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18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5 06.18.2024 星期二 中國時事雜誌 對於低齡矯治亂象,牙科醫生強調,不 能過度地對兒童牙齒進行早期矯正,「通過 專業檢查後,需要的做,不需要做的堅決不 做」。 天津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治醫師張 吉霞說,過早對兒童牙齒進行矯正,佩戴矯 治器的不適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和平常 的學習生活;牙弓的變化或肌肉的變化,可 能會影響孩子整個面型的發展;對孩子正常 生長發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還會給孩子 帶來焦慮,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等。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兒童牙齒矯 正問題,有這樣的健康素養意識非常好,但 矯正不是越早越好。」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 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口腔正畸學教授徐寶 華說,尋找最佳的時機,用最短的時間,這 樣的矯正才是最科學與人性化的。比如對於 骨性反頜,尤其是面中部凹陷、上頜骨發育 不足兒童,建議8歲至10歲開始治療。 也有醫生認為,對於不良習慣以及發育 性畸形,如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對稱、嚴重 的齙牙和嚴重的牙齒擁擠不齊、面部肌肉功 能異常,這些均影響面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和 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矯正效果越 好,但一般還是要在3歲之後。 專家建議,醫療機構應該遵循醫療標準 和規範,嚴格遵守科學治療原則。行業協會 應探索制定兒童牙齒矯正治療標準,厘定適 合矯治的年齡段,引導科學合理地開展兒童 早期正畸。 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鄧利強說,醫 療機構應遵循醫療標準和規範,將患者的健 康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科學治療原則。 對於部分虛假宣傳、兜售「牙齒矯正焦慮」、 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監管部門應採取嚴 厲措施予以整頓,打擊一些社交平台發布的 虛假文案,督促醫療機構規範經營,禁止違 規操作。可以探索制定兒童牙齒矯正治療標 準,厘定適合矯治的年齡段,除非特殊情 況,嚴禁違規實施牙齒矯正治療手術。 業內人士還建議,加大對正畸正規醫生 的培養力度,提高正畸醫生整體素質水準。 消費者或家長也要更新消費觀念,意識到牙 齒正畸是一種醫療手段,不是美容行為。唯 有消費者、商家、監管者共同發力,才能讓 牙齒矯正市場平穩運行。 低齡兒童牙齒矯正案例逐年增多,恰是 近幾年整個市場烈火烹油的縮影。一方面, 這得益於經濟水平的提升、家長認知水平的 提高,以及消費者對於外觀形象的追求前所 未有;另一方面,兒童早期矯治市場已經成 為新的掘金高地,其超高利潤、超高增速, 讓各路人馬覬覦不已。 某上市公司財報顯示,雖然受到疫情衝 擊,2021年公司達成隱形矯治器案例數仍然 同比增長33.1%至18.32萬例,其中兒童版增 長尤其迅猛,從2020年的5000例,增至2021 年的1.08萬例,增速達到116%。 與此同時,儘管公司隱形矯治器的平均 售價由2020年的7700元,降至2021年的7300 元,但2021年隱形矯治解決方案的毛利率仍 然高達68.4%,2020年為71.3%。公司招股 書顯示,此前兒童版矯治器的建議零售價格 為2.6萬元。 產品價格逐年下滑,既是競爭對手環 伺、公司不得不降價應對的無奈之舉,也是 「以價換量」、搶奪市場份額的主動策略。南 京某正畸醫生直言,「以前隱形矯治器的價 格過高,很多家長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這 個治療價格,不少家庭還是能負擔的,無形 中刺激了這個市場的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越來越捨得 為孩子花錢,加之現在步入「顏值時代」,很 多家長也會對牙齒等與孩子顏值相關的細節 有更多的關注,從而表現出非常迫切的干預 願望,這種心情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但牙齒矯治作為一種醫療行為,歸根結 底還是要尊重科學,如果一味追求「矯治要 趁早」,不僅可能達不到矯治的效果,還可 能對孩子正常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 親子關係惡化等。