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02.14.2025 星期五 港聞 警方搗破一個「彈票黨」詐騙集 團,揭發騙徒在網上討論平台或拍 賣平台,接觸出售名錶、名袋、音 響設備等名貴商品的賣家,假意 有興趣交收,傾洽後會存入空頭支 票,令賣家信以為真;賣家直至收 到銀行退票通知後,始知受騙。警 方在周二及周三在全港拘捕10名男 女,除有集團主腦及骨幹成員,亦 包括支票戶口持有人,該詐騙集團 涉與去年8月至今年2月合共28宗同 類案件有關,失物約值46萬元,單 一最大損失為69500元,涉及一隻名 牌手錶。 新界北總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 總督察王玉欣表示,涉嫌「串謀詐 騙」被捕10名男女,包括2男1女非 華裔人士(30至59歲),案中涉及28 名受害人,騙徒與受害人在交易過 程中,騙徒會訛稱不太方便見面交 收,聲稱安排運輸公司司機收貨, 再在網上平台預約運輸公司司機到 受害人住所或公司附近收貨,其後 安排同黨到港鐵站接收。 受害人其後收到銀行通知始知 存款是由空頭支票存入,騙徒亦在 社交媒體將受害人帳戶封鎖,無法 再與他聯絡。而在交易過程中,騙 徒亦會以不同藉口催促,如要即將 出國公幹等,令賣家心急完成交易 放下戒心。警方呼籲市民,在網上 出售物品時切勿單憑入數收據,相 信已收取款項。除檢查銀行「存款結 餘」外,應檢查「可用結餘」,如有懷 疑可向銀行查詢或終止交易。 本報記者林思明香港報道 警破網騙商品「彈票黨」拘主腦等10人 相依為命不懂求助 單位傳出惡臭揭悲劇 智障漢伴7旬老父屍體兩日 現場為蝴蝶邨蝶影樓一低層單 位,住有姓陳(78歲)老翁及其 患有智力障礙的幼子,街坊指該名 幼子不時會在屋內大叫,消息稱, 陳翁有兩名兒子,長子已婚居於內 地,兩日前曾聯絡父親,故警方初 步估計陳翁死去約一至兩日。 倒斃客廳屍體發脹 事發13日4時許,蝶影樓保安員 報案,指有街坊稱蝶影樓一單位傳 出濃烈異味,消防員接報到場,利 用工具破門進入單位,發現78歲男 戶主倒斃在客廳位置,屍體已經腐 爛發脹及發臭,人員同時在單位發 現死者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他未 有受傷,由救護車送往屯門醫院檢 查。 警方經初步調查,懷疑幼子不 知父親已經去世,伴屍兩天而不懂 求助,由於他有自理能力,可自行 飲食,過去數日以家中賀年食物等 糧水維生,唯他未能向警方講述父 親何時倒斃屋內,警方初步相信事 件無可疑,將案件列作「屍體發現」 處理,老翁死因仍有待稍後驗屍確 定。 翻查資料,過往不時發生同樣 伴屍事件。2016年10月,沙田新翠 邨一名48歲患有智障男子,被發現 隔著上了鎖的鐵閘,在住所內呆 坐,面部有傷勢,保安員見狀報 警,消防到場爆門後,在一個房間 內的床邊地上發現一具已發脹的屍 體,為事主的77歲母親,初步估計 智障男伴屍已有一星期。 屯門蝴蝶邨揭發伴屍悲劇!一對相依為命父子,居於蝶影樓一 低層單位,78歲老父倒斃在客廳,患有智力障礙的44歲兒子卻懵 然不知,不懂求助,伴屍兩天,直至大廈保安員及鄰居13日發現 單位傳出惡臭,始報警求助揭發事件,消防破門入內,發現屍身已 腐爛發脹,死者兒子無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檢查,警方初步相信事 件無可疑,將案件列作「屍體發現」處理,稍後會驗屍確定死因。 ▍本報記者黃文威香港報道 ▍ ■屯門蝴蝶邨蝶影樓一低層單位揭發 伴屍悲劇。 黃文威攝 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無 可疑,將案件列作「屍體 發現」處理。 警方繼續調查元朗本周二發 生文氏三代命案,93歲老父及69 歲兒子在振興新村單位內身中多 刀死亡,消息稱,調查人員初步 懷疑兇手是案發後發現在朗屏邨 墮樓身亡的19歲孫兒,他最近曾 向親友吐露,因協助爺爺處理與 發展商打官司,感到壓力頗大, 但礙於三爺孫俱亡,動機依然撲 朔迷離。文氏三爺孫一夜喪命震 驚全村,13日有街坊獻花哀悼。 事件震驚全村 街坊獻花哀悼 死者中93歲老爺文叔全名 「文彥均」,年幼時家境清貧,小 學二年級輟學;他居住振興新村 36座地下一個450平方呎單位, 曾經營一間「國記食店」,10年前 因年老體衰而結業,6年前,文 叔妻子患腦退化症入住老人院, 剩餘他獨居上址。