀鳥會19日公布「黑臉琵鷺全球同步 普查2024」結果,今年黑臉琵鷺全球數量按年 微升5.4%至6988隻,是連續第3年錄得逾6000 隻,數量亦是歷年最高水平。其中在后海灣 (包括香港及深圳)的數量回升至375隻,增幅 25.4%,唯佔全球比率卻屬歷來第二低。 觀鳥會憂破壞雀鳥棲息地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擔心,新田科技 城的發展會對黑臉琵鷺的棲息地造成破壞, 呼籲當局重新審視填塘的必要性。 不過,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 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中華總商會表示, 香港正處於產業轉型關鍵時刻,新田科技城 將是帶動香港邁向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 相信規劃已在產業發展及環境保育方面取得 平衡,期望各界早日凝聚共識,解決分歧, 令項目早日上馬。 新田科技城佔地1004公頃,根據環評報 告,有約90公頃魚塘,近半已荒廢或沒有養 殖活動,認為規劃中存在爭議的土地面積佔 比不高,絕不應因此而拖慢整個項目的發 展。 環保署回應指,土木工程拓展署已聘請 專業環境顧問進行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 研究,並完成為期12個月的生態調查。 此外,環評報告已考慮相關文獻及研究 資料/數據和工程項目的生態調查紀錄,包括 黑臉琵鷺觀測數據,並根據環評研究概要和 《技術備忘錄》之要求,評估擬議發展所產生 的潛在生態影響。 為彌補因發展新田科技城所造成的生態 影響,包括對黑臉琵鷺的影響,環評報告提 出的緩解措施包括透過擬議的三寶樹濕地保 育公園創造環境容量,以確保工程項目下相 關濕地的生態功能及承載力不會有淨減少。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專責調查小組於今年1月26日向行政長官呈 交故障事件的中期調查報告,隨後聯同 專家繼續深化調查結果和分析,以及擬訂建 議完善方案。在19日公布的最終報告中,由 選管會委員、資深大律師文本立領導的專責 調查小組,舉行了多次會議,從伺服器的日 誌及其他紀錄中,分析了選舉當日電子選民 登記冊系統所執行的各項程序的資料及流量 數據,並以有關數據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 的模擬測試,期間監察該系統的各項參數, 以查找確認系統出現故障的成因。 個別人員責任由行政當局跟進 專責調查小組認為,這次電子選民登記 冊系統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選舉事務處 技術團隊在修改系統設計時,未有充分考慮 其在實際操作時可能會引起的疊加效應及流 量影響,因而沒有作充分和全面的荷載測 試。同時,當其向另外兩重確認架構提供修 訂闡述時,又沒有充分闡明其修訂詳情及可 能引致的各種影響,以致該兩重架構在此情 況下,未能徹底了解相關系統設計改動而可 能引致的後果。 小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選舉事務處盡 快選任合適的專家修正兩個相關程序的設計 問題,並須進行充分、全面及嚴格的相關測 試,以確保設計無誤,及不會對系統以至整 體運作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等。 選管會又建議,選舉事務處積極考慮透 過模擬大型選舉的情景,進行定期的模擬實 況測試,從而在過程中找出可能出現的系統 運作問題,並及早修正和不斷優化系統。 選管會認為,選舉事務處應繼續運用資 訊科技,令選舉過程更高效及人性化;選舉 事務處應認真吸取是次系統故障事件的教 訓,積極落實上述各項建議,以期令同類事 件不再發生。至於這次事件中,有關個別人 員的責任問題,會由行政當局按既定程序跟 進。 去年12月區議會選舉投票日當晚, 電子選民登記系統突然「死機」,令投票 時間需加時。選管會19日發布最終選 舉報告書,專責調查小組認為故障的主 要原因,是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在修改 系統設計時,未有充分考慮在實際操作 時,可能會引起的疊加效應及流量影 響,所以沒有作充分和全面的荷載測 試。至於事件中有關個別人員的責任問 題,會由行政當局按既定程序跟進。 香港上月個人破產申請宗數及強制公司 清盤宗數均回升。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上 月提交個人破產呈請有783宗,是去年11月以 來最多,按月升約21%,按年升約2.8%;強 制公司清盤呈請69宗,按月升約30%,按年 升約41%;上月發出接管或破產令有641宗, 按月升近16%,按年升近28%。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向《星島》表 示,整體經濟環境欠佳,數字符合預期,預 計於今年6至7月會迎來強制公司清盤數字高 峰。 強制公司清盤69宗 按月升30% 黃俊碩解釋,一些私營公司於8月要報 稅,約一至兩個月前完成審計,當銀行取得 公司財務報表,發現其表現未如理想,就會 有收回貸款(call loan)行動。他冀銀行業界 不要只看冰冷的數字,應審視公司未來的規 劃或發展前景,評估其持續經營能力。 黃俊碩亦指,目前「現金為王」,當息口 增加,借貸人如未能「債冚債」,而銀行又開 始收回貸款時,就會令個人破產數字上升。 他建議市民應就借貸情況與債權人保持溝 通,「要表達誠意,盡早和銀行商討延長還款 期,或調整利率。」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麥萃才表示,美息在5厘以上水平維持一段時 間,基於港元與美元掛鈎,港元昂貴下影響 港貨出口及外國旅客到港意欲,資產價格因 而受壓。 麥萃才:破產宗數比例仍低 不過他強調,目前破產宗數佔整體勞動 人口比例仍低,加上今年當·地生產總值維 持正數預測,反映香港營商環境雖改變,但 不致於很差,「某些行業仍有增長,只是部分 行業如外貿、餐飲或較差。」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個人破產宗數回升 按月多21% 商會撐新田規劃 相信已平衡產業發展及環保 選管會:故障系統欠全面荷載測試 電子選民登記冊「死機」事件 坦承沒作充分考慮 個人破產呈請書數量 月份 總數 月份 總數 3/2023 762 10/2023 661 4/2023 561 11/2023 814 5/2023 646 12/2023 675 6/2023 641 1/2024 753 7/2023 662 2/2024 648 8/2023 714 3/2024 783 9/2023 662 ▍本報記者何嘉敏、常彧璠香港報道 ▍ ■被告為陳凱港(右)及商人汪浩毅(左)。陳於2013年任職警司,現已被停職,汪則於2007 年前任職督察。 ■香港觀鳥會19日公布「黑臉琵鷺全球同步 普查2024」結果。 盧江球攝 ■去年12月10日, 區議會選舉投票期 間電子選民登記冊 系統故障,令投票 時間延長。 ■選管會主席陸啟康(左二)早前就系統故障 事件中期報告舉行記者會。 建議盡快選任專家修正設計問 題,及透過模擬大型選舉的情景,進 行定期的模擬實況測試,及早修正和 不斷優化系統。 專責調查小組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