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24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C11 01.24.2025 星期五 香港財經 中央托A股引千億險資入市 新世界未被傳言影響 業務一切如常 中證監主席吳清表示,外資是 A股的重要資金來源,當局 將進一步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 明度和可預期性,支持各類外資 參與A股市場。分析指,最新政策 反映中央努力為A股建立慢牛市 場,但對海外機構投資者而言, 入市關鍵仍在於宏觀基本面,又 對未有採取平準基金或國家資金 直接入市感失望。 吳清指,《方案》明確提出中 長期資金入市硬指標,包括未來 3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 每年至少增長10%,及力爭大型 國有險企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 30%用於投資A股,料將每年至少 為A股新增幾千億的長期資金。 2023年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 通過募集保險資金試點發起設立 證券投資基金,規模500億元, 投資股市並且長期持有。國家金 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 示,基金收益可觀,基金繼續看 好股市的投資價值。第二批試點 在機制上比第一批試點會更靈 活,基金可單獨由一間險企發起 設立,也可由兩間或以上險企聯 合發起設立。他指,第二批試點 的規模現擬定1000億元,準備在 農曆新年前,先核准500億元投資 股市,後續也將逐步擴大。 公募持股至少年增10% 中證監亦將進一步提出公募 基金、國營商業保險公司等都要 全面建立實施3年以上長周期考 核,且淨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 核權重不高於30%,3年到5年周 期指標權重不低於60%。吳清表 示,考核周期短是多年來限制商 業險資、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 擴大A股投資的重要卡點,實施長 周期考核能夠有效熨平短期市場 波動對績效的影響。他又指,將 進一步穩定降低公募基金的綜合 費率,今年也將進一步降低基金 銷售費用,預計每年合計為投資 者節省約450億元。 人行又指,金融機構已和接 近800間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達成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作意向。 險企新保費3成投資A股 有內地券商測算,險資、社 保基金、基本退休金以及企業年 金分別提升1個百分點股票配置, 對應增量資金可超過4300億元。 富瑞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地 產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 新政策要求公募基金、險企等市 場化機構用自有資金入市,與市 場憧憬的平準基金或國家資金直 接入市的預期不符。她指,險企 入市資金來自新增保費,但該些 資金首先要扣除需要賠付等基本 營運資金,同時市民購 買保險的意欲或因經濟 情況問題,未必會積 極,換言之來自險企和 公募基金的入市資金 規模將充滿不確定性。 花旗認為,新政 策是為了防止投資者 情緒冷卻,及為A股 市場建立慢牛市場, 以創造穩定的財富效 應,進一步吸引家庭 資產從房地產、理財 產品、存款重新配置 到股權投資,並幫助 錨定家庭的預期和信 心。摩根資產認為,險 資和公募基金入市有助穩 定股市,但外資更重視的是 宏觀基本面,認為當前他們仍 較保守和謹慎。 證監會宣布,擴大可售予香港 公眾的上市結構性基金範圍,增加 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和界定收益上 市結構性基金兩類產品。個股槓桿 及反向產品方面,當局僅接受在主 要海外交易所上市及具高流通量的 超高市值股票作為標的,一般最大 槓桿倍數為正負2倍,業界指新產品 將方便香港投資者進軍熱門美股, 預期將有不錯的市場反響。 證監指,上述兩項新產品將成 香港投資者買賣或對沖熱門海外個 股的工具,或作為其在亞洲交易時 段內的價格探索工具,可為投資 者提供更定制化的投資選擇,而越 來越多產品發行人有意在港推出相 關產品。證監表示,上述產品不包 括可能在港雙重上市的海外上市股 票,及內地上市的股票;若相關股 票的波幅較大,該種產品只可採用 較小的槓桿倍數。 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 鳳儀指,新舉措反映證監對市場發 展及投資者保障的重視,相信能為 新產品提供明確的產品認可指引, 亦能闡明監管對這類產品須遵循嚴 格監管標準的期望。而港交所買 賣產品主管Jean-Francois MesnardSense則相信,新舉措將鞏固香港作 為亞洲首選交易所買賣產品(ETP) 市場的地位。 環球市場中,美股已有成交高 的個股出現槓桿及反向ETF,如晶 片巨頭Nvidia的兩倍ETF(即NVDL) 和反向兩倍ETF(即NVDQ),周三 (22日)單日NVDA單日成交348億美 元,NVDL則有13.5億美元。目前 香港的19款槓桿及反向產品則主要 與指數相關聯。 富途香港首席策略師陸秉鈞則 預計該產品將有不錯反響,能有效 吸引零售投資者。