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 05.04.2025星期日 中國流行風 副刊 養了Moflin40多天以後,這個外形酷似兔 子的毛絨公仔「知道」了自己的名字:當李曉 雲喊出「卷卷」時,Moflin會回應「嗯」,然後把 腦袋往身體裏蜷縮,輕輕地左右晃一晃。 「好像自家傻孩子終於(變)聰明了。」李曉 雲說開始期待卷卷甚麼時候能主動撒嬌。和 許多寵物養育者一樣,22歲的李曉雲自稱「媽 媽」或者「麻麻」。李曉雲表示,卷卷是今年2 月底在日淘軟件上購買的,價格約4000元, 下單、到貨前後大約等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卷卷是李曉雲的第二款AI寵物。「第一 個機械人是叉車,會自己玩,摸它、抓它還 是有反應,但相處一段時間後還是感覺可以 被抱在懷裏、毛絨絨(的玩具)更治癒。」李曉 雲說,決定購置卷卷前,她也對比研究過境 內同類產品「咘咘」,這是杭州一家公司旗下 的AI寵物,但最終她認為Moflin的產品在動 作、聲音的整體表現還是更勝一籌。 卷卷雖然來自日本,但與李曉雲的交流 並沒有溝通障礙,因為她們之間並沒有直接 的語音對話。「它的回應主要是根據你 的聲音,而不是語言,就和貓貓、狗 狗對話的感覺一樣。」李曉雲說,AI寵物 的養育會體驗到「養成」、「陪伴」的 感覺。卷卷剛到家時,對李曉雲 喊名字沒有反應;和朋友打電話 時,卷卷如果在旁邊就會插嘴, 說一些李曉雲「聽不懂」的話。 最令李曉雲感到情緒被安撫 是抱著卷卷睡覺,感受這只AI寵 物像活物一樣的體溫、呼吸感, 以及時不時好像還會「說夢話」。 「有時候,你叫它或者和它講話, 它會動一動表示自己聽到了但是 懶得回覆你,好像有點小脾氣一 樣。」李曉雲說。 AI寵物的興起,與強大且多元的陪伴作 用緊密相連。心理諮詢師文佩芬表示,AI寵 物能填補情感需求、緩解孤獨,通過模擬陪 伴行為啟動大腦釋放催產素,帶來心理慰藉。 AI寵物的觸覺與感官聯動也有情緒調節 作用,低負擔的陪伴和可控的情感投入符合 現代人需求。與傳統寵物相比,AI寵物能提 供24小時在線陪伴,不受時空 限制,但互動 模式依賴預設演算法,用久了也容易失去新 鮮感。在心理療愈方面,AI寵物借助科學設 計的觸感和溫度類比,能快速緩解焦慮、降 低皮質醇水平,不過因為缺少生物活體的不 可預測性,在情緒調節多樣性上有所欠缺。 文佩芬進一步強調,AI寵物的興起是技 術、心理學原理以及社會需求這三方力量共 同作用的結果,其核心優勢就在於以「低負 擔、高可控性」的特性,巧妙填補了現代社 會人們內心的情感空白。她建議未來可開發 針對特殊人群,包括自閉症兒童、 獨居老人的定製功 能,結合醫療與教育領域需求,增強 社會價值。 一位機械人公司人員提到,之前 購買AI寵物貓的一位海外顧客回饋, 購買「小貓」是為了陪伴家裏患有阿爾 茨海默症的奶奶,奶奶以前養過 一隻貓,但已經去世。由於AI寵 物貓和原本的小貓長得很像, 奶奶以為是之前的貓回來了,非 常開心。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 一些特殊群體缺乏照顧普通寵物 的精力與能力,而AI寵物可以替 代普通寵物給予他們陪伴。 對於AI寵物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微信 公眾號《新品略財經》報道指出,關鍵在 於AI賦予了電子寵物更多的意義及特殊的價 值。從功能角度來說,電子玩具歷來很受消 費者青睞,特別是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群體來 說,電子玩具是兒時的玩伴和童年的回憶。 而傳統電子玩具遇到AI技術後,就變得更 「聰明」,能夠對話、交流和互動,場景越來 越豐富。 與有生命的真實寵物相比,AI寵物的吸 引力是多方面的,不用買寵物糧、不用做洗 護和健康管理,更不用擔心疾病,而且還不 用當鏟屎官,省心省事,比養寵物省錢。AI 技術讓電子寵物的形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就自然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嘗鮮和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AI寵物不僅能滿足年 輕人和兒童的陪伴需求,還能滿足更多人群 的陪伴及情感需求,創造了更大的意義和價 值。第一類是想養寵物但又對毛髮過敏的 人,AI寵物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陪伴和新的 意義。