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11.23.2024 星期六 港聞 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報告指出,資深醫護 流失令新入職醫護缺乏「傳承」。身為檢討委 員會成員的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 示,「指引係死嘅,但臨床環境會有好多變 化,熟手同事嘅經驗就好重要」。另外,報 告亦建議建立「敢言文化」,不過今年初批評 當局後離職的前急症室醫生李福基,就向《星 島》道出自己「敢言」的後果,「聽聞有高層落 咗死命令,話我以後永遠都冇辦法重返醫管 局工作」。 林哲玄向本報表示,臨床環境往往會有 很多不同陷阱,前線醫護需要識別出來「唔好 踩落去」,因此醫護之間的經驗「傳承」就顯 得重要。他又關注醫管局高層的管理責任問 題,重申為前線醫護安排充足人手,並確保 每一位上火線的同事都經過足夠的培訓,是 高層的管理責任,亦是其職責本份,「唔係要 高層直接為所有事故負責,高層負責做番好 請人同培訓呢啲本份,出現事故嘅可能性已 經會少好多」。 離職醫生歎「敢言」有後果 林哲玄又提到,一位前線醫護清楚自己 能力界線,並在超出界線時呼叫支援是相當 重要,冀醫管局高層能改善員工之間的溝通 文化,塑造能讓員工「敢言」的環境。 不過,李福基今年初曾公開批評當局調 整急症室收費,更揚言「叫盧局長過嚟做」, 最後離職。他說,醫管局內部「規定」所有公 立醫院醫生,只能就薪酬和職安健兩大議題 發表自己意見,發表其他議題則要經過局方 審批發新聞稿,「自己發言一律會被炒並列入 黑名單;除非你係『篤灰』人事鬥爭,成功令 到對方被炒或者冇事」。他認為醫管局內部言 論空間嚴重收窄,距離能令員工「敢言」的環 境相當遙遠。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今次檢討報告根據「管治與責任」、「安全文 化」、「合規性與監察」、「事故管理」、 「促成因素」5大範疇進行檢視。檢討委員會主 席霍泰輝表示,委員會發現目前公立醫院運作 存在權責不清問題,不少負責質素及安全方面 的員工各自要負責醫療崗位,並非專職,對該 角色及責任理解不一致。范鴻齡以醫管局總 部、聯網、醫院,以及前線均設有質素及安全 部門為例,指發生醫療事故時不知道應由哪一 個部門負責,亦不應只追討前線的責任,最終 只能不了了之。他希望可以釐清各管理層的責 任,讓員工知道問題所在。 報告建議強化管治及責任,釐清不同職級 於質素及安全上的角色、責任和權力,也建構 高層人員、病人安全問責框架,將安全指標納 入表現評核,並建議加入賞罰機制,表現將反 映在人事記錄,讓高管承擔病人安全責任。 霍泰輝續指,現時公院內部工作指引數目 繁多,「醫院有指引、部門有指引、病房有指 引」,相互重疊且遵循須時,為員工帶來額外 負擔。另事故管理方面,根源分析的程序過於 繁複和質素參差,「有時候好小事或者好明顯 都要開根源分析委員會」,同樣為前線員工帶 來額外負擔的同時,亦未有引入外部專家。委 員會建議引入公正文化框架,按指引將員工責 任定性為人為錯誤、危險行為或魯莽行為,以 及制訂處理程序。 范鴻齡表示,醫管局深明變革求新,配合 市民所需,是公營醫療體系得以持續發展,新 成立的改革委員會將釐清各層級在管理質素安 全的角色和權責,包括醫管局總部、聯網、醫 院和部門,並研究在問責機制下設獎罰制度; 改革委員會由范鴻齡出任主席,其他成員包括 醫衛局副局長李夏茵、常任秘書長陳松青、醫 管局高層以及邀請擁有機構管治豐富經驗的社 會人士。 范鴻齡相信,改革委員會不需一直存在, 解決問題後可考慮解散,但解散時間將有待研 究。