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01.10.2025 星期五 中國時事雜誌 在某社交平台上,同城無償領養貓咪的 帖子超17萬條。一名博主發帖,稱「成都金 漸層貓咪無償領養,同城自提」。封面新聞 聯繫該名博主後,卻發現並非是送養貓咪的 主人,而是一家售賣寵物活體和寵物用品的 貓咪生活館。 該商家介紹,領養人須符合一定條件 中。領養條件中,除「年滿18歲」「不棄養」 等,還有一條是支付寶芝麻信用分要大於 550。該商家表示:「領養貓咪不花錢,但 是須預存貓咪生活費用於給它購買生活用 品。」而所謂「預存」,是綁定支付寶每月定 期扣款358元,扣款期為24個月,合計費用 高達8592元。 扣款後,領養人可在該寵物店任意選購 358元的物品。記者發現,該店某款1.8kg裝 的幼貓貓糧,價格較電商平台的品牌授權店 高出50%。 還有不少寵物店,直接改頭換面,把 店舖招牌改成了「XX寵物領養館」來吸引顧 客。位於成都雙流區某購物中心內的一家領 貓館同樣宣傳「免費領養」,綁定支付寶每月 定期扣款用於購買寵物用品。 雖是「免費領養」,每月定期付款的數額 根據貓的品種各有不同,如金漸層矮腳每個 月付399元,藍虎斑緬因每個月付439元,付 款期數均為24個月,費用合計上萬元。 該店的《寵物認養使用者協議》中規定, 「乙方(領養人)須保障支付寶餘額充足,主 動履行本協議約定義務,超過七天未支付, 則視為乙方嚴重且根本違約,乙方一次性承 擔違約金2000元且協議持續生效」。這也意 味著,即便賠償了違約金仍不能解約,每個 月的款項仍會定期扣除。 陳先生是一家寵物店的負責人,有著 15年的從業經驗。他表示,「免費領養」實 際上就是活體售賣的新模式。「羊毛出在 羊身上,活體成本和寵物用品成本其實都 算在『貓貸』裏面了,領養者的實際花費支 出,比直接買貓餵養的成本要高出許多。」 「領養一隻藍貓、布偶需要300多元的 分期,期數至少是24個月,實際付費8000 元左右。現在藍貓的批發價約300元,布偶 約600元。扣除每個月發給領養者寵物用品 的成本,商家的利潤至少可以達到50%」。 陳先生介紹,寵物商家之所以採用此 種模式,是因為與直接售賣活體寵物相 比,無償領養的噱頭對顧客更具有吸引 力,並且還能夠規避所有風險。 他透露,「因為領養等同於贈與,那麼 風險責任是由領養者自己承擔。領養協議 中每月定期扣款是用於訂購寵物用品,與 領養動物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商家沒有責 任和義務保障領養動物的健康狀況。」 還有不少陷入「貓貸」的網民反映,每 月付款後店家所發的貓糧、貓砂,價格比 其他管道高出不少,有的還遇到被換貨的 情況,「領養時承諾發品牌貓糧,結果變成 了雜牌貓糧。」陳先生表示,類似做法在業 內很普遍,店家正是通過標高價格或臨時 換貨的套路牟利。 寵物店變 「領養館」 捆綁購買店內商品 虛商 標家 用套 品利 價賺 格更多 河南一名女子在商場領養了一隻貓咪, 只需要每月支付給商家389元人民幣購買貓 砂,貓罐頭,還有貓糧。但貓咪被領養7天後 便死亡,但這筆費用還要繼續支付。 《大象新聞》報道,近日,來自河南鄭州 的孟女士參加了商家活動:可以免費領養貓 咪,只需要每個月給商家389元人民幣,這筆 費用就包括了貓砂,貓罐頭,還有貓糧。 沒想到,孟女剛把貓咪領回家,小貓便 出現了貓瘟症狀,第一天就開始拉肚子,她 立即聯絡商家客服,對方要求按他們的方法 治療,還阻攔飼主去獸醫院診治,結果越治 越嚴重,最終貓咪在7天後死亡。如今貓病死 了,孟女每個月還要支付389元,讓她氣炸直 呼「感覺免費領養就是噱頭,跟愛心沒有半毛 錢關係!」 《上觀新聞》報道,上海一名女子也是在 商場參與了「免費領養」小貓的活動,但把貓 咪帶回家發現自己被要求每月付款800元人民 幣,為期兩年,算下來花費約2萬人民幣。經 協調之後,商家才對女事主的24期付款進行 退款。 而商家則表示:「這是給雙方一個『保 障』,這樣能讓貓後續有生活保障,防止棄 養、轉賣等行為,也能讓買主放心售後問 題,我們擔心領養人可能僅憑一時衝動決定 領養貓咪,而後出現遺棄或虐待等不負責任 的行為。」 此事引發討論,有過來人透露「我當時 蠢,也是背貓貸了,還是3年,一個月398」、 「我朋友也簽了這個貓貸,第二個月就不買 貓糧了,你愛咋咋滴,他們也沒辦法」;也有 人說,「我家貓一個月貓糧加驅蟲加貓砂也就 100左右」。另外,有網友直言,這就是妥妥 的捆綁銷售,利用獻愛心的活動,去購買他 們的產品。