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05.16.2025 星期五 中國時事雜誌 「當用KPI來量化越野跑的數 據,『我還行』都成了心理座標。」 不露營,不泡健身房,不蹲辦公 室裏復盤,而是帶著速乾衣和碳 纖維登山杖,翻山越嶺完成一場 帶痛苦濾鏡的自我對話,越野跑 已成為精英中產們的自救出口。 凌晨4點,帶著加班未褪的疲 憊,患輕度脂肪肝的北京外企副 總何騰身背水袋包,堅定地踩著 山路上的碎石陡坡往上攀爬。朋 友圈留下了他近期的行程:「翻越 最後一段山脊,才知自己是誰。」 配圖是山頂日出,紅得很用力。 「我們是中年人的特種兵選拔 賽。」一位跑了三場越野賽的外企 HR總結說。有人說越野跑是都市 修行的升級版。從運動APP上來 看,中產們的體能、意志力和審 美都在迅速進階,和職場一樣講 究策略、節奏、數據比拚和完賽 門檻,連水袋補給都得有計劃。 從寫字樓的會議室到山林的折返 點,他們保持著同樣的焦慮節 奏,只不過換了地形和高度。 越野跑可能不是為了放鬆, 而是為了找到自己還能承受多少 壓力,抑或只是出去透透氣,又 或者為了在苦難中找自由。一位 互聯網大廠的項目經理坦白:「在 公司受控太久了,終於能有一個 地方全靠自己上山下山,不用審 批,不用開會。」越野跑在他眼裏 成了一種野外版的許可權回收。 一些中產也需要一個不被工 作定義的身分。有人在簡歷上寫 「曾任首席執行官」、「長江商學 院X期畢業」,也有人在後面偷偷 加上「越野跑100km完賽者」。在 一場不靠人脈、不看出身的比賽 裏,靠腳和意志贏一次,這很少 見,甚至有點奢侈。「至少在山 裏,不會有人突然發個釘釘會議 邀請給我。」一位剛跑者說,「山 頂上沒有老闆,只有自己。」 翻中 山產 越醉 嶺心 自其 救中 越野跑具有高維度和燒錢的裝 備階梯。「穿得不夠複雜,不好意思 進補給站。」杭州一位做平面設計的 女生參加過凱樂石大師賽,其裝備 清單可以拉滿一張A4紙:Salomon ADV包、Hoka OneOne緩震鞋、 Leki碳纖維杖、韶音骨傳導耳機、 Garmin Forerunner 965手表——聽 起來像備戰一次微型火星登陸,全 套加起來超過2萬元。 凱 樂 石 、 迪 卡 儂 、 基 礎 款 Salomon幾乎是新手三件套,購物 車裏的邏輯很簡單,「別人推薦的肯 定錯不了」,「先配齊再說」。有人 回憶第一次上山,背著凱樂石30L 包,水袋嘴都不會吸,一身裝備穿 得整齊,反因穿得太新被誤人以為 是品牌地推。 真正的裝備覺醒從意識到「裝得 像」≠「跑得動」那一刻開始:頭燈得 夠亮、外套需防風、跑鞋區要分夏 冬款、能量膠口味要輪換、必戴骨 傳導耳機,連壓縮褲的材質都要區 分「蓄力型」和「恢復型」。 但與此同時,也就走進了裝備 鄙視鏈深水區。有跑者認真講解: 「鞋是MBT(I 性格測試),最能看出 人。」迪卡儂MH系列是小白標配, Nike Trail和Adidas Terrex為潮人打 卡,昂跑和Salomon則是新貴,到 了Hoka OneOne或Lowa才算開始研 究技術路線,La Sportiva一上腳就 意味著你不是來玩的。 鄙視鏈不止鞋,還有手表:傳 統派是佳明,表盤大數據全;高馳 是性能控,外表低調;COROS屬 小眾極簡。至於耳機,韶音為穩妥 派,無耳式是潮流派。連背包都能 吵起來:有人堅持Salomon ADV系 列輕盈貼身,有人只背Nathan圖穩 定,有人要用小鷹圖個背負系統。 殊不知,這時的中產朋友圈已 出現「夜跑光影圖」、「補給站速乾布 平鋪圖」、「壓縮褲與手套撞色搭配 圖」,配文從「今天狀態不錯」變成 了「第一次上UTMS,選的是Hoka Mafate 4 + Skin 5,天氣悶濕, 補了2次鹽丸,頭燈用的是B l a c k Diamond 400流明」。字裏行間透露 著一絲「我跑的是對工業製造的理解 力」的優越感。 何騰說,到了某種自定義階 段,裝備消費就不是買,而是調 度,「帶哪雙鞋?帶哪套水袋」,大 家開始按賽道選功能,按地形選抓 地力,按氣溫選透氣區,甚至還會 做表格:賽道資料+天氣預報+能 量配置+裝備列表,「上山前像在寫 PPT」。 有人為了手表的光電心率更精 準,特地把手臂曬出一道環狀表帶 痕。作為消耗品的鞋子才是真正燒 錢的深坑,一雙越野鞋兩三千元, 一年可能要買四五雙:一雙專業越 野鞋壽命大概400公里,3個月就得 換;一場百公里越野賽能毀掉兩雙 鞋。背包、登山杖、防風衣,輪番 上場,每一樣都在撕扯中產的自尊 與信用卡。 「人類可以徒步千里,但前提是 肯花錢。」一位從UTMB回來、全身 頂配的資深跑者總結道,「花了一萬 八元,感覺自己終於不像在爬山, 而是在參與一場時尚快閃。」 參加一場越野賽,花費可不 低。有網友說,參加一場大武夷山 徑賽,包括報名、住宿、交通和吃 飯在內的參賽費用約2000元,而包 括越野杖、速幹短袖、越野鞋在內 的裝備約8000元,一場越野賽的總 花費預計突破萬元。 相比馬拉松,參加越野賽的花 費也會偏高。