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 01.10.2025 星期五 大都會要聞 紐約市的經濟於去年重新煥發活 力,就業水平創下歷史新高,旅遊業幾 乎恢復到疫前頂峰。然而,隨著特朗普 即將上任,不確定性給新一年的前景蒙 上一層陰影。特朗普已矢言將大規模驅 逐移民、徵收高額關稅,並減少聯邦政 府對紐約市和州政府計劃的資助。 ▍本報訊 ▍ 據《紐約時報》報道,有分析師表示,紐約 房價上漲的部分原因,在於收入差距擴 大和負擔能力危機,而下一屆政府上台後, 這些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根據紐約市經濟發展局(E c o n o m i 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報告,截至去年9月 為止,紐約市私人企業職位平均為415萬個, 為歷史最高水平,比疫情前峰值多出8.3萬 個,是紐約市自2023年首次恢復了疫情期間 失去的所有工作。 事實上,「勞動參與率」上升至近63%, 創下歷史新高水平,反映出紐約市的經濟活 力。市經濟發展局高級副總裁龐弗雷(Melissa Pumphrey)指出,在疫情期間,這項指標曾降 至52%低點,「我們的勞動力基本面強勁,所 有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想住在這裡。」 於2024年,紐約市吸引了6500萬遊客,僅 次於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的遊客量。龐弗雷表 示,預計今年紐約市遊客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 6800萬人次。但是,紐約市在其他方面還未恢 復。根據人口普查,從2020年4 月到2023年7 月,全市失去了近55萬居民,佔其人口的6%以 上。新學院(New School)紐約市事務中心經濟 與財政政策主任、報告的作者梅洛迪亞(Lauren Melodia)表示,雖然就業崗位已經恢復,但增 長最快的是家庭醫療保健等低收入領域。 展望2025年,聯邦資金供應成為其中一 個危機。根據市府12月的報告,聯邦政府每 年向紐約市提供超過1000億元資金,其中絕 大部分(870億元)以社會安全收入、醫療補助 和食品援助的形式直接給了居民。 梅洛迪亞指出,這些資金為紐約人提供了 安全網,而隨著特朗普上任,聯邦資金供應可 能會受到影響。但她表示,紐約州短期內仍可 以依靠200億元的儲備金來加強社會計劃。 此外,儘管紐約市經濟已經反彈,但更 多居民的基本需求仍未滿足。根據紐約市兒 童研究中心的數據,於2023年,紐約市1/4兒 童生活在聯邦貧窮線或以下。而去年7月,近 56萬名市居民獲得了政府現金援助,比2020 年2月的登記人數增加了76%。 另一邊廂,紐約市復甦的一個充滿希望 的跡象,是繼續吸引年輕人才。統計指出, 去年有近50萬名2021年或之後畢業的大學生 在紐約市工作,是全美主要城市中最多的。 但是,紐約市最年輕工人也面臨一些最大挑 戰,據紐約市失業率研究中心數據,去年第 三季度,18至24歲居民的失業率為13.6%,是 全市失業率的兩倍多,較2020年初以來上升 超過5個百分點。 ■經濟分析指出紐約市已恢復經濟活力。 Jacqueline Silberbush/紐約時報 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最新數據顯示,Z世代的飲 酒頻率遠低於前幾代人。相比起傳統酒吧, 紐約市出現愈來愈多無酒精友好聚會場所和 無酒精酒吧,迎合這一代人對健康和社交方 式的需求。 《紐約郵報》報道,22歲青年維森伯格 (Aedin Weisenberg)在布碌崙的桌遊中心與 同伴玩桌遊,他說Z世代對飲酒的態度較為 理性,「你會以為我們會喝更多酒,你會以 為我們想要忘憂,但我覺得我們的手機已經 足夠忘憂了,所以我們不需要那麼多酒精」。 桌遊中心不提供酒精飲料,但中心也不 反對顧客從其他酒吧帶來酒精。47歲店主斯 澤爾瓦赫(Frank L. Szelwach)表示,顧客的 年齡層從20多歲到50多歲不等,但他注意到 年輕人喝酒的頻率遠低於年長的顧客。 這個趨勢並非意味Z世代完全戒酒,而 是他們與酒精的關係較為健康。26歲男子達 盧茲(Uriel Daluz)解釋,年輕一代的飲酒觀 念與上一代有所不同,上一代會在酒吧猛灌 12杯酒,然後隔天就會頭痛欲裂,Z世代不 是完全不喝,只是不會帶著喝酒的心態出 門。 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很多人重新評估 自己對酒精的態度。28歲急症室醫生弗倫 德(Rachel Friend)表示,疫情期間她決定戒 酒,結果感覺身心狀況有所改善。