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 11.23.2024 星期六 國際財經 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不及預期 美11月商業活動擴張速度創新高 報告稱,11月一項衡量共和黨信 心的指標飆升至2021年來新 高,而對民主黨的信心則跌至逾1年 心低。從歷史上來看,支持執政黨 的消費者比支持反對黨的消費者對 未來經濟看法會更好。密大消費者 信心調查主任Joanne Hsu表示,特 朗普經濟議程的未來實施仍有很大 的不確定性,消費者將在未來幾個 月繼續重新調整觀點。 至於備受矚目的通脹方面,消 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終值降至 2 . 6%,符合市場預期並與初值持 平,為2020年以來新低;未來5到10 年通脹預期終值升至3.2%,高於市 場預期與初值的3.1%,為2023年11 月以來新高。Hsu表示,雖然共和 黨對通脹更樂觀,但民主黨預期在 通脹、個人收入、整體勞動市場和 商業狀況等多方面都比上個月惡化。 儘管美國民眾希望特朗普上台 後的政策能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 但有一些經濟學家警告,關稅、驅 逐非法移民和減稅可能會推高通 脹、抑制經濟成長。市場分析指 出,這份消費者調查結果與同日公 布的標普全球採購經理人(PMI )報 告形成對比。後者報告顯示,特朗 普當選後企業更加樂觀,11月綜合 PMI初值升至2022年4月以來新高。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商業經濟學 家威廉森表示:「降息的前景和即將 上任的政府採取更親商的做法,引 發更大的樂觀情緒,進而幫助推高 生產和訂單流入。」 與此同時,據經濟學家最新單 月調查,由於通脹頑強,且特朗普 執政期間物價壓力降溫進展有限, 美聯儲明年將採取更謹慎減息措施。 其他數據方面,11月現況指數 終值降至63.9、預期指數終值則升 至76.9,創3月以來新高。 ■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在特朗普勝選後,消費者對未來經濟走向看法 分歧。 路透社資料圖片 特朗普經濟議程的未來 實施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消費者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 重新調整觀點。 密大消費者信心調查主任 根據密歇根大學22日公布的最終報告顯示,11月消費者信心 指數比10月小幅上升1.3點至71.8,雖是自4月以來新高且連續第四 個月上升,但低於美國大選前的初值與經濟學家預期的73。數據反 映消費者對特朗普勝選後對未來經濟走向看法分歧。 ▍本報訊 ▍ 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22日 收高1 . 6%,使其本周漲幅達到 6.5%。俄烏衝突升級以及原油市 場需求增加,均使油價得到支撐。 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 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收 漲1.14美元,漲幅為1.62%,收於 每桶71.24美元,本周累計上漲超 過6.45%。 俄烏衝突升級成為本周油價 上漲的最大推動力。在美國和英 國相繼允許烏克蘭使用其武器打 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後,莫斯科加 強了對烏克蘭的攻勢,並降低了 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俄羅斯還警 告稱將發生全球衝突,這增加了 該國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 與此同時,天然氣價格22日 雖大跌,但因近幾日連續大漲, 2 1日價格甚至登一年來最高水 平,故本周仍見漲近11%。 黃金22日兩周多來首次突破 2700美元大關,本周創兩年來的 最大單周漲幅。因避險需求蓋過 了美元走強以及美國下個月減息 幅度縮減的預期。 