范又補充,建立問責框架並非要一旦出事 就有人「落台」,而是希望醫護重視問責要求並 細心工作,避免意外發生。至於各項建議何時 落實,范指暫時未有具體時間表,但保證不會 拖延,會盡快研究細節「成熟一項推一項」。 另外,醫衛局22日表示已檢視報告,局長 盧寵茂認同報告中建議的措施方向,亦已責成 醫管局需適時落實各項改善措施及持續監察落 實進度和成效,並向醫衛局定期提交進度報 告。 公院近年事故頻頻,醫衛局早前責 成醫管局進行系統性檢討。檢討報告22 日出爐,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 發現公院存在權責不清、員工安全文化 認知不足、下層員工因階級觀念不敢向 上反映問題等,並就5大範疇向醫管局提 出31項建議,包括為高層管理人員設立 問責框架等。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指,局 方全面接納委員會所有建議,並會成立 高層次的「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就 有關改革提供意見,其餘各項建議會由 醫管局現有架構跟進落實,「唔會等齊, 會成熟一項推一項」。 公院近年醫療事故頻仍,除了與管理層 不同職級權責不清外,亦與前線醫護的安全 文化認知不足有關,加上階級觀念根深柢 固,即使前線察覺有不妥之處,也不敢向上 反映。因此,委員會報告建議要通過全面培 訓來提升前線醫護風險文化的認知,建立敢 言文化,並透過科技來增進安全和效率。 透過科技來增進安全效率 霍泰輝指,新入職年輕醫護人員缺乏足 夠培訓,導致理解病人安全的原則和實踐時 出現偏差,加上公院近年流失不少經驗豐富 和資深的醫護,以致在病人安全方面的知識 傳承做得不夠,在人手短缺和工作量與日俱 增下,令前線員工分身不暇,增加了出錯的 風險。此外,職級架構令部分員工未能坦誠 溝通,下級員工因根深柢固的階級觀念,即 使察覺有不妥當的事情仍不敢向上級反映, 錯過防止或阻截潛在安全風險的機會。 事實上,公院半年內發生兩宗插錯鼻胃 喉事故,均涉及實習醫生誤判,正正曝露了 安全認知和溝通文化不足的問題。雖然兩宗 事故肇因仍在調查中,但反映了實習醫生經 驗不夠,在不確定鼻胃喉放進正確位置下, 又不敢求助資深醫生,擔心遭批評。醫管局 隨即在10月中推出審視鼻胃喉X光影像培訓 課程,所有實習醫生須參與並通過評核。 委員會報告建議加強臨床帶教和督導, 讓實習醫護累積經驗,並鼓勵營造敢言文 化,建立坦誠溝通環境,讓下層員工敢於反 映問題。 針對人手短缺問題,報告建議醫管局繼 續努力挽留人和增聘人手,亦要善用科技減 輕前線工作量或解決問題,醫管局主席范鴻 齡表示搜羅會發出警示的氧氣機,以防醫護 人員忘記打開,從而減低病人安全風險。 全面提升前線風險認知 建敢言文化 ■(左起)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主席霍泰輝、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和行政總裁高拔陞出席記者會,公布檢討報告內容並提出31項改善建 議。 葉偉豪攝 資深 護流失欠「傳承」議員:高層責任做好培訓 文憑試預測等級研究 12科準確率至少達半 醫管局全盤接受公院31改革建議 處理權責不清等問題 范鴻齡:成熟一項推一項 ▍本報記者方咏思香港報道 ▍ 現時公院內部工作指引數目繁 多,醫院有指引、部門有指引、病房 有指引,相互重疊且遵循須時,為員工 造成帶來額外負擔。 