位於布什 維克(Bushwick)的High and Dry咖啡吧,專 門為顧客提供無酒精的社交空間,深受年輕 人喜愛。店主表示,顧客對於能夠在沒有酒 精的情況下社交感到驚訝。 本報訊 長島 1 4 歲少女艾瑪瑞( E m m a r a e Gervasi)失蹤近一個月後獲救案件,蘇福 縣大陪審團9日決定起訴65歲男子巴克海特 (Francis Buckheit)。辯方律師指,巴克海特 非常情緒化,一直堅稱自己清白。 《紐約郵報》報道,巴克海特4日被捕 後,下星期需要就強姦和綁架罪名出庭。 至於艾瑪瑞,當局指她去年12月9日離開帕 喬格(Patchogue)住所後失蹤,1月3日由家 人在艾斯利普(Islip)魚市場碼頭一艘船上尋 回,沒有受傷。 巴克海特的辯護律師帕帕(Dan i e l l e Papa)表示,案件比目前所說的複雜得多, 巴克海特也堅稱自己無辜,因此會全力抗 辯。 警方和檢察部門尚未證實巴克海特與艾 瑪瑞失蹤事件的關係,但艾瑪瑞的父親傑瓦 西(Frank Gervasi)表示,女兒曾經有毒癮問 題,案發當日離家時佩戴了電子監控腳環, 隨後與一名男子登上一輛汽車。 閉路電視紀錄顯示,艾瑪瑞隔日在波赫 米亞(Bohemia)一家汽車旅館敲門後再度失 蹤,傑瓦西收到線報才在碼頭救回女兒。傑 瓦西認為,女兒遭到性販運並被「可疑人物」 強迫吸毒,目前仍在創傷恢復之中。檢察官 尚未透露是否有其他嫌犯涉案。 本報訊 Z社世交代模飲式酒趨減健少康 14歲少女失蹤4星期 大陪審團起訴65歲男子 紐約市一群忍無可忍的雜貨店老闆, 聯合懸賞5000元以緝捕被稱為「午夜劫匪」 (Midnight Smashers)的搶劫團夥,並敦促當 局加強保障小店安全。該3名匪徒以雜貨店 為目標,除搶掠店內貨物,甚至曾搬走店內 的自動櫃員機(ATM)。該團夥3個月內犯案 49宗,至少得手數萬元。 《紐約郵報》報道,紐約市警方稱,從去 年9月19日至12月26日間,該3人利用偷來的 汽車,穿梭曼哈頓、布朗士、布碌崙和皇后 區犯案。他們進入雜貨店後,掠走ATM和 其他貨物後逃跑。 上月2日東艾姆赫斯特(East Elmhurst) 一家雜貨店拍得的畫面,其中兩名匪徒拆走 ATM的電線,然後將整部提款機搬走。警 方表示,在此前兩個月前,該團夥另至少兩 次掠走ATM,盜取約4萬元。 美國雜貨店聯合會(United Bodegas of America)發言人馬特奧(Fernando Mateo)於 9日宣布懸賞,並質問為何歹徒至今未被抓 獲,呼籲當局增加警力巡邏,並透過設置緊 急按鈕等方式,加強保障雜貨店及小企業安 全。他還邀請市長亞當斯到雜貨店工作一天 或數小時,「這樣他就能了解我們面臨的挑 戰」。 本報訊 掠ATM匪犯案49宗 雜貨店業界懸賞緝拿 詹樂霞查加密貨幣騙案 皇后區及長島7人受害 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於9日表示,短訊 詐騙者透過散布虛假的工作機會,騙取了數 人高達220萬元加密貨幣。 《紐約郵報》報道,訴訟由詹樂霞辦公室 提出,涉及皇后區和納蘇縣的7名受害者,以 及維珍尼亞州和佛州的兩名受害者,他們各 自在這項加密貨幣騙局中損失了數千至三十 多萬元不等。 據法庭文件顯示,一名受害者在受騙後 悲傷得說「我快要死了」,另一名受害者稱這 是「永無止境的惡夢」。 詹樂霞表示,多宗騙宗從去年1月到6月 期間發生,騙子使用的伎倆也大同小異,他 們首先會發送短訊,聲稱有高薪、靈活、遙 距工作的機會。當受害者回覆後,他們會解 釋說工作要求只需要在網路上評論產品, 但首先他們要開設加密貨幣帳戶(或網上錢 包),並保持一定餘額以支付他們要評論的名 牌產品的價值。 訴訟中稱,受害者得到保證,他們不會 購買這些產品,但維持帳戶餘額有助於把評 論數據「合法化」。 法庭文件稱,騙子們虛構了Digistore24、 CultureFit Technology、FeraAI、Birdeye、 Summit Digital Marketing、Diverse Staffing、 Page Zero Media、Work Source Inc.和Sachs Marketing Group等公司。 佣金是根據透過為虛假網站評論產品的 價值而定,當中甚至顯示出受害者的虛假收 入。最終,受害者會收到一份祝賀通知,稱 他們對高價商品進行批量評論,意味著他們 將獲得豐厚佣金。但為了評論價值更高的產 品,並達到「提款額」,受害者被迫通過信用 預支、銀行貸款,以及向親朋好友借錢等方 式來「加碼」。 訴訟稱,一名39歲的皇后區印度裔男子 使用信用卡購買加密貨幣,並「向在印度的 朋友和家人借了1.2萬元」,合共損失超過5.8 萬元。另外,一名在訴訟中被稱為「梅爾」 (Mell)的皇后區教師,在7周內損失了超過10 萬元。 調查發現,詐騙分子控制了大量加密錢 包,被盜資金近220萬元。