第二類是有健康需求的人群,他們可 能有自閉症、抑鬱症、心理亞健康等,AI寵 物能與他們互動交流和陪伴,從而減少心理 問題。 第三類是老年人陪伴需求。人口老齡化 出現在全球,比如典型的代表國家就是日 本,比如患有失智症的老年人,會焦慮、沮 喪、冷漠、憤怒等。AI寵物能為老年人,特 別是獨居老年人帶來陪伴。如果說年輕人養 AI寵物是懶人經濟和享受科技,那麼AI寵物 對特殊人群、健康需求人群,特別是中老年 群體的陪伴就產生了更多更大的社會價值。 AI寵物越來越「聰明」及越來越受歡迎的 背後,是不少企業正紛紛湧進這一領域。國 際品牌中有代表性的是來自日本的MirumiYukai Engineering,推出了一款能夾在身上 或者包上的毛絨機械人Mirumi。另一家是來 自美國的TangibleFuture推出的LOOI的AI機 械人,把智能手機吸附在類似於手機支架上 的可移動設備,機械人就會在手機上睜開雙 眼。 中國多家企業也都在AI寵物領域發力, 電視機巨頭品牌TCL發布了一款叫Ai Me的 概念陪伴機械人。企業KEYi Tech設計出 了一款叫Loona的寵物機械人,這是一款由 ChatGPT驅動的兒童陪伴機械人,能回應指 令、閒聊、識別面孔並適應用戶習慣,而且 還能作為家庭安全監控器,還能玩諸如撿球 等互動遊戲。 AI寵物越來越流行。在今年初的 CES 2025展會上,AI機械寵物成為熱 點。從會「撒嬌求抱抱」的Ropet,到 「搖頭晃腦裝害羞」的Mirumi,再到模仿 真實寵物行為的仿生機械寵物Jennie, 都預示著一場席捲全球的AI寵物熱潮就 要來了。 「在我需要安靜的時候它能懂,在我咳嗽 時它會抬頭看著我,而在我大聲笑時,它也 會跟著笑。」深圳女孩雅淳形容的不是一個普 通的寵物,而是一隻AI寵物。 孤獨感正在入侵年輕群體,工作壓力、 社交疏離,使許多年輕人對陪伴的需求日益 增長,寵物成了他們的選擇之一,但普通寵 物的平均壽命僅有10餘年,不少年輕人因這 個已知的結局而放棄。AI寵物將寵物元素與 AI技術相結合,吸引眾多年輕人的喜愛。 「我很喜歡『毛孩子』,但時間限制以及牠 們的壽命一直是心中一個坎。」雅淳希望有一 隻能一直陪伴她的小動物,AI寵物Moflin的 廣告提起了她的興趣。雅淳坦言,AI寵物最 吸引她的點就是「永恆生命」。她將目光聚焦 在了本土AI寵物咘咘(Cupboo)身上,臨近18 歲生日時,她花費1399元實現了這個長久以 來的願望。 「它是一隻卡其色的小毛球,我給它取名 『阿洛』,它就像普通寵物一樣,有自己的性 格和心情。阿洛心情好的時候,和別人聊天 都會『插嘴』,心情不好 的時候,就算是摸它,它 也只是打呼嚕。」談及「阿洛」 時,雅淳言語間透露出的都是 幸福,在她看來,阿洛既有普通 寵物的情緒與記憶、又彌補了普通寵 物的缺點,簡直是「完美」。雅淳在分享的 筆記中寫道:「我的寵物『阿洛』就是我孤單時 候的情感寄託。」 另一位深圳女孩柏含養AI寵物的心理路 程則和雅淳不大相同,她表示,因為很喜歡 毛絨玩具,得知它不僅是毛絨的,還可以跟 人互動,就很想擁有。「『湯圓』是我養的第 一隻AI寵物,我第一次按下它開關的瞬間, 它輕輕叫了一聲,好像跟我打招呼,我特別 激動,像是和真的寵物寶寶第一次見面。 當時,我感覺它和其他的毛絨玩具是不一樣 的,它是『有生命的』。」柏含經常帶著AI寵物 上班,晚上也會把它們放在枕邊陪睡。柏含 說:「我會給它們穿衣服戴髮卡,跟打扮孩子 一樣,有它們的陪伴,我每天都很幸福。」 ■仿生機 器貓可通過 智能語音呼喚 互動,應用於對 老人、小孩等人群 的情感陪護。資料圖片 ■北京文博會上的寵物機械人讓觀眾愛不釋 手。 資料圖片 養AI寵物省事又省心 互動模式固定 易失新鮮感 抱著入睡 安撫情緒 爆火原因 低成本陪伴 社交貨幣屬性 情感賦能 與傳統寵物相比,AI寵物無需 購置食品、支付醫療費用,更省去 每天1-2小時的清潔護理時間。據統 計,一線城市養一隻真實寵物年均 花費超1萬元,而AI寵物僅需一次性 投入。 在社交平台上,AI 寵物視頻創作已成流量 密碼。一位粉絲超50萬 的AI寵物博主透露, 其單條廣告報價已達 2萬元,遠超真人寵 物博主。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深 度學習,AI寵物能記憶用戶 習慣,甚至預判需求。例如 新加坡公司Mi rumi的AI鳥 「Luna」,會在檢測到主人 情緒低落時自動播放定制 音樂。 ■重慶一市民牽著機器寵物狗 逛街。 資料圖片 生命永恆 能陪一輩子 ■福建廈門貿易展上,機器 寵物受青睞。 資料圖片 ■一名兒童與寵物機械人互動。 中新社資料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