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07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11 11.07.2024 星期四 港聞 被捕的182男93女,年齡介乎18至64歲, 分別報稱文員、侍應、倉務員、運輸工 人、地盤工人及無業等,部分人有黑社會背 景。社署交通意外傷亡援助組於今年3月處理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的申請個案時,發現有申 請人提交的醫療證明文件有可疑之處,於是 轉介警方跟進。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高級 警司孔慶勳表示,警方發現部分案件涉及有 組織的「自編自導」交通意外,從而騙取交通 意外傷亡援助,指部分被捕人因無法償還高 利貸或其他欠債,被債主威逼利誘參與自編 自導交通意外。 其中一宗相關車禍,翻查資料發生在 2023年6月16日凌晨,當時一輛巴士行經東涌 東交匯處期間,被一部私家車撞及,當時車 上約20多名乘客,私家車則載有3人,意外造 成14人受傷,涉及11名巴士乘客及3名私家車 人士。警方經深入調查後,發現14名傷者中 有11人是詐騙成員。他們有不同分工,例如 有「蛇頭」、「戲子」等。事發當晚,一行人分 批在不同巴士站登車,其後主腦指令私家車 撞向巴士。當中有8人被捕,其餘3人正被通 緝。根據社署紀錄,其中有6人已取得援助款 項,涉70多萬元。警方指部份被捕人因無法 償還高利貸或欠債,被債主威逼利誘參與自 編自導交通意外。 另有案件涉及「真意外,假假紙」。被捕 人於發生交通意外後,利用假病假紙延長病 假從而獲得社署發放最高金額的援助金。其 中一宗最嚴重個案,被捕人原只獲發兩日病 假,但利用多張假病假紙延長病假,騙取逾 15.2萬援助金。 社署助理署長(社會保障)馬秀貞指,「交 通意外傷亡援助」申請人必須符合有關意外事 件已向警方報案,並由警方界定為道路交通 意外及受害人意外死亡或受傷,傷者需獲註 冊醫生證明其傷勢需留院治療不少於3日,或 獲發不少於3日的病假證明。處理申請時,社 署會向申請人清楚說明騙取援助金屬刑事罪 行,除會喪失領取資格外,亦可能會觸犯法 例,一旦發現任何個案懷疑涉及刑事成分絕 不姑息,定必轉介執法機關調查。 44歲姓林搭棚工人,5日在土瓜灣馬頭 角道大廈天台工作期間,連同鬆脫「狗臂架」 飛墮一樓簷蓬慘死,死者為一家經濟支柱, 生前與太太育有一對年僅8歲和4歲的子女, 早前一家四口更獲派元朗公屋。原本一家美 滿,詎料一場意外拆散大好家庭,遺下孤兒 寡婦徬徨無依。 6日晨林妻在工業傷亡權益會人員陪同 下,到葵涌公眾殮房辦理認屍,林妻哭成淚 人,需由陪同人士安慰。林與妻子結婚約10 年,育有8歲兒子及4歲女兒,兒子就讀小 學,女兒就讀幼稚園K2班,林為家中經濟支 柱,妻子從事兼職工作。林家早前喜獲派元 朗公屋單位,已付裝修費訂金。夫婦除了照 顧子女,亦要供養父母,新屋裝修原本由丈 夫負責,唯他突然離世,林妻倍感徬惶,一 家經濟雪上加霜,籌備殮葬的費用亦有困難。 林從事搭棚工作10多年,據了解,棚架 工人在購買勞工保險往往遇上困難,由於沒 有勞工保險,約兩年前,林與3名同事自組小 型搭棚工程公司,林同時受薪,故其身份類 似「受薪董事」,據了解其新公司亦無購買勞 保。6日中午約12時,林妻帶同子女,與多名 親友返回意外現場進行路祭。現場擺放生果 和燒味飯等祭品,由道士帶領進行儀式,親 友上香拜祭。 在場協助家屬的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 蕭倩文指出,現時全港每日有逾2000個棚架 進行工程,勞工處難以全部作出巡查,唯處 方過去曾表示會要求所有懸空式飛棚工程必 須呈報,她促請處方加快落實有關安排,令 所有搭棚工程在施工前必須事先呈報,阻患 未然。 