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後發現,僅在黑貓投 訴平台就有解除「貓貸」分期付款的訴求一千 多條。從大部分投訴內容可以看到,顧客一 開始被月付288、388元這類較為便宜的價格 吸引,即使對方要求籤電子協定,也並沒有 注意內容而直接點了同意。另有一部分顧客 投訴顯示,一開始被月付的錢款可以購買貓 糧吸引,但付款後發現商家小程式內貓糧的 價錢偏高,後期遇到貓咪死亡或者生病的情 況。 對於上述情況,北京富力律師事務所殷 清利律師認為,在商家不同意解約的情況 下,顧客想找軟件方解約存在較大難度。他 解釋說,雖然支付依託協力廠商平台且通過 信用分驗證等,但協力廠商平台等軟件方主 要是提供支付服務以及基於協定進行款項代 扣等操作。在解約問題上,協力廠商平台可 協助雙方溝通,但不直接介入合同糾紛,「如 果希望通過『貓貸』的形式飼養貓咪,一定要 提前認真流覽合同,以避免此後出現風險。」 殷清利認為,商家推出的「貓貸」實質上 是以寵物領養為名、貓糧銷售為實的民事合 同。寵物通過空運等方式交付,加上寵物病 情、疫情管理上的問題,貓亡情況時常出 現,而商家提供的格式合同往往不利於顧 客,在此情況下寵物死亡,就會出現寵物不 在了而顧客仍然履行合同、支付違約金的局 面。 以王敏全為例,她在付款時綁定了一款 網絡貸款的信用分,每月300元的「寵糧保障 計劃」仍在繼續扣款,無法取消。蔣琬也無法 取消協議,現在她只能通過關閉銀行卡的方 式停止被扣費。王敏全說,貓咪死亡後她再 未從商家處購買過貓糧及寵物用品,她目前 已經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希望要回此前已 經支付的費用。 從幾名「0元購」貓咪的消費者那裏看到, 根據與商家的合同,消費者會授權給協力廠 商,由協力廠商每月將扣款轉給商家,在此 期間,消費者不可以隨時取消本授權。對於 一旦停止還款,協力廠商是否還會將錢轉給 賣家,幾名消費者均表示不知情,相關商家 也未對此做出回答。 殷清利說,如果貓在不符合合同約定退 款解除協定的情況下死亡,顧客自行將綁定 帳戶裏的錢移走導致扣款失敗,極有可能對 顧客的徵信產生不良影響。根據《民法典》第 五百七十七條相關規定,在「貓貸」分期付款 協議中,按時付款是顧客的主要合同義務, 移走資金導致無法扣款,構成違約行為。這 種違約行為可能導致負面記錄被報送至徵信 機構,進而影響徵信狀況。 貓咪7天患病亡 仍需買貓糧 「0元購」寵物貓 實則變相買賣 近日,「女子領養貓咪到家後病死 背負貓貸」「領養貓咪花1.4萬後拒付貓 貸被告」等微博熱搜話題,讓「貓貸」引 發關注。近年來,「貓貸」等寵物貸款通 過「免費領養」但需分期購買寵物用品等 方式領養貓咪等寵物,但是當面臨寵物 死亡、生病、貸款額不清等情況時,往 往容易出現糾紛。 ▍本報訊 ▍ 據「紅星新聞」報道聯繫到多名因為「貓貸」 而陷入糾紛的用戶進行深度調查,其中 大多數是因為在「0元購」寵物貓後不久就出現 了貓咪死亡,而用戶仍面臨繼續還款的情況。 重慶的蔣琬(化名)剛參加工作不久,她 一直想養一隻貓咪陪伴自己,但因為現在的 收入還不高,她更傾向於領養。本月初,蔣 琬在某社交平台搜索「領養貓咪」,一篇標注 「無償領養貓咪」的筆記吸引了她的注意,領 養條件只需「年滿18歲,有穩定的收入」即可。 添加對方聯繫方式後,發帖者告訴蔣 琬,貓咪是可以免費領養的,但為了防止轉 賣棄養,需要每月在商家處購買基本的貓糧 等或其他寵物用品,一個月288元,需要連續 買12個月。「我想著反正養貓怎麼著都會有日 常花費,一個月不到300元倒是也能接受,就 同意了這個方案。」蔣琬說。 根據對方發來的幾個3至5秒的短視頻, 蔣琬很快選中了一隻「金漸層」。隨後,在對 方的指引下,通過幾個小程式,蔣琬完成了 首月付款及後續自動扣款的操作,在付款前 蔣琬還勾選了小程式上的扣款授權書。根據 授權書,扣款期數結束前,乙方(「0元購」貓 咪用戶)不可以隨時取消。 根據協定,每個月扣款後,蔣琬便可以 在小程式上選購相關費用的貓糧和寵物用 品,商家會將其快遞到蔣琬手上。雖然小程 式的寵物產品要比別的平台上售賣的同款產 品售價貴,但是考慮到畢竟貓是「0元購」來 的,她便也沒再多想。 蔣琬的貓第二天便空運了過來,但是當 日下午蔣琬帶著貓咪在寵物醫院篩查時,被 告知貓咪是冠狀病毒陽性。「每只貓出生都會 有潛伏的冠狀病毒,你再觀察一周。」向蔣琬 提供「0元購」貓咪的人解釋說。但是,小貓在 隨後的幾天仍然出現不進食、拉稀、睡眠時 間久等情況,在領養後的第9天死亡。 寵物醫院的死亡證明顯示,其「因貓冠狀 病毒死亡」。蔣琬事後回想,對方視頻裏的金 漸層品種貓咪毛色鮮亮,而自己收到的貓毛 色偏黑,「當時以為可能是濾鏡,沒有想太 多。」 