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 05.03.2025 星期六 中國時事雜誌 一些互聯網租房平台上也有 仲介發布精美房屋照片並輔以低 價租金誘導用戶詢價,而實際推 介房源卻在城郊城中村,環境和 價格都與網上的訊息相去甚遠。 樂樂本打算換一處住房,最 近卻因找房的事情心力交瘁。據 《南方都市報》報道,樂樂稱,一 個月以前,她經常在租房平台流 覽房源訊息,「有一些房源看上去 不錯,跟仲介諮詢後,對方開口 就說房租要比平台上標注的高, 問能不能接受,我就拒絕了。」放 租房屋卻不能明碼標價,樂樂很 無奈,感覺自己「被騙了」。 除了租金標價不符,樂樂還 遇到使用虛假定位和圖片的仲 介——房源地點寫在地鐵站附 近,添加仲介微信詢價後,對方 卻給她發來城中村自建房房源, 位置也從地鐵站附近變成城郊。 「網上能看到的(租房)訊息, 除聯繫方式,其他都是假的」,廣 州番禺一仲介說,「就算圖片是真 實的,(平台上)價格也會偏低, 因競爭激烈,且有些平台不讓放 高價,租客詢價時我們會告知實 際價格,他能接受就過來看。」 廣州市房地產租賃協會會長 劉昕分析了「假房源」在租房平台 盛行的原因。劉昕認為,受疫情 影響,廣州近年來城中村房屋空 置率較高,房東、二房東的出租 壓力增大,非正規獲客手段因此 成為他們的選擇。此外,隨著政 府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域加大投 入,房屋租賃市場的供給量比往 年有所上升,租客可以選擇的類 型也變多,無形中也給中小型租 賃企業造成壓力,「有壓力以後, 一部分從業者選擇了沒有底線的 做法,引發更多人參與到這場惡 性競爭中來。」 劉昕認為,當前廣州租賃市 場上出現的「假房源」,更多瞄準 的是對價格敏感的年輕群體,他 們通常社會閱歷較少,被「假房 源」、「假標價」欺騙後容易對城市 生活失去信心,不利於城市留住 年輕人。「假房源現象也對房產租 賃行業的形象造成損害,我們堅 決反對這樣的行為」,劉昕稱。 平台搜房頻遇假房源 租客 「心力憔悴」 「假房源」 成因多樣 業界直言影響惡劣 上海闢謠平台發現,多年來, 上海乃至全中國各地,對虛假房源 訊息發布的整治執法從未停止,但 多針對的是具體的房產經紀公司, 或房產訊息發布較為集中的專注房 產交易的線上訊息平台、主流網 站。依照房地產經紀的相關管理辦 法,針對發布虛假房源訊息、房源 訊息審核把關不嚴、房源真實性核 實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都有整治。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量流 量往社交平台集中。在這些平台 上,涉及房產訊息相關內容的曝光 量不低於專業、集中的傳統平台或 官方網頁。可監管上似乎陷入了空 白地帶:帶有相關房產訊息的網絡 視頻究竟算甚麼?應該界定為房源 訊息,還是廣告?平台是否有監管 責任,該依照甚麼法規、標準管 理? 湖南律師邢鑫表示,根據《廣 告法》的定義,「本法所稱廣告是指 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 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 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 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房地 產廣告發布規定》則這樣定義,「本 規定所稱房地產廣告,指房地產開 發企業、房地產權利人、房地產仲 介服務機構發布的房地產專案預 售、預租、出售、出租、項目轉讓 以及其他房地產項目介紹的廣告。」 邢鑫認為,此類網絡房源訊息可以 被認定為廣告。 邢鑫說,對虛假房源廣告,有 相關規章制度約束,以保障消費者 進行投訴、要求賠償的權利。