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2.08.2025 星期六 中國時事雜誌 水晶的原料價格這兩年差不多翻了10 倍,但在從業者看來,這個行業經歷了多次 起落。 孟勇在1990年就開始做水晶生意,他回 憶,每到水晶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淘汰一 批從業者。「最早流行透明度非常高的白水 晶,我們在白水晶珠子上磨42個面,因為水 晶晶瑩剔透,多個面遇到光就會反射出七彩 光,非常漂亮,一條這樣的手鏈我們剛開始 賣180元。」隨著白水晶價格越賣越低,幾乎 沒有利潤了,從業者又開始想辦法。孟勇提 到,當時推出了麻花型珠子取代42面型,需 要機器打磨,再加上人工,每個人一天能做 出幾十條,每條利潤在2元左右,這在當時 已經算是不錯的收益。 後來這類手鏈又不好賣了,從業者又轉 向在顏色上出新。「開始我們只要白色水晶, 像綠幽靈、發晶,早年都被當成雜質去掉 了,後來很多人認識到它們的美,才開始值 錢。此後水晶的顏色、種類越來越豐富。」 在他的從業經歷裏,水晶行業大約三到五年 是一個周期,「好個幾年,再差個幾年,就 這樣輪回。每次行業好起來,通常是因為又 出了新品。」近年來水晶市場火爆,孟勇最 大的感受不是客戶越來越多了,而是從業者 越來越多,賣假貨的也越來越多,「我們的 利潤率一直不高,暴利的是賣假貨的。」此 前,就有商家將晶石或玻璃擺件當做水晶出 售,被工商部門罰款。 目前,國際上知名的水晶品牌有施華洛 世奇,其以獨特的切割技術聞名。中國除了 江蘇東海縣是水晶生產銷售的知名產業帶之 外,浙江、廣東、湖南等地也聚集了一些知 名的水晶企業。但是水晶行業未來的發展仍 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水晶相對於其他貴重 首飾來說價格相對低廉,市場習慣性地將其 定位在中低端的位置,限制了水晶產品向高 端市場發展的能力。同時,水晶市場的進入 門檻相對較低,導致市場存在一定的混亂和 競爭不規範現象。 另外,水晶製品的分類分級標準還是空 白,缺乏行業標準體系的水晶行業很難在短 時間內實現突破性發展,也增加了市場監管 的難度。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開採限制增 多、資源逐漸減少,以及消費需求的增加, 水晶的價格明顯上漲。「以後水晶的價格肯 定會越來越貴。」孟勇判斷。 隨著水晶日益受捧,這個冬日,不少成 都及其周邊的居民和遊客被一股新的探索熱 潮所吸引——挖「水晶」。在網上滿眼皆是關 於「成都挖水晶」的分享筆記,似乎一夜之間 大家都化身成了尋寶者,想要在這片土地上 挖掘出璀璨的寶藏。 「在網友的推薦下,我去四川天府新 區的一座小山尋找,確實找到了一些『水 晶』。」成都市民朱某表示,他找到的「水晶」 外觀看起來與普通石頭無異,但是空心的, 敲開石頭裏面晶瑩剔透。但《科技日報》引述 四川省核地質調查研究所規劃設計諮詢中心 主任李鋒的話指,這些所謂的「水晶」其實是 一個統稱,裏面包含了方解石和真正的水晶 兩種礦物,而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挖到的其 實是方解石。 方解石和水晶,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頗 為相似,但內在成分大相徑庭。在地質學 上,方解石是一種碳酸鹽礦物,其主要成分 是碳酸鈣,通常呈現出白色、灰色或淺黃色 等顏色,質地細膩,透明度較高。而水晶則 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能夠呈現出不同的色 彩,比如含鐵元素會呈現出紫紅色或土黃 色。加之水晶本身擁有高透明度,使得它更 加深受人們的青睞。 「就像是雙胞胎兄弟,外表相似,內裏 卻各有乾坤。」李鋒說,雖然方解石本身並 不具有寶石的價值,但卻有著廣泛的應用價 值,可用於製作玻璃、瓷器、建築材料等。 此外,方解石還可以作為工業原料,用於生 產水泥、肥料、塑膠等。值得一提的是,挖 「水晶」雖然樂趣無窮,但安全問題也不容忽 視。水晶常出現在花崗巖、玄武巖多的地 方,但由於採挖位置常處於巖壁下方,存在 落石或滑坡的風險,需要時刻注意安全。並 且由於自然界中的水晶可能含有少量對人體 有害的元素,所以不建議隨身攜帶,拍照留 念即可。 行業經歷多次起落 開採受限資源漸少 湧其 入實 小只 山是 挖方 寶解 藏石 ■水晶製品分類分級標準尚屬空白,增加市 場監管難度。圖為主播展出水晶商品。 