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04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執法消息人士稱,於3日第54屆紐約市馬拉松(New York City Marathon)舉行期間,紐約市警務臨時處長與一名高級部門官員竟 然在人群面前發生激烈爭吵,最終不得不被分開。 ▍本報訊 ▍ 綜合《紐約郵報》及《每日新聞》報 道,消息人士稱,與跑步者 合照時,臨時警務處長唐倫(Tom Don l on)與參謀長謝潑德(Ta r i k Sheppard)發生爭執,兩人最終由市 警總巡長麥德雷(Jeffrey Maddrey) 分開。 據悉,當時唐倫正在與紐約市 警務處的跑步俱樂部合照,謝潑德 試圖加入,但被唐倫試圖阻止,可 能還碰了碰他的手臂。兩人隨後爆 發了口角,爭執之間更提到了警員 人手部署的問題。之後,麥德雷不 得不介入把謝潑德拉走,以平息事 態。 一位消息人士稱,唐倫與謝潑 德在爭執期間,提到在馬拉松比賽 期間的警察人手安排問題。 今次事件似乎概括了近幾個 月來,紐約市警務處高層陷入的 混亂。於9月,由於前警務處長 卡班(Edward Caban)被聯邦人員 進行調查期間沒收手機後請辭下 台,市長亞當斯其後任命唐倫為 臨時處長。由於其他幾名警察高 層及亞當斯的多名助手也是調查 目標,市長此舉是希望重新獲得 公眾的信任。 但一個月之內,謝潑德從公共 事務副處長晉升為幕僚長,在警隊 內再次引發了戲劇性的事件。消息 人士透露,謝潑德晉升的消息沒有 內部公布,警務處官員也只是在社 交媒體上才得知此事,惹來極大不 滿。 至於今次的馬拉松事件,更被 外界視為警隊高層情緒的爆發點。 紐約市警務處發言人也有正面 回應,並嘗試淡化爭執事件,在聲 明中表示「今天早上,在馬拉松比 賽的準備過程中,兩名紐約市警務 處高層之間發生了短暫的分歧,公 眾目睹了這一情況。但是,此事其 後已得到迅速討論和解決。」 聲明續稱,「紐約市警務處的 領導人對他們的工作充滿熱情, 正是這種承諾和動力,幫助我們每 天保障紐約人的安全。我們對部門 內每一位成員為確保跑步者和觀眾 安全,能順利地舉辦一場非凡馬拉 松比賽所做的工作,也感到無比自 豪。」 ■唐倫(左)與謝潑德(右)紐約市馬拉松期間在發生公開爭執。 Michelle V. Agins/紐約時報、X圖片 紐約市馬拉松賽發生觀眾墮 樓意外,一名24歲男子觀賽時從 威廉斯堡(Williamsburg)一處3層 大樓的3樓墮下,不幸身亡。 《紐約郵報》報道,紐約警方 及消息人士透露,事故發生於3 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當時馬拉 松選手正經過布碌崙區貝福大道 (Bedford Avenue)與南6街(South 6th Street)交界附近,據信死者是 在觀看馬拉松賽跑時墜樓。 警方抵達現場後發現該男子 已失去意識及反應,他被緊急送 往紐約長老會布碌崙衛理醫院 (New York-Presbyterian Brooklyn Methodist Hospital),但最終宣告 不治。警方表示,目前未發現疑 點,但案件仍在調查中。 一名經常出入附近酒吧的民 眾表示,該區平時相當安靜,他 從未見過有人進出該酒吧樓上的 樓層。 事發地點靠近威廉斯堡大橋 (Williamsburg Bridge)附近的第11 哩打卡點,當時選手正沿貝德福 德大道向皇后區方向奔跑。 每年紐約市馬拉松賽都有大 量觀眾沿途加油打氣,選手需要 完成橫跨紐約5大區、總長26哩的 艱辛賽程,本屆馬拉松共有超過5 萬名選手報名參賽。 本報訊 紐約長島在凌晨上演街頭飆 車戰,警方接報到場驅趕。多名 司機在驅車逃亡時撞車,他們為 逃避拘捕,不惜棄車逃走。有汽 車在撞車後一度起火焚燒。NBC 報道,伊斯力普(Islip)消防部門表 示,3日凌晨2時許,接獲報案稱 長島日出公路(Sunrise Highway) 的康馬克路(Commack Road)有車 輛在撞車後起火,火勢猛烈,當 局派出消防員到場撲滅大火。 事緣當晚有多輛汽車在街頭進 行非法賽車活動,警方接報封鎖涉 事的路段進行查處。飆車司機目睹 警車的蹤影,隨即四散逃走,其中 多輛汽車未能成功全身而退。 當中,兩輛逃跑的汽車於 康馬克路和格蘭特大道(Gr an t Avenue)相撞,撞中一支電話桿, 其中一輛汽車起火燃燒。據報, 車內的人士在撞車後慌忙跳下汽 車,徒步跑離現場。 除此之外,當晚另外尚有兩 宗相關車禍。消防官員表示, 其 中 一 宗 車 禍 發 生 在 西 松 街 (West Pine Street)和惠特曼大道 (Whitman Avenue)之間,一輛汽 車撞上了電線桿,車內人士同樣 棄車逃離現場。