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07.19.2024 星期五 港聞 ▍突發行動組香港報道 ▍ 外勞經找換店匯款血汗錢慘變 「黑錢」 疫後苦主人數急增 內地戶口遭公安凍結解封無期 內地律師:嚴重者支付寶微信帳戶也凍結 海關近1年半接453宗求助 138人經雙方協商已處理 內地有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透過銀行 進行跨境申報換匯是唯一合法合規途徑。 有內地律師指出,銀行戶口遭內地公安凍結 調查的原因,多是相關轉款帳戶涉及「洗黑 錢」、「網絡賭博」、「電信詐騙」或其他犯罪 嫌疑,收款人的帳戶遂被列為關聯帳戶。 宜主動提供款項合法證明 廣東融方律師事務所黃冠雄律師表示, 如果香港找換店的內地銀行帳戶被公安部門 認定為涉及洗黑錢、詐騙、網上賭博等犯罪 活動,一旦該帳戶與客戶帳戶曾有大額匯款 紀錄,客戶帳戶有機會被列為「關聯帳戶」而 被凍結調查,「更甚之,就連客戶名下其他 全部內地銀行帳戶,以及支付寶、微信帳戶 也有機會被同步採取凍結措施」。 黃律師指出,如果找換店匯入的款項最 終被內地司法機關認定為非法所得或牽涉洗 黑錢等犯罪活動,該款項有可能被追繳、沒 收或判令退賠、返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屆 時客戶將難以追回資金。 黃律師續指,即使不牽涉以上情形,根 據內地法規,公安部門需要在查明款項來源 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情況下,才會幫助解封, 因此客戶只能被動等待調查結果,建議盡快 與開戶銀行聯繫,取得凍結機關的名稱及承 辦警官的聯絡方式、凍結時間及期限、凍結 案號、銀行詳細交易紀錄等資訊,並向公安 機關核實「涉案帳戶」的資訊及具體交易金 額,提供與「涉案帳戶」有關的交易紀錄,以 證明被凍結款項是合法所得,如提供找換店 的匯款單等資料。 海關由去年至今年5月共接獲453人有 關匯款或銀行戶口遭凍結的求助,經海關 介入,已有138人透過雙方協商處理有關情 況,海關正繼續跟進其餘求助個案,同時 與內地相關執法機構探討如何更有效協助 消費者處理匯款遭凍結的情況。 海關發言人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 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 例》,任何欲經營匯款及/或貨幣兌換服務 的人士必須領有由海關關長發出的牌照。 海關負責監督持牌金錢服務經營者的合規 情況,包括有否履行客戶盡職審查及備存 紀錄的責任、遵從《條例》的其他規定及牌 照條件等。如發現違反《條例》的情況,海 關會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 檢控多名無牌或違規業者 海關於去年至今年5月接獲453人有關 匯款或銀行戶口遭凍結的求助,經海關介 入後,已有138人透過雙方協商處理有關情 況,海關正跟進其餘個案,亦與內地相關 執法機構聯繫,探討如何更有效協助消費 者處理匯款轉到內地銀行戶口後遭凍結的 情況。 發言人續稱,海關致力打擊無牌經營 金錢服務,由去年至今年5月共成功檢控42 名無牌金錢服務經營者,涉案者被判處監 禁33至50天不等,或被判處社會服務令80 小時,或遭罰款3000元至60000元不等;海 關亦成功檢控13宗涉及金錢服務經營者違 反客戶盡職審查及備存紀錄的案件,涉案 者分別被判處罰款6000元至97000元不等; 至於違反申請牌照或發牌條例的案件,海 關共成功檢控41宗,涉案者分別被判處罰 款1000元至64000元不等。 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發布影片,可見一男 一女各舉著一個紙牌坐於沙田一間找換 店外,其中一個紙牌寫上「匯款兌變成黑錢, 戶口被凍結充公,匯款兼惹官非,找換店逃 避責任」。通過找換店匯款往內地遭凍結戶口 的事件,原來自恢復全面通關後不時發生, 更有市民被凍結戶口超過一年。 兩名任職護理外勞遭凍結10萬元 海關資料顯示,去年至今年5月共接獲 453人有關匯款或銀行戶口遭凍結的求助;工 聯會亦由去年至上月底收到221宗涉及匯款帳 戶被凍結的求助和諮詢個案,當中包括兩名 到港任職護理人員的外勞,稱通過找換店匯 款,結果內地戶口遭凍結,共涉款約10萬港 元。 立法會議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透露, 外勞陳小姐(化名)去年7月在觀塘一間找換 店兌換約1.3萬元(人民幣,下同),匯款給廣 西家鄉的家人戶口,詎料匯款遭四川公安以 資金屬非法賭博為由凍結,但她未有吸取教 訓,兩個月後又到深水埗一間找換店向親人 匯款4.8萬元,由於找換店通過內地多個帳戶 轉帳,當中1.2萬元被安徽公安以涉及「洗黑 錢」為由凍結。 