現貨黃金上漲1.5%,至每盎 司2709.24美元,創11月6日以來 新高。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 上漲1.4%,收每盎司2712.20美 元。黃金價格本周漲逾5.7%,創 下2023年3月以來的最佳單周表 現。俄烏危機加劇推動本周金價 飆漲,自上周觸及的2個月低點 2536.71美元反彈漲逾170美元。 在地緣政治緊張、經濟風險和低 利率環境時期,黃金表現出色。 市場對美聯儲12月減息的預 期已減弱,業內人士表示,由於 政策持續轉變,以及特朗普提議 的貿易關稅帶來的通脹風險,黃 金前景依然強勁,預計12月中旬 將叩關2750美元。 俄烏衝突升級 支撐油價走高 避險需求激增 推升黃金價格 美股22日收高,道指創收市 歷史新高,三大股指本周均錄得 漲幅。 截至22日收市,道指漲426.16 點,漲幅為0.97%,報44296.51 點;納指漲3 1 . 2 3點,漲幅為 0.16%,報19003.65點;標普五百 指數漲20.63點,漲幅為0.35%, 報5969 . 34點。三大指數本周均 錄得漲幅,道指一周累計上漲 1.96%,納指上漲1.73%,標普五 百指數上漲1.68%。 Nuveen公司首席投資官Saira Malik表示:「我認為市場終於找 到了自己的立足點,原因有兩 個:一是從大選後第一周的影響 中恢復過來,二是對英偉達公司 財報的反應。」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門的策 略師凱利認為,投資者可以預期 美國股市的上漲趨勢將在明年繼 續,即使自2023年初以來標普五 百指數已經經歷了強勁的上漲, 漲幅超過了50%,並且這種增長 勢頭將不僅限於那些受歡迎的大 型科技公司。他指出,企業盈利 的強勁表現和美國經濟的整體活 力將是推動股市持續走高的關鍵 因素。 然而,他也提醒投資者注意 估值過高、投資組合過於集中以 及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確定性等潛 在風險。不過,他們認為目前有 足夠的積極因素來保持這種勢頭。 CFRA研究機構預測標普五百 指數將在2025年底達到6585點, 主要受到盈利擴張的推動,但 該研究公司表示,預計在市場下 一輪牛市期間波動性將會加大。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 指出,這一新目標融合了基本 面、技術和歷史因素,其中美國 實際GDP預計增長2.4%和標普五 百指數成分股公司營業利潤預計 增長13%起到了關鍵作用。 企業強勁表現 「推動美股走高」 日產收縮泰國工廠產能 裁減或轉移約1000個崗位 消息人士稱,日產計劃在明年9 月之前部分停止泰國1號工廠 的生產,並將其業務整合至2號工 廠。該工廠是泰國兩家汽車組裝廠 之一。根據日產的網站,該公司在 泰國的兩家工廠位於曼谷郊區的沙 末普拉幹省。消息人士稱,1號工廠 的產能約為22萬輛,而2號工廠的產 能為15萬輛。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擬縮減 美國6%員工、相當於裁員約1000 人。據一份安全申報文件,截至3月 份,日產汽車在美國約有1.7萬名員 工。由於提前退休,約有1000名美 國員工將在今年年底前離開公司。 由於中國和北美市場的銷售下滑, 日產汽車本月宣佈全球裁員,並將 產能減少20%。此前日產汽車還將 其年度利潤展望大砍70%。 路透社、NHK等多家媒體報 道,日產汽車21日透露,因業績惡 化而在美國實施的自願離職招募措 施中、有約6%當地員工應募,這些 員工預估將在12月底離職。日產未 公布應募的具體員工數量,不過根 據日產的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截 至2024年3月底為止、日產美國員 工人數為1.68萬人,「6%」相當於約 1000人。 日產表示,上述招募措施、是 日前宣布的全球裁員計劃的一環。 日產11月7日公布財報資料指 出,因北美銷售不振,拖累今年度 上半年(2024年4至9月)合併營益較去 年同期暴減90.2%至329億日圓、合 併純益暴減93.5%至192億日圓。 日產並宣布,將進行合理化措 施,計劃將全球產能大砍20%、全 球裁員9000人。日產目前全球員工 人數為13萬人、此次的裁員比重約 7%。 日經新聞22日報道,日產汽車 計劃在2025年秋天結束前、在東南 亞主要生產據點泰國實施裁員措 施,預估將有約1000名員工被裁撤 或是調換職務。