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01.10.2025 星期五 港聞 9日凌晨3時許,警方接獲機場航空控制塔 職員報案,指國泰航空編號CX640客機, 由尼泊爾加德滿都飛往香港途中,機上19名 乘客感到不適,懷疑出現食物中毒情況。多 輛救護車前往機場戒備。 衛生署取走樣本化驗 當中12男女乘客需要送院,乘坐消防處 駐機場的「抬床運送及載客兩用車」往北大嶼 山醫院治理,其中4男1女尼泊爾籍乘客(年齡 介乎18至25歲)抵院時均清醒,由兩名航空公 司職員陪同,自行下車進入醫院。 涉事航機上共有309名乘客,其中19名乘 客於飛機飛行途中感到不適,於是通知機艙 服務員代為報案。據知他們在上機前均曾進 食,並在飛機上食用飛機餐。除12名乘客需 要送院外,另不適乘客需要接受檢查。 同一航班編號的CX640客機,8日亦發生 同類事件。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正調 查一宗涉及10人食物中毒個案群組。中心接 獲國泰航空公司通知,8日早上一班由尼泊 爾加德滿都抵港的航班上,有部分乘客報稱 在飛機上用餐後10至30分鐘後出現嘔吐、噁 心、腹痛及發燒等食物中毒病徵。 衛生防護中心的港口衛生科人員於航班 抵港後,隨即登上涉事航班向受影響乘客進 行流行病學調查。涉及的6男4女年齡介乎21 歲至38歲,其中4人抵港後需送院醫治,全部 毋須留院。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飛機餐食物包括麵 包、水果、沙律、羊肉飯、雞肉飯和雪糕; 其中9名受影響人士在尼泊爾參加同一交流 團,他們除吃了飛機餐,也在登機前兩小時 進食一款外賣沙律醬雞肉青瓜番茄三文治和 薯條,相關食物在機場以外地方購入,綜合 現時掌握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個案較大可 能由三文治引致。為審慎起見,衛生署已取 走該航班提供的食物樣本進行化驗。 國泰航空9日晚表示,非常認真看待食物 安全及衛生事宜。據現階段調查所知,受污 染的食物相信並非來自國泰航空。然而,若 最終調查結果顯示我們處理食物的程序出現 問題,國泰航空將公開透明地向公眾交代, 並採取糾正措施,慎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國泰已提醒機組人員,同時呼籲乘客遵 守食物安全指引,並時刻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習慣。國泰將繼續與有關當局保持緊密溝 通,配合相關調查工作,並為受影響乘客提 供所需協助。保障每一位同事和乘客的安全 和健康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謹就有關事 件向受影響顧客衷心致歉。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9日開會,通過下年 度即2025/26年度財政預算及財政預測。 麥萃才會後表示,去年公屋加租10%,預計會 為下年度帶來6.61億元淨收入,加上預計商業 樓宇運作淨收入有13.68億元,及出售資助自 置居所133.89億元淨收入,預計下年度綜合盈 餘將有逾154億元。 綜合帳目並沒有反映建築開支 不過,他強調綜合帳目並沒有反映建築 開支,而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的建築開支是房 委會最大的開支項目,佔總資本開支超過95% 及房委會總開支約50%,預計建築開支會由 本年度的280億元,增至2028/29年度逾485億 元,主要因為發展項目數量和規模增加,以 及建築工程成本持續上漲。 麥萃才指出,由於預期有超過1萬伙綠置 居及居屋於2026/27年度收樓,料現金及投 資結餘會由本年度的657.51億元,逐步升至 2026/27年度約710.8億元高位。