本報記者林思明香港報道 警方今年初接獲社署轉介,發現有 不法分子以虛假醫療證明文件騙取社署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金」,部分案件涉及 有組織的「自編自導」交通意外,警方在 過去一個月展開代號「破惑」行動,以 涉嫌「串謀詐騙」及「欺詐」拘捕275名男 女,與案相關的121宗交通意外發生於 去年2月至本年4月之間,騙取的援助金 共約1400萬元。 懲累 教計 員遇襲案 13男女落網 壁屋監獄一名50歲一級懲教助理,1日中 午下班後在監獄外小巴站,遭3名歹徒施襲受 傷送院治理,警方繼早前拘捕涉案8人後,6 日表示自本月3日至5日期間,再拘捕多5人, 案件累計13男女落網,其中一名疑犯6日午5 時許由多名探員押解到案發現場重組案情, 據了解該疑犯是施襲歹徒之一。 1疑犯重組案情 現場所見疑犯被黑布蒙頭、腰纏鐵鏈及 鎖上手銬,在多名警員押解後到現場重組案 發經過,有警員帶上一具假人,模擬遇襲懲 教員。一行人約半小時後完成案情重組。 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總督察 黃宇徽表示,被捕11名涉嫌「有意圖傷人」男 子(16至37歲),角色分別為落手施襲、接載兇 徒車手、策劃等。至於兩名涉嫌「協助罪犯」 的男女,分別51及29歲,據悉他們與其他被 捕人認識,協助向歹徒提供藏身地點躲避警 方。 最新5名被捕人當中,1人已被落案起 訴,2人將被起訴,其餘2人正被扣查;另外 連同早前被捕8人,相關案件共有3人被落案 起訴及提堂。懲教署署長黃國興早前到醫院 探望受傷懲教員,並強烈譴責暴力行為。 本報記者尹敬堂、黃少君香港報道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右)陪同林 妻(中)會見傳媒時,林妻哭成淚人。林思明攝 集團式自製車禍呃援助金涉千萬 警拘275男女 包括扮乘客搭巴士撞車 ▍本報記者林思明、戚偉達香港報道 ▍ 胡兆昌從事平面設計師多年,對大公司 的設計和文化素有研究。他指,幾年前有幸 認識到一位在港鐵工作了30多年的員工,他 由第一封面試信開始收集港鐵的物品,把所 有工作上的物件收集起來,直至退休。原本 不肯把它們放賣,因為當中有不少個人資 料,胡兆昌遂請對方到其工作室參觀,他看 見所有物件都被收藏得很好,才放心割愛。 胡說:「連他當年儲起的一個鐵軌都賣了給 我,這是我其中一件最喜歡的收藏品。」 另一件令胡兆昌感到開心的藏品,是在 港鐵服務了40年員工襟章,他之前只擁有10 年、20年和30年的襟章,第一次見到40年 的,好高興。港鐵的車長臂章、 皮帶扣、鈕扣、領呔,以 及太陽花獎勵襟章等 等,統統成為胡兆昌的收藏品,這些反映公 司文化的物件,不但有意思,也具有美感, 「彷彿時間越耐的東西做得越精緻」。 作為平面設計師,胡兆昌集齊港鐵出版 的地鐵指南,他最喜歡第一代的指南,因為 背面印有「地下鐵路 為你服務」以及紅白頭的 顏色,充滿懷舊感覺,加上內頁有很多有趣 的插圖廣告,每一個地鐵站的地圖都收錄在 裏面,非常精細。之後第6代的綠色網格設計 也令他印象深刻,因當年覺得電子世界和金 屬這些概念,十分吸引。現時港鐵已實行「無 紙化」,乘客使用智能手機就可取得相關資 訊。 胡兆昌說,港鐵的公司文化與香港一樣 與時並進,不斷尋求進步,令對香港市民的 服務做得更加好,是他選擇收藏的原因。鄭 寶鴻補充說,自己見證地下 鐵路從無到有,指以前無地 鐵,從港島去一次荔枝角要 先搭車到中環,再搭渡海小 輪過海,80年代有個口號: 「搭地下鐵路話咁快就到」, 社會演進得很快,地鐵也扮 演重要角色。 