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04.30.2025 星期三 港聞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指,「控 煙十招」有個別太過極端,會引起反效 果。他們原則上支持為市民健康著想,循序 漸進加強教育、提供戒煙服務等,減少吸煙 人數及青少年吸煙的機會,然而個別政策太 過極端,例如禁加味水煙,明顯影響酒吧生 意,站在煙民角度「香港本身已唔好玩,上面 (內地)又有嘢食,啲有水煙嘅酒吧仲好靚」, 最終只會加劇消費力外流。他坦言一群朋友 外出消遣,總有一、兩個是煙民,要是加味 水煙被禁,只會令大家「拉大隊」北上。 應最優先打擊「火車頭」 煙民團體「煙語知聲」發言人楊浩泉在同 一節目表示,「去得酒吧嘅就唔好同我講健 康」,市民年滿18歲,去酒吧消遣放鬆,會接 觸煙酒,本身就不是一件健康的事,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風險,「然後佢就同你講啲加味煙 唔健康」,整件事不合邏輯。 他又指政府只是禁加味煙、電子煙等, 這些產品比原味煙淡很多,政府卻只禁另類 煙,質疑到底如何「健康」法。他認為按健康 的邏輯,政府最優先禁的應是傳統煙,因為 尼古丁、焦油最多。 他認為控煙政策應是平衡各方,包括政 府稅收、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的狀態,如果真 的為市民健康著想,最優先打擊應是「火車 頭」,因為這個最影響非吸煙者,但偏偏政府 沒有做,「政府家嘅政策,係唔會令到非吸 煙者有更好嘅環境」。 政府提出「控煙十招」,其中禁加味 煙一項最受爭議,預料於2027年推行, 屆時加味的水煙會一併受影響。有煙民 團體29日早在商台節目質疑,市民到酒 吧消遣,本身已經充分考慮接觸煙酒對 健康的風險,認為政府政策達不到預期 效果,徒令消費力繼續外流。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 ▍本報地產組香港報道 ▍ 指市民到酒吧消遣 健康風險「大家都知」 團體恐禁加味水煙徒令消費力外流 紅磡站擬建休閒娛樂地標 田北辰︰有望成南中國蒙地卡羅 發展局已公布 紅磡站周邊和海濱 一帶用地的初步 發展建議,包括 擬興建一座樓高 53層、頂層設空 中步道等休閒娛 樂設施的地標建築 物,並建設世界級遊艇 停泊設施等。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 (圖)表示,當局可提供設計及項目管理服務 費予港鐵成為中介,交港鐵利用片區開發的 方式讓不同發展商作投標,意味「政府不用 出錢、港鐵只是收取服務費,發展商完工後 的利潤可與政府分紅。」 倡港鐵作中介讓發展商投標 田北辰29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時 表示,「相信這邊的私樓可以賣到全港最高 的價錢」,更提醒政府千萬不要再發展寫字 樓,稱「我聽到都怕!」 田續說,如果可以在此興建商場、並提 供飲食、消費等服務,配合住宅用途就十分 完美,若最後成功落實計劃,「是否可以變 為成為南中國的蒙地卡羅?」,他續稱,「屆 時不只是香港人,整個東南亞區有興趣來香 港投資置業的人士都會在紅磡買房,甚至會 到遊艇會買會籍。」他並倡在紅磡站一帶再 增泊車位。 行會召集人、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 儀則不滿當局建議無新意,指當局向立法會 提交資料沒有包括財務安排,故很難滿意此 建議。她更批評當局沒有確切評估相關的經 濟效益,並以西九龍很哄動的地標為例,指 現時未能吸引很多遊客,「如果你這個是照 辦煮碗是缺乏新意。」 葉太關注,政府突然「一窩鋒」興建很多 遊艇碼頭,若要推動遊艇經濟,不止有一個 防坡堤,外國的碼頭都提供一整個產業鏈, 包括維修、保養、超豪遊艇用的材料等,不 止提供泊位賺泊位費,促當局要考慮清楚發 展細節。 另外,立法會同日召開「鞏固及促進九 龍東第二核心商業區的相關政策事宜小組委 員會」,討論推動九龍東文化藝術和體育活 動、相關旅遊產業的發展。多名議員稱讚啟 德體育園辦盛事成功,但要求當局多宣傳附 近地區,與交通業界合作推出套票等,增加 旅客留港時間。 本報記者郭詠欣、黃子龍香港報道 環境及生態局29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由 政府全額資助的第2艘電動渡輪「香港水上的士 28」抵港。局方指,這艘外觀造型以「天鵝」為 設計靈感的全電動水上的士,稍後會在香港水 域進行測試,預計可於年中開始首階段不載客 試驗,為未來正式啟航做準備。 船身LED燈帶添夜航氣氛 上周五(4月25日),環境保護署、運輸 署、海事處及富裕小輪有限公司(富裕小輪)的 代表一同見證「香港水上的士28」在廣州南沙的 送船儀式。 「香港水上的士28」以「天鵝」造型為設計特 色,外觀新穎獨特,是維海遊的新亮點。以環 保電動驅動,航行時零排放,安靜無擾。並設 有空調客艙、梳化座椅、觀景窗戶、露天甲板 及酒吧,讓乘客舒適地欣賞維港美景。船身外 側裝有LED燈帶,設計閃亮海港,增添夜航氣 氛。當局指,為配合電動渡輪的充電需求,位 於紅磡碼頭的充電設施已完成安裝工程。 