隨 後緊接著《長遠房屋策略》後5年的項目逐 步於2027/28年度展開,現金及投資結餘會由 高位急跌至2028/29年度的402.49億元,5年內 減少約250億元。 每戶公屋建築成本上漲5萬元 他提到,公屋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由去 年的92萬元,上漲至今年的97萬元;居屋每 個單位的建築成本亦由109萬元升至115萬 元,但未來數年不會出現虧損情況,由於居 屋定價機制已沿用多年,他指房委會會不時 檢視,未來或有需要更改。 至於未來出租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比例 由7:3調整為6:4,麥萃才指有關調整未反映在 今次預算,但指一定會是利好。房屋署助理 署長陳翠微表示,待新署長稍後上任,會討 論如何控制成本及增加收入,例如通過減少 程序縮短建築年期及善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等。 ■麥萃才(左)提到,房委會今年可能會審視 居屋定價機制,或有需要更改。 趙克平攝 有部分乘客報稱在飛機上用餐 後 10 至 30 分鐘後出現嘔吐、噁心、 腹痛。 房委會年終現金及投資結餘預算 年度 2024/25 2025/26 2026/27 2027/28 2028/29 結餘 657.51 億 * 681.44 億 710.80 億 436.23 億 402.49 億 備註:* 為修訂數字 資料來源:房委會 房委會本年度的運作帳目錄得盈 餘,唯財政預算顯示未來數年的建築開 支將會大增。房委會小組委員會主席麥 萃才表示,本年度公屋加租10%後,公 屋營運帳目由原先預計的11.67億元赤 字,修訂為4.01億元盈餘,經修訂的綜 合運作帳目更錄得92.45億元盈餘;另預 計下年度綜合帳目有154.18億元盈餘。 不過,在可動用的財政資源方面,房委 會的現金及投資結餘預期由今年3月底的 658億元,下降至2029年3月底約402億 元。麥萃才認為,現金流足夠應付房委 會未來幾年的營運,數字無嚴重問題, 但仍須嚴謹審視不斷上漲的建築成本。 房委會料來年錄154億盈餘 公屋加租後營運帳目抹走赤字 ■公屋去年加租10%,預 計會為房委會下年度帶 來6.61億元淨收入。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 舉報濫用公屋獎下周實施 多人同時指證或平分獎金 「舉報濫用公屋獎」將於下周三實施,成 功舉報可獲最高3000元獎金及感謝狀。房屋 局局長何永賢9日表示,希望措施找出隱秘 個案,住戶如見鄰居長期關門、經常有不同 人出入、疑似被用作商業用途、放置許多健 身儀器及被用作擺貨,都可提高警覺。她強 調,舉報人要在自身安全和守法情況下,用 自己的觀察或不同方法取得資料,而評審委 員會將作評估,決定獎金發放給提供最有用 資料的舉報人,「如果同時有數個人(就同 一單位)提交資料,委員會認為都屬關鍵資 料,有機會平分3000元」。 何永賢9日在電台節目指,本屆政府近 兩年半內向7000戶發出遷出通知書,可見打 擊公屋濫用的效益很大,「若要重建7000個 單位出來,需70億元」。 何永賢認為,獎勵計劃可鼓勵更多人提 供更好的資料,讓當局更精準地採取行動, 找出隱秘個案,相信實名舉報要求可保障資 料真確性。 何永賢指,上年度以實名舉報可供跟進 濫用公屋個案約1300宗,估算推出獎勵計劃 後,以實名舉報濫用公屋的個案會倍增至約 2600宗,其中約1300宗成功根據確切資料向 濫用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 何永賢不認同計劃破壞鄰里關係 獎金發放方面,何永賢稱每宗可獲獎勵 的舉報會由「評審委員會」審核及面見,而最 終是否給予獎金,會視乎誰提供最關鍵證 據。保障私隱方面,她指獎金領取方式與 感謝狀頒發安排,均會按舉報人意願靈活安 排。對有意見指計劃或破壞鄰里關係,何永 賢認為公屋住戶都不會希望鄰里間出現不恰 當行為,如將公屋租予他人、有不知名的人 出出入入等,這些才是破壞居住環境及破壞 鄰里關係。