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10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01.10.2025 星期五 B8 外圍環境複雜多 變,香港亦面對各種 挑戰,搞好經濟,改 善民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願望,政府亦全力拼 經濟,謀發展,積極招商引資,帶領香港開拓新 市場、新機遇。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政 府要搞好經濟,改善民生,除了整個政府團隊努 力不懈,亦要聆聽民意,才能令政策更「貼地」, 更符合社會期望和發展需要。 近年地緣政治影響全球各地的經濟體,為經 貿往來帶來不明朗因素,相信這個情況仍會持 續。要減低地緣政治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香 港必須要積極開拓新市場,並把外國企業及投資 者「引進來」,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政府團隊固然有很多能幹的精英為政府制訂 策略,但他們在對商業環境的認知、市場觸覺, 以及對行業運作的了解等方面,卻未必及得上在 商業社會打滾多時、商貿脈絡廣闊的業界。 業界的意見確實有助政府在推出經濟產業政 策及招商引資時更為切合社會需要。政府一再優 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就是接納意見的好例子。 發展產業、推動經濟都離不開土地,政府必 須做好土地規劃,令到土地的運用符合發展所 需。唯近來政府賣地成績不理想,不僅影響庫房 收入,實際上亦拖慢基建、社會經濟和民生的發 展步伐,同時亦都反映政府賣地條件未能切合商 界期望。 近日有意見提出重推勾地政策,但政府表 示,應由政府主導土地供應,認為勾地意味賣地 的主導權在市場,會令政府失去主動權。 事實上,過往所謂「勾地」亦是由政府每年更 新可出售的土地儲備表,再供發展商選擇,土地 是否出售的主導權仍在政府手中。發展商紛紛提 出建議,政府可趁此機會多聆聽社會各界意見, 考慮有關制度是否有改善措施、坊間建議的常規 賣地與勾地並行的「雙軌制」又是否可行等等,沒 有必要匆匆「落閘」。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表示,「全力支持行政長 官和特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 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 能新優勢,在創新創造中推動香港由治及興。」可 見經濟發展、社會改革創新並不止是政府責任, 工商界亦會一如既往一呼百應,為發展經濟提出 良方妙計,期望政府能夠繼續多聽社會意見,集 思廣益。 集思廣益 搞好經濟 美心集團一直致力推動各項可持續發展計 劃,其中「WeGen farming再生農業」計劃,夥 拍本地農莊轉化餐前廚餘成為酵素,培植出零 農藥、零化肥的優質農產品,再供應至餐廳使 用,計劃成效顯著,成為行內循環經濟的範 例。踏入2025年,美心首次供應本地再生農 作物予集團以外的30多間院校和機構的餐廳和 飯堂,連同美心集團旗下餐廳、西餅店及咖啡 店,全港將有近70間餐廳陸續推出精心烹調的 「WeGen菜式」,積極推廣低碳健康的飲食方 式。 美心昨日舉行「WeGen farming再生農業」 合作啟動禮,宣布2025年的夥伴合作計劃,攜 手推廣「WeGen菜式」,計劃亦將會進行由第 三方認證的低碳研究,以便對減碳成效作進一 步詳細評估。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 表示:「美心去年供應逾20公噸餐前廚餘予計 劃的合作夥伴『鴻日農莊』,對比2023年時多約 3倍,而再生農作物的產量亦錄得倍增至約8公 噸。『鴻日農莊』按季節、不同餐飲品牌及菜單 要求,種植及供應時令蔬果,例如1月至4月適 合種植車厘茄、沙律菜及紅菜頭;7月至9月則 適合種植南瓜及沖繩苦瓜。」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工商市務 及營業江紹權表示:「與美心一直是緊密的合 作夥伴,將一起支持優質的本地食材,以推動 可持續發展及提升大眾的減碳意識,有助2050 年前達致碳中和。」 