第2艘電動水上的士 「天鵝」 年中起首階段不載客試驗 據房屋局29日公布今年首季的《私人住宅 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 年3月底,未來3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量約10.5 萬伙,屬連續4季錄跌幅兼創近7季新低,按 季減少2000伙或約1.87%,對比去年首季歷史 高位的11.2萬伙,則減少約7000伙,跌幅約 6.25%。 按季減少2000伙 潛在供應回落主要是建築中但未售出的 樓花單位大幅回落所致,按季減產3000伙或 約4.41%,最新供應量約6.5萬伙,屬近8季新 低並重返2023年首季水平。而已批出土地(熟 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涉1.2萬伙,按季 保持不變。值得留意的是,已落成但未售出 的現樓貨尾單位高達2.8萬伙,按季增加1000 伙或3.7%,創政府自2004年9月起每季公布供 應數字以來新高紀錄。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預計未來數月將有4 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1100個單位。 隨著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 應,相信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 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供應 數字下跌反映未來新盤供應趨向穩定,由於 去年批地量減少,而且發展商亦調整建屋步 伐,亦令樓花單位持續減少,料未來1至2年 潛在供應將繼續下跌;另外,關稅戰對樓市 有短暫影響,而且年內有機會減息,加上香 港樓市剛需強,料全年樓價波幅約5%。 現樓貨尾2.8萬伙創新高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 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潛在供應連續4個季 度減少,顯示發展商因應市況正在減慢施工 進度或調整發展步伐,加上近月中美貿易戰 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膠著情況將會持 續,未來潛在供應數字會緩慢回落。而現樓 貨尾單位已經連續4季度有所增加,從去年第 2季1.9萬伙上升至今年第1季2.8萬伙。短期內 發展商仍將以去庫存為首要任務,從而令一 手成交繼續主導市場。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說,發展 商放慢建築工程進度,令近期落成量增加, 潛在供應因此減少。去貨方面,近日有大型 新盤累收超過3萬票,以投資者估算佔3至4 成,顯示新盤有強勁購買力支持,關稅戰未 有打擊準買家信心,現樓貨尾量會陸續被市 場消化。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 今年初新盤銷售想理,發展商亦想作出調 整,而且施工及落成量亦下跌,令整體潛在 供應數字連續數季下跌;樓市方面,準買家 觀望經濟狀況,估計整個市況無論在金融市 場或樓市都是觀望態度。 私樓供應量持續下跌,據房屋局數 據顯示,未來3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量連 續4季下跌,最新回落至10.5萬伙,按 季再減產約2000伙,主因樓花單位減少 所致,不過現樓貨則增至2.8萬伙創新 高。業界人士指,隨著近年賣地減少, 熟地供應已顯著回落,發展商亦調整建 屋步伐,亦令樓花單位持續減少,料未 來1至2年潛在供應將繼續下跌。 未來4年新樓供應降至10.5萬伙 業界:賣地步伐放緩 發展商調控建屋速度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預計未來 數月將有4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 可提供約1100個單位。 去年 第四季 今年 第一季 變化約 (%) 已落成但未售出(萬伙) 2.7 2.8 ↑3.7 已批出但未動工(萬伙) 1.2 1.2 - 建築中但未售出(萬伙) 6.8 6.5 ↓4.41 總數約 ( 萬伙 ) 10.7 10.5 ↓1.87 未來新樓供應數據按季比較 近年新樓潛在供應量按季走勢 備註:*未來3至4年預計新盤供應量統計 4 4 4 4 4 2 2 2 2 2 1 1 1 1 1 1 3 3 3 3 3 季度 年份 2021 2020 2023 2022 2024 2025 11 10 9 供應量* (萬伙) 9.5 9.2 9.2 9.2 9.9 9.5 9.8 10.5 9.3 9.4 9.6 9.8 10.7 10.7 10.5 10.9 11.2 10.8 10.9 10.7 10.5 ■房屋局數據顯示,未來3至 4年私樓潛在供應量連續4季 下跌,最新回落至10.5萬伙。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指,「控煙十招」有個別太過極端,會引起反效果。 按健康的邏輯,政府最優先禁 的應是傳統煙,因為尼古丁、焦油最 多。 「煙語知聲」發言人 楊浩泉 ■「香港水上的士28」是一艘以「天鵝」作外觀 造型而設計的全電動旅遊觀光客船。 環境局FB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