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18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9 06.18.2024 星期二 港聞 謝展寰指,政 府前年成立 的「氫能源跨部門 工作小組」,至今 已開展14個試驗 項目,其中氫能 巴士已經投入服 務,香港首個公 眾加氫站正在建 設,預計今年下 半年投入運作, 屆時食物環境衛生署將啟動3輛氫燃料電池洗 街車的試驗計劃,未來會擴大工作小組的職 能。另外,港鐵公司今年下半年亦計劃以非載 客形式,測試氫能源有軌電車;坊間亦有煤氣 公司計劃推動利用堆填區的氣體製氫。他指, 當局的項目涵蓋多方面,亦包括培養人才等。 港鐵下半年測試氫能有軌電車 謝展寰表示,香港追求氫能產業完全自立 並不實際,而內地相關技術成熟,部分甚至處 於全球領先地位,讓香港可以依靠。他提到, 現時綠氫在價格競爭力仍有很大不確定性,所 以今天制訂策略不能「走得太快」,會審慎推進 技術發展,同時會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的得天獨厚優勢,推動香港成為國家發展氫能 源的示範基地,並協助氫能源產業於「一帶一 路」地區的發展。 謝展寰隨後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現時氫 能價格相對較貴,尤其是低碳的「綠氫」會比透 過化石燃料產生的「灰氫」貴1至4倍,目前還要 觀察氫能未來的價格變化。他相信,隨著「綠 氫」大量生產價格會下降,又指現時政府即使 補貼亦不足以支持大規模使用「綠氫」,所以策 略是先在不同的地方嘗試用「灰氫」,利用「灰 氫」制訂法規、標準、維修和人員等,待整個 基建成熟時再視乎價格,研究是否補貼生產 「綠氫」。 暫引入左軚氫能洗街車試驗 他又提到,目前大灣區的氫氣供應仍然比 較有限,但現時海內外都大力增加氫氣生產能 力,相信氫氣供應長遠沒有問題。他又指,內 地已經開始發展「綠氫」,例如中石化在新疆已 興建大規模太陽能基地生產「綠氫」,香港未來 進口「綠氫」時會計算運輸或者是生產的成本, 料國產「綠氫」未來競爭力相當大。香港則要試 驗不同應用場景,研究哪些地方適合使用氫能。 食環署引入的氫能洗街車為左軚,謝展寰 指,洗街車主要用作試驗氫能車在港使用情 況,例如運作、維修需要、成本比較,或其他 支援配套等,重申重點放在試驗本身,不論左 軚右軚放在試驗階段都不是一個問題,「當然 大規模使用時會係右軚。」他又指,明白大家對 氫氣的安全性有很多擔心,但是實際上氫氣不 會比石油氣更危險,好的設計和標準便能確保 氣體安全使用;而局方亦委託了機電署做詳細 研究,確定在一定安全設計和設施下,氫能巴 士可以使用隧道。 香港正朝著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進 發,環境及生態局17日發表《香港氫能發 展策略》,局長謝展寰提出4大策略,包括 「完善法規」、「制訂標準」、「配合市場」以 及「審慎推進」,有序營造有利管理氫能發 展的環境。其中,當局會在2025年上半 年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法例建議,為規管運 用氫能提供法律的基礎,並在2027年或 之前預備對接國際氫能標準認證。 政府發表《香港氫 能發展策略》,有專家 指「綠氫」作為清潔能源,於未來充滿可能 性,唯目前仍需技術突破才能大量低成本生 產。多位議員都贊同政府積極推動氫能,另 有智庫建議政府推動氫能在交通運輸範疇上 應用。 浸大生物系助理教授趙峻博士向《星島》 表示,氫氣不是新鮮事物,只是近年留意到 可透過「水分解」等低碳、零碳技術製氫,成 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選項。他指,「綠氫」目前 正面對製作的樽頸位,「如果用天然氣生產 出的電力製氫,這也失去減碳意義。」他指, 真正「綠氫」只能靠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 源製成,唯如何大規模低成本製作「綠氫」, 仍須等待技術突破。 他指出,「綠氫」理論上可由海水分解製 成,取之不盡;除了「水分解」,浸大團隊亦 正研究把塑膠、廚餘等垃圾轉化為氫氣的新 技術,指現時廚餘埋入堆填區產生碳排放, 將廚餘「轉廢為能」既解決垃圾問題,又可產 生清潔能源,因此氫能未來充滿可能性。 陳克勤:冀可構建氫能產業鏈 民建聯主席、行會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陳 克勤指,政府推動氫能在港應用和發展的態 度積極,認為在關注氫能為香港帶來環保效 益的同時,亦可推動香港構建氫能產業鏈, 從而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動力。透過氫能技 術的研發、轉化、應用、示範,讓氫能產業 成為香港經濟可能的新支柱。 