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03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10 05.03.2025 星期六 港聞 ■苦主曾小姐知悉事件後,前往尖沙咀警署 求助。 ■仁匯醫務集團位於沙田的醫療中心未有 營業。 仁匯醫務集團位 於尖沙咀及沙田的「體 檢及疫苗中心」2日未有營業,有預約市民到 中心檢查身體,來到始知沒有營業,亦有家 長指為小朋友購買了注射疫苗「套餐」,已打 了第一針,現時擔心疫苗的有效性,會否過 期或冒牌針。 市民胡小姐本預約2日晨9時30分到尖沙 咀的中心做體檢,但見烏燈黑火,「完全唔 知道發生乜事」,她參與公司的驗身計劃, 由公司付費,她說早在4月中旬,該中心仍 有職員聯絡她預約體檢時間,「如果關閉, 就真係好無奈,特登請假出嚟。」有一名市 民本預約2日早打蛇針(帶狀疱疹疫苗),獲 知醫療中心關門忿忿不平,「如果係咁,咁 就行騙,真係唔好彩。」 來自廣州的Patrick,預約2日來打HPV 第二針疫苗,他透過電話聯絡職員,付了 3000多元打針費用,早在四個月前打了第一 針,本約了2日打第二針,「不知道發生甚麼 事。職員沒有說任何說話。」 睹關門感被騙 歎追討困難 另一名市民Judy表示付了3000多元打 HPV疫苗,之前已打了第一針,本預約好 2日早10時來打第二針,但見中心關門,自 言有「小小被騙」感覺,「仲有兩針未打, 應該追討唔到,打電話冇人聽,最近期 What sApp都係上星期了,咁大間集團, 估唔到。」曾女士則指買了疫苗計劃,付了 4000多元,只打了第一針,2日預約打第二 針,登門才知沒有開門,她離開後直接到尖 沙咀警署報警求助。 而位於沙田的仁匯同樣沒有開門,市民 植女士2月才一次過付出萬多元,為BB參加 疫苗計劃,期間打過腦炎針及六合一,原預 約今個月24日才來。她在有千個成員的媽咪 group獲知有關醫療集團有異,2日專程上門 了解,發現中心沒有開門,她指會報警,再 去消委會投訴。 「完全唔知發生乜事」 職員4月仍預約體檢 據了解,至2日午有1男6女苦主,分別到 長沙灣、牛頭角、九龍城、尖沙咀警 署報案,指稱在香港會展中心一個展覽向仁 匯醫務集團購入接種疫苗套餐,有的是成人 疫苗,多數是嬰兒接種疫苗。當中有苦主曾 在尖沙咀的醫務中心接種疫苗,但最近報案 人從新聞或社交媒體中得知仁匯醫務集團關 閉,嘗試聯絡醫務集團的員工亦不果,他們 感到擔心,於是各自到警署報案。牽涉金額 約6萬多港幣。現時案件列作「消費糾紛」或 「雜項案件」。 已預約打針客到場「摸門釘」 就仁匯營運異常,有顧客開設WhatsApps 苦主通訊群組,至今有過千成員,大部分苦 主反映花近1萬元向仁匯購買接種疫苗套餐, 更有人只打了一針,大歎無奈。 《星島》記者2日晨分別到其尖沙咀及沙田 的體檢及疫苗中心了解事件,兩中心均未有 在正常9時半的營業時間開門。其中尖沙咀的 醫療中心更有不少當地及內地到港的市民, 本來預約2日注射疫苗,但因中心關門被逼離 開,有市民憤然表示事件「有行騙成分」。 消委會接逾百投訴涉款百萬 政府指,海關正積極了解事件,並會就 《商品說明條例》的不良營商手法作跟進調 查。如發現違反《條例》的情況,會採取適當 的執法行動。海關呼籲已經向該私營醫療機 構預繳費用購買服務(包括疫苗注射)的市 民,盡快聯絡海關。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 熱線182 8080,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 戶(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網上表格 (eform.cefs.gov.hk/form/ced002/)舉報懷疑違 反《條例》的事宜。 消委會表示,就仁匯醫務集團懷疑結業 事件深表關注,並已嘗試聯絡有關商戶跟進 事件,促請商戶盡快交代業務情況和後續安 排,以釋消費者疑慮。截至2日午4時,消委 會共接獲157宗有關該醫務集團懷疑結業的投 訴,涉及金額逾100萬元,當中涉及最高金額 的個案為17040元,而每宗個案平均金額為 6409元。 