陳小姐向工聯會求助,獲告知香港海關 24小時報案熱線,她於是向海關落口供,並 向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法律熱線尋求法 律意見,隨後聯絡當地公安反映情況,其後 卻聯絡不上,其名下所有內地銀行卡亦被凍 結。 另一名外勞江小姐(化名)在2022年11月 於深水埗區一間找換店匯款,向廣東親人匯 款約6萬元,其中5萬元被安徽公安以涉及「洗 黑錢」為由凍結,她向工聯會求助。可是,由 於公安認定有關款項屬非法所得,去年6月要 求其家人將5萬元歸還予相關案件的內地受害 人,家人無奈轉帳後獲解凍帳戶,但她名下 所有內地銀行卡仍被凍結。 除了外勞,不少港人亦遭遇同樣情況, 其中任職司機的李先生擬購買內地物業,於 去年2月在元朗區一間找換店匯款約26萬元到 自己的內地銀行帳戶,不料去年4月發現內地 戶口被凍結,遂向銀行提供找換店的匯款收 據作證,帳戶始獲解凍,但同年9月帳戶又無 法使用,銀行證實帳戶因涉及賭場犯罪案件 被貴州公安凍結。 李其後收到貴州省公安廳來信,要求他 在今年1月31日前到貴州某公安局,對涉案帳 戶作交代,他於是翻查內地帳戶交易紀錄, 發現找換店分別透過多個內地帳戶轉款至其 內地帳戶,隨即要求找換店提供相關匯款去 向證明,卻遭拒絕。李先生向工聯會求助 後,獲協助向香港海關舉報找換店,指找換 店在客戶不知情下以不正常渠道匯款至其內 地帳戶,並拒絕提供匯款去向證明。 過數「艇仔」戶口或涉不法活動 黃國透露,他亦向中聯辦信訪處反映李 先生的情況,並協助轉達內地有關部門,貴 州省公安廳根據相關資料再調查,今年4月回 覆指已查明案件與李無關,其內地銀行帳戶 獲解凍,被扣起的款項可於下月取回。 廣東融方律師事務所黃冠雄律師近月亦 收到不少求助個案,其中在東莞常住的港人 梁女士於今年5月透過香港找換店,將30萬港 元匯款至其內地銀行帳戶,用作日常生活開 支,但6月中旬發現帳戶被凍結,其後聯絡銀 行職員,獲悉戶口被浙江公安凍結。黃律師 指出,她一直無法聯繫負責案件的警官,帳 戶至今未解凍,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黃國表示,不少被凍結戶口的港人和外 勞,均被公安要求將「涉案款項」歸還「受害 者」,戶口才可解凍及結案,工聯會內地諮詢 服務中心曾就這問題諮詢內地律師意見,獲 悉通過香港找換店向內地跨境匯款,在內地 來說是不合法,「很多香港找換店用所謂『艇 仔』或第三、第四者過數給匯款者指定的內地 戶口,但這些第三、第四者的戶口可能涉及 不法活動,因而連累匯款者和親友的戶口被 公安凍結」。 工聯會提醒找換店匯款不合法 對於接連有市民匯款後遭凍結內地戶 口,黃國表示,應通過銀行向內地匯款,同 時促請香港海關加強對持牌找換店的監管與 執法,並與內地相關部門優化現時兩地司法 互助安排,協助因內地銀行帳戶涉案而被傳 召的港人完成調查取證程序;此外,當局也 應加強宣傳,讓市民認識和了解更多跨境匯 款的正確資訊,提醒市民通過坊間找換店匯 款帶來的風險,並循多種渠道協助市民學習 和使用內地銀行正規服務;特區政府駐內地 辦事處也應向相關苦主提供協助。 香港與內地自去年2月恢復全面通 關後,眾多港人為了在內地置業、升 學或養老等原因,紛紛通過香港找換 店匯款至內地銀行戶口,但部分找換 店疑通過涉及「洗黑錢」、俗稱「艇仔」 的第三者戶口轉款,連累客人收取匯 款的戶口亦遭內地執法部門凍結。海 關由去年至今年5月接獲400多人有關 匯款或銀行戶口遭凍結的求助,工聯 會亦由去年至上月底收到逾200人求助 和諮詢個案,當中更接連有外勞受牽 連,香港辛勞所獲的血汗錢被懷疑是 黑錢解凍無期。立法會議員、工聯會 理事長黃國呼籲,市民應循銀行等合 法合規渠道進行跨境匯款。 ■不少港人經香港找換店匯款,不料內地個人 帳戶遭凍結,需北上向銀行了解情況。 ■海關致力打擊無牌經營的找換店。 ■立法會議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促請香 港海關加強對持牌找換店的監管與執法。 ■兩名苦主早前在沙田一間找 換店門外舉起紙牌,抗議收取 匯款者的內地戶口遭凍結。 海 3 黃國表示,不少被凍結戶口 的港人和外勞,均被公安要求將 「涉案款項」歸還「受害者」,戶 口才可解凍及結案,工聯會內地諮 詢服務中心曾就這問題諮詢內地律 師意見,獲悉通過香港找換店向內 地跨境匯款,在內地來說是不合 法。 ■有人在社交 平台透露經香 港找換店匯款 往內地後,遭 凍結戶口的情 況。 網上圖片 ■市民經 香 港 找 換店向內 地跨境匯 款, 在 內 地來說是 不合法。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