自由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表 示,樂見政府正加緊追上最新的氫能發展, 相信會為未來使用更多氫能設備打下基礎, 期望本地大專教育及職專院校增設與新能源 及氫能產業相關的課程,更應與大灣區內院 校及企業合作,推出不同交流及實習計劃, 以培訓更多本地的綠色專業人才。 一直關注氫能發展的智庫思匯政策研究 所希望,《策略》能強調開發商業可行的市 場,增加氫燃料電池車輛不同型號供應和加 強氫能供應鏈;並推出具體時間表及制訂優 先推展項目。鑑於氫燃料電池車輛目前與傳 統車輛的成本差異,該智庫亦建議政府採取 具體行動,推動氫能於交通運輸範疇應用。 ■ 謝 展 寰 表 示,政府今年 下半年將啟動 3 輛氫燃料電 池洗街車,試 驗氫能車在港 使用情況。 劉駿軒攝 ■政府冀推動香港成為國家發展氫能源的示範 基地。 ■環境及生態局發表《香港氫 能發展策略》。 趙克平攝 《氫能發展策略》出爐首個加氫站將運作 謝展寰:港可成國家技術示範基地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 香港追求氫能產業完全自 立並不實際,而內地相關技術 成熟,部分甚至處於全球領先 地位,讓香港可以依靠。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就政府17日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 煤氣公司歡迎特區政府發表相關文件,為香 港氫氣生產、氫能應用場景、法規適應等方 面,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時間表。煤氣 公司將全力配合政府的氫能發展策略,做好 產氫和供氫的環節,並協助、便利和推廣本 地不同範疇的氫能應用。 城巴亦表示,歡迎政府發表《香港氫能發 展策略》,並正計劃安排氫能巴士於未來數星 期內首次行駛過海路線。城巴認為制訂清晰 路線圖和政策框架,再借鑑內地及海外營運 經驗,及提供相應的財務支援與補貼,氫能 經濟將能夠快速發展,使香港成為引領全球 的新能源技術中心。 發言人續謂,城巴與股東漢思能源及善 水資本,正計劃在香港建立頂尖的潔淨氫能產 業,覆蓋製氫、儲氫、運氫及氫能應用範疇, 並將繼續與政府合作引入新能源基建及車輛。 煤氣配合做好產氫供氫 城巴氫能巴準備過海服務 ■城巴表示,正計劃安排氫能巴士於未來 數星期內首次行駛過海路線。 「綠氫」作潔淨能源 未來充滿可能性 各方建議 醫衛局早前提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包 括立法禁排隊吸煙、全禁加熱煙及電子煙, 而頗受女士歡迎的加味煙亦禁止,不少議員 質疑局方控煙「去得太盡」,事前亦未有諮詢 議員。據聞部分議員表達不滿後,局方開始 約見個別黨派加強解說工作,亦有大黨計劃 就控煙政策進行調研,以全面了解政策對經 濟、旅遊等影響。 「吸煙危害健康」無人有異議,但上周立 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名議員質疑 控煙太嚴、擔心影響旅客到港意欲,身兼行 會成員的自由黨張宇人更批評措施太盡,並 談到「民主」理念,質疑政府數夠票,就剝奪 煙民權益,局長盧寵茂即反駁。 有建制中人指以局長硬朗作風,措施調 整空間有限,但距離政府提交法案仍有數個 月,希望能游說政府微調,「唔係咩都企硬 就過得到」,例如考慮延長禁止管有電子煙 的寬限期、將薄荷煙視為傳統香煙等。該 人提到明年是選舉年,大黨有不少基層支持 者,控煙太嚴多多少少對選情有影響。 控煙措施引起議會不滿,據悉醫衛局正 邀請民建聯會面討論,唯部分政團或議員暫 未獲邀。 民建聯黨團召集人陳恒鑌指,局方公布 措施前未有諮詢該黨,認為當局有必要加強 與議員溝通,又強調該黨並非所有內容都反 對,但當中有改善空間,加上早前才調高煙 草稅,控煙成效有待檢視。 與此同時,據聞有大黨亦計劃就控煙政 策進行調研工作,聯繫外國商會、組織及本 地市民收集意見,透過焦點小組、問卷等方 式,為政策把脈及提出建議,希望避免控煙 措施出台後「返唔到轉頭」。有黨內人士說, 去年控煙公眾諮詢問題,主要方向是問市民 「支唔支持人食煙」,受訪者說「不支持」背 後,或許仍有一句「但係」,例如「唔支持食 煙,但係唔影響到我就得」,認為今次諮詢 結果欠缺市民相關意見,進行調研是希望更 好了解政策對香港經濟、旅遊、國際形象等 影響。 目前不同黨派較關注禁止加味煙,有 官場中人說,薄荷煙等加味煙跟傳統煙一 樣有害,事實上逾半女士首次吸煙時選擇加 味煙,而且越年輕越傾向食加味煙,但加味 煙只是透過添加劑掩蓋煙草味,更易令人上 癮,強調禁止並非剝奪選擇權。 政府目標明年把吸煙率降至7.8%,針 對女性吸煙是一大招數,因目前約有8.8萬 名女士吸煙,40至59歲兩個年齡層佔女煙民 接近一半,而她們特別鍾情薄荷煙,透過禁 止加味煙有望進一步壓低吸煙率。 新民黨陳家珮指薄荷煙存在多時,突然 一刀切煙民難適應,如推出應分階段實施。 選委界管浩鳴支持控煙大方向,但認為如何 實行有討論空間,全球甚少有地方禁煙上 「去得咁盡」。正所謂「凡事太盡,緣份勢必 早盡」,控煙措施如何避免精準落刀,避免 影響太廣,甚考工夫。 聶風 大棋盤 控煙是否太嚴 不滿聲浪大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