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23_2024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8 11.23.2024 星期六 港聞 河套香港園區分作兩期發展,根 據立法會財委會2021年文件, 當時創科局提及第一期將建31幢樓 宇;不過目前園區僅有3幢樓宇即 將落成。局方向本報補充,雖然第 一期總樓面面積較2021年倍增,但 擬建大樓總數相若。孫東坦言,現 時只有8幢樓宇已有著墨,包括2座 濕實驗室、1座人才公寓將在今年年 底起落成,其餘數十幢硬件建設「也 要抓緊」,故希望業界能共同參與加 速興建。他指出,政府全資撥出超 過181億元建首8幢大樓,相信第一 期其餘基建造價將是「數百億元的投 入」,故「不能完全靠政府」。 私人參建項目涵蓋各款大樓 孫東指,現時未有具體與發展 商談合作,正計劃明年做EOI,了 解巿場對相關土地的要求。至於私 人可參建項目,他形容是「各式各樣 大樓都有」,相信不同業界會有不同 興趣,包括建先進製造中心、產學 研基地、數據科學大樓,乃至中央 大道上的餐飲、娛樂配套,及酒店 等住宿設施,「也不排除由科技企業 按自身發展需要找一塊地建基地; 或由企業興建後,與政府合作管 理,開放予更多初創企業進駐。」他 指,對各種模式均持開放態度,「只 要在這個規定時間內,高質高量完 成河套預計的建設,我們都會虛心 採納,也會接受這個社會參與。」 生物樣本跨境須「點對點」 局方補充,參照各地園區經 驗,相關發展模式的入駐準則主要 圍繞產出、技術、業務可持續性、 投資潛力、人才發展及生態貢獻等 方面;且須在園區從事研發;科研 成果產業化、轉化和孵化;投資科 技產業或提供相關專業服務,或從 事先進製造和試產。 對香港園區不少用地現時另有 他用,包括位於第二期規劃位置的 應急醫院。孫東指,今年初已搬遷 方艙設施,清空約5公頃土地以興建 第一期5幢新大樓,其餘用地則會按 需要處理,「希望明年會再清空一部 分,並投放到巿場,未來一兩年步 伐也會再加快;但二期用地還可等 一等。」 對擬建兩條跨境行人橋的動工 時間表,孫東透露今年底至明年初 會再與深圳商討具體安排,包括落 實建橋位置、關口位置、人流量及 配套測試等。他指出,因物資涉及 清關及檢查等複雜安排,故橋樑主 要以人員通行為主,而不會行車, 「但應該可簡單帶手提行李過橋。」 對橋樑會否涉私人參建,孫東指對 任何可能均持開放態度。 孫東續指,當初規劃香港園區 時,原擬採用封閉式管理,但考 慮要創建國際化園區必須「開放起 來」。對如何確保敏感的內地生物 樣本、生物數據在跨境後不流出 香港園區,孫東指除相關單位要 「點對點」傳輸,並以合約等規定約 束,港深創新科技園有限公司也要 承擔相關管理和督導責任,且考慮 參照國內電子圍欄等做法;若發現 有公司違反規定,必堅決處理,包 括停止其資格等,「你管得越好, 國家的開放力度就越大,反之則不 會開放。」 河套港園區擬明年下旬起動推地 涉資數百億「不能靠政府」孫東促業界參與加速發展 第一期樓宇鬆綁「增高」至上限40層 推動「數字政府」亦是創新關 鍵一步,面對近年網絡攻擊威脅 加深,政府本月中亦剛完成「香港 網絡安全攻防演練」。創科局局長 孫東指,測試有12個政府部門及 公共機構參與,並有50個部門代 表觀戰,下月將會公布詳細分析 報告。他透露,負責進攻的紅隊 在60小時內提交85份成果,當中 25份被裁定為有效攻擊,涉及不 少保安漏洞,包括弱口令(即密碼 強度低)、配置不當漏洞、繞過登 錄驗證碼等,「但未有出現系統完 全被佔領的致命錯誤。」至於防守 的藍隊,則提交137份防禦成果, 當中26份裁定有效,「部分不但是 防守成功,更能通過措施追查到 攻擊者的身份,值得表揚。」 孫東形容今次攻守方是「各有 得分」,以後每年均會進行演練, 並會加強政府人員數字技能培 訓,尤其是高級公務員的一些基 本技能。 港版ChatGPT 逾20政府部門使用 另創科局在今年6月起試用有 港版ChatGPT之稱的「公務員文 書輔助系統」,至今推展到20多個 政府部門使用。孫東指,節省多 少工序已屬後話,目前最重要是 搶佔人工智能的制高點,通過政 府部門邊用邊改,相信可「用得越 多、改得越好」,期望明年在適當 時機推廣至社會大眾。 