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1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根據商戶提供的監控影像,可 見多名青少年快步闖入緬街 40-06號大樓入口,動作迅速、來去 頻繁。有樓上商戶指出:「這些人在 樓裡吸大麻,還有大人在外頭給他 們賣大麻。他們天天都來,有時候 還把大樓門關起來吸大麻。」 一名會計師說,目前正值報稅 高峰期,但樓道裡大麻味濃重、經 常聚集數人,「客人都不敢進來,對 我們影響很大。」 理髮店業主表示:「他們還把大 麻和白色的東西藏在我們樓下信箱 裡,他們擋住樓下大門,根本沒人 敢進來。我們只能下樓去接客人上 樓。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年多了,房 租那麼貴,我們是實在忍不了了。」 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建議:「情況 持續一年多了,我覺得最好就是安 排幾個警察在路口站崗一兩個月, 讓他們不敢來。」 某駕訓班也提到:「樓道裡常有 青少年出沒,他們會堵在入口,偶 爾還上三樓。」 記者實地探訪時發現,大樓三 樓入口已被消防標誌封鎖,但據周 圍業者介紹,這些青少年仍會跑到 或跨過標識,到三樓活動。「客人越 來越少,生意做不下去,真的沒辦 法。」一位商家無奈表示。 緬街街道:「盜竊頻發 顧客被 騷擾索錢」 記 者 於 現 場 觀 察 發 現 , 「Popeyes」與緬街地鐵口附近,常有 數名年輕男子聚集街頭,有人靠牆 抽菸、閒聊,有人不時來回走動, 偶爾會主動攔下路人搭話。多位受 訪商戶指出,這群人幾乎每天都在 原地出現,「就是他們,天天都站在 這,哪裡都不去,還會跟人要錢。」 「偷東西的人太多了,麵包、汽 水都偷,我們櫃子都得上鎖。」附近 麵包店店主表示,「大麻味很重,天 氣熱的時候頭都會暈。」 附近一間零食店店主指出: 「不只是年輕人,各種人都有。他 們晚上七點多聚在一起聊天,雖然 不是故意堵門,但我們中國人看到 他們在那裡,就想著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乾脆就不進去了。」她補充: 「他們會向顧客索錢,說『我餓了, 給我一塊錢』,我們都提醒客人別理 他們。」 記者在「Popeyes」店內也遇到類 似情況,一名年輕西語裔男子上前 攔住記者並表示:「我餓了,給我 錢。」記者也曾多次在凱辛娜大道附 近的麵包店附近被該男子索要金錢 或食物。 「我基本上都是打包帶走,他們 老是在這裡聚一堆,太嚇人了。」一 名在場食客說道。在9日警民會上, 也有居民反映曾在Popeyes用餐時, 遭遇西語裔青年男女騷擾。 尋求解決方案 匯聚社區力量 記者走訪期間,適逢市議員候 選人王浩倫前來現場了解情況,遂 一同與商戶和警員進行溝通。 王浩倫表示,「警方已承諾將安 排兩位警員於該區域長期巡邏,並 與在地商家建立直接聯繫。」 王浩倫呼籲商戶與居民團結應 對,並鼓勵民眾於4月18日下午6點 前,前往他位於凱辛娜大道43-31號 (Kissena Blvd)的服務處參與聯署, 共同向警方遞交情願書,爭取更有 效的警力部署與治安改善。他強 調,社區安全有賴居民與商戶共同 守護。「團結力量大,請不要放棄希 望。」 在商戶集體反映後,市議員 黃敏儀辦公室也向本報回應:「上 周有商戶來我們辦公室談這個問 題,我們已聯絡109分局的社區協 調警員(Neighborhood Coordination Officer,簡稱NCO),讓他們了解 情況的嚴重性。NCO表示將與商家 協商解決方案,並聯繫警方的緝毒 小組。」 她補充:「我們辦公室將持續 與警方和商戶保持聯繫,同時建議 各商戶主動聯絡我們辦公室或者 自己所屬區域的社區協調警員。」 黃敏儀辦公室指出,商戶可透過 以下網站查詢自身所屬分區(109 分局分為A、B、C、D四區)及對 應NCO的聯絡方式:https://www. nyc.gov/site/nypd/bureaus/patrol/ precincts/109th-precinct.page。 「我們中國人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現在是實在不能忍了。」法拉盛緬街40-06號商業大樓的 一位商戶無奈地說。在9日舉行的109分局警民會上,有緬街商戶向警方反映,大樓及周邊區域長期聚 集可疑人士,涉及吸食大麻、滋擾顧客與偷竊行為,嚴重影響營運與治安。10日,在實地走訪中,多 家店舖業者表示此情況持續一年有餘,「一到下午,這裡就變成了他們的地盤。」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 ■Popeyes炸雞店門口。 ■商戶提供的監控錄像截圖。 ■王浩倫走訪。 ■地鐵站附近。 ■大樓入口。 109分局警民會 聚焦入室盜竊 居民述驚險經歷 皇后區109分局於本月9日晚 間在白石鎮召開警民會議,通報 轄區近期治安狀況,並重點針對 入室盜竊與詐騙案件的高發趨勢 進行說明。