正如專業人士所指出,牙 齒矯治對孩子的年齡是有一定要求的,並不 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貴也好」。但目前 由於家長的重視心切,加上一些兒童口腔連 鎖診所在行銷上的推波助瀾,很容易加劇家 長的焦慮,出現過早矯治,甚至過度矯治的 情況。 過或 早影 佩響 戴孩 矯子 治面 器型 利各 潤大 高公司增紛速掘快金 ■如何保護牙齒成關注點,圖為醫護人員為 幼稚園小朋友講解正確刷牙方法。 新華社資料圖片 「口腔下頜體和下頜升支發育差,都比較 短,面型呈嘴圖狀,建議進行干預,從而使 其呈現正常狀態⋯⋯」這是天津市民王女士近 日帶9歲女兒前往天津市河東區某私立口腔醫 院進行面診後的結果。 聽到三四萬元的矯正價格,王女士望而 卻步,醫生立刻教育她:「你現在可以不治, 但你以後花幾十萬元都治不好,容貌問題可 是要伴隨孩子一輩子的,身為合格的家長應 該好好考慮。」 而是否為孩子整牙似乎成了衡量「合格父 母」的指標。因此被指責的還有廣東珠海的隋 女士。 女兒馬上7歲了,正在換牙期,牙齒有點 擠,不太整齊。隋女士帶著孩子跑了兩家口 腔醫院,一家說再觀察,等過了8歲以後再檢 查;另一家說現在可以做正畸,但要做的話 就得接受拔牙。這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有必要這麼早矯治,讓孩子受罪嗎?」 隋女士抱著求教的心態,把這件事發在了一 個媽媽社交群,沒想到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她 盡快為孩子整牙,還說「我們去醫院,醫生都 是這麼跟我說的「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 嗎」「孩子牙齒整齊,對以後很重要」⋯⋯甚 至有家長「炫耀」,自己在公立醫院明確表示 孩子正畸為時過早的情況下,仍通過私立醫 院為孩子戴上了整牙器械。 「兒童正畸千萬要趁早」「早做選擇,別 等孩子長大後再後悔」「早一步,讓孩子顏值 贏在起跑線」「牙齒矯正越早治療,花費的時 間和金錢成本越低,效果好、不復發」⋯⋯調 查發現,一些機構和口腔醫生線上上社交平 台宣傳時或線下問診時,刻意製造未成年人 「牙齒矯正焦慮」。 天津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治醫師張 吉霞表示,3歲左右的孩子看要不要正畸,是 為了判斷乳牙列建立咬合後,孩子是否存在 錯牙合畸形,如乳前牙的反頜、偏頜或者乳 後牙的反頜、不良習慣(喜歡咬著東西睡覺或 總喜歡吃手指)等。 在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鄧利強看 來,目前市面上的商業性兒童口腔機構,水 準參差不齊。有的商家為了吸引客戶,刻意 製造焦慮,拿越早矯治越好的話術來誤導家 長,不僅導致牙齒矯正日益低齡化,還導致 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屢屢出現。 「牙齒矯正不是越早越好,它是有黃金期 的。」重醫附屬口腔醫院北部院區正畸科主任 鄭雷蕾解釋說,兒童牙齒矯正主要是牙性畸 形矯正、功能性畸形矯正和骨性畸形矯正。 一般的牙性畸形,最佳矯治的時機是12、13 歲,這時的孩子剛換完牙,並且處於生長發 育比較旺盛的時候。 功能性畸形,常出現在替牙列期,如果 推遲矯治,便有可能發展成骨性畸形,所以 最佳矯正時期應在6-12歲。 骨性畸形的矯正,應在兒童處於生長 發育高峰前期進行矯治,女孩10-12歲,男 孩11-13歲。但也有一種情況例外——「地包 天」,也就是咬合時下牙位於上牙的外側。 這種畸形對兒童的頜骨發育有比較嚴重的影 響,一旦發生應立即矯正,最早矯正可以開 始於3歲半左右。嚴重的面部骨性畸形還需要 成年後正畸正頜聯合治療。 她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時刻關 注孩子的牙齒健康發育。例如,多讓孩子吃 耐嚼、耐啃的食物。現在的飲食越來越精 細,很多食物不需要用力咀嚼就能咽下去, 孩子的頜骨得不到充分鍛煉,頜骨的發育不 夠寬大,使牙齒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導致 牙齒不齊。 注意日常口腔清潔,定期帶孩子去醫院 做口腔檢查。從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小乳牙 的時候,就定期帶孩子去醫院做口腔檢查, 接受醫生專業的口腔指導,確保孩子的牙齒 健康。同時,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口腔清 潔衛生,注意乳牙的保護,乳牙出現問題及 時治療。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讓孩子充分 咀嚼,獲得生長所需的營養;同時也有利於 恒牙的萌出發育。