但是,此前簽署的「貓貸」協定並沒有因 為貓咪的死亡而取消,她每個月的款項仍然 待付。而對方向她發來的協定節選裏顯示, 「需要提供貓死於貓瘟PCR核酸檢測報告單/ 貓傳腹B超報告檢測單才能解除月付」,而貓 冠狀病毒並不在其中。 安徽的王敏全(化名)的「0元購」貓咪是線 上下的貓狗市場「領養」的,每月需要支付300 元的貓糧和寵物用品費用。帶回去三天後, 這只小貓開始躲人、逐漸不進食,一周內死 亡。王敏全稱,因為小貓死亡之前都沒來得 及送去醫院治療,所以沒能開死亡證明,而 商家告訴她需要死亡報告、屍體照片和診斷 書證明貓死於重度疾病,並建議她重新再選 一隻貓,但拒絕解除協議。 江蘇的李水(化名)也是從網上「0元購」的 小貓,她也遇到了和蔣琬、王敏全類似的情 況,小貓領回來後發現不活潑、眼睛流膿, 寵物醫院診療為「疑似貓鼻支」,吃藥也不見 好,最終確診貓瘟,並很快死去。商家回復 李水稱:「你的情況沒遇到過,我們協商過後 給你補一隻。」而李水表示,補一隻還需要承 擔航空郵費,也擔心新的小貓也可能再出現 類似問題,因此拒絕了商家的建議。 「紅星新聞」以顧客身分聯繫了李水購貓 的商家,對方表示貓咪「有30天重大疾病保 險,一個月內出現貓瘟、貓傳腹等致死疾病 可包換。」 李水購買前並沒有詢問這些,蔣琬也沒 有。在售後提及協議時,蔣琬才從已付款界 面找到了「若貓咪在15天後死亡,顧客需繼續 按月支付費用;如果顧客任意一期逾期,需 要一次性支付所有未付款項,並支付30%的 違約金」等相關條款。 首都愛護動物協會下屬公益專案「北京領 養日」的一位工作人員小毅介紹,公益組織的 領養和「貓貸」的領養有很大差別。 領養人從公益組織領養小貓時也需簽署 領養協定,但主要是為了保證領養的貓咪是 健康的,以及領養人日後不會虐待、棄養 等,後續也不會涉及相關費用,「而『貓貸』 其實是一種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變相的買 賣。」 多人遭遇 「貓死貸不消」 解約難度較大 違約可能影響徵信 ■近年來,貓咪領養活動多多,圖為一場「寵物領養日」活動舉辦。 中新社資料圖片 ■商城內免費領養貓咪的宣傳廣告。 本報記者攝 ■圖為寵物展上,一隻小貓咪吸引小朋友。 中新社資料圖片 公益組織的領養和「貓貸」的 領養有很大差別。「貓貸」其實是 一種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變相的 買賣。 規避風險六建議 在決定領養寵物之前,消費者應該: 慎重選擇寵物門店:優先考慮信譽 良好的寵物救助組織或寵物店,以規 避那些以「免費領養」為名,實則進行 捆綁銷售欺詐的不良商家,防止落入 「貓貸」的圈套。 認真檢查合同:仔細閱讀合同內 容,如費用、期限、產品種類、品質 保證和違約責任等條款,確保消費者 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如果發現合同 中有不合理或不公平的條款,例如過 重的違約責任或過高的商品價格,消 費者應該謹慎決定是否簽署。 確認寵物的健康情況:要求商家提 供寵物的健康證明和疫苗接種記錄, 確保消費者領養的寵物健康無疾病, 以避免後續因寵物健康問題而引發的 爭議。 在簽訂合同之後,消費者應該: 保存證據:妥善保管所有與領養相 關的檔,如合同文本、支付憑證和與 商家的通訊記錄等,以便在需要時用 於維權證據。 合理消費:如果商家提供的商品或 服務存在問題,應及時與商家溝通, 尋求解決方案或更換商品。如果商家 不予處理,消費者可以依據相關法律 法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合法維權:如果消費者發現自己可 能陷入了「貓貸」的欺詐行為,應立即 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首先嘗試 與商家協商,要求解除不公平的消費 合同並退還已支付的費用;如果協商 無果,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管機構投 訴,或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必要 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諮 詢委託專業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 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