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04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兒時環境缺乏多元 在平權法案招生案中,原告方 就哈佛和北卡羅萊納大學兩所高校 在招生中考慮族裔的問題發難,最 終推動法院作出限制大學招生使用 平權法案的裁決。而對於北大大學 Chapel Hill分校的張希悠來說,決 定就讀北卡大學一個主要原因就是 看中了這所學校的多元。張希悠的 父母都來自上海,父親是90年代來 美讀書的博士。父母通過讀書、找 工作拿到綠卡,最終成為美國公 民,讓她從小就明白教育對移民和 少數族裔的重要作用。但在她長大 的費城郊區小鎮周圍的人幾乎都是 白人。 張希悠出生後在家裡跟父母講 中文,剛進幼兒園時,英語不好, 加上長者著一張華人臉,使她受到 小朋友們的排擠。小學時,她幾乎 沒有華人朋友,過春節時,她也會 請白人同學到家裡玩,但發現白人 同學對這個節日的背景和意義一無 所知。「那時候因為周圍少數族裔很 少,我以為生活的唯一模式就是白 人那樣,我一心只想著融入,與作 為華人的自己很疏離。」她說。 高中時期,白人學生佔到全校 學生的85%,亞裔只有6%。班上 受人歡迎的女孩都是很瘦的白人女 孩。雖然課堂上有時也會提及少數 族裔歷史,但幾乎都是負面內容, 關於非裔只講奴隸制,關於華裔只 講排華法案。「華人對美國做出那 麼多貢獻,那時候中國也已經取得 了經濟騰飛,而課堂上的華人歷史 都是苦難,這讓我很困惑。」張希悠 說。更令她不解的是,有一次在AP 歷史課上老師講到日裔集中營,有 同學就轉過頭來問張希悠有什麼看 法。「我是那門課上唯一的少數族裔 學生,但我並不是日裔。」她說。張 希悠高中時期全國爆發了「黑人的命 也是命」運動,她對黑人遭受的不 公很同情,但從小到大認識的黑人 只有兩三個,對黑人文化完全不了 解,讓她感到自己的同情很空洞。 大學校園推廣平權法案 報考大學時,張希悠走訪很多 校園了解情況,當時的北卡大學設 立有眾多多元文化項目,校園的多 元氛圍也讓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 裡。2021年張希悠進入北卡大學 時,這裡的白人學生佔比66%,「雖 然仍然是白人為主的學校,但對我 來說,這已經是我從小到達最多元 的環境了。」張希悠說。校園中,非 裔同學的文藝表演,亞裔文化展上 的中國舞、跆拳道都讓張希悠大開 眼界,在大學裡她也交上了各個族 裔的朋友。 那時候,大學招生平權法案案 件已經在進行中,但在北卡大學, 同學們很少談論起平權法案。張希 悠是在2022年9月份在當地一家亞裔 組織的新聞信中看到了亞裔正義中 心(Asian American Justice Center) 的一則招募大學生志願者討論平權 法案案件的廣告,才了解到這單訴 訟。張希悠在Instagram上發貼提及 平權法案與教育平等,並說希望自 己能為此做些甚麼,收到三名志同 道合的華裔同學的跟帖。四個人一 起與亞裔正義中心聯繫,在該組織 的幫助下,成立了校園中的「平權法 案聯盟」,通過組織座談會、在社交 媒體上發布信息等方式,向同學們 介紹平權法案在教育中的作用。 高院做出裁決後,北卡大學今 年在後平權法案時期招收的首屆學 生中,亞裔比例增加了一個百分 點,達到25.8%,而非裔學生比例 出現明顯滑坡,從原來的10.5%降 低到7.8%。同時該校上學期已經取 消了之前的多元平等包容相關政策 (DEI),不再設立DEI主管官員,也 不再向任何含有DEI內容的校園項 目撥款。同時一名教授還向法庭提 出訴訟,稱因為他為原住民歷史上 所受不公疾呼而被學校決定不再續 約。這些都引起張希悠和同學們的 擔心。 現在「平權法案聯盟」已經開始 與一些社區組織合作,以幫助低收 入少數族裔高中生提交大學申請、 推動招生透明化等方法,在後平權 法案時代保持校園的多元。今年大 四的張希悠希望自己畢業後,這些 工作能夠在校園中繼續下去。 但她對此並不擔心,這個當初 只有四名華裔學生的組織,如今已 經發展到超過30名學生加盟,包括 各個族裔。 美國最高法院去年就大學招生考慮族裔的案件進行審理,做 出限制招生中應用平權法案的裁決之後,很多華人家長認為自己 的維權取得了成功,華人子弟在招生中受到的歧視終於被糾正。 但在處於高院案件漩渦中心的北卡羅萊納大學,華裔學生張希悠 (Sarah Zhang)卻對校園多元化程度受損感到憂心忡忡。她和三名 華裔同學共同創辦的學生組織「平權法案聯盟」(Affirmative Action Coalition)正在積極行動採取各種措施,希望保護北卡大學學生的 多元化。張希悠說,她從小長大的環境白人都占到絕大多數,她深 知缺乏多元對像自己這樣的少數族裔的傷害。