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10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特朗普出席總統卡特的喪禮時,與自己 首次執政時的副總統彭斯握手,就座後更與 前總統奧巴馬熱聊。而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 當天缺席,是唯一未到場的在世前第一夫人。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等報道,特朗普9日 與奧巴馬、小布殊等幾位前總統坐在第二排 座位,現任正副總統拜登與賀錦麗則坐在首 排。特朗普到場時,坐在第三排的前副總統 戈爾起身與他握手,戈爾旁邊的彭斯也隨即 跟隨。這是特朗普與彭斯2021年交惡後,兩 人首次在公開場合互動,期間彭斯微微點 頭致意,但與特朗普一樣,兩人均沒有太 多表情,彭斯的夫人卡倫(Karen Pence)則 一直坐在位子上,雙眼直視前方,完全沒 有起身迎接特朗普夫婦。 特朗普執政期間彭斯一直忠實支持, 但因拒絕質疑2020年大選結果,被特朗普 公開指責為叛徒,以至於2021年1月發生 國會騷亂時,示威者喊出「吊死彭斯」的口 號。去年大選期間,彭斯公開呼籲共和黨 選民支持其他人選。 而在喪禮開始前,向來與特朗普關係 緊張的奧巴馬,被發現與特朗普親熱交談, 期間可見奧巴馬向特朗普點頭,然後咧嘴一 笑。除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外,所有健在的 前總統及其夫人均出席了卡特總統的國葬, 其發言人並無交代原因,有媒體表示米歇爾 留在夏威夷度假,因行程衝突而未能成行。本 月20日眾人將再次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未 知米歇爾屆時會否亮相。 本報訊 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大教堂9日為已 故總統卡特舉行盛大國葬,5名在世的 前總統、現任總統及候任總統罕見地同 場亮相。總統拜登致詞時讚揚卡特品格 高尚,尊重政壇和民間每一個人。 ▍本報訊 ▍ 綜合美聯社與《華爾街日報》報道,卡特停 靈國會供民眾瞻仰遺容後,軍方9日早 為棺木蓋上國旗,將靈柩從國會山莊運往國 家大教堂,期間現場曾鳴放21響禮炮。克林 頓、小布殊、奧巴馬、拜登與特朗普5人放下 政治歧見,一起送別卡特,加拿大總理杜魯 多等外國元首也出席了儀式。 靈柩安放在教堂後,首先由詩歌班頌唱 聖詩,接著卡特的家人和拜登分別致詞。拜 登表示,卡特在任時自己依然年輕,當選聯 邦參議員不久,見證了卡特的高風亮節,也 從對方身上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拜登形 容卡特性格堅強,出生於喬治亞州小鎮的農 民階層,童年時家中「沒有自來水和供電」, 加入海軍繼而從政,最終成為國家元首,從 未因為「頭銜和政治」而放棄實現理想、改變 世界的願景。拜登似乎還意有所指地表示, 國民應該奉卡特為榜樣,「不姑息仇恨,挺身 面對濫用權力這項最大的罪惡」。 已故前總統福特之子史蒂芬(Steven Ford) 則按照承諾,讀出父親在生時提前寫下的信 件,讚揚卡特心胸寬大,「期待兩人(在天國) 重聚」。國家發生「水門事件」後,福特接替尼 克遜成為總統,但因特赦尼克遜而背上政治包 袱,1976年大選時敗給卡特。但兩人最終化敵 為友,互相答應會在對方葬禮上致悼詞,福特 2006年身故時,卡特兌現了承諾。 在卡特時代擔任白宮內政顧問的埃森斯 塔特(Stuart Eizenstat)則稱讚卡特領袖能力非 凡,在「水門事件」後恢復政府誠信,外交方 面也促成了以色列和埃及和平。92歲的亞特 蘭大前市長翁格(Andrew Young)形容,卡特 協助建立起偉大的國家。 在家人致詞時,卡特的孫兒約書亞 (Joshua Carter)憶述,祖父卸任後回到家鄉喬 治亞州,甘於平淡在教會負責主日學課程, 熱愛基層民眾,親力親為建造房屋,讓有需 要的人可以棲身,也不斷宣揚和平信息。 卡特上月29日在家鄉喬州的普萊恩斯 (Plains)去世,終年100歲,聯邦和州府從4 日開始,為他舉行為期6天的悼念活動,國 葬儀式結束後,靈柩當晚運回普萊恩斯舉行 私人葬禮,卡特會長眠亡妻羅莎琳(Rosalynn Carter)旁邊。 ■已故前總統卡特舉行國葬,5位現任及前任總統罕有齊聚華盛頓國家大教堂,一同向卡特致 敬。 美聯社 代表賓州的參議員費特曼( J o h n Fetterman)證實,已經接受候任總統特朗普 邀請,將赴佛州海湖莊園與對方會面,屆時 他將成為首名接觸特朗普的民主黨籍議員。 分析認為,此舉反映民主黨必須面對政治現 實,未來兩年無力推動議程,只能接受共和 黨全面執政。 