消委會指消費者如懷疑有違反法例或專 業守則的地方,可向有關執法部門求助,亦 可就其法律權益諮詢獨立法律意見。 ■仁匯醫務集團懷疑結業,尖沙咀 的醫療中心烏燈黑火。 劉漢權攝 銷售毋須醫生在場 議員批法例漏洞大 仁匯醫務無預警關門 政府跨部門小組跟進 苦主群組逾千人 多人花萬元購疫苗套餐 2 0 1 5年成立、提供多款嬰幼兒 疫苗及不同接種計劃的仁匯醫務集團 (Alliance Medical Group)懷疑結業,其 社交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的帳號 近日已經關閉,2日晨位於尖沙咀及沙田 的醫療中心均未有開門,大批早前購入 接種疫苗套餐的市民包括多名內地客「摸 門釘」,有苦主要求退款,仁匯至今未有 回應。政府表示,截至2日下午4時,海 關和警方共接獲312宗相關舉報,而消 委會則接獲157宗相關投訴,政府已成 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務求盡快處理有關 個案,並為涉事市民提供協助,小組由 保安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海關、警 務處、衛生署及消委會代表組成。 ▍本報記者林思明、劉漢權、蕭博禧香港報道▍ 就有市民在展覽購入疫苗套餐事件,醫 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商業機構 在展覽場地推銷醫療套餐,使消費者未經醫 生診斷或解說就購買服務,原則上不能接 受,「姑勿論醫療是否生意,怎知道寶寶出生 時需接種這些疫苗?若醫療狀態改變,其實 可能未必需要打,或者根本不應該打,是否 會退錢?」他認為,事件反映香港未監管銷售 醫療服務,形容法例有很大漏洞。 指無法確定嬰兒需否打針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醫療服務例如 是疫苗接種或身體檢查等,需要由合資格醫 護人員進行,「醫生受專業規管,要確保環境 衛生安全,提供的疫苗是正確,沒有受到污 染,醫療質素有保障 。」不過,她指,相關服 務的銷售過程可毋須醫生在場,直言以現時 醫療相關的條例,對診所或醫療集團預繳式 收費行為「在監管上比較困難」,料事件暫能 以《商品說明條例》處理, 「商品說明條例只豁免專業 人士如醫生、護士,仍可 規管醫務團體。」 另外,政府指衛生署 轄下全港29間母嬰健康院 均有為初生至5歲嬰幼兒按 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 劃」提供免疫接種服務。受 事件影響的兒童若曾在母 嬰健康院登記,家長可致 電其已登記的母嬰健康院 預約,到母嬰健康院諮詢 醫護人員有關其子女未來所需接種的疫苗。 少部分未曾於母嬰健康院登記的兒童,家長 可致電專線(2125 1188)查詢,熱線由3日開 始運作,每日上午9時至下 午5時,直至另行通知。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 仁匯醫務集團並非《私營 醫療機構條例》下的持牌處 所,目前條例規管註冊醫 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 營醫療機構,當局正積極 推展診所規管的工作,期 望今年第4季開始接受診所 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 書的申請。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該集團拍片介紹醫療中心的疫苗 接種服務。 ■有家長帶同嬰兒來打針,最後因「摸門釘」離開。 林思明攝 ■集團曾以優惠價疫苗套餐作招徠。 有顧客開設WhatsApps苦主 通訊群組,至今有過千成員,大 部分苦主反映花近1萬元向仁匯購 買接種疫苗套餐,更人只打了一 針,大嘆無奈。 市民回應 ■仁匯醫務集團行政總裁朱靄風(中)去年在 一個嬰兒展上接受傳媒訪問。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