這些帳戶已被凍 結,訴訟尋求法院下令收回並返還被盜資 金,並要求處罰並永久禁止詐騙者在紐約發 送未經請求的短訊。 本報訊 紐約市警務處逾200名沙展在哈林區集會 抗議,要求「公平工資」。有沙展指,他們的 薪金甚至少於所監督的下屬,但卻要負責作 出所有決定,直言這不公平。 《紐約郵報》報道,9日正當市長亞當斯 在阿波羅劇院發表市情咨文時,沙展工會 (SBA)超過200名成員就在對面集會,於嚴寒 中抗議並要求「公平工資」。 女沙展岡薩雷斯(Yahaira Lopez-Gonzalez) 是名單親母親,育有4個孩子,其中一個正在 上大學。她直言,「我負責監督警察,但他們 的工資卻比我高,這不公平。我還得打電話, 對整個城市負責,做出會影響到全市每個人的 決定。」女沙展豪厄爾(Tiffany Howell)也指, 他們一直耐心等待,卻沒有換來回報。 根據現行工資結構,沙展年薪約9.8萬 元,薪酬頂點為約11.8萬元,需約5年時間達 至頂薪點。而工會的數據顯示,一些普通警 察的年薪達11.5萬元。此外,根據現行市警合 約,新晉升的沙展工資也高於之前晉升的沙展。 工會主席瓦勒隆(Vincent Vallelong)表 示,紐約市警務處現有約1200名沙展的工資 遠低於下屬。 亞當斯在市情咨文的演說中向抗議者承 諾,市政府會與工會達成酬協議。但瓦勒隆 在市長結束演講後表示,不相信這個承諾。 工會於去年12月18日與市勞動關係辦公室 (OLR)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會議,卻未能達成 協議。而據消息人士透露,工會是在請求州調 解員介入後,才獲得此次會面的機會。 本報訊 針對機構投資者大量購買獨戶住宅,可 能造成樓價飆升和物業空置率偏低,州長胡 楚有意立法限制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購 買大量獨戶住宅。 《紐約時報》報道,胡楚在9日提出多項措 施,限制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購買大量 獨戶住宅,並計劃於下星期的州情咨文中發 表。她發表聲明關注民眾的生活成本高漲, 尤其是每月須要支付高昂的房租和按揭貸款。 她表示,神秘的私募股權公司巨頭正在 收購紐約各個社區的物業,增加民眾首次置 業的難度,也導致物業租金進一步上漲。她 提議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修訂,「讓更多紐約 人能夠實現擁有自己物業的美國夢」。 胡楚有意禁止機構投資者在房產上市後 的首75天內對其進行競標,措施還包括取消 機構投資者購買房產時的個別稅務優惠,例 如利息扣除。 胡楚的提案反映了大多數民主黨人為打 擊樓價所作出的努力,尋求阻止大企業以遠 高於市價的現金支付方式,購買大量獨戶住 宅,將一般的個人或家庭買家擠出樓市,然 後將房產出租或轉為短期出租。 有關注房屋權益人士和政客認為,這現 象是造成樓價飆升和物業空置率偏低的原因 之一。不過,也有人認住房建造數量低,才 是樓價高企的主要原因。 胡楚這次提出的抑制樓價措施,是她近 日為解決該州住房負擔能力危機所提出的多 項提案之一,提案的具體內容仍有待與州議 會作進一步協商。 聯邦政府問責辦公室的最新報告顯示, 2022年,國內五大投資者擁有全國2%單戶出 租房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愈來愈多 出租物業,是由商業公司或中至大型的租貸 業者擁有。 不過,州政府官員尚未掌握機構投資者 購入物業的整體情況,僅表示北部多個城市 的官員反映,有投資者一次購買數十套房屋 後出租。 去年8月,民主黨籍州眾議員瑞安(Pat Ryan)呼籲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私募股權公司 在房地產市場哄抬價格的行為。他引用一項 研究估算,私募股權公司到2030年將控制全 國40%的獨戶住宅租賃市場。 本報訊 逾200沙展集會促公平工資 胡楚擬限制機構投資者買物業 ■3名匪徒以雜貨店為目標,搶掠貨物及搬 走ATM。 NYPD圖片 ■詹樂霞指出,詐騙分子透過手機短訊以工 作機會利誘受害者。 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圖片 去年就業水平創歷史新高 紐市經濟復甦陰霾未清 事實上,「勞動參與率」上升 至近 63%,創下歷史新高水平, 反映出紐約市的經濟活力。 ■胡楚有意立法限制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 購買大量獨戶住宅。 Cindy Schultz/紐約時報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