資料圖片 25歲的寧寧「入坑」水晶有一年了,這期 間她把幾乎把市面上喜歡的水晶品種都買了 個遍。「有些是因為喜歡它鮮艷的顏色,有些 是喜歡它表面的星光,還有些是質感很好, 戴著好看。」粗略統計,她買了60多條水晶 手鏈。剛開始都是買幾百元的,之後越買越 貴,最貴的一條是3900元,一年下來在水晶 上花了4.5萬元。 在寧寧看來,只要喜歡,購入的價格合 理,就不是智商稅。微信公眾號「定焦One」 報道,寧寧也坦言,買水晶經濟負擔確實有 點重,「我今年打算收手,太燒錢了。」小顏從 去年7月開始買水晶,半年時間買了七八十串 手鏈,花了3萬多元,「上班太累,所以花錢 慾望望暴漲,上半年沉迷手辦盲盒,下半年 沉迷水晶」。 小顏最早是從綠幽靈水晶「入坑」的,一 發不可收拾。她買的手鏈價位以500元以內的 居多,也有幾條高價的,最貴的是一條藍線 石水晶手鏈,5800元。「實在是太好看了,我 糾結了好幾天還是買了,貴一方面是因為藍 線石比較稀有,另一方面,配飾是K金。」 小顏目前沒有後悔買了這麼多水晶,在 她看來,3萬多元最多買1-2個金鐲子,而水 晶可以買七八十條,天天能換著戴。不過後 續她打算減少購買,因為已經把喜歡的種類 各買了一兩條,除非有特別喜歡的再買。有 網友調侃,「每種水晶都想有,要不然老是覺 得缺。我已經有50條美麗廢物了,我在不停 地告訴自己,你不是蜈蚣,戴不了那麼多。」 25歲的上班族李易則在兩年前就入坑水 晶,並逐漸成為直播購買水晶的愛好者。在 他看來,電商平台提供的選擇極為豐富,不 僅能夠在線選想要的種類、款式,還有鑒賞 期。買回來拿到手裏看看,喜歡就留下,不 滿意可以在規定時間內退掉。「有的直播間在 賣貨時還會介紹很多水晶知識,這是一個學 習的過程。」另一位22歲的大學生張夢則更青 睞線下的飾品店,「能直接看到摸到,比較放 心」,同時,水晶展銷會也是她時常光顧的地 方。張夢的消費集中在百元左右的飾品,偶 爾遇到心儀的項鍊,會花費四五百元。 水晶的突然爆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被 賦予了很多意義。比如目前流行的說法有黃 水晶招財、粉水晶招桃花。「高階玩家」還會 根據五行缺甚麼來確定戴甚麼水晶,比如五 行缺木,戴綠色水晶,缺土則要搭配黃水晶。 除了帶有玄學色彩,水晶本身超高的顏 值,也是年輕人喜愛的重要原因。相比金 飾、翡翠等傳統首飾,水晶的顏色更多,價 格更低。而如今「療癒經濟」和「悅己消費」流 行,也讓水晶成為消費趨勢。江蘇省東海縣 做水晶批發生意30餘年的水晶珠寶有限公司 創始人孟勇介紹,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 矽,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萬年、數億年才能 形成。 和外界印象中不同的是,雖然東海是著 名的「水晶之都」,但在礦石資源保護性開發 的生態紅線約束下,當地早已不再開採水 晶。從業者會去境外採購水晶原石,運回東 海集中加工,做成各種造型售賣。水晶主要 的原料採購地包括巴西、烏拉圭、印度、巴 基斯坦、坦桑尼亞等國家。 天然水晶的價格每克從幾十元到幾千元 不等,影響因素包括種類、顏色、透明度、 產地等。普通天然水晶的市場價格通常在每 克二三十元左右,好一點的在50元,極品天 然水晶的克價則在幾百元至千元不等。孟勇 表示,水晶越透明,價格就越貴,裏邊有 棉、有裂就便宜點,再疊加顏色,白色的便 宜,黃色、紫色的貴。 在銷售環節,最終的加價倍率和售價, 取決於水晶售賣的渠道,以及經過了幾層從 業者的「倒手」。孟勇介紹,他作為批發商, 出售的水晶毛利率在10%左右。水晶行業從 業者張文淵表示,他經營的水晶製品直接賣 給消費者,毛利率大約在30%。如果按此粗 略估算,批發商和零售商加起來至少要保持 40%的利潤空間。也就是說,成本約500元的 水晶手鏈,加上人工成本、各種損耗,以及 批發商、零售商的利潤空間,市場售價會達 到近1000元。 除了上述成本外,張文淵提到,水晶價 格會受供求關係影響,比如黃水晶現在可遇 不可求,因為按照玄學的說法,黃水晶招 財,大家都想要。這就導致黃水晶很多都是 染色而成。 每個品種都想買 一年花費數萬元 標榜天然 實則染色或玻璃冒充 相比價格高昂的鑽石珠寶,水晶憑 藉顏值高、寓意佳、性價比高等優勢, 成為潮流消費新趨勢,而明星帶貨更是 引爆了這一曾經的小眾市場。但水晶熱 的背後卻是造假頻發,有調查發現,水 晶市場充斥著各種「科技與狠活」,不少 商家在宣傳頁面中標榜產品為天然水 晶,實為利用染色、炒蠟、玻璃冒充。 消費者在購買所謂的天然水晶後,往往 遇到實物與宣傳不符、維權過程認定難 等問題。 ▍本報訊 ▍ 王蕭在收到6個水晶煙灰缸後,才發現購買 的天然水晶原來是玻璃。