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 10月31日,第43選區市議員莊 文怡(Susan Zhuang)參加了華裔學 生眾多的布碌崙176小學(P.S.176)的 萬聖節派對。莊文怡向學生分發糖 果,並宣布由她和布碌崙區長雷諾 索(Antonio Reynoso)提供的25萬元資 金撥款。莊文怡辦公室表示,該校 將利用這筆重要資金升級其禮堂。 莊文怡辦公室表示,學生和老師 們穿著他們最好的萬聖節服裝,而且 支持人員分發糖果、彩帶、和其它糖 果。莊文怡說:「我非常高興看到所有 孩子都穿著可愛的服裝,我感謝176小 學和該校校長卡爾金(Elizabeth Culkin) 的邀請。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知 道萬聖節對他們來說有多令人興奮。」 莊文怡表示:「我還要感謝布碌崙區長 雷諾索與我一起為176小學分配資本資 金。這筆資金將用於對學校禮堂進行 關鍵升級。特別感謝卡爾金校長對176 小學公的強大領導,以及每天為學生 服務的優秀教師和支持人員,包括家 長教師協會。176小學是一所優秀的公 立學校,這筆資金將大大有助於確保 學生繼續擁有他們成長所需的資源。」 據莊文怡辦公室介紹,這筆資本資 金是莊文怡堅定承諾的一部分,該 承諾旨在確保她所在選區的每所公 立學校都擁有幫助兒童取得成功所 需的資源。 本報記者張之銘紐約報道 國會議員孟昭文與紐約市小企 業服務局(SBS)局長格羅斯(Dynishal Gross)近日視察皇后區艾姆赫斯特 (Elmhurst)餐廳,持續推廣由聯邦 資金支持的免費戶外用餐設施計 劃。該計劃源自孟昭文在去年政府 支出法案中爭取到的200萬美元撥 款。 在「第六選區戶外用餐」(Dining Out in District 6)計劃下,皇后區60 家餐廳有資格獲得全新、合規的免 費戶外用餐設施。該計劃由小企業 服務局和紐約市交通部共同管理, 自今年6月在傑克遜高地啟動以 來,已有多家當地餐廳受惠,目前 仍有資金可供更多商家申請。 作為一位前餐廳業主的女兒, 孟昭文表示深知餐飲業對社區的重 要性。她表示:「餐飲業一直是皇 后區的重要經濟支柱。我鼓勵選區 內的餐廳善用這筆資金,希望讓更 多餐飲企業了解這項計劃。」 格羅斯強調,該計劃通過協助 當地餐廳擴大服務選擇,為皇后區 帶來平等的機會。受惠餐廳無需承 擔材料和安裝成本,即可創建吸引 人且合規的戶外用餐空間。 皇后區商會主席格雷克(Tom Grech)表示,當地餐廳不僅是優 質用餐目的地,更創造就業機會, 展現多元文化,提供凝聚社區的空 間。他鼓勵符合條件的餐廳積極申 請,共同改善並且擴大皇后區的戶 外用餐體驗。 該計劃是紐約市永久戶外用餐 計劃「紐約市戶外用餐」的一部分。 符合資格的餐廳必須位於第6國會 選區內,包括法拉盛、艾姆赫斯 特、木邊、森林小丘等區域。有 意申請的餐廳可填寫意向表或致電 SBS:888-SBS-4NYC。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3日,法拉盛植物園停車場附 近舉行電子廢棄物回收活動,幫助 社區居民妥善處置閒置電子產品, 維護社區環境與公共健康。活動在 當日上午10時開始,據現場工作人 員統計,截至當日上午11時28分, 已有63名居民前來參與活動。工作 人員表示,「到下午,預計會有超 過100人前來參與。」活動現場設有 專業回收人員,為民眾提供免費回 收服務。來自法拉盛的一位居民和 父母一起帶著舊顯示器前來參加活 動。她表示,父母從報紙上看到活 動信息後便決定參與。「平時我們會 把電子垃圾送到回收站,但距離住 處較遠。植物園就在附近,非常方 便,希望社區能多舉辦類似活動。」 同樣來自法拉盛的李女士則帶 來了廢舊電視機。她說:「這些電 子產品都很重,有專人負責幫忙搬 運,回收確實很方便。」 州眾議員李羅莎辦公室工作人 員強調:「不當處理電子垃圾不僅會 加重垃圾填埋場負擔,更會破壞生 態系統,危害公眾健康。」多位參與 活動的居民表示,「此類回收活動 十分方便,期待未來能更頻繁地舉 辦。」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孟昭文攜小企業服務局 推廣免費戶外用餐設施計劃 電子廢 物回收活動 民眾熱情參加 ■莊文怡(右一)宣布由她和雷諾索為布碌崙176小學提供25萬元撥款。 莊文怡辦公室提供 平權法案裁決少數族裔生減 B2 11.04.2024 星期一 僑社 北卡大學華生校園推動多元 華生眾多布碌崙176小學 獲莊文怡與雷諾索25萬元撥款 張希悠出生後 在家裡跟父母講中 文,剛進幼兒園時, 英語不好,加上長 者著一張華人臉, 使她受到小朋友們 的排擠。小學時, 她幾乎沒有華人朋 友,過春節時,她 也會請白人同學到 家裡玩,但發現白 人同學對這個節日 的背景和意義一無 所知。 ■張希悠。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