目前,警方暫未 有拘捕任何人士。 本報訊 馬男 拉子 松 3樓觀墜眾下意亡外 警方驅趕街頭飆車 撞毀起火司機逃走 紐約市馬拉松 百萬人夾道打氣 第5 4屆紐約市馬拉松(N e w York City Marathon)於3日圓滿舉 行,近5萬名跑手參賽,來自世 界各地的超過1 0 0萬名觀眾,沿 途夾道打氣,氣氛熱鬧。奧運銀 牌得主、荷蘭跑手納格耶(Ab d i Nageeye),以及肯雅選手切普基魯 伊(Sheila Chepkirui),分別奪下男 女子組冠軍。 綜合《紐約時報》及《紐約郵報》 報道,全長26.2哩的賽事,從史丹 頓島東北端開始,到中央公園附近 結束,跨越5個行政區。當日天氣 晴朗,約40度的氣溫理想。這場盛 事除繼續吸引國際選手參加,也包 括各式各樣的參加者,不少人僅 為挑戰自己,也有人為慈善組織籌 款。 大批參賽者獲親友到場加油, 當中包括來自加州的57歲皮爾森 (Sarah Pearson),其26歲女兒、 哈佛醫學院學生塞瓦克(Emm a Seevak)參賽,希望刷新自己的紀 錄。63歲的加隆(Gloria RomeroGallon)則從哥倫比亞飛抵紐約,為 給兒子吉拉爾多(Andres Giraldo)打 氣。此外,來自西雅圖的霍爾沃森 (Maria Halverson)則帶同3名小孩, 等待丈夫衝過終點。 36歲的貝內特(Ker ry Re i l l y Bennett)去年曾參賽,以悼念離世 的父親及兄長。今年她則與丈夫及 雙胞胎孩子,為支持慈善組織的朋 友打氣。她表示,能跑在所屬城市 的街頭,並感受沿途的愛和能量, 沒有什麼事比這更偉大。 今屆男女子組冠軍均競爭激 烈,結果首3名均由肯雅選手奪 得,是1976年3名美國女跑手獲獎 以來,首次再有同一國家參賽者包 辦三甲。 33歲的女子冠軍切普基魯伊, 以2小時24分35秒贏得首個主要馬 拉松冠軍。在最後階段,她與爭取 衛冕的奧比里(Hellen Obiri)鬥得 難分難解。奧比里曾兩度於波士頓 馬拉松奪冠,最終僅以14秒之差飲 恨居次。第三名為肯亞長跑運動 員、4度奪得世界賽冠軍的切魯約 特(Vivian Cheruiyot)。 男子比賽同樣緊張,35歲的 納格耶跑入中央公園時,與2022 年的冠軍、肯雅選手切貝特(Evans Chebet)並排。納格耶終出2小時07 分39秒勝出,僅比切貝特快6秒; 也來自肯雅的科里爾(Albert Korir) 獲第三名。至於上屆冠軍、剛在巴 黎奧運奪金的埃塞俄比亞選手托拉 (Tamirat Tola)僅排第四。 本報訊 市交通局打算建立長16英哩的 皇后區河濱綠道(Queens Waterfront Greenway)計劃,當中包括長長的 單車徑,但引起居民強烈反對,指 新計劃不單只破壞社區的寧靜,更 會把電動單車匪徒引入社區,令罪 案率上升。 《紐約郵報》報道,市交通局 為綠道計劃召開公共研討會,原意 是讓贊成及反對計劃的雙方陣營各 抒己見,但現場很快爆發言語甚至 肢體衝突。不少皇后區居民反對這 項計劃,其中一名居民表示不願意 令原本寧靜的社區,變成另一個熱 鬧繁囂的市區,直言不想變成威廉 斯堡(Williamsburg)或阿士多利亞 (Astoria),並指居民在該區居住就是 為了喜愛安靜。另一名居民擔心單 車在該區來來往往之後,會影響居 民的泊車空間,質疑如果居民都反 對,就不應該強行推出建設計劃。 市交通局的原意是為公共交通 服務不足的社區居民,更容易到達 公園及海濱設施,但紐約市議會成 員帕拉迪諾(Vickie Paladino)也反對 該項計劃,認為會侵佔居民的泊車 空間、製造交通危險,也會為電動 單車搶劫匪徒創造一條進入社區的 「自由通道」。她指社區內的商店和 民眾已經不時受到搶劫,如果有車 道連接阿斯托里亞,等於拆走社區 的屏障,會更加方便歹徒行事。 帕拉迪諾形容綠道計劃「不切實 際」,指海濱地區目前已建有的房屋 和商舖、加上住宅區道路狹窄,根 本沒有空間可借建造新設施。 本報訊 后區河濱綠道計劃惹爭議 ■有車輛在撞車後起火。 伊斯力普消防局圖片 ■第54屆紐約市馬拉松吸引近5萬 名跑手參賽。 市長辦公室圖片 傳為爭拍照爆發口角衝突 馬拉松期間警隊高層激烈爭吵 B11 11.04.2024 星期一 大都會要聞 紐約市警務處發言人也 有正面回應,並嘗試淡化爭 執事件,在聲明中表示「今 天早上,在馬拉松比賽的準 備過程中,兩名紐約市警務 處高層之間發生了短暫的分 歧,公眾目睹了這一情況。 但是,此事其後已得到迅速 討論和解決。」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