信誠證券聯席董 事張智威表示,現時美股市場部分 個股受捧,相信可吸引香港美股炒 家興趣。 消息指,新世界披露運作進展, 期望讓市場了解其在處理債務 同時,仍如常務實經營業務。新世 界發言人表示,發布業務更新,亦 希望提高公司透明度,現時專注並 努力做好業務,並一如以往適時披 露訊息。 新世界在聯交所通告指出,知 悉市場上有關於其運作及現有財務 債務的傳言和揣測,並重申正持續 正常開展業務,並繼續與其權益人 保持聯繫,包括公司的貸款方以及 債務證券持有人。 根據業務更新資料,新世界 指,目前正積極開展多個新項目, 2024至2025財年全年合計共推出超 過4400個單位。該集團稱,旗下香 港物業銷售持續向好,包括啟德「柏 蔚森」系列開售以來累計銷售519個 單位,套現超過35億元;北角「皇 都」項目截至1月16日的一周內已標 售10套,平均呎價約3.43萬元,成 為今年港島新開售豪宅新盤呎價新 高,合共套現近4億元。 至於內地銷售,新世界指,截 至去年底,內地半年銷售收入已經 超過全年目標的70%,其中廣州豪 宅「凱旋新世界」推出全新一期項目 廣粵觀邸,開盤銷售近20億元人民 幣,而其他項目持續熱銷,「展現新 世界品牌在內地市場回暖階段的強 大號召力」。 有關新世界的債務消息不斷, 彭博報道,早前有傳新世界計劃以 150億美元物業作抵押,為581億港 元銀行貸款再融資,引起美元債券 投資者關注,該等投資者24日與投 行PJT Partners開會,討論新世界的 銀行貸款方案,會否引致債券違約 風險。報道引述PJT認為,新世界 的銀行貸款方案,或會觸及美元債 券一些破產條款。 證監允推海外個股槓桿反向產品 中央再出招撐內地股市,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對公募 基金及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投入 A股市場的規模作出明確硬指 標,料每年可為股市新增幾 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長期 資金。此外,第二批保險資金 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今年上 半年落地,資金規模將不低於 1000億元。 一直被外界關注債務的新世界發展(017),正積極對外報告營運 進展,24日公布業務更新,今年繼續專注地產主業。發言人指,新 任行政總裁黃少媚與管理層希望建立一個更好的溝通渠道,提供業 務營運最新狀況,強調目前營運一切如常。新世界亦公布,自去年7 月至24日,已成功就約177.61億元的現有銀行貸款完成再融資。 ■被外界關注債務的新世界發展正積極對外報告營運進展。 ■證監會宣布,擴大可售予香港公 眾的上市結構性基金範圍。 ■IMF23日發表報告,認為聯繫 匯率制度仍然是適合香港的安排。 過去半年完成逾177億貸款再融資 次批險企投資試點 春節前批出500億 國新辦記者會 內容重點 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 三年每年至少成長10% 力爭大型國營保險公司自今年起每年 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今年上半年落實,第二批保險資金的 長期股票投資試辦規模不低於1000億 元,和春節前將批出500億元,後續 規模逐步擴大 進一步穩定降低公募基金的綜合費率 和降低基金銷售費用 延長公募基金、國營商業保險公司等 至三年以上考核長周期,大幅降低國 營商業保險公司當年度經營指標考核 權重 外資是 A 股重要資金來源,當局將 進一步增強政策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 期性,支持各類外資參與 A 股市場。 中證監主席 吳清 ■中證監等6部門日 前發文推動中長期資 金入市,23日就此舉 行新聞發布會。 新任行政總裁黃少媚與 管理層希望建立一個更好的 溝通渠道。 新世界發展發言人 在中美競爭下,有輿論擔心 聯匯制度被武器化,建議港府審 視聯匯制度。繼月初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完成就 香港2024年第四條磋商討論後, IMF23日發表報告,指香港經濟高 度開放,金融服務業規模龐大, 與全球接軌,認為聯繫匯率制度 仍然是適合香港的安排。該組織 認同港府在中期逐步整合財政的 方向和路徑是合適的,而灣區融 合亦會成為香港重要的增長引擎。 報告又指,該國際組織認同 香港的金融體系在穩健的制度框 架、充足的政策緩衝空間,以及 聯匯制度暢順運作下保持強韌。 同時,組織在報告讚揚特區政府 將支持經濟復蘇、管控金融穩定 風險,以及應對結構性挑戰列為 政策重點。 報告亦提到,受貿易緊張局 勢升溫及內房調整影響,內地經 濟放緩的情況超出預期,香港經 濟面對高度不確定性。不過,報 告認為來自內地消費者及企業的 信心大幅改善,加上香港與灣區 深度融合、高價值產業投資增 加、以及專才持續流入,將為香 港的經濟增長提供強勁支持。 IMF同時公布研究報告,預 料香港未來與人口老化相關的支 出會大幅上升,料2040年佔GDP 額外多1.8個百分點。此外,IMF 表示香港發展商的資產負債表規 模龐大,總資產是GDP的1.64倍。 不過,在疫情過後,發展 商盈利能力下降,流動性風險 擴大,在2023年的資產收益率 (ROA)已下降至1%。 報告續指,假如未售新盤估 值下跌10%,商業房地估值再跌 20%,當地發展商的負債比率或 上升5百分點,至39%。 IMF發展報告: 聯匯制度仍適合香港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