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費特曼 9日發表聲明時,笑稱特朗普「要求我成為格 陵蘭的教宗」,但又表示自己需為家鄉賓州 謀取福祉,並不僅僅代表民主黨,只要能為 家鄉和國家服務,他願與任何人接觸,不過 會面日期尚未敲定。 費特曼從擔任賓州副州長開始,一直支 持現任總統拜登,但在特朗普11月奪得這個 主要戰場州份後,費特曼開始展現友好態 度,讚揚特朗普具有政治魅力,也認同對方 部分政策,上月更與駐聯合國大使提名人、 共和黨籍眾議員斯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 合照,表明會在參院聽證會上投下支持票。 在向共和黨靠攏的同時,費特曼近期也 經常批評進步派,最近受訪時表示自己不會 脫離民主黨,但也同意共和黨部分理念,此 舉只是符合政壇和賓州現狀。他又形容特朗 普是「政治天才」,民主黨對大選結果「抓狂」 其實無濟於事。 分析表示,民主黨在11月大選中,同時 失去白宮和參眾兩院的控制權,未來需要大 幅調整,才可贏回男性選民、少數族裔等流 失選票。 本報訊 首名民主黨議員 受邀赴海湖莊園 特朗普彭斯應付握手 似破冰與奧巴馬熱聊 聯邦最高法院裁定,紐約法庭可按原定 日期10日,就候任總統特朗普的掩口費案舉 行量刑聆訊。 綜合美聯社及CNN報道,高院9位大法 官以5比4的票數達成裁決,其中首席大法官 羅伯茨(John Roberts)、保守派大法官巴雷 特(Amy Coney Barrett)與3名進步派大法官 站在同一陣線,餘下4名保守派大法官則持 反對意見。多數派判詞形容,紐約的主審法 官已允許特朗普遙距出席聆訊,並表明不會 讓他入獄,因此案件按原計劃在10日判刑, 對特朗普行使總統職權只構成「相對輕微的 影響」。判詞又說,特朗普若堅信自己享有 刑事豁免權,可在判刑後經「正常上訴渠道」 解決,無需為此押後判刑。 紐約州上訴法院當天稍早同樣駁回特朗 普的上訴,意味著紐約原訟庭可在今天(10 日)舉行量刑聆訊,讓特朗普成為國家首位 帶罪上任的總統。 在這輪上訴中,負責掩口費案的曼哈頓 地檢官白艾榮(Alvin Bragg)表示,高院雖然 去年7月裁定特朗普享有廣泛刑事豁免權, 但掩口費案發生在2016年競選期間,當時特 朗普仍未當選或者上任,其要求推遲掩口費 案件量刑的上訴理據「異乎尋常」,「沒有得 到任何法院裁決支持」。 案發在2016年大選最後階段,當時特朗 普讓私人律師墊支,向成人電影女星丹尼 爾斯(Stormy Daniels)支付掩口費,換取對 方不要公開兩人的一夜情。掩口費本身並不 犯法,但特朗普以法律費用的名義向律師還 款,因此被控34項偽造商業紀錄罪,陪審團 5月裁定他全部罪名成立。案件一度定在7月 判刑,但因特朗普上訴以及大選,日期最終 改為本月10日。 本報訊 超過1.7萬名醫生聯合發出公開信,敦 促參議院否決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擔任衛生部長的提名,表示對方不 但無法率領部門,而且在疫苗等議題上立場 「非常危險」。 CBS報道,倡議機構「保護醫療保健委 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Health Care)在 網上發表公開信,批評小甘迺迪若接掌衛生 部長,等於向每一位致力保護患者的醫療人 員「摑一巴掌」,民眾值得擁有更好領袖。 信件指責,小甘迺迪歷年來一直散播假 消息和陰謀論,破壞公眾對疫苗的信心,醫 生同行對提名感到憤怒,要求對候任總統 特朗普另覓其他人選,而且需以是否尊重科 學、保護公眾健康等因素,衡量新的提名人 是否合格。 小甘迺迪以往一直質疑疫苗無用,又指 責聯邦政府把關時袖手旁觀,任由疫苗引發 肥胖症、自閉症、睡眠障礙、女性不孕、過 度活躍症等問題。有見及此,美國公共衛生 協會去年11月也公開反對提名,批評小甘迺 迪沒有受過醫療訓練,沒有管理衛生機構的 經驗,也欠缺公眾信任。 本報訊 1.7萬醫生聯署反對小甘掌衛生部 ■代表賓州的參議員費特曼已接受特朗普邀 請,將赴佛州海湖莊園會面,他成為首位特 朗普勝選後會晤的民主黨議員。 美聯社 ■前總統奧巴馬在喪禮開始前,已持續跟特 朗普交談,期間見到奧巴馬向特朗普點頭, 然後咧嘴一笑,表現友好。 美聯社 拜登與另四位白宮前主人罕見合體致敬 A5 01.10.2025 星期五 美國新聞 卡特總統華府國葬喬州入土 高院拒推遲量刑 掩口費案今如期宣判 克林頓、小布殊、奧巴馬、拜 登與特朗普 5 人放下政治歧見,一 起送別卡特,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等 外國元首也出席了儀式。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