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及策劃總監黃婉玲表 示:「該院很高興成為香港首間私家醫院參與 這項企劃,把各種天然優質的本地食材,融入 至我們2025年全新推出的病人膳食中。」 美心推動「再生農業」向逾30院校機構供應低碳飲食 屋苑塑膠收集「綠在區區」接手成本降約24% 「中央收膠」先導計劃即將結束 「綠在區區」及「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 推出以來,市民的回收習慣逐漸建 立。環保署表示,現時在9區推行 俗稱「中央收膠」的「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 導計劃」即將結束,由本月19日起「綠在區區」會 接手提供屋苑塑膠收集服務,估計新安排成本 較先導計劃降約24%。署方指,市民可繼續將 廢塑膠掉到屋苑三色回收箱,又強調會加強監 察下游回收商,確保適合回收再造的廢塑膠均 獲妥善處理,不能直接送往堆埴區,違者會剔 出核准名單。 環保署於2020年推行「中央收膠」,安排承 辦商收集指定地區內非工商業廢塑膠。環保署 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解釋新安排時指, 先導計劃中3間營辦商只回收廢塑膠,「綠在區 區」營辦商又要出多一輛車到同一屋苑回收其他 回收物,造成資源重疊。他指,新安排下劃一 由「綠在區區」營辦商收集廢塑膠,送交核准下 游回收箱分選,再轉廢為材,成本效益得以提 升,「逾十間回收商有資格投入服務,可增強市 場競爭。」 黃智華亦說,新安排不影響市民進行回 收,收集膠樽和其他塑膠類別亦維持不變,強 調不存在「廢膠無人收」,署方會透過每月不定 時突擊檢查運載路線、處理廢塑膠的種類及工 序、生產線產品等,加強監察下游回收商。至 於長遠發展,他稱將來有「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 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會由市場主導模式, 進一步提升塑膠回收率;政府亦正草擬條例草 案,引入發牌制度,管制塑膠回收商處理廢塑 膠的種類、處理方法、回收及棄置量、以及對 環境的影響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上午繼續在印尼雅加 達的訪問行程,拜會了中國駐東盟特命全權大使 侯艷琪,了解國家與東盟成員國的聯繫和合作, 並就香港能如何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 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進一步在各領域作出貢 獻、促進更密切的民心相通,交換意見。香港貿 易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和總裁方舜文也有參與 會面。 陳茂波其後到訪東盟總部,與東盟秘書長高 金洪博士會面。會上,雙方積極探討加強香港 與東盟之間在商貿、創科、數字經濟、旅遊、文 化、教育和青年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陳茂波特 別感謝東盟支持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 係協定》,並指香港堅定支持和實踐以規則為本 的多邊貿易制度,主動積極在香港與東盟《自由 貿易協定》的基礎上,持續促進與東盟成員國之 間的貿易和雙向投資,並在創科和專業服務等領 域上更多分享知識、技術和經驗,推動更多互利 共贏的合作。陳茂波當地時間昨日下午啟程,晚 上返抵香港。 此外,香港貿易發展局亦在印尼雅加達舉辦 「成就機遇.首選香港」,投資推廣署在其中舉行 主題環節,向當地商業社群介紹香港作為跨國供 應鏈管理中心的獨特商業優勢和機遇,藉香港提 升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拓展區內業務。 