邢鑫 介紹,《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第二 十一條「違反本規定發布廣告,《廣 告法》及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的, 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 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對負有責任 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 者,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但不超 過三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 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他提 示,消費者可以依據《房地產經紀管 理辦法》的第二十五條,對存在以 隱瞞、欺詐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 的,房產仲介公司及業務人員,向 當地房管部門,據實進行投訴;若 核實無誤的話,涉事的仲介人員將 會被行政處罰。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虛假房 源訊息怎可如此囂張、肆無忌憚? 針對出現的新套路,相關部門、平 台方應當出重拳予以打擊。 網絡平台上的虛假房源內容鋪 天蓋地,僅憑個別仲介建小號發布 顯然無法達到曝光規模,其餘的都 是誰創作的?背後有何利益關係? 房產仲介小李(化名)透露了其 中套路。小李說,「視頻其實就是廣 告,(視頻發布者)是花錢請的。視 頻中推薦的房源寫總價65萬元(人民 幣,下同),其實是首付。」小李介 紹,在上海松江泗涇鎮,一套二手 房總價就要400多萬元,最便宜的位 於金山的一處房產總價也要130萬 元。當被問及為什麼視頻中總價寫 65萬元?小李稱,「廣告就是這樣打 的。」 小李道出推廣的門道,「我們 有專門的市場部在對接,是按季度 打錢,做長期合作的,單個平台一 個月幾萬元吧」、「就像抖音、小紅 書、視頻號、朋友圈的廣告,都是 我們(網絡推廣)做的。」小李表示, 請「網絡推廣團隊」發這些視頻是 為了引流,即便客戶了解實際情況 後,「我們也可以給他們介紹別的項 目呀!」他還提到,在平台上,他們 能做到精准投流,對年紀過大或過 小的用戶,都有機制篩選掉,「你經 常看哪個板塊,我們就會給你推哪 個板塊的房子。」 「我這樣說吧,在網上的所有 (平台房源內容)諮詢的都是假的, 都是引流的。不論抖音、小紅書、 視頻號,都是一樣,後面都有專業 的團隊在運作」,小李表示,其合作 的網絡推廣團隊十分強大,除了發 布大量虛假房源視頻廣告外,還在 某些平台能達到房源訊息「壟斷」, 「只要刷到的,都是我們的。」當被 追問平台不治理、不刪除嗎?小 李語氣中帶著驕傲,「花錢了呀! 我花錢了,它就不會被封掉」、「一 個帳號花十幾萬元,你說它能違規 嗎?」當再被問及「這屬於虛假宣傳 了吧?」小李並不否認,「嗯,對!」 另一名房產經紀人則介紹,找 到看房者,只是第一步。接下來, 他們還會誘導消費者簽訂「看房協 議」,並以「看房費」、「訊息費」、 「鎖房費」等名目收取費用。但即使 看房者支付了相關費用,也會被以 「房屋已出租」為由,帶看其他房源。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投訴有法可依 「上海黃浦豫園175平精裝 大平層,570萬元(人民幣,下 同)」、「陸家嘴超高品質法式風 小戶型,到手200萬元」……在 各大社交平台,充斥著大量房 源推介。但有調查發現,社交 平台上這些「價廉物美」的房子 實際是「鏡花水月」,引流是一 部分因素,背後更暗藏獲取流 量、套取訊息等「套路」。 ▍本報訊 ▍ 打開小紅書搜索「房源」、「好房」 等關鍵字,瞬間彈出近千條 筆記。「靜安區大平層,248平(方 米)送50平(方米)花園大平層870萬 元」、「陸家嘴270平(方米)帶露台江 景大平層950萬元」……通過查詢後 發現,這些博主們曬出的「低價好 房」,無論是均價還是總價,均低於 周邊相鄰地段房價的20%至30%左 右。據《新民晚報》報道,而在其他 視頻平台,也有一批貼著「低價」、 「實惠」、「不可錯過」標籤的「房 源」。值得注意的是,博主們的發布 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發視頻。例 如,一位「房產博主」的視頻號「作品 集」內,羅列著近百條短視頻,其封 面往往是一張模糊的房產照片,點 開一看,視頻全程用彩色的大號字 體「38萬即可購買」、「上海最便宜房 子」、「獨立產證,當天可過戶」等宣 傳語;二是開直播,在直播間裏「侃 侃而談」,有的「主播」為「博出位」, 直接大聲喊出:「要『上車』的親們, 『關注』左上角後直接私信我們,現 在有人免費帶看房源。」