他指,該人工智能模型由數 據庫至模型開均由本土科研人員 進行,是真正由底層做起,具有 香港特色,能使用廣東話及配合 本土價值觀與文化,「所以我們的 目標不但是香港巿場,而是讓海 外8000萬華人應用。他們的價值 觀與西方主流不同,與內地亦相 異,反而更貼近香港。」他續指, 現時堅持做開源模型,且期望企 業和機構開發出更多垂直應用, 包括用於法律、醫療及教育層 面;亦期望負責研發系統的香港 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不僅 做好技術開發,亦透過實際應用 探索未來監管方向。 為配合明年5月1日取消強積金 「對沖」安排,政府推出資助計劃, 並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一筆為數335 億5,190萬元的撥款。有議員關注計 劃委聘的外判服務費高達21億元, 質疑能否節省有關開支;勞工及福 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會想辦法 壓縮行政開支,相信會有「更平的方 法」。有關撥款申請最終獲得通過。 孫玉菡:會壓縮行政開支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會在明年 5月1日起生效,取消對沖後,僱主 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不可「對 沖」僱員「轉制日」起服務年資的遣散 費或長期服務金。 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表 示,經民聯及工商界立場「清晰」, 對取消「對沖」安排感到「失望」和反 對,因中小企近年面臨沉重經營壓 力,取消後經濟情況會雪上加霜。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在會後表 示,對通過安排表示歡迎,又指支 付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本來是僱 主應該付的責任,但目前是由政府 支付僱主的支出。他指希望打工仔 可以切實受惠,不要再被對沖機制 蠶食退休保障。他又指,政府用公 帑資助僱主,亦應該資助低薪人士 代供強積金,才能體現公平性,希 望可以盡快落實。 工聯會鄧家彪表示,支持政府 以財政支援僱主作為過渡政策,但 他關注坊間很多人不明白對沖安排 不設追溯期的意思,坊間甚至有流 傳指在明年5月1日前解僱員工可以 節省金錢。 孫玉菡表示,取消對沖安排生 效後,僱主仍可繼續「對沖」僱員「轉 制日」前服務年資的遣散費或長期服 務金,他形容僱主在轉制前「炒人」 一點好處都沒有,強調員工是老闆 的寶貴資產,留住員工對「荷包」有 好處。 本報記者曾卓琳香港報道 《發展綱要》中強調香港園區在 規劃設計、引進企業及管理上,均 會貫徹環境、社會和管治(ESG)、 綠色及低碳理念。不過因總樓面面 積倍增,第一期樓宇亦「拔高」,最 高由原本不超出10層樓,大增至不 高於40層;有環團便批評與2021年 規劃中,因顧及鳥類飛行路線而限 高的做法相違。但孫東強調,設計 樓高時已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要素, 包括最南端的人才公寓仍限高2層, 正是要顧及雀鳥的飛行路徑,才會 「把樓建得很低」,亦未有觸碰自然 保護區,「綠色生態保護全部有考慮 進去,不然過不了城規會。」 人才公寓封頂兩層 顧及雀鳥飛行 唯因第一期園區總樓面面積增 至100萬平方米,幾乎等同原定兩期 全面發展後的總樓面面積。孫東坦 言為加速發展,只能將第二期的量 移至第一期,故「第二期園區要重新 再做城規。」目前第二期除計劃在應 急醫院原址建現代化醫學大樓外, 其餘用地也有初步規劃方案,強調 不特別細化是「戰略留白」,相信「在 2027年後內地政府也會要盡快確定 第二期的發展。」 孫東又透露,第一期園區在明 年啟用後,預計先有千人進駐;目 前也有數十間潛在租戶,合計近百 間正在洽談,絕大部分是生命健康 科技企業。 