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03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11 05.03.2025 星期六 港聞 昂船洲橋 「驗身」 通車16年結構良好 路署工程師細數挑戰 3小時完成兩大測試 選管會建議河套納新北地方選區 目前推算為「零人口」發展料非常迅速 修例物權轉讓簡化 添防偽阻欺詐 ■有本地綠 色創科企業 研發把回收 塑膠升級再 造,生產於 工地和室內 的隔音裝置 等。 葉偉豪攝 科企獲低碳基金資助 研塑膠再造隔音裝置 隨著政府積極推動減廢回收措施,都 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自2021年起連 續3年持續下降,唯當中回收作本地循環再 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於2023年約45萬公 噸,較2022年的約42萬公噸增加8%,其中 約7千公噸為塑膠物料,由於塑膠物料回 收成本較高,經濟價值相對偏低,有獲政 府「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的機構進行研 發,將回收塑膠升級再造,轉化為可吸音 聲學超材料的技術,以應用於工地和室內 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 件等。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 華接受訪問時表示,由於塑膠物料密度 低、種類多、體積大,以致廢塑膠的收 集、分類、貯存及運輸的成本高昂,其經 濟價值及可回收程度相對偏低,因此廢塑 膠的棄置數量龐大但一般回收價值不是太 高,本地回收業界近年,已逐步轉變為可 持續發展的營運模式,以科技及創新技術 提升回收物再造價值,將難以降解的廢塑 膠升級再造成高附加值的產品。 其中獲政府「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 的本地綠色創科企業盧米科技,研發把回 收塑膠升級再造,轉化為可吸音聲學超材 料的技術,以應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 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環 境及生態局正在協助盧米科技在香港設立 廠房,將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大 量回收塑膠,生產減噪產品,長遠發展有 助加強本地廢塑膠回收及升級再造能力。 盧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陳書宇表示, 目前正在努力尋找合適的場地,希望今年 底或明年能在香港設立廠房,預期公司生 產線投入運作後,首年處理量可達約3500 公噸本地家居廢塑膠,主要是回收價值最 低的雜膠,即可處理約4成「綠在區區」一年 的雜膠收集量,相信將為本地收集到的廢 塑膠提供多一條高成本效益的升級再造出 路。 本報記者蔡思宇香港報道 路政署橋樑技術顧問組工程師方德仁接受 訪問時表示,該署每6年會為大橋進行一 次大型橋樑結構安全檢測,涉及兩種測試, 當中「定點靜力荷載」測試,會用上10架總重 達440噸的大型車輛,「即等於220架私家車的 重量,車輛會分兩排停在大橋1/4、1/2及3/4 跨度位置約10分鐘,以測量結構應力及垂直 位移」。另署方也會進行「移動荷載」測試,即 安排10架大型車輛排成一排,以時速10公里 駛過大橋,實時收集數據。 方德仁指,工程師會通過橋樑健康監察 系統採集測試數據,即利用橋上傳感器收集 大橋實時的結構變形、位移、受力分布和環 境參數等數據,結合已知荷載重量及分布, 運算評估大橋整體結構狀況。今次檢測根據 收集到的數據計算出的實際剛度,以及錄得 的位移幅度,分別與2009年大橋啟用時,及6 年前、即2018年時的測試數據比較,確認大 橋結構健康無異常,大橋結構狀況良好,安 全系數高。 檢測前期工作耗近兩個月 他提到,檢測中有不少挑戰,包括交通 影響和檢測的時間限制。他指,檢測期間須 臨時封閉大橋全長逾5公里的中線及快線, 僅保留慢線通行。而為減低對市民及物流影 響,檢測亦會安排在周末凌晨12時至清晨6時 進行,扣除實施臨時交通安排時間,即僅有3 小時完成兩項測試。為保證在限時內完成, 故此單是檢測的前期工作已須花費約2個月, 包括與大橋管理公司、運輸署及警方協作, 制訂詳細檢測路線圖、時間表及後備方案 等,確保檢測按計劃進行。路政署未來亦將 繼續定期進行預防性檢查,確保市民安全出 行。 另外,路政署及香港公路學會主辦的公 路及鐵路國際會議2025(ICRR2025),將於下 月12至1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題為 「建造智慧綠色運輸基建」。路政署將分享香 港長跨度橋樑結構健康監測及檢測技術的應 用與發展經驗。 昂船洲大橋於2009年年底通車,至 今16年,是8號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香港其中一項重要運輸基建。路政署 為確保大橋安全使用,除日常檢查外, 需定期進行大型結構安全檢測,全面評 估橋樑結構健康狀況,更於今年1月12 日已完成重力荷載測試,結果顯示大橋 結構狀況良好,安全系數高。 ■方德仁表示,昂船洲大橋重力荷載測試顯 示大橋結構狀況良好,安全系數高。 何君健攝 ▍本報記者蔡思宇香港報道 ▍ 選管會主席陸啟康表示,立法會選舉即將 舉行,根據法例,選管會需要就在立法 會分界及名稱作臨時建議及公眾諮詢,考慮 收到意見會整合給特首考慮。 