「包裝盒上寫 著煙灰缸的材質為晶質玻璃,商家告訴我, 晶質玻璃就是水晶。」面對商家的含糊其辭, 王蕭花了1980元將商品送至專業檢測機構鑑 定。檢測報告顯示,這份標價680元的商品材 質實為玻璃。 據《新京報》報道,陳麗麗開始購買水晶 手串,是看中了水晶背後蘊含的有關命理、 運勢等玄學作用。「我在網上看到,有人宣傳 2024年開始進入『九紫離火運』,佩戴水晶能 讓我的運勢更旺,比如綠幽靈和金發晶都能 夠幫助財運和事業運勢的提升。」在這種玄學 洗腦下,陳麗麗在網店花費1420元購買了兩 串綠幽靈手串和一串金發晶手串。 陳麗麗表示,她在下單前曾私聊商家, 希望能夠提供商品的視頻或圖片一對一發 貨,但被商家拒絕。「當時是有存疑的,不過 評論區的返圖看上去很真實,覺得手串的成 色很好。而且商家也承諾成品為天然水晶, 和評論區所呈現的是一樣的質量,我就放心 購買了。」收到水晶手串後,陳麗麗很快就發 現了問題:綠幽靈手串的串珠內部有明顯的 染色塊,顏色不均勻且分布有殘留色帶,與 天然綠幽靈的顏色差距甚遠。此外,金發晶 手串的孔道發黃,疑似有炒蠟的痕跡。陳麗 麗第一時間聯繫商家溝通,指出產品為染色 水晶,要求假一賠四。「商家永遠只是回復, 不滿意可以退貨退款,對產品是假貨這一點 自始至終沒有正面回應。」 維權無果後,陳麗麗帶著購買到的水晶 手串前往了檢測機構,取得合法憑證證明產 品為染色水晶。隨後陳麗麗輾轉平台投訴、 12315等多種維權渠道。陳麗麗稱,商家在平 台介入後依然以不是假貨為由拖延處理,即 使提供了檢測報告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在不斷投訴下,最終陳麗麗追回了金發晶的 退款,但更貴重的綠幽靈的費用以及檢測費 用則「打了水漂」。 相同的套路也發生在張濤身上,但造假 材質從染色水晶變為了方解石。張濤表示, 他在網上一家旗艦店花費438元購入一個黃水 晶球。收到商品後,張濤很快意識到可能買 到了假水晶,「水晶球異常沉重,重得不像是 天然水晶」。隨即張濤聯繫商家要求提供質檢 報告,令其哭笑不得的是,商家發送的質檢 報告中顯示產品材質為方解石,並非先前宣 傳的天然水晶。 在發現所購水晶球為方解石後,張濤多 次嘗試與商家溝通尋求解決方案,但遭遇商 家推諉責任,建議顧客直接與平台或工商部 門溝通,隨後便不再回復。張濤表示,在與 商家溝通未果後,他開始轉向至平台投訴。 隨後商家迅速下架了黃水晶球的商品連結, 重新發布商品時,材質信息已從原來的「水 晶」更改為「方解石」。 公開賣假非個案,在黑貓投訴中搜索顯 示,近一年來關於水晶的投訴超1400條,主 要集中在商家虛假宣傳、水晶材質造假等問 題。而在張濤投訴後,其購買的旗艦店直播 間,商家仍在利用「純天然水晶」的話術宣傳 推廣。直播間的工作台上擺放著形態各異的 水晶擺件,主播熱情地向觀眾介紹每一種水 晶擺件的功效和涵義。 在主播的宣傳話術中,張濤所投訴的黃 水晶球不僅被宣傳為純天然水晶,還被賦予 了命理色彩和養生屬性。在該黃水晶球的商 品標題和介紹頁面中,諸如「純天然水晶」的 宣傳仍處處可見。該產品唯有在底部的商品 參數欄中標註有「方解石材質」,然而一般消 費者難以注意到。 水晶熱賣 假貨氾濫 相比金飾翡翠 顏色更多價更低 ■水晶市場魚龍混雜,不少商家標榜的天然水晶其實是染色或者玻璃製成。圖為遊客在水晶集 市選購商品。 資料圖片 ■玄學加持和超高的顏值,是水晶備受喜愛 的重要原因。圖為水晶雕刻的小鳥。 資料圖片 如何分辨真偽 眼看 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 境影響會含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 時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 絮狀物質。 觸摸 即使在夏天,用舌舔或觸摸表面也 有冷冰冰的感覺,假的則無涼爽的感 覺。 光照 天然水晶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 個角度看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的則 不能。 硬度 天然水晶硬度大,輕敲的感覺跟假 的明顯不同。 儀器鑑定 拉曼光譜儀、紅外線光譜儀、紫外 可見近紅外光譜儀、X光贏光分析儀 等,都可以做寶石鑑定。 公開賣假非個案,在黑貓投訴 中搜索顯示,近一年來關於水晶的 投訴超 1400 條。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