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風的發病 年 齡, 由 50 歲 逐 漸 下 降 至 30 至 40 歲, 出 現 年輕化趨勢。 ■除了應避 免 用 眼 過 度,還需要 注意均衡飲 食、戒掉吸 煙、飲酒等 不良習慣。 為何會患上眼中風?這是由於視網膜血管阻 塞,眼睛的血液循環受影響,無法提供所需的氧 氣和養分到視網膜,亦無法清除血液中的廢物, 令視網膜出現缺氧情況。最終,造成感光和成像 功能逐漸喪失,甚至導致眼球細胞壞死,令視力 減退或失明。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三高」人士、肥胖, 以及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 等患者,會較容易出現血管阻 塞的症狀。如眼睛有任何不 適,應盡早就醫,以降低患上 眼中風或失明的風險。 與腦中風有何分別? 甚麼人屬高危一族? 眼中風和腦中風雖然名稱相似,但實際上是兩種 不同的疾病。眼中風是視網膜血管阻塞,發生在眼睛 內部的血管。腦中風則發生在大腦血管中,導致腦部 組織缺血或出血。 眼中風症狀可以包括突發性、無痛性的單側視力 急遽下降、視線中間可能被黑影擋住、視力模糊或視 野缺損。腦中風症狀則可能影響身體某一側功能,包 括肢體麻痹、言語障礙、面部歪斜等。眼中風主要影 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 腦中風則可能造成更廣泛的身體功能障礙,甚至威脅 生命。 事前有哪些先兆? 當視網膜血管阻塞時,患者一般會出現突 發性視力模糊、視力減弱、視野扭曲或變 形、視野缺損,甚至出現黑影、眼前突然 一片漆黑,以及眼睛突然劇痛。眼中風 會直接影響視力,如未能即時接受治 療,可導致永久性失明。 眼中風通常沒有明顯的 先兆,眼睛不會感到特別痕 癢、疼痛等,但有機會突然 失去視力或出現視野缺損。 若患者本身有「三高」或高膽固 醇等問題,並已出現眼皮黃斑瘤、角 膜弓(角膜外側出現藍色環)或觀察到眼 內小動脈的斑塊,則表示患者的膽固醇 過高,並且血管堵塞的風險較高,應多 加留意及進行詳細檢查,減低患上眼中 風的機會。 任何容易發生血管阻塞的患者都屬於「眼中風」的高危一族,包括: ‧ 50歲以上的年長者。 ‧ 肥胖人士。 ‧ 糖尿病患者。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人士。 ‧ 不良的生活習慣亦會增加患病風險,例如長期吸煙和酗酒人士、 作息不正常、經常熬夜,長時間久坐又缺乏運動者。 ‧ 青光眼患者由於眼壓過高,視網膜血管亦較容易發生阻塞。 然而,近年眼中風 亦出現年輕化趨勢,不再 僅僅是「中老年人病」。目 前,眼中風的發病年齡已 逐漸下降至30至40歲,甚 至亦有20多歲的年輕人求 診。因此,年輕人不應掉 以輕心,應保持良好生活 及用眼習慣,定期約見眼 科專科醫生進行全面的眼 睛檢查。 眼科專科醫生 賴曉平 多種治療方法 眼科專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及成因,向患者建議 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現時治療方案包括眼球按摩、減低 眼球內壓力,以及透過「視網膜血管內導管手術」移除或 溶解視網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在合適的情況下,部分患 者可以考慮高壓氧治療。對於黃斑水腫患者,醫生會於 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或類固醇藥物作 治療。 醫生亦會採用視網膜激光治療,以及於玻璃體內注 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並以藥物治療不正常的血 管增生。當病情穩定後,眼科醫生會轉介患者至腦神經 科或心臟科進行進一步詳細檢查,減低腦中風的風險。 ‧ 定期接受全面眼睛檢查,檢測視力、眼壓、眼底健 康狀態。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作息定時、均衡飲食及規律運 動,減低患上多種慢性疾病及「三高」等風險。 ‧ 控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避免用眼過度。 ‧ 戒煙/戒酒。 ‧ 不要隨意按摩眼睛,以免導致眼壓和動靜脈交叉處 的血壓升高,阻礙眼睛靜脈回流。 ‧ 如患者視力一旦突然下降,甚至短暫性失明,應立 即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甚麼是「眼中風」?與腦中風有何分別?眼中風是急 性眼疾之一,亦稱為「視網膜血管阻塞」。由於眼睛內的視網膜血管 阻塞,令眼睛血液循環受阻,導致視力突然減退、模糊,或甚至出現 短暫性喪失視力,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有機會導致永久性失明。 文:賴曉平 部分圖片:資料圖片 診症室 QR Code F O C U S D1 01.10.2025 星期五 有效預防指引 熬夜易 眼中風? 失救可致盲 更多副刊消息可掃 描 詳盡 消息為你報道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