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共和黨人調整方向,放棄在草擬的 減稅法案中大幅削減Medicaid,避免選民失去 醫療保障後,明年中期選舉時以選票追究責 任。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報告顯示,原 本的方案一旦落實,將讓數以百萬計民眾喪失 福利資格。 美聯社報道,CBO在7日發表報告,形容 共和黨若為了填補減稅造成財政缺口,全面實 施削支方案的話,可能會讓1000萬人無法領取 Medicaid,屆時沒有保險的人數也會增加。政 壇消息則說,眾院共和黨人正有意修改減稅法 案條文,也因為這點,法案未必能在國殤日之 前提交國會表決。 據悉,眾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已 連續幾天與黨友私下協商,來自搖擺選區、立 場較為溫和的議員尤其態度謹慎,表示家鄉父 老受到衝擊後,可能改變明年中選的投票意 願,繼而衝擊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控制權。 而在6日深夜的會議結束後,多名共和黨議員 紛紛表示,約翰遜與領導層正考慮放棄爭議 最大的條款,例如不再降低聯邦對州府補助 的比率。代表紐約州的議員拉洛塔(Nick LaLota)也說,黨內正在評估多項替代方 案,例如要求領取Medicaid的人出示工作 證明;將審核受助資格的次數由每年1次 改為2次;以及限制非法移民獲得福利等。 根據原本的構思,這次減稅會令庫房 損失4.5萬億元收入,因此共和黨打算在 醫療、糧食券等方面削減1.5萬億元,爭 取一定程度上縮窄赤字。總統特朗普雖然 大力倡議減稅,但也公開反對削減醫療福 利,因此共和黨內部存在不同聲音,一方 面希望延續特朗普2017年首次執政時通過 的減稅措施,另一方面也希望控制赤字和 國債。 外界關注特朗普掀起貿易戰後,經濟衰退 的風險正在增加,失業率如果上升,再加上福 利減少的話,民眾將面臨雙重打擊。 本報訊 前總統拜登卸任後首次接受專訪,嚴 厲批評現任總統特朗普連串外交政策錯 誤,其中親近俄羅斯的立場「愚蠢」,等於 重拾二戰前歐洲容忍納粹德國的「綏靖政 策」;疏遠北約盟友將讓中國與俄羅斯坐 大;揚言接管加拿大、格陵蘭的倡議,更 是「哪有(美國)總統會這麼說」的謬論。 ▍本報訊 ▍ 綜合CBS、NBC及英國BBC報道,拜登在德 拉瓦州家中訪問後,節目於7日在BBC播 出,由於時間適逢二戰歐洲勝利80周年,因此 話題主要環繞美歐之間的外交關係。拜登形容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獨裁者及暴徒,不願接受前 蘇聯解體的事實,企圖重建昔日的華沙公約組 織,特朗普漠視對方野心,竟然倡議讓莫斯科 保留侵佔的烏克蘭土地,以為這樣就能促成和 平。拜登指責,此舉等於英、法當年施行「綏 靖政策」,導致納粹德國日益猖狂,任何人若 認為普京會就此罷休,想法都非常「愚蠢」 。 而在北約方面,拜登表示美國是唯一能夠 團結、領導世界的國家,一旦北約解散,留下 的空白就會被中國與俄羅斯填補,沒有北約制 衡的話,俄羅斯除了烏克蘭之外還會侵略更多 國家。針對部分人士批評,拜登任內沒有向烏 克蘭提供足夠軍備,尤其是俄烏戰爭初期拒絕 供應遠程武器,拜登反駁說,自己已滿足了烏 克蘭所有需求,進一步武裝對方的話,將會導 致美俄兩個核武國家之間的正面衝突。 拜登又形容特朗普在外交方面接連失 言,2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之間的罵戰貶損美國形象;將加拿 大成為「第51州」、聲言接管格陵蘭與巴拿馬運 河等言論,也有失國家元首身分,「哪有(美 國)總統會這麼說」。拜登拒絕評論特朗普是否 像君王般獨裁治國,只表示對方「行為不像共 和黨總統」。 自從1月底新舊政府交接後,拜登鮮少公 開露面,這次受訪時有時聲音沙啞,也曾持續 咳嗽以至於需在鏡頭前道歉,令人聯想起他去 年競選時辯論表現失色。記者在訪問期間,曾 問拜登是否應提前棄選,拜登表示當時面對艱 難選擇,現在也相信退出的決定「正確」,因此 並不後悔。 白宮傳訊主管張振熙(Steven Cheung)回應 時,批評拜登羞辱國家及總統職位,但沒有具 體反駁對方理據。 ■前總統拜登卸任後在德拉瓦州的家中接受英國BBC電台訪問,廣泛抨擊現任總統特朗普的外交 政策。 BBC圖片 總統特朗普於白宮主持宣誓儀 式,見證新任美國駐華大使珀杜(David Perdue)就職,並讚揚對方在亞洲有豐 富的商業談判經驗,能在美中兩國陷入 關稅貿易戰的敏感時刻,遏止中國向美 輸出毒品芬太尼的原材料,並促使北京 公平談判。 綜合CNBC及《華盛頓時報》報道, 特朗普7日表示,美中關係是華府「最複 雜、最重要」的外交議題之一,相信珀 杜能妥善處理,其中一項任務是阻止中 國將原材料運至墨西哥,加工成芬太尼 再銷往美國,此外也會協助兩國之間的 貿易談判,以及遏止中國的軍事擴張。 