在園區開放初期,內地人員主 要靠落馬洲口岸過境,屆時會有特 殊通道安排,令特定人員可坐專車 前往園區;香港人員也要在特定站 點上車入園,具體措施需與保安 局、運輸及物流局再對接。 ■河套香港園區須於2030年完成第一期基 礎建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香港園區第一期發展時間緊逼,冀通過業界參與興建提速。 葉偉豪攝 ■河套香港園區位處香港北部河套地區, 佔地約87公頃。 ■網絡攻防演練月中完成,圖中 為飾演攻擊者(紅隊)的相關專業 人員。 ▍本報記者脫芷晴香港報道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日前揭盅, 提出2030年是關鍵節點,屆時 香港園區須完成第一期基礎建 設,以便與深圳園區發揮協同 效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孫東接受《星島》訪問時承認時 間緊逼,加上待建的數十幢大 樓涉及數百億元投入,不能完 全靠政府出資,期望與業界共 同參與,加速建樓進度,包括 興建酒店等。他透露,擬於明 年進行巿場意向調查(EOI),並 計劃在明年下半年逐步將土地 投放到巿場。至於合作發展商 是否當地優先,孫東坦言難「一 言以蔽之是Yes or No」,內地企 業有地利優勢亦「願意進來」, 但因項目有時間限制,未來招 標時或將「時間」納入考慮因素。 今次攻守方是「各有得分」,以後每年均會進行演 練,並會加強政府人員數字技能培訓,尤其是高級公務 員的一些基本技能。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孫東 網絡攻防演練 「有戰果」 揭弱口令驗證碼等漏洞 為長遠減少對綜援的依賴,及 推動健全受助人重投勞工市場,政 府計劃由明年10月起推行為期兩年 的「支援計劃」,要求所有年齡介乎 15至59歲的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 必須且每周一次、至少一小時進行 無償工作,直至覓得有薪工作、或 重返主流教育,違反者及其家庭將 被停發7日綜援。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於22日 出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表 示,社署將以試驗形式推行『失業 受助人士支援計劃』,為期兩年, 以取代『就業支援服務』。所有年 齡介乎15至59歲的失業健全綜援 受助人,必須參與由非政府機構 組織營辦的支援計劃,每星期參 與由營辦機構安排的無償工作, 直至他們找到有薪工作,或重返 主流教育。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 示,新計劃未提及將提供培訓,詢 問當局如何提升受助人職業技能。 勞工及福利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福 利)陳雅詠表示,勞工處及再培訓局 已提供職業培訓,不會重複。 直至找到有薪工作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 示,現有計劃令人有停滯不前的感 覺,認為應該改革,但她希望政府 關顧受助人的尊嚴,提供工作選 擇,也應考慮向他們發津貼,因受 助對象都有權利、有尊嚴。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 發文表示,雖然很多市民都努力 找工作、想盡快離開「保護網」, 但不乏有生產力的受助人因依賴 綜援而降低了找工作的動力,甚 至減少外出、躲在家中,他認為 新計劃能推動有關人士每周都要 外出工作,養成工作習慣、積累 工作經驗後重投社會,故十分支 持該政策措施,對受助人、政府 及企業是三贏。 本報記者常彧璠香港報道 領取綜援健全失業者須 「返工」 立會財委會通過撥款逾335億 推行取消強積金對沖 排 ■財會22日撥款通過約335.5億以推 行取消強積金對沖,工聯會希望盡快 落實政府資助低薪人士代供強積金。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