消息稱,文叔 是新田大地主,至少有7幅地。 1987年透過繼承遺產獲得土地業 權,其餘業權原屬其8名兄弟, 近年新田一帶地皮水漲船高,發 展商欲收購發展,但文叔拒絕出 售自己部分,最終鬧上法庭。 文叔與同死亡的兒子文國強 (69歲)關係不錯,文叔退休後, 國強不時來探望老父,亦協助老 父打官司,但文叔性格固執,兩 父子偶爾會為賣地事宜爭執,曾 揚言:「我死咗就賣地」,引致兩 人近年關係一般。警方初步驗屍 發現,兩父子均於右前額和右耳 有刀傷,在場檢獲染血生果刀及 剪刀,相信二人在廚房位置遇 害。 據知,負責的重案組人員調 查後得悉,19歲孫兒文浩朝,最 近協助爺爺處理與發展商打官司 事宜,曾對親友表示感到壓力頗 大,有探員私下分折,推斷兇手 就是孫兒,不排除他一時壓力爆 煲,衝動做出過激行為,事後悔 不當初,報警後行往朗屏邨跳樓 自殺。 本報記者許文光、 戚偉達香港報道 樓市升跌左右香港經濟大環 境,適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 布在即,市場普遍期望政府有利 好經濟及樓市措施出台。由於政 府在去年已全面撤辣,為進一步 刺激樓市,有發展商及業界人士 便建議可放寬投資移民在港購住 宅物業的限制,將範圍延伸至任 何樓價物業。 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 事黃光耀13日表示,目前投資移 民計劃允許申請人投資住宅物 業,物業金額須為5000萬元或以 上,建議政府可考慮在投資移民 計劃中,撤銷將資金投放於樓市 的限制,並讓合規格住宅物業延 伸至「任何樓價」。另外,黃提議 政府可考慮豁免或減少指定種類 買家的釐印費,例如首次置業人 士等,有助減輕其置業負擔,並 可增加入市吸引力。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暨 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亦指,現時 樓價已處於具吸引力的水平,而 且自從去年樓市全面撤辣後,除 了香港買家,內地買家到港置業 的積極性亦顯著提升,認為政府 可以進一步提升該批客源的入市 意欲。若政府全面納入住宅物業 於新投資移民計劃範疇,相信可 顯著提升香港樓市的吸引力,特 別是對內地買家及高淨值豪客, 措施不僅能刺激樓市需求,還能 帶動整體經濟增長,屆時不但推 動高端豪宅,連帶中小型物業市 場亦受惠。本報地產組香港報道 三代離奇同日死命案 警疑兇手為墮斃孫兒 業界冀 《預算案》 撤銷 投資移民購買住宅限制 ■警方新界北總區公眾活動調查組 高級督察胡卓軒(左)及科技及財富 罪案組總督察王玉欣交代案件。 林思明攝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月底 公布,2元乘車優惠檢討成焦點。 有政黨早前建議公共交通營辦商亦 應向60至64歲長者提供半價優惠, 以減省政府補貼額度。不過九巴13 日表示,若政策調整令九巴需補貼 「2蚊車」開支,將有加價壓力。有 立法會議員指,除了調整60至64歲 人士的乘車優惠,更要考慮如何解 決「長車短搭」問題;又認為目前最 優先要做的,是政府部門應檢討如 何壓縮開支及善用人手。 政府在2022年將「2蚊車」優惠 門檻降至60歲或以上人士,以鼓 勵長者出行,唯在人口老化及財赤 下,相關補貼已成庫房重擔。九巴 指,作為公共交通一分子,認同「2 蚊車」對鼓勵長者出行上有一定程 度成效,唯作為「社會福利政策」, 相關開支應由政府,而非營辦商來 承擔。九巴指,現時財政壓力不 少,專營權下只有約2000萬元盈 利,對公司長遠發展並不理想,且 目前整體客量只恢復至疫前九成, 12至64歲乘客較2018年更少12%。 客量恢復至疫前九成 九巴又透露,目前薪酬佔整體 開支6至7成,且市場勞動人口正減 少,須提升待遇才能留住人手;加 上市民出行模式改變、鐵路網擴張 等因素下,整體巴士乘客量有所減 少,營運上仍有不少挑戰,「視乎 新一份《預算案》措施,不確定是否 會再申請加價。」對能否針對「長車 短搭」設分段收費,九巴指一直有 與運輸署商討擴展分段收費,但實 施方法上雙方有不同考慮,如上下 車均要拍卡,要思考拍卡機位置會 否影響人流運轉等,「運輸署也提 出要考慮長途客,如屯門過海巴士 若分段收費,頭3個站可能已好多 短途乘客坐滿,結果第4個站等上 車的長途客就可能上不到。」 