分局局長科爾曼(Kevin Coleman)在會中詳細介紹近期活 躍的犯罪手法。市議員帕拉迪諾 (Vickie Paladino)、皇后區地檢辦 公室及紐約市交通局代表亦出席會 議。 科爾曼表示:「截至本周,我 們轄區的重大犯罪率比去年同期下 降18%。大多數類型的犯罪都有所 下降,唯獨入室盜竊案件顯著上 升,從去年的106起增至今年的136 起,增幅達28%。」 他指出,此類案件多集中於白 石鎮至灣台(Bay Terrace)一帶,特 別是在25路至32大道、155街至169 街之間的區域。犯案時間主要落在 上午9時至晚間9時,以白天住戶不 在家及傍晚時段最為頻繁。嫌犯多 來自康乃狄克州與賓州,多為專業 的外州竊盜團夥,行動隱密、偽裝 技巧高明。 「這些人非常有經驗,會戴上 口罩,穿著反光背心與安全帽,偽 裝成市政或建築工人以降低住戶戒 心,」科爾曼表示。犯案時通常駕駛 SUV等大型車輛,雙排停放在安靜 街道上,由同夥在車內待命接應。 多數竊盜是從後門或後窗潛入,有 時甚至利用屋主後院的梯子翻窗進 屋,得手後迅速離開現場。 為防範此類案件,他建議民眾 加裝門鈴攝影機、感應燈與具警報 聲響的系統,並在外出時開燈、將 車停放於車道上,營造「家中有人」 的假象。他也強調,若發現陌生人 在鄰居門前、車道或後院逗留,應 立即撥打911報警,「警方會優先處 理此類警情。」 除了入室盜竊,警方也正追查 一個由中東裔女性組成的詐騙團 夥。該團夥於3月底在轄區內犯下 兩起案件:其中一名患有失智症的 高齡女性被騙開門後財 物遭竊;另一名正在車 庫作業的男住戶,則在 其中一名嫌犯與其攀談 時分心,讓其他人趁機 進屋行竊。 警方指出,這類詐 騙常針對老人或英語能 力有限的族群。嫌犯有 時會以「換項鍊」的手法 掉包受害者的真首飾, 並透過接近、稱讚等方 式分散對方注意。科爾曼提醒: 「我們常說孩子不要與陌生人說 話,其實成年人也該保持警覺。」 他也提到,近期另一類「轉移 注意力型」街頭竊案數量也有所上 升。犯嫌常尾隨剛從銀行取款或商 店購物的民眾,隨後以「車胎被扎」 或「車底有碎玻璃」等理由誘使車主 下車,趁機由同夥竊取車內財物。 警方建議民眾避免與陌生人發生不 必要互動,若察覺被尾隨,應儘速 前往警局或人多處尋求協助。 會議中,一名居民分享其88歲 母親兩次遭遇入室盜竊未遂的親 身經歷。他表示,兩周前母親外出 時,兩名中東裔女子先按門鈴探查 是否有人,隨後闖入後院,嘗試從 後門入內。雖然門窗緊閉,仍疑似 遭撬,所幸當側門被打開時警報器 響起,嫌犯立即逃逸。幾日後,又 有一對男女上門,自稱推銷聖經, 並試圖用不流利的意大利語博取信 任,雖未成功入內,仍令全家人驚 恐不安。 該居民呼籲警方縮短響應時 間,並提醒鄰里:「按門鈴其實是 在確認家中是否有人,這種情況千 萬不可掉以輕心。」 市議員帕拉迪諾亦於會中重申 對警方的支持,並表示將持續爭取 更多資源投入社區治安建設。她強 調,目前社區面臨的安全挑戰前所 未見,唯有警方與居民攜手合作, 方能有效應對。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根據警方,史丹頓島的亞馬遜 (Amazon)倉庫於9日晚間發生一宗 意外死亡事故,一名工友遭一輛箱 式卡車(Box Truck)倒退時撞及, 送院後證實斃命。 警方指出,這名不幸被撞斃的 是34歲的工友,案件在9日晚間11 時許發生在位於史島布隆菲爾區 (Bloomfield)海灣大道(Gulf Ave) 546號的設施內。 警方指,涉及致命車禍和被撞 斃者都非亞馬遜的僱員,他們是另 一家公司的員工,警方消息指,當 時一名40歲的男子正在倒車駕駛廂 型車,隨後車輛撞到了站在貨車後 面的34歲男子。 警方是在接待一通911報案電 話指,該地點有一名行人被撞後 到場調查,隨後召來緊急救護車 將被撞男子送往附近的西布萊頓 (West Brighton)的利治蒙大學醫學 中心(Richmon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他在該醫院被證實已死 亡。 車禍發生後,涉及的箱式卡車 留在現場協助警方調查。 警方發言人表示,至到昨日晚 間尚未逮捕任何人,調查仍在進行 中。但有查案警員形容,警方正在 調查被撞者當時是否站在駕駛者的 盲點(Blind Spot)導致涉及的司機 沒有看到他。至到周四早上,一輛 警車仍在場駐守。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109分局警民會。 ■史島亞馬遜肇致命事故。 周邊區域長期聚集可疑人士 B2 04.11.2025 星期五 僑社 緬街商戶:大麻味瀰漫 客人不敢上樓 史島亞馬遜意外事故 工友遭箱式卡車撞斃 王浩倫表示,「警方已 承諾將安排兩位警員於該區 域長期巡邏,並與在地商家 建立直接聯繫。」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