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30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7 04.30.2025 星期三 香港時事雜誌 屋宇署於2008年公布的《設計手 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為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訂立明確標準, 涵蓋通道設計及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規 範。過去10多年間,當局多次修訂該 手冊,確保殘疾人士出行暢達。去年2 月,屋宇署委託顧問公司全面檢討該 手冊,包括更新通用設計原則及新暢 通易達洗手間的設計要求,以提升私 人樓宇的無障礙設施。 去年5月至7月,顧問公司進行 第1輪諮詢會,收集殘疾人士就無 障礙建築設計的意見,然後制訂初 步建議;上月底再跟殘疾人士團體 進行第2輪諮詢,就初步方案徵求 意見,殘疾人士團體反應熱烈。有 關研究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 暢通易達洗手間是指男女廁 外的無障礙設施,主要供殘疾人 士如輪椅使用者、長者、行動不 便人士、孕婦及兒童使用,一般 面積較寬敞,並增設扶手,確保輪 椅使用者有足夠的空間移動輪椅出 入。另一個特點是配備電子感應系 統的電動門,免觸式操作,免卻出 現殘疾人士費力推門的情況。 靠近地面及近門位置宜增救援鐘 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嚴楚碧指出,電動門利用電子感應 系統開關,原為殘疾人士帶來極大 方便,但不少殘疾人士反映,不同商 場、醫院及公廁的電動門設計不同, 殘疾人士每次都要學習及適應,個別 電動門的開啟或關閉指示欠清晰,有 時亦反應較慢,遲遲未關上門。她 稱,曾要驅動輪椅去到洗手間最盡 頭,確保已遠離電子感應系統,電動 門才順利關上。 嚴補充,早前曾有一次使用電動 門的極不愉快經歷,令她留下陰影。 嚴指出,進入洗手間後按指示關上電 動門,然後從輪椅轉移到座廁,期 間竟發現電動門突然開啟,嚇得持續 大叫「有人」,並立刻返回輪椅。她憶 述,當時萬分尷尬,幸最後無人進入 洗手間,但已飽受驚嚇。她指,經此 教訓,現時每次使用設置電動門的洗 手間前,都必先在旁確認操作程序, 確認運作正常才入內。 因工業意外截肢的麥耀強靠輪椅 代步,作為肢體傷殘人士自助組織 「迎風群傲社」的成員,平日定期巡視 社區的無障礙設施。對暢通易達洗手 間普遍採用電動門,他關注電動門主 要向外開啟,若開門時有長者、視障 及行動不便人士路過,擔心未及避開 會被電動門撞上,構成危險。 倡拉門改趟門 減意外風險 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總幹事盛李廉 提到,部分電動門採揚手感應式設 計,需用在特定位置晃動手部發出開 關門指示,但對失去視力的視障人士 而言難做到。他稱,曾向個別商場提 議,在保留有關設定同時,亦維持設 實體門柵及按鈕式開關裝置,讓視障 人士可以按鈕關門。另一名視障人士 Sam則提議將拉門改為趟門,因趟門 左右拉較易操作,但同時須增加語音 提示。 嚴楚碧亦指,留意到不少暢通易 達洗手間只符合《設計手冊》的基本要 求,但未照顧到殘疾人士的切身需 求。她指,現時暢通易達洗手間普遍 設有救援鐘,但不少救援鐘設於離地2 至3呎的牆身,估計是假設殘疾人士坐 輪椅按鐘求救,「要是殘疾人士意外墮 地,便難以按動有關救援鐘,性命堪 虞。」她建議,未來要在靠近地面及近 門位置,增設2個救援鐘。 她亦指,現時洗手間多採用自動 感應沖廁系統,唯不少殘疾人士反映 系統太靈敏,從輪椅轉移到座廁或反 向移動時,往往意外觸發沖水系統, 濺濕衣服及身體。她又指,曾有殘疾 人士由照顧者陪同如廁,當照顧者協 助事主返回輪椅時,亦觸動感應器, 結果遭沖廁水濺中面部,十分狼狽, 認為可否改用傳統的手動沖水設施。 