在「快手」等 短視頻平台上,同樣充斥著各類打 著低價好房旗號的視頻作品。它們 當中絕大部分並沒有明確的位址訊 息,有些是以第一視角直接在房間 內拍攝,有些則是幾張圖片滾動播 放,僅憑這些細節,根本難以辨別 房源的真實性。 網友李先生表示,自己曾聯繫 過此類發布房源的博主,聊天框內 有「立即預約」和「電話聯繫」兩個選 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必須留 下個人手機號等真實訊息。他發送 訊息2分鐘後,就有一個陌生電話打 來,詢問是否看房?李先生提出, 「不是早已選定看哪套房子嗎?」對 方馬上改口,稱是「同事」沒及時告 知。隨後,李先生與對方約定,一 同前往南京西路實地看房,在地鐵 站附近碰面後,一名男子自稱是仲 介經理,示意李先生「跟他走」,一 路來到武定路後,對方才煞有其事 地表示,「成熟」房源就在這裏。李 先生跟隨他走進一棟商務樓的15 樓,發現這裏本是一整層辦公樓, 如今被隔成4間,各自獨立。推開大 門,房型十分奇怪:號稱180平方米 的建築面積,「客廳」就佔120多平方 米,中間突兀地用移動門「隔」出一 間「兒童房」,小臥室亦為一間辦公 室改造而來。房間內,只有一個簡 易的半開放廚房和衛生間,角落的 淋浴房似為臨時搭建。「說好的『大 平層』,原來是指『商住兩用』房?」 面對李先生質疑,對方解釋:「您一 樣可以入住,這裏除了水電煤貴一 點,這地段、這環境、這採光,都 很好啊……」他邊說邊拉開窗簾,還 直言價格可以往下「再談談」。李先 生以對方「不誠信」為由藉故離去。 此後幾天,他不斷接到各種房產推 銷的電話,不勝其擾。 實際上,李先生的經歷並非偶 然,多位網友表示均遭遇類似「套 路」,線上承諾的低價房源,實際 往往「虛大於實」。上班族劉小林坦 言,他因工作繁忙,沒空去線下實 體仲介門店看房。等他在網上相中 一套房,想著過幾天想再「回看」 時,原始連結已刪除。陸女士則 說,她線上看了房,留下手機號碼 後,立即被「電話轟炸」,「好幾個名 字都沒聽說過的仲介公司找到我, 嚇得我那幾天都不敢接陌生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平台博主 發布的短視頻「流量」往往都不低, 小紅書筆記的「愛心數」最高有近 2000個,微信視頻號博主的即時觀 看量「輕鬆破萬」。評論區裏、直播 間內,甚至還有不少疑似「水軍」的 帳號,不斷留言、發彈幕、炒熱 度。這些「賣房仲介」往往採取線上 引流的方式,先將熱度「拱起來」, 吸引網友眼球,再實施下一步操作。 還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看房被坑 錢的經歷:看似「誠意滿滿」的仲介 經理,將買房人帶到實地後,拿出 一張「預看合同」,表示要「先交押金 才能往下談」。等到轉賬之後,再 次聯繫該仲介,要麼關機要麼被拉 黑,結局就是「人去房空錢泡湯」。 有專業團隊操作 精準投流 ■網上發布的虛假房源訊息。 網上圖片 ■圖為北京東三環附近一處房產仲 介門店的員工在工作。 新華社資料圖片 ■溫州一家房產仲介的工作人員掛 上新的房價標牌。 新華社資料圖片 網售 「低價好房」 套路多 虛假房源引流 有人被坑錢 在短視頻平台上充斥 著各類打著低價好房旗號 的視頻作品,當中絕大部 分沒有明確的位址訊息, 有些是以第一視角直接在 房間內拍攝,有些則是幾 張圖片滾動播放,難以辨 別房源真實性。 辨別房源真偽方法 選正規平台 選擇知名度高、信譽良 好的房產平台,這些平台通 常會對房源訊息進行嚴格審 核。 檢查房源價格 如果某套房源價格明顯 低於同區域、同類型房源的 市場價格,很可能是虛假房 源。 選正規平台 許多城市要求房源發布 前必須經過核驗,並附有房 源核驗碼(二維碼)。購房者 可以要求查看核驗碼,或通 過相關平台查詢核驗訊息。 對於不能提供核驗碼的房 源,其真實性往往存疑。 檢查房源核驗訊息 聯繫仲介或房東時,注 意對方是否能清晰、準確回 答關於房源的細節問題。若 對方以各種理由推脫看房, 則可能存在問題。 詳詢房源細節 實地看房是辨別房源真 偽的最直接方式。通過實地 考察,可以直觀了解房屋的 實際狀況。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