因業績不振、日產 計劃在全球裁員9000人,而泰國的 裁員措施也是該計劃的一環。 ■因業績不振、日產計劃在全球裁員9000人,收縮工廠產能。 資料圖片 日產計劃在明年 9 月 之前部分停止泰國 1 號 工廠的生產,並將其業務 整合至 2 號工廠。該工廠 是泰國兩家汽車組裝廠之 一。 業績惡化,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公司(Nissan)將在2025年 秋季之前在泰國裁減或轉移約1000個工作崗位,這是其最近宣布 的全球裁員計劃的一部分。日產此前已宣布,計劃全球裁員9000 人。在美國,約有1000名員工將在今年年底前接受提前退休計劃 離開日產。 ▍本報訊 ▍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11月製造 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0, 較10月的49.2小幅下滑,由於對中 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和持續的成本 壓力導致需求低迷,製造業PMI連 續第5個月低於榮枯分水嶺50,持續 萎縮。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經濟學家巴 提表示,「11月份民間企業的需求狀 況停滯不前。」調查指出,11月產出 連續第三個月萎縮,新訂單自去年6 月以來持續萎縮,並維持在榮枯線 之下。調查亦發現,製造業就業人 數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減少。 雖然11月份物價漲幅放緩至7個 月低點,但投入成本通脹仍維持在 高位,而產出價格漲幅則升至7月以 來最強。巴提表示:「日本企業部 門的價格壓力仍然居高不下,大量 受訪者提到原物料價格上漲和日圓 疲軟的影響。」調查顯示,11月服務 業PMI初值升至50.2,扭轉10月份 49.7的輕微萎縮;未完成訂單積壓 創8個月新高,顯示產能吃緊。11月 綜合PMI初值(結合製造業和服務業 活動)為49.8,雖然連續第二個月萎 縮,但較10月的49.6略有上升。 另外,日本官方22日公布最新 數據,10月核心通脹率年增2.3%, 維持在央行之2%目標以上,服務通 脹率也持續上升,增強日本央行下 個月加息預期。 日本製造業PMI續弱連5個月萎縮 新加坡政府數字顯示,第3季 經濟按年增長5.4%,高於上月公 布4.1%的初值,較第2季加快2.4 個百分點,好過市場預期。經季 節調整後,第3季經濟按季增長顯 著加快至3.2%,同樣高於初值。 新加坡貿工部上調全年經濟 增長預測,由原來的2至3%,調 整至3.5%左右,又預計明年增長 率1至3%。 新加坡金管局上月進行今年 最後一次政策會議,決定維持貨 幣政策不變,原因是通脹壓力持 續放緩,增長前景改善。金管局 預計到今年底,核心通脹率放緩 至2%左右。 最近一周,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銅期貨再度站上9000美元 /噸關口。截至11月21日收市,滬 銅期貨收74440元/噸,連續三個 交易日收漲。 銅價被視作全球經濟晴雨 表,被業內稱為「銅博士」。近 期,在經歷了美國大選以及國內 化債計劃出爐等重要時刻後,全 球銅價進入下行模式。 對於銅價回暖明顯,星展集 團企業及機構銀行部金屬與礦業 全球主管張永明對第一財經分 析,銅作為工業原材料,其價格 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在全球經 濟復蘇的背景下,銅需求預計將 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新能源、電 動汽車等領域。 今年以來,銅價受美聯儲加 息預期和供需端不確定性的雙重 影響,經歷了劇烈波動。LME銅 期貨於10月份觸及10158美元/噸 後一路下跌,上周一度觸及8867 美元/噸低位,近兩個月累計跌幅 超過8%。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的 逐步復蘇,市場對銅的需求預期 有所增強,為銅價的穩定提供了 支撐。 經濟復蘇振需求 LME銅價躍升 新加坡GDP向好 按年增長至5.4%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