珀杜在國務卿魯比奧(M a r c o Rubio)見證下讀畢誓詞後,形容特朗 普熱愛國家,自己很高興成為本屆政府 的代表。 投身政壇前,珀杜曾在食品及護理 產品公司莎莉(Sara Lee)擔任香港和新 加坡地區高層,也曾出任運動品牌銳步 (Reebok)以及折扣店Dollar General的 行政總裁。2015至2021年期間,他代表 喬治亞州晉身聯邦參議院,政治方面一 直堅定支持特朗普。較早前參院表決 時,以67票對29票確認珀杜的提名,部 分民主黨議員也投下支持票。 珀杜履新後首先需處理美中關稅 戰,目前美國向中國商品徵稅145%, 中國也向美國產品徵收125%報復性關 稅,雙方目前未有和解跡象,但彼此財 金官員已同意,將於瑞士日內瓦開會磋 商。 本報訊 新任駐華大使宣誓就職 特朗普讚揚富談判經驗 眾院共和黨人憂衝擊選民 棄大削Medicaid 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公共衛生總監的人事 安排出現重大變動,原獲提名的霍士電視台 主持人退出後,總統特朗普提名保健網紅米 斯(Casey Means)填補空缺。米斯具有醫生資 格,與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關係密切,也同樣懷疑傳統醫學。 綜合美聯社、《華爾街日報》及雅虎新聞 報道,特朗普7日在社交網站宣布消息時,讚 揚米斯的履歷「無可挑剔」,上任後將致力消 除慢性疾病,改善國民健康與福祉。背景資 料顯示,米斯年輕時從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畢 業,但在俄勒岡大學擔任耳鼻喉科駐院醫生 時退出計劃,隨後再沒有行醫,轉而提倡「功 能用藥」(functional medicine),表示民眾患 病的原因在於飲食不健康,為了控制肥胖、 糖尿病又過度依賴藥物,只要調整飲食就可 防範抑鬱症、不孕症、阿茲海默症等等,因 此創立健康科技公司,透過互聯網銷售乳霜 與膳食補充劑。 米斯本身並無公職經驗,但她與兄長卡 利(Calley Means)去年曾協助小羅伯特甘迺迪 競選總統,並促成對方轉而支持特朗普,卡 利目前在白宮擔任顧問。 在米斯獲得提名之前,特朗普原本屬 意霍士電視台的醫療節目主持人內施瓦特 (Janette Nesheiwat),但反對陣營質疑,內施 瓦特缺乏專業資格,即使在電視台也只擔任 醫學新聞的「調查記者」,純粹因為與前白宮 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的姻親關 係,以及極右陰謀論者盧默(Laura Loomer) 背書,才被特朗普選中。爭議發酵後,白宮 最終撤回內施瓦特的提名。 本報訊 特朗普政府繼終止向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等新聞機構發放聯邦資助後,表示 可向對方免費提供保守媒體網絡「同一個美 國新聞網」(One America News Network, OANN)的內容,但有資深記者批評,法律 規定美國之音需立場持平,政府也不應干涉 機構運作。 美聯社報道,主管美國全球媒體署的萊 克(Kari Lake)表示,她已和OANN取得聯 繫,對方同意免費提供新聞與影片,相信這 個安排對納稅人有莫大好處。OANN主席赫 林(Charles Herring)則說,他們只是希望「提 供幫助」,未來如何使用素材仍由美國之音 決定。 對此,美國之音的資深記者赫爾曼 (Steve Herman)表示,電台根據法例,需在 服務覆蓋的國家地區播放內容平衡的新聞, 「既不是左翼聲音,也不是右派聲音」,全球 媒體署也不應主宰美國之音的編採內容。 聯邦政府原本透過全球媒體署,向美國 之音、自由歐洲電台、自由亞洲電台等機構 發放資助,但在特朗普政府終止撥款後,美 國之音3月中停止運作,白宮此舉引發的法 律訴訟仍未解決。 本報訊 特朗普提名保健網紅任公共衛生總監 美國之音將播出保守媒體製作節目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珀杜於白宮宣誓就 職,總統特朗普讚揚他在亞洲國家有商 業談判的經驗,相信他有助公平貿易協 議。 美聯社 ■米斯認為民眾的健康問題源於飲食和生活 習慣,又依賴製藥業的藥物,來控制肥胖、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Emrich圖片 卸任後首次受訪 直斥繼任者想法愚蠢 A5 05.08.2025 星期四 美國新聞 拜登狠批特朗普外交政策 拜登拒絕評論特朗普是否像君 王般獨裁治國,只表示對方「行為 不像共和黨總統」。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