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 11.30.2024 星期六 中國時事雜誌 「插花於我而言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大 家訂花一定是有好事發生,所以我其實也參 與到他人的幸福當中,這也令我感覺很開 心。」「00後」馮曉談到創業的樂趣如是說。 中新網報道,馮曉是西北大學戲劇與影 視學專業研一的學生,自半年前萌生宿舍花 店創業的想法後一直堅持到現在。「原本我 就是喜歡花藝,享受做出漂亮花束的感覺, 沒想到在獲得一定收益的同時還結識到很多 朋友。」在社交媒體上,馮曉製作的精緻花 束獲得很多人點讚,為她擴大了客源群體。 宿舍內開花店、開咖啡店、給同學做美 甲、拍寫真……如今,不少大學生利用自己 的特長,通過宿舍內「創業」的方式,在探尋 創業夢想的同時分享生活、表達自我。 「天時地利人和」是馮曉對於自己創業機 遇的總結。研一的課程並不算緊張,給了馮 曉足夠的時間去開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最 重要的是我的家人朋友都很支持我,我的室 友也都很喜歡花,她們說在宿舍每天一醒來 看到鮮花心情很愉悅。」馮曉坦言。 「我曾經為一對情侶先後製作訂婚花束 和婚禮手捧花,見證他們愛情修成正果的過 程,我也感覺很幸福。」儘管兼顧學業和花 店有時會讓馮曉感到些許疲憊,但看到自己 製作的一束束鮮花為他人帶來浪漫和美的享 受,她總是備受鼓舞。馮曉認為,「與其為 他人打工,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在校期 間,宿舍創業的成本與風險較小,時間也相 對更自由。」 與馮曉的自出心裁略有不同,西安大學 生馮晶晶則是因為朋友的鼓勵,在宿舍開起 了自製珍珠飾品小店。然而,創業之路並非 坦途,「剛開始營業的時候經驗不足,會出 現配件褪色或是斷裂的情況。這也促使我不 斷學習、改進工藝、更新配件。」馮晶晶認 為,正因為自己在這件事上「鑽研」的態度, 為她贏得了很多回頭客。 調查發現,當宿舍創業成為一種「樂 趣」,在淡化了輸贏的同時,也給諸如馮 曉、馮晶晶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我的顧客大都是學生,互相之間有很多共 同語言,有時在款式的溝通之中就成了朋 友。」馮晶晶笑言,「宿舍創業不是為了賺多 少錢,更像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交方式, 大家都很有趣,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高校宿舍中已經基 本形成了校內跑腿、二手市場、手工作坊、 宿舍美甲、校園團購、服裝租賃、打印、情 感輔導等類別,甚至還有人把自己的「創業」 攻略分享在社交媒體,指導其他人進行創 業。然而,這類創業存在的隱患也不少,例 如無證經營、交易糾紛、打擾舍友、虧本損 失等問題,都是比較重要的負面影響。 《羊城晚報》報道,「在宿舍裏開店真的 不會覺得影響到舍友嗎?搞事業可以,不應 該把這裏當自己買的房子一樣旁若無人。」 調查發現,在許多宿舍經濟攻略的分享帖下 面,有不少網友也表達了自己對宿舍經濟的 擔憂,「例如有同學開了宿舍小賣部,白天 和晚上不定期有人推門進來,大聲說話,挑 選商品、紙袋碰撞、價格詢問等都會造成噪 音,舍友一開始可能出於礙面子不好說,但 是並不是心甘情願的。」有網友留言表示, 除了雜音問題,宿舍個人隱私、財物安全等 也是比較重要的問題。 目前宿舍經濟還處在「初級階段」,「個 人小攤」普遍沒有辦理正規手續,營業執 照、稅務等問題尚未解決,也帶來了一定的 經營和法律風險。 宿舍內開花店、給同學做美甲、拍攝寫 真……如今不少高校宿舍「店鋪」興起。武漢 一大學的張同學從去年三四月份開始,在小 程式上開設「夜間小賣部」,向宿舍樓的同學 提供零食和飲料。 九派新聞報道,張同學稱,雖然學校裏 有超市但離宿舍很遠,大家出去買東西很麻 煩。因為自己在上課之外有一些閒置時間, 於是便開辦了「夜間小賣部」,如今每月能賺 到兩三千的生活費。張同學說,他通過來學 校宣講的創業平台,找到可將商品送到宿舍 樓下的供貨方。通常一次性囤六七百塊錢的 商品,存放在寢室陽台和桌下的箱子。室友 們對此並不介意,還調侃可隨便吃零食了。 為方便與「客戶」溝通,張同學創建了一 個零食群,目前已有兩三百名同學加入。「有 需求的同學會主動進群,而且同學們之間 也會互相邀請。」他說,自己也會上門做宣 傳。同學們可通過群裏發布的小程式直接下 單,他則將商品送到寢室門口。如今一整棟 宿舍樓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光顧過他的 「小賣部」。「晚上9點到12點是同學們購買零 食的高峰期。」張同學表示,晚上回到宿舍 後,他從8、9點開始忙碌。 