陳茂波晤東盟秘書長 結束印尼訪問前 可查閱常規化驗報告 醫健通App 醫務衛生局昨日公布,醫健通用戶可透過醫 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檢查紀錄」功能,查閱由醫 管局和衛生署存入其醫健通戶口的一般常規檢查 化驗報告。用戶一般可在化驗報告發出14日後於 應用程式查閱,應用程式的資訊中心亦會發出相 關提示。 醫衛局亦繼續透過協作,促成私營醫護機構 為市民建立完整的醫療紀錄。現時合共75個包括 私家醫院、化驗所及醫療團體的醫護服務地點 已做好技術準備,可將市民的化驗報告存入醫 健通。市民若已給予相關私營醫護機構「互通同 意」,化驗報告便可存入醫健通戶口,市民可經 應用程式取覽,更好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同時 便利其他獲授權的醫護專業人員透過醫健通系統 查閱以作跟進護理。 警方去年首10個 月接獲超過9500宗網 上購物騙案,當中超 過一成受害者為學 生,年齡最細只有11 歲。騙徒利用年輕受 害人對網上遊戲的熱 愛,在不同的平台聲 稱收購或出售遊戲帳 戶,除了誘騙青少年 交易款項外,更可能盜取他們網上遊戲或網購平 台的帳戶,令青少年蒙受損失。 為了讓家長進一步了解相關騙案,以及從小 培養新世代的網絡安全意識,通過提高警惕以抵 禦網上購物騙案,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 案調查科一月推出的《給家長的信》,將探討有關 犯案手法及防罪建議。 防止子女成為網購騙案受害人,家長應該跟 他們一起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參閱網罪科「守網 者」的《給家長的信》。 逾9500宗網上購物騙案 一成受害者為學生 天文台昨日發出今年首個寒冷天氣警 告。天文台指,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正逐漸 影響廣東,昨晚香港氣溫顯著下降,今日至 後日早上持續寒冷,市區氣溫在11、12度左 右,新界部分地區及高地嚴寒,而且高地間 中吹強風,風寒效應較明顯。 周末期間由於天 朗氣清,晚間輻射冷 卻頗為顯著,新界內 陸地區及高地有機會 出現結霜現象,呼籲 市民注意保暖,並多 關顧長者及慢性病患 者。 民政事務總署昨 日在各區開放共18間 臨時避寒中心,供有 需要的市民避寒。中 心會於寒冷天氣警告 持續生效期間繼續開 放。 各臨時避寒中心在開放期間會免費提供 潔淨的墊褥和毛氈/棉被、熱食和熱水予入住 人士使用。 為確保入住臨時避寒中心的人士可以在 寧靜及不受干擾的環境下休息,任何市民或 團體如希望送贈物品 給入住者,須先聯絡 中心職員進行登記, 然後將物品放置在指 定的室內地點。 中心職員會協助 通知入住者有關安 排,讓他們自行領取 所需物品。 任何人士如需使 用避寒中心或查詢有 關在中心派贈物品的 安排,可致電民政事 務總署熱線。 首發寒冷天氣警告臨時避寒中心開放 自成一派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 ■醫健通 用戶日後 可使用醫 健通流動 應用程式 的「檢查 紀錄」功 能,查閱 常規化驗 報告。 ■警方網罪科「守網者」推 出《給家長的信》。 ■陳茂波(左二)昨日在印尼雅加達與中國駐 東盟特命全權大使侯艷琪(右二)會面。 ■貿發局在印尼舉辦「成就機遇.首選香港」, 投資推廣署亦在活動上推廣香港作為跨國供應 鏈管理中心的優勢。 政府新聞處圖片 ■天文台預料,今日市區氣溫大概11至12度。 ■美心集團與多間合作機構的代表出席「WeGen farming 再生農業」合作啟動禮。左五為蕭德威。 ■「鴻日農莊」用美心供應的餐前廚餘轉化為酵 素,2024年出產8公噸「再生農作物」。 ■美心首次供應本地再生農作物予集團 以外的30多間院校和機構的餐廳和飯堂。 ■隨著社會 環保意識提 高,不少市 民已習慣到 「綠在區區」 做回收。 資料圖片 ■環境保護署 助理署長(廢 物管理)黃智 華介紹廢塑 膠收集及回收 再造的最新安 排。 政府新聞處 ■由本月19日起,「綠在區區」會接手提供屋 苑塑膠收集服務。 資料圖片 署方會透過每月不定時突 擊檢查運載路線、處理廢塑膠 的種類及工序、生產線產品 等,加強監察下游回收商。 環保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 香港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