設煙霧感應器 加強巡查杜絕濫用 嚴楚碧又提到,殘疾人士或輪椅 使用者如廁期間可能弄髒雙手,若過 程中需要導尿更甚,但現時暢通易達 洗手間內一般只設1個洗手盆,且距離 座廁較遠,殘疾人士須先由座廁返回 輪椅,再驅動輪椅去洗手盆,過程中 已弄髒輪椅,認為未來可考慮於座廁 旁加裝小型洗手盆,讓殘疾人士如廁 後即時清潔。 麥耀強則關注有關洗手間被濫用 作吸煙室和休息室,「普遍要等候半小 時,最長時間更達45分鐘。」他稱,曾 有行動不便的長者及輪椅使用者因等 候時間太長而失禁,批評佔用的市民 行為自私,建議於洗手間內設煙霧感 應器發聲示警,以杜絕有人在暢通易 達洗手間吸煙。 針對有人長時間佔用,他贊成將 個別洗手間上鎖,但認為要有清晰指 示,讓殘疾人士可以在人有三急時, 聯絡到管理人員開門,確保殘疾人士 的使用權。 因應暢通易達洗手間的面積較 大,有行動不便或使用助行架的長者 亦喜歡使用,麥耀強指,現時暢通易 達洗手間被濫用情況猖獗,當局可針 對長者需要,於男廁內增建面積較 大、設扶手裝置的長者友善洗手間。 盛李廉亦指,當局檢討及優化《設 計手冊》的用意良好,建議屋宇署增加 突擊搜查行動,若署方人手不足,可 委託殘疾人士團體協助巡查,但同時 要落實執法及檢控,才能收到阻嚇作 用。 不少暢通易達洗手 間只符合《設計手冊》的 基本要求,但未照顧到 殘疾人士的切身需求。 嚴楚碧 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暢通易達廁所維修平均停用最長達18天 政府部門近年新建的公廁均附設 暢通易達洗手間。過去3年,當局接 獲逾500宗相關投訴,另有約110個政 府管理的暢通易達洗手間因維修而停 用,最長平均停用時間達18天,有殘 疾人士指情況並不理想。 涉設施損壞清潔問題等 據勞工及福利局資料,由2022至 2024年,當局共接獲約521宗有關暢 通易達洗手間的投訴,涉及食環署、 漁護署、民政總署及康文署(見表), 主要牽涉設施損壞、設施不足和清潔 問題。有殘疾人士指,食環署及康文 署的暢通易達洗手間使用率極高,損 耗量亦大,但當設施嚴重損壞或電動 門出現故障,往往維修需時,尋找替 代設施不易。 此外,過去3年,食環署、民政 總署及漁護署轄下有111個暢通易達 洗手間因維修而停用,平均停用天數 介乎9至18天,當中食環署佔75個最 多,平均停用日期達18天;民政總署 管理的27個相關洗手間分布全港社區 中心及社區會堂,平均停用10天;漁 護署轄下亦有9個相關洗手間因維修 而停用,平均停用9天,主要位於露 營營地及燒烤場,亦包括新落成的塱 原自然生態中心。 ■屋宇署正就《設計手冊:暢通無阻 的通道2008》進行檢討。 ■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總幹事盛李廉建 議,暢通易達洗手間保留實體按鈕及 扶手設計。 受訪者提供 ■有殘疾人士指,救援鐘設於牆身較 高位置,若不慎墮地恐未能觸及求救。 ■有團體 建議就濫 用暢通易 達洗手間 加強執法 及檢控。 ■有團體希望於座廁旁設小型洗手盆。 受訪者提供 ■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嚴楚碧表示,曾於使用 暢通易達洗手間的電動門時遭遇不愉快經歷。 受訪者提供 香港積極推動傷健共 融,近年政府公廁、私人樓 宇及商場等均增建了暢通 易達洗手間。屋宇署正就 《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 通道2008》進行檢討,已 於上月召開諮詢會聽取各界 意見。有殘疾人士指,暢通 易達洗手間普遍採用免觸式 電動門,唯其電子感應系統 屢出事故,曾有女性輪椅使 用者如廁期間,遭遇電動門 突然開啟的尷尬情況。有建 議指,應增設救援鐘、將自 動門改用趟門,並須防止有 關洗手間被濫用。有團體強 調,當局完善設計手冊之 餘,亦應加強執法及檢控, 才能發揮阻嚇作用。 記者關英傑 有關暢通易達洗手間 的投訴 2022年至2024年 民政總署 2宗 康文署 約10宗 漁護署 約20宗 食環署 約480宗 資料來源:勞工及福利局 ■香港積極推動傷健共融,近年政府公廁、私人樓宇及商場均增建暢通易達洗手間。 如廁期間突遭開門 輪椅使用者籲優化設計 免觸電動門常故障 無障礙洗手間不舒暢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