乳牙如果嚴重齲病,會導 致恒牙的發育異常、萌出異常等。乳牙如果 發生齲病,需要及時治療。 牙醫販賣焦慮:別等孩子長大再後悔 有兩歲半幼童每天戴12小時牙套 在一些城市,兒童口腔連鎖診所隨 處可見,低齡矯治靡然成風,甚至有診 所建議一歲半的兒童佩戴牙套,他們宣 稱「牙頜畸形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 金錢成本越低,長大後基本不復發」, 有兩歲半幼童更是每天戴12小時牙套。 ▍本報訊 ▍ 北京某三甲醫院牙科醫生周曉近日收到這 樣一份問診,諮詢者是一位70多歲的老 奶奶。《法治日報》報道,老人問,「您看我家 孫子需要擴弓嗎?」對此他很是詫異:「擴弓 是專業的牙科名詞。在肉紅色的牙床上,牙 齒沿著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叫牙弓;擴 弓就是把牙弓擴大,讓上面的牙齒都有舒服 的位置。老人竟然知道這樣一個專業辭彙。」 老人為甚麼想給孫子擴弓?周曉詢問後 得知,老人經常刷到一些兒童急需矯正牙齒 的科普視頻,內心比較焦慮,之前已經去過 兩個私立口腔機構就診,均被告知孩子需要 立即進行擴弓治療;接孩子放學時,家長們 也總圍在一起說兒童矯牙需要擴弓的事情。 「這不是個案。」周曉說,他的很多同行 都遇到過類似盲目尋求擴弓的情況。在他看 來,這是一種過度醫療行為,因為對孩子來 說,濫擴弓帶來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若復發還得再做矯正 調查發現,濫擴弓已成為目前牙齒矯正 低齡化的一個縮影。一些商家將眼光投向低 齡兒童口腔市場,在一些城市,兒童口腔連 鎖診所隨處可見。 今年5月初,北京市民聞女士發現自己7 歲兒子的下牙鬆動但一直不掉,於是帶著兒 子來到家附近一家私立口腔機構拔牙。拔完 牙後,醫生「不經意間」提起,孩子的牙看上 去有點不整齊,有地包天的趨勢。 聞女士一聽就急了,忙問醫生怎麼辦? 給孩子拔牙的醫生叫來整形科醫生,對方撐 開孩子的嘴觀察後問她:「孩子小時候喝奶 是怎麼喝的?」聞女士回答:「躺著喝。」「這 就對了。」整形科醫生進一步介紹,躺著喝 奶會影響孩子的牙齒發育,因為有外力往下 壓,孩子會比較吃力。孩子的牙現在排列不 整齊,換完牙後可能也有不整齊的風險,建 議立刻戴上牙套,趁早干預,「趁孩子現在還 小,投入小收益大。等孩子長大了,可能就 投入大收益小了」。 至於價格,醫生建議選擇隱形可摘卸的 牙套,有進口的和國內的材質,整個療程價 格在兩萬元至4萬元不等,孩子換完牙後矯正 效果能否持續無法確定,有的一直保持下去 了,有的復發了還得再來做矯正。 「花幾萬元還可能復發?還沒換完牙有必 要整牙嗎?」聞女士越想越覺得不靠譜,拒絕 了該醫生的提議,帶著孩子去某三甲醫院做 檢查。 「三甲醫院的牙科主任告訴我,兒童在8 歲至10歲時,上頜骨發育最活躍,是做前方 牽引治療骨性反頜的最佳時機,此時矯正事 半功倍,做早了效果不理想。」聞女士說,最 關鍵的是,上述矯正還是針對存在骨性問題 的兒童,「我兒子只是牙齒排列不齊,12歲之 後再進行相應的矯正就行」。 相較於聞女士的及時「剎車」,上海市民 張女士非常後悔帶自己的孩子去整牙。去年 年底,她兩歲半的女兒因為個別牙齒反頜, 被某診療機構建議安裝隱形矯正器,每天佩 戴時間要滿12個小時。 「隱形矯正包括取模、製作矯治器、佩戴 矯治器等步驟,取模通常需要利用專屬材料 覆蓋牙齒,硬化後將牙齒模具取下。孩子話 還聽不明白呢,怎麼可能乖乖地讓那麼一個 大儀器在嘴裏『杵』,一個勁兒地號啕大哭, 取模也就失敗了。」令張女士「心碎」的是,這 次取模經歷給孩子留下了陰影,到現在刷牙 都是問題,因為「孩子特別抗拒有東西在牙齒 上動,已經半年多了」。 診所推薦整牙 報價萬元起步 張女士注意到,在她所在的與矯正牙齒 相關的交流群內,家長給3歲左右的孩子做矯 正不是甚麼新鮮事,「有的家長給3歲半的孩 子做矯正,還被群友說『太晚了』」。 在北京多家兒童口腔診所,根據年齡段 和矯正方式,幼童矯治療程報價從1萬元至4 萬元不等。諮詢過程中,一名自稱醫生助理 的人士介紹,如果父母有反頜的情況,兒童 也會遺傳,「第一個治療周期最好是3歲至5 歲,可以防止面型發生變化」。對於遺傳性反 頜,其建議在6歲至8歲和12歲至17歲進行兩 個周期的治療,「可改善面型」。 低齡矯治牙齒靡然成風 矯正有黃金期 太早太晚都不好 ■整牙熱從成年人走向低齡化,不少 年僅三四歲的兒童在一些診所醫生的 推薦下已經戴起了牙套,圖為口腔醫 生在為兒童看牙。 資料圖片 ■口腔醫生表示,牙齒矯正不是越早越好, 圖為醫生在為小朋友檢查牙齒。 新華社資料圖片 有的家長給 3 歲半的孩子做矯 正,還被說「太晚了」。 張女士 兒童需矯治牙齒五種情況 兒童長牙三階段 第一階段 0歲 6歲 12歲 16歲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乳牙階段 門牙之間縫隙過大 前牙開咬 乳牙過早缺失或脫落 暴牙 前牙錯咬 兒童牙齒矯正 最適黃金期 恆牙階段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