選管會需要按照《立法會條例》處理劃界 安排,其中地方選區要有10個選區,一區選 出2名議員,選管會希望每個議席代表人口相 若,而非一個議席代表太多或太少人。 其他地方選區沿用現有分界 陸稱,全港有750萬人,20個地區直選席 位,每個議席即代表大約37.5萬人,每個選區 兩個議員標準人口基數合共為75萬,依此再 計算是否與選區人口有偏差,如偏差在15% 以內則符合要求,而現時立法會地方選區人 口數目均在15%幅度之內,故選管會原則上 不需要調整地方選區分界。 不過,陸啟康提到,河套區正進行開發 建設工作,雖然規劃署推算河套區在今年中 的人口為零,但認為河套的發展可以非常迅 速,現階段應該做好準備,建議藉是次劃界 工作,將河套區劃入唯一毗連的新界北地方 選區。即其餘九個立法會地方選區分界則維 持不變;全部10個地方選區沿用現有名稱。 他坦言,目前難以估算加入河套區對選舉的 影響,唯河套屬香港範圍內,即使加入河套 區對今次選舉未必有實際影響,但為了往後 選舉的地域完整性,仍有必要加入河套區。 另外,本屆選舉功能界別將可使用電子 點票,陸表示選管會正物色有關設備,暫未 能預計會加快多少時間,但相信整體效益會 大。他又稱選管會需要事先試用點票機,確 保完全妥當,「我們亦有很多安全考慮,要試 過點票機完全無問題,我們現階段未肯定是 否用電子點票。」如果最後採用,他期望透過 今次經驗,再去決定未來在地方選區採電子 點票的路向。他亦強調選管會重視選舉工作 人員的培訓,有信心即使在不使用電子點票 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有效率。 對於今年會否增加鄰近邊境投票站,以 及具體票站安排,陸希望今年的票站數目與 上屆相若,不希望變動太大,會視乎情況再 決定是否在河套設票站,適時再公布選舉安 排。 被問到提高投票率會否是今年選管會的 目標,陸說:「選管會一向不會評論,亦不 會估算投票率。選管會是一個非政治獨立機 構,最主要亦是唯一的使命就是提供公正公 開誠實的平台,讓有志參選人士有公平競 爭,對於投票率並不是我們考慮的因素。」 今次公眾諮詢為期30天,至本月31日, 公眾可以透過郵寄、電郵、傳真提出書面意 見。選管會將於本月19日在中環愛丁堡廣場 展城館3樓多用途廳舉行諮詢大會。 立法會換屆選舉今年12月7日舉 行。選舉管理委員會2日舉行記者會,指 為配合河套區發展,建議將目前推算為 零人口的河套區劃入唯一毗連的新界北 地方選區,其他選區安排則不變。至於 本屆立法會提名期安排,選管會估計提 名期會早於11月9日起舉行的全國運動 會,唯未必會考慮本屆立法會會期完結 時間,將適時公布選舉安排。 ▍本報記者林彥汛香港報道 ▍ ■是次測試路線。 ■定點靜力荷載測試,需要使用10架總重440噸的大型車輛。 路政署提供 ■移動荷載測試為10架大型車輛排成一排,以 時速10公里駛過大橋,實時收集數據。  九龍方向 青衣方向 今次檢測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計 算出的實際剛度,以及錄得的位移幅 度……確認大橋結構健康無異常,大 橋結構狀況良好,安全系數高。 工程師 方德仁 我們亦有很多安全考慮,要試過 點票機完全無問題,我們現階段未肯 定是否用電子點票。 陸啟康選管會主席 政府提出修 訂尚未實施的《土 地業權條例》,以 在新批土地先行 實施業權註冊制 度,建議簡化物 業轉讓程序,以 及相關土地業權 不可推翻、不可 被逆權侵佔、將 物業轉讓彌償上 限定為5000萬元等。不少團體支持修例,其 中香港律師會代表認同修例後可減省律師工 作,但擔憂或增物業買賣欺詐個案。 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2日開會,多個 出席團體表示支持修例,其中律師會代表表 示,修例可提供確定性,簡化物業轉讓程序 可為香港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亦可減省 律師的工作,不過擔心在業權不可推翻下, 或會增加物業欺詐個案。 物業顧問冀設時間表 律師會物業委員會主席蔣瑞福說:「我 比較擔心是公司作為業主,將來欺詐的人只 要提交上公司註冊處,自己聲稱是新董事, 甚至用真身份證,律師都沒有辦法因為他用 假冒身份證而揭穿他。現在要做幾十張假冒 文件、冒簽是很難的,當然土地註冊處會用 手機通知,但很老實說不是每個人都會留意 每一個短訊,尤其是外國很多海外買家或者 年紀大的人,或者先不要說他生病,是不會 留意手機短訊,物業就被賣掉,只能到法庭 申請彌償,這是將來最大的問題。」 消委會代表表示,希望在通過修例後, 政府能調配足夠資源到相關機構,利用科技 建立健全系統,及做好公眾教育。 有物業顧問公司代表冀望,政府設時間 表,將業權註冊制度擴展至不同土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見圖) 回應說,土地 註冊處現正進行分析,當局希望在明年交代 下一階段工作,她明白律師會的關注,認為 不用過於擔心,因為修例後物業轉讓程序雖 有所簡化,但屆時會加防偽,有信心在清晰 制度下,阻截欺詐的能力更高。她又指,當 局會從實戰角度出發,提供更多指引及「問 與答」。 今次《2025年業權及土地的註冊(雜項修 訂)條例草案》如獲立法會通過,政府期望在 2027年上半年生效。 ■選管會舉 行記者會公 布選區劃界 建議。 劉駿軒攝 ■選管會建議將目前零人口的河套區劃入新界 北地方選區。 ■選舉事務處展開全方位宣傳推廣工作,包括 在巴士和電車車身展示選民登記訊息。 政制局FB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