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立法 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公屋富戶申報制度難以 找到個案是否擁有內地物業或資產,但透過 其日常向朋友炫耀資產等線索,能找出可疑 個案,當局可透過與內地合作查證。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在發 出遷出通知書前,當局應先仔細調查,或許 住戶有特殊家庭情況、精神問題或特別原 因,未必是濫用公屋,以免出現冤枉情況。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公屋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由去 年的 92 萬元,上漲至今年的 97 萬 元;居屋每個單位的建築成本亦由 109 萬元升至 115 萬元。 房委會小組委員會主席麥萃才 國泰航空一班由尼泊爾飛往香港客 機,連續兩日出現旅客懷疑集體食物中毒 事件。9日凌晨客機抵港後有19名乘客感 到不適,懷疑出現食物中毒情況,其中12 名男女乘客需送院治理。8日同一編號客 機亦發生同類事故,有4名乘客送院,據 了解他們在登機前曾進食外賣,衛生防護 中心認為該個案較大可能由外賣引致。 尼泊爾抵港航機19客疑食物中毒 登機前曾進食外賣 先後出現嘔吐噁心等 ▍本報記者黎志偉、戚偉達香港報道 ▍ ■國泰航空由尼泊爾抵港客機,連續兩日發 生懷疑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懷疑食物中毒後不適旅客送院治理。 黎志偉攝 落馬洲破製毒實驗室 鐵皮屋拘3男女 連翔道奪命車禍遺妻女 「仁間有愛」助渡難關 販毒集團利用落馬洲偏遠郊外製毒, 警方毒品調查科經深入調查後,本周二掩 至石湖圍一鐵皮屋,搗破一個製毒實驗 室,拘捕兩男一女,並檢獲大批製毒工 具、製毒原材料、化學物品及約1.1公斤懷 疑冰毒,市值約61萬元,警方表示,行動 中檢獲的製毒原材料和化學物品,估計可 以生產35公斤冰毒,市值達1900萬港元。 警方毒品調查科高級督察何灦庭表示, 本周二下午,派出多名人員突擊搜查石湖圍 目標鐵皮屋,成功破獲該個製毒實驗室,當 場拘捕兩名本地男子及一名本地女子(46至 64歲)。何指,涉案冰毒實驗室面積約1000 呎,運作約一、兩個月,場內擺放大量製毒 工具和化學物品,當中包括有偽麻黃鹼、二 氯甲烷、乙醚等,相信用於製造冰毒。警方 在製毒實驗室旁邊一個空置貨櫃內,檢獲約 1公斤懷疑冰毒製成品,被捕的64歲本地男 子和46歲本地女子,同住在製毒實驗室旁邊 另一間鐵皮屋。進一步搜查後,並在鐵皮 屋內發現少量冰毒和31公斤製毒原材料。被 捕2男1女為朋友關係,均報稱無業,被暫控 「製造危險藥物」及「販運危險藥物」罪名,10 日早上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 本報記者梁國峰香港報道 長沙灣連翔道於本月6日發生致命交 通意外,50歲司機蘇海存駕駛美心集團的 輕型貨車送貨,當駛至近海達邨對開撞上 一輛停在路上的垃圾車,他被救出送院搶 救,惜告不治。無情車禍拆散大好家庭, 死者遺下妻子和兩名在學的女兒徬徨無 依,仁愛堂與《星島日報》合辦的「仁間有愛 應急錢計劃」隨即捐出2萬元,協助家屬渡 過難關。 死者遺孀蘇太9日晨11時在工業傷亡權 益會的辦事處簽收「仁間有愛應急錢計劃」 捐出的2萬元善款。她透露,丈夫受聘於美 心集團約20年,兩人育有兩名分別20歲和 11歲的女兒,她們仍然在學。蘇太形容丈 夫生前相當顧家,每逢星期日放假都會陪 伴家人,一家人亦於早前聖誕節假期北上內 地消遣,未料突如其來的車禍導致家庭破 碎。 本報記者林思明、李建人香港報道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