公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主席 霍泰輝 建立問責框架並非要一旦出事 就有人「落台」,而是希望醫護重 視問責要求並細心工作,避免意外 發生。 醫管局主席 范鴻齡 考試及評核局昨公布文憑試預測等級研 究結果,今年共有12科預測準確率達半,較 去年少一科。核心科目中,中文及數學的預 估準確度均較去年回落,前者更不足5成。 此外,多個選修科的預測準確率亦較去年上 升,其中英語文學的預測準確率比去年升逾 10個百分點,而較多人選修的生物、化學及 物理的預測準確率均過半。 研究今年共有398間與考學校參與,共提 交約37000名學校考生的校內評估分數。考評 局將分數與學校過去的文憑試成績作比較, 預測他們的文憑試科目評級,涵蓋26個文憑 試甲類科目。 對比今年考生的實際等級,今年共有12 科預測準確度至少達一半,較去年少一科。 4個核心科目中,首次開考的公民與社會發 展科因沒有歷屆成績數據,而被剔出本年度 研究;中文及數學科的準確率則分別下跌3 個百分點及1.2個百分點,前者的達標率僅 48.5%;至於英文科的準確率則有逾70%,數 字與去年相若。 選修科目方面,大部分科目準確率均較 去年上升,升幅最多的是英語文學,準確率 較去年增加11.7個百分點至46.3%,而較多人 選修的生物、化學及物理的預測準確率均過 半,其中化學科準確率較去年增6.2個百分點 至57.6%。 考評局表示,3個核心科目的預估成績, 大部分與實際等級相差最多一個等級,可見 校內評估分數大致能反映考生在文憑試的表 示。至於選修科目的預測成績準確度較核心 科目低,則與修讀人數較少、學校過去報考 次數較少、歷年學校的文憑試成績波動較大 等因素有關。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理大突圍被捕暴動罪成 3男囚6年官指咎由自取 兩名註冊護士及一名男子在2019年11月 大暴動期間,於暢運道一帶與其他示威者 一起嘗試突破警方防線,其後被捕,3男經審 訊後被裁定一項暴動罪成。區院法官謝沈智 慧昨判3名被告各入獄6年,並指理大暴動計 劃周詳,早有預謀,對社會造成很大影響, 而被告因本案影響前途,只是咎由自取。3名 被告為27歲朱健君、24歲許銘晉及27歲馬健 朗,被控於2019年11月17日至18日期間在理 工大學與暢運道一帶,連同其他人參與暴動。 法官指,本案是理大暴動的一環,而該 暴動不論是暴力程度、威脅性、對社會的破 壞與滋擾性,以及對公共開支的影響來說, 均屬最嚴重的個案。3名被告經漫長審訊後 被定罪,到判刑時才後悔,屬於口惠而實不 至,不可享認罪扣減。至於被告判監對家屬 的影響,也不構成減刑理由,而判監對被告 前途造成的影響,只是咎由自取。法官裁定3 名被告沒任何減刑理由,均判囚6年。 法官提及,辯方在書面求情中引用理大 暴動的另一宗案件,該案5名被告被判囚15 至19個月,但法庭認為該案與本案案情不可 同日而語,若指該案可用來為本案作判刑參 考,就是站不住腳。 辯方求情指,沒證據顯示本案3名被告在 案發時有「帶頭」角色,只是參與者、充當鼓 勵角色。被告朱健君是公立醫院註冊護士, 曾協助抗疫,表現出色,獲醫管局嘉許;許 銘晉完成大專設計課程,獲老師讚揚他性格 純良開朗,受同學愛戴;馬健朗取得浸大 社工學士及中大護理碩士學位,擔任註冊護 士,現失去擔任社工及護士的前途。 本報記者房伊媚香港報道 ■3名被告 朱健君(左 圖)、許銘 晉( 右 圖 ) 及馬健朗, 經審訊後被 裁定暴動罪 成。 ■考評局昨公 布本年度文憑 試預測等級研 究結果,共有 1 2個科目的 預測準確率過 半。圖為考評 局主席林群 聲。 考評局提供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