開悅 花人 店悅 賣己 咖豐 啡富生活 交易糾紛打擾舍友 宿舍創業隱患多 開設 「夜間小賣部」 客戶群已有兩三百人 在宿舍裏賣食品、開花店、做美甲,校 園跑腿送貨上門等,如今的大學校園裏,不 少大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和空餘時間, 將宿舍變成了創業的舞台,做起了「宿舍經 濟」的小生意,一方面可以實現零花錢自由, 還能在步入社會前,獲得更多的創業經驗。 央廣網報道,小韓今年6月剛從河南師 範大學畢業,從大二開始,他就做校園跑腿 兒,以及代買代購的業務。他說,「宿舍經 濟」在大學校園裏很常見,因為供需關係強 烈,所以不少有想法的學生都紛紛入局。 「大二的時候想著搞點零花錢,校園外 賣、校園跑腿、搶演唱會的票,還有賣電影 票,返鄉大巴票都做。自己弄個電動車在學 校送外賣,送到宿舍樓下一單是一兩塊錢 不等。另外,還有幾個大學生寫了一個小程 式,自己去和外面的商家談,因為外賣一般 不能進學校,學校門口有不少黃燜雞、沙縣 小吃的小攤,主動跟他們談合作,學校裏面 的學生通過小程式可以接單。」小韓說。 小韓說,上學期間做這些工作,一方面 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賺到零花錢,另一方面也 想在畢業步入社會前能有鍛煉自己和積累人 脈的機會。「鍛煉自己積累一定量的私域流 量,比如我現在有幾個百人的群,有可以下 單的東西了,群裏的人就幫著我下單,相當 於群裏的人給我打工。做這個我是兼職的身 分,不佔我的時間,後邊如果再搞其他的東 西就有一定的人員基礎。」小韓說,其實學校 原則上不允許在宿舍開店,「我們學校開店 的情況不多,我一個兄弟在宿舍開了店,他 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學生官員,自己也想掙點 錢,但是後來學校找他談話了。」 實際上,在不少大學的宿舍管理規定中 都有明確要求,不得在宿舍區從事商業等活 動。深圳大學學生部副主任羅紹武表示,在 校學生有強烈的創業熱情是好事,但創業要 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宿舍是學生住宿、交 流和學習的空間,並非商業場所。 羅紹武表示,若發現有宿舍存在囤貨擺 攤買賣的情況,目前並不會對學生進行處 罰,而是聯合相關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勸阻。 他說:「如果在明顯的地方從事商業行為,會 有相關管理人員、宿管或其他工作人員進行 勸阻,但同時我們也會引介這部分學生到雙 創中心去,因為他有創業的熱情和計劃,在 接受相應的培訓或者指導後,他可能確實走 上了創業的道路,我們在做這方面的平衡。」 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環境的變 遷,如今的大學生在經濟創業方面展現出了 越來越多的才華和創意。他們不再滿足於普 通的兼職工作,而是開始在宿舍裏開展各種 創業項目,通過「宿舍經濟」實現個人經濟的 增長和創業夢想的實現。這不僅帶來了經濟 收益,還能鍛煉大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創新能 力,實現了讀書和創業兩不誤的理想境界。 大學生在宿舍展開的經濟活動多種多 樣,他們通過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同 學們的需求。這些創業項目不僅在校園內擁 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還能為大學生們帶來可 觀的經濟收入。 大學生們在宿舍裏的創業項目可以說五 花八門、豐富多樣。有些大學生喜歡花藝, 他們在宿舍裏開設小花店,為同學們提供各 種精緻的花束和花藝服務;有些大學生熱衷 咖啡文化,他們購買專業的咖啡設備,在宿 舍裏開設咖啡店,為同學們煮製香濃的咖 啡;還有些大學生善於手工藝製作,他們在 宿舍裏製作各種手工藝品,如編織、陶藝、 手工皂等,滿足同學們對獨特藝術品的需求。 在大學生宿舍經濟中,有一些學生通過 創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他們的成功經 驗對正在考慮創業的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藉鑒 意義。 校園供需關係緊密 不少學生紛紛入局 小本生意花樣多 商機多又便捷 隨著經濟回暖和創業教育的深入, 一種新型的行銷模式——宿舍經濟,在 大學校園裏正逐漸興起並蓬勃發展,一 些大學生利用自己的技能愛好和空餘時 間,在宿舍幹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滋養 出一系列創意十足的「小微企業」。 ▍本報訊 ▍ 從深夜慰藉味蕾的零食小站,到指尖綻放 藝術光芒的精緻美甲;從一鍵觸達的便 捷乾洗服務,到定格青春記憶的妝造攝影工 作室,這些緊貼學生需求的業態,憑藉「價格 親民、服務貼心」的優勢,經過一段時期的 打磨和經營,逐漸在學生群體中積累了高人 氣,獲得了一份不小的收入。 口耳相傳 生意越做越大 《羊城晚報》報道,廣東省深圳大學的學 生可馨,憑藉著自己優秀的化妝技術,在大 一時就利用閒暇時間做起了宿舍約妝。