至於能否再增非票務收入,九 巴指目前非票務收入主要依靠車身 及APP廣告,冀外界明白「每一間 巴士公司都需要穩健的財政來確保 營運順利」。另公司正改裝10架舊 車作開篷巴士,並研究拓展旅遊線 以吸引遊客;今年上半年巴士車廠 預計可提供商用車充電服務,亦正 研究發展更多轉車站租賃業務等。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邵家 輝則在電台節目指,若政府無其他 方法處理財赤,便有需要調整「2蚊 車」。他提及,當年政府提出將受 惠範圍降至60歲時,政界「不無疑 問」,唯因當時政府財政狀況非常 穩健,故未有太多人反對,「當時 很多議員心態是若有錢做多點善 事,梗係好啦。如果有錢甚至應該 50歲、全民兩蚊最好添啦,但無錢 嘛,唔係左袋出就係右袋出。」 邵家輝指出,現時最優先要做 的是政府各部門應根據財政情況, 各自縮減開支,舉例如疫情後邊境 關口有6、7人量體溫是否有需要、 洗街次數應否調整等。邵又謂,觀 察到政府大量投資科技以減省人 手,但又不斷增加職位,開支會無 法縮減,擔心財赤問題未解決,或 影響日後巿民的福利。 本報記者謝宗英香港報道 九巴稱補貼 「2蚊車」 有壓力 ■發生命案的元朗振興新村村屋 單位。 《財政預算案》月底公布,全 城關注2元乘車優惠計劃如何調 整,近期有政黨提出向公共交通 營辦商埋手,建議巴士公司向60 至64歲人士提供半價優惠,以節 省政府補貼差額,履行更多「社 會責任」。不過,九巴13日與傳 媒春茗時稱,任何落水變動都會 令九巴營運百上加斤,將有加價 壓力,又指福利政策應由政府承 擔,而非營辦商。 站在巴士公司角度,目前向 6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半價優惠, 已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倘 進一步下調半價門檻至60歲,財 政可持續性頓成疑問。以專營巴 士為例,九巴上年度扭虧為盈賺 約2000萬元、嶼巴賺290萬元, 城巴則虧蝕約5700萬元,有業界 人士指巴士公司經營困難,倘再 承擔額外開支,隨時倒蝕,所謂 「羊毛出在羊身上」,屆時巴士公 司勢申請加價,最後只是把成本 轉嫁市民。 近年流行講企業要有社會責 任,但有商界人士直言,商業 運作除了講愛和責任,還要「計 數」,倘政府因財赤而要求本身 已盈利不多的營辦商擴展半價優 惠,質疑是變相把推動福利政策 責任放在營辦商身上,慷他人之 慨,況且當年主動降低2元優惠 門檻的是政府。 現時大部分營辦商向65歲或 以上長者提供半價優惠,在2元 乘車計劃下,政府只會補貼「半 價減2蚊」的差額,唯60至64歲人 士則以車費正價計算,令補貼 金額不斷擴大,本年度預計達60 億元,比去年大增五成。政府在 2023/24財年需向交通營辦商補 貼39億元,港鐵和專營巴士佔最 多,分別逾15億元。 對於九巴擔心影響營運抗拒 「落水」,工聯會議員陸頌雄稱 明白巴士公司經營不易,但認為 應用其他非票務方式增加收入, 不可能將所有責任推給政府, 「政府補貼咗咁多年,拎返少少 出嚟都唔得?」民建聯議員陳恒 鑌指,營辦商也是2元優惠受惠 者,長者出行便宜、多了人乘搭 公共交通,回饋一部分收益非常 合理。他認為,若60至64歲人士 改收半價負擔太重,政府可提出 一個「批發價」中間落墨,例如補 貼車費的七、八成等,讓營辦商 較易適應,一切有討論空間。 至於加裝器材推動分段收 費,陳恒鑌指營辦商不會有商業 誘因,因會少收車費,必定提出 眾多反對理由,但只要政府下定 決心做,營辦商亦必須配合。議 員張欣宇說,據他了解巴士加價 加幅最多的許多屬長者熱門路 線,尤其是來往口岸的B線,因 此巴士公司已受惠不少,但認為 政府與其推動巴士公司優惠,更 有效做法是管住每年加幅。 另一議員謝偉銓則指,要求 營辦商負擔更多2元優惠成本未 必公道,因盈利減少後只會向政 府申請加價,相關建議只是把問 題延後出現。有建制中人直言, 2元乘車並非財赤主因,數十億 開支對比千億財赤只是九牛一 毛,社會卻花極多時間爭論,認 為應聚焦更有意義的滅赤選項。 2元優惠營辦商抗拒 議員倡中間落墨 大棋盤 聶風 ■2元乘車優惠 應否調整引起 熱議,外界估 計《預算案》將 有著墨。 資料圖片 ■警方到場經調查後,將案件列作 「屍體發現」處理。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