港鐵 「鐵粉」 儲美好回憶訴說多年另類「地下情」 ■鄭寶鴻指出, 政府在1976年拆 卸維多利亞式建 築風格的郵政總 局,以興建中環 站。 星島資料室圖片 ■香港著名 歷史愛好者 鄭寶鴻(左) 和設計師兼 文物收藏家 胡兆昌(右) 分享他們多 年來的地鐵 收藏品。 ■翻查《星島日 報》報道,1985 年地鐵宣布更 改油麻地、旺 角和荔灣站的 名稱,以更清 楚地闡釋車站 之服務範圍。 每一次港鐵開通新線路,都吸引大批鐵路迷開派對,歡聚列車之上,喜氣洋 洋,人群中會見到香港著名歷史愛好者鄭寶鴻的身影。他是1979年港鐵歷史性首 班列車上的乘客之一,此後每條新線開通,他從不缺席,多年來儲齊港鐵發行的 12款生肖紀念車票,可謂港鐵「鐵粉」。而設計師兼文物收藏家胡兆昌則出於對港 鐵出品設計的欣賞,歷年收藏乘車指南和員工服飾配件,發展一段另類「地下情」。 趁著港鐵成立45周年,兩位收藏家分享他們多年來珍貴的「地下珍藏」。 ▍本報記者蕭咏詩香港報道 ▍ 鄭寶鴻憶起1975年政府拍板興建地下鐵 路,為不景氣的市面帶來一片喜悅。不過, 如此浩大的工程,挑戰性巨大,政府發現中 環核心區所有的地均已售出,只剩具維多利 亞式建築風格的郵政總局可以挪動,於是決 定拆卸這幢建於1911年的大理石紅磚建築, 原址即今時今日的環球大廈——港鐵中環站 的上蓋。 1979年9月30日是香港交通現代化進程的 里程碑,港鐵當天舉辦首條地鐵路線開通儀 式,首班行駛列車由石硤尾站開往觀塘站, 鄭寶鴻攜同太太和孩子一起坐上這班列車, 「我仲記得唔捨得,再由觀塘搭返石硤尾,舉 家人都好開心。」通車翌日,地 鐵正式服務載客,鄭寶鴻去 坐多次,又買了政府發行 的紀念郵票,3張郵票分別印有路線圖、列車 和車站架構。 鄭寶鴻說,每次有新路線開通,他第一 時間去坐,除了港鐵首次通車行程難忘,令 他印象深刻的另一次,是1986年港島線上環 站正式開放服務,「因為我當時都係上環人, 去到上環係幾開心嘅」。他最喜歡的地鐵藏 品,是1986年推出的虎年生肖紀念車票,因 為這是港鐵發行的第一張生肖車票,當年推 出時不少市民都感興趣。此後,他繼續收集 生肖車票至大約2000年,最後集齊一套12張 生肖紀念車票,「正式啲飛唔可以儲,紀念飛 可以儲,我好依法嘅。」他笑說。 鄭寶鴻對港鐵典故,瞭如指掌,舉例 早年數個站的英文名與今時不同,中環 站稱Chater,旺角站叫Argy l e,油麻地是 Waterloo,荔灣站後來改名 美孚。關於「地鐵」名字,社 會人士亦曾熱烈討論,「地下 鐵為你而建設」這個口號, 有些人覺得「地下鐵」太日本 化,當時有兩份報紙主張使 用「地車」,後面才一錘定音 「地下鐵路為你建造」。 鄭寶鴻︰每次新線開通第一時間去坐 胡兆昌︰地鐵與香港與時並進 ■鄭寶鴻自 1986 年開始收集第一 張虎年生肖紀念 車票,此後每年收 藏,集齊一套 12 款生肖紀念車票。 ■從事平面設計 師的胡兆昌喜歡 收藏地鐵指南, 他認為第一代的 地鐵指南充滿懷 舊感覺,內容亦 非常豐富。 警方指部分被捕人因 無法償還高利貸或其他欠 債,被債主威逼利誘參與 自編自導交通意外。 ■商罪科高級警司孔慶勳(中)、 高級督察郭健樂(左一)、西九 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謝於毅(左 二)、交通總部總督察林啟森(右 一)及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馬秀貞 (右二)講述案情。 林思明攝 ■警方有組 織罪案及三 合會調查科 總督察黃宇 徽。 ■多名探員押解其中一名疑犯到案發現場進 行重組案情。 尹敬堂攝 搭棚 墮樓亡 妻認屍哭成淚人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