「一開 始我是免費給大家化妝的,因為這樣可以積 累經驗和口碑,隨後逐漸開始收費,慢慢提 升價格。」除此之外,可馨還通過社交媒體平 台發布自己的優秀妝面作品,叫來攝影師朋 友,幫助她拍攝高品質照片來吸引流量和關 注。借助著互聯網的宣傳和高密度大學生群 體的口耳相傳,「生意」越做越大。 從她的主頁上可看到,偽素顏、淡妝需 要98元,生日或約會的精緻妝是128元,上鏡 的小煙薰妝容要168元,如果要做髮型再加68 元。據了解,希望約妝的學生不在少數,不 少回頭客還希望建群多加聯繫,目前可馨的 小店已經非常成熟,收益也越來越高。「初期 一個月只有幾百元,旺季集中在周末和畢業 季,最好的月份可達到3000多元。收入有季 節性,一般來講有很大波動。」可馨說。 來自華南師範大學的沈查則將收集而來 的複習資料、提綱和電子課本出售。「這些複 習資料的來源有很多,有的是學長學姐考試 時複習整理的,有的是老師發的資料,假設 有些課我沒上過,但有身邊朋友上這門課, 我們會把資料互享一下。」沈查分享時提到, 一份資料三五塊錢,這兩三個月一共賣了100 多元。「之前我還以顧客的身分看了一下同行 是怎麼做的,參考他的方法,主要還是多轉 發、多讓顧客幫忙推薦。」 大學生群體消費潛力巨大 「宿舍經濟」現象的出現,是大學宿舍內 對於供需關係的一種映射。對於這類現象, 廣東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譚健烽 表示:「大學生『宿舍經濟』的出現並非偶然, 有報道顯示,大學裏大約有70%的同學參加 過勤工儉學。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推進,零食銷售、美甲 服務、乾洗等業務的小型創業者也在大學校 園裏活躍。另外,在大學校園的封閉式管 理,宿舍區人口密集,大學生消費觀念前衛 等諸多因素下,大學生群體消費潛力巨大, 為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生也有可能與自己 的興趣愛好邂逅,明確了就業目標。湖北省 武昌首義學院的學生孫愉從大一開始給自己 和朋友做美甲,在朋友的建議下邁出了宿舍 美甲的第一步。目前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工 作室。發傳單、送小禮物、讓客人幫忙發朋 友圈……孫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名氣和口 碑,慢慢地積攢了一批客戶。 孫愉說:「起步的時候很難,但因為這是 我喜歡的事情,所以即使遇到困難我也努力 克服。大一大二我一直在積累人氣,磨煉技 術,到大三技術成熟之後,賺得越來越多。 我願意在畢業之後繼續把這個生意做下去, 未來的15到20年也都會投入到這個行業。」 儘管在宿舍內開展小本生意聽起來便捷 又充滿商機,但實際操作中卻遠非易事。華 南師範大學的劉洛在宿舍樓內開設了打印服 務,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周內,僅有 寥寥數人光顧,收入微薄,一兩元的打印費 幾乎難以覆蓋成本。」劉洛坦言道,更令人頭 疼的是,服務過程中障礙重重:雙面打印的 偶爾失誤、打印機頻繁缺墨,乃至最終機械 故障頻發,迫使他不得不暫時中止這項業務。 同樣,可馨在宿舍內提供的約妝服務也 面臨諸多挑戰。隨著宿舍採用刷臉門禁系 統,早期預約的客戶可能因時間限制而無法 進入。此外,為了兼顧室友的休息環境,她 一般在宿舍樓的觀景台化妝。 至於私下交易,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 風險,貨不對版、交易糾紛時有發生,為這 些在宿舍內創業的學生們平添了幾分不易。 大學宿舍 「店鋪」 興起 鍛煉社會適應能力 讀書創業兩不誤 ■在大學宿舍裏賣食品、開花店、做美甲, 校園跑腿送貨上門等,如今不少大學生做起 了「宿舍經濟」的小生意。圖為大學生在校園 快遞點取包裹。 中新社資料圖片 ■賈琳慧是一名大四學生,因為興趣愛好, 開了一家美甲工作室。 網上圖片 ■張同學開設「夜間小賣部」,向宿舍樓的同 學提供零食和飲料。 網上圖片 起步的時候很難,但因為這是 我喜歡的事情,所以即使遇到困難 我也努力克服。大一大二我一直在 積累人氣,磨煉技術,到大三技術 成熟之後,賺得越來越多。 武昌首義學院學生 孫愉 「宿舍經濟」發展優勢 成本低廉:大學生在宿舍內開展業 務,省去租賃店面、裝修等高昂的固 定成本,使他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提 供服務或商品,吸引顧客; 便捷性:宿舍經濟的服務或商品通常 直接送到學生手中,極大方便了學生 群體; 個性化服務:大學生能夠根據同學的 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如個性化的 美甲、化妝等,這種服務在傳統零售 小店中難以實現; 社交網絡的助力:大學生通過社交媒 體平台宣傳自己的業務,利用口碑行 銷和網絡效應迅速擴大影響力。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