先是出行,馬拉松基 本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越野賽 在山區,交通不便。其次是住宿, 馬拉松跑者一般提前一晚到即可, 跑完就離開,只用住一晚;越野賽 一般會住宿兩天,因為賽事本身也 有一定的旅遊屬性,跑者需提前去 山裏熟悉賽況。再是報名費,馬拉 松一兩百元左右;越野賽的報名費 較高,以寧海越野挑戰賽為例,報 名費在480元至1380元之間。 另外還有裝備,越野跑因危險 係數高,主辦方一般要求有一定的 強制裝備才能參賽,包括衝鋒衣、 頭燈、運動手表、救生毯等,一些 強制裝備還會要求參數,根據跑步 距離和當地地理環境動態調整,主 辦方會在賽前、賽中、賽後進行檢 查。以2025雲丘山越野賽為例,強 制裝備必須有長袖保暖上衣,服裝 面輔料為抓絨、羊毛或其他具有保 暖速乾效果的材質,保暖上衣重量 不低於300g;頭燈是夜間路段的必 需物資,也是短距離應急必備品, 且攜帶足量的備用電池(或充電寶)。 如果沒有強制裝備,會被要求退賽。 作為學生黨,菠蘿的裝備花銷 約2000元。對長距離越野的五娃來 說,報名費、機票和來回住宿差不 多要5000元,裝備投入也要5000元 左右,雖然可以循環使用,但總體 上有生命周期,一定時間後就需要 更換,「如衝鋒衣、衝鋒褲這些都是 壓膠材質,時間久了會脫膠,一般 來說能穿個三年左右,越野鞋損壞 率比較高,如果一年參加一兩場比 賽,再加上日常訓練,基本上就得 更換。」 買專業裝備很燒錢 已經形成鄙視鏈 從重慶武隆到安徽黃山, 從柴古唐斯到四姑娘山,從 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 中國分站到TNF 100在各地鋪 開,越野跑賽事近年異常火 爆,有時名額開放才5分鐘就 被一搶而空,微信群裏馬上傳 出一片「搶到了,兄弟們山上 見!」的狂歡,不久後就能看到 一群穿著亮色壓縮褲的人在山 頂直播喘氣。 ▍本報訊 ▍ 中新經緯報道,四川大學生菠蘿 觀察到,越野賽的熱度正在飛 速提升,「去年我同學報名凱樂石環 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時,(報名通道 開放後)半小時左右還可以報名,而 今年,35km短距離組在開始報名後 5分鐘內就顯示售罄。」他亦提到, 2025雲間花徑越野跑暨越野黃金聯 賽中國系列賽總決賽在4月8日補錄 開始後,幾秒鐘就全售罄。 為獲得更好成績 菠蘿原是馬拉松愛好者,全馬 最好成績為2小時45分鐘,2024年擔 任了一場越野賽總決賽志願者後便 產生興趣,接著參加了多場越野賽。 「都說馬拉松盡頭是越野賽,我 也認同,越野賽的自然風光和獨特 的賽事體驗是馬拉松無法代替的。」 他說,提升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 積分也是吸引他不斷參加越野賽的 動力之一,「馬拉松用完賽成績評判 跑者實力,大家參賽是希望刷新個 人最好成績,越野跑的ITRA積分用 於衡量賽事難度,表現分用於評估 跑者能力,我現在的表現分是650, 在中國12萬男子越野跑者中排3000 名左右,如果進一步提升到750分以 上,就能免一些越野比賽報名費, 800分以上可有一些贊助等,一些品 牌合作會比較看重這些分數。」 在上海某半導體公司擔任高管 的瓜肉同樣是資深越野跑者,2023 年參加了20公里寧海越野挑戰賽, 迄今共參加了十餘場越野賽,以50 公里中長距離居多。為了獲得更好 的成績,他經常在周末做爬坡、跑 山訓練。 「馬拉松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到 終點,中間不能出錯,越野跑可以 出錯,可以欣賞山野風光。」吸引瓜 肉參賽的一是風景,二是被關注的 感覺。瓜肉提及,馬拉松也有攝影 師,但一場比賽上萬人,單人照能 有幾張就已經不錯了,但往往背景 裏有很多人,而一場越野賽因場地 限制,比賽規模至多幾千人,加之 成績區分度高,攝影師可給每個人 單獨拍照,一場比賽多的時候可以 獲得20張返圖。 瓜肉已多次參加國際超級越 野跑巡迴賽UTMB中國站賽事。 「UTMB是每個越野跑者心中的殿堂 級賽事,核心是Running Stones(跑 石),通過參加比賽,攢夠跑石,才 能抽籤參加UTMB主賽事等。我相 信,相對嚴肅的越野跑者都想去一 次勃朗峰的。」瓜肉說道。 12天穿越700公里 馬拉松兼越野賽教練的五娃來 自廣州,4月中旬以26小時的成績完 成山西鄉寧2025雲丘山越野賽168公 里賽程。「對距離、速度,人類的 追求是永恆的。」作為愛好者,五娃 正不斷刷新自己的最長越野紀錄, 2024年跟朋友們一起參加了瑞士之 巔660越野賽,穿越阿爾卑斯山,全 程約700公里,累計爬升近5萬米, 花費近12天時間完成比賽。 五娃觀察到,8年前他接觸越野 跑時,中國參賽者較少,現在則越 來越多,特別是一些短距離賽程的 特別受歡迎。 據了解,越野跑第一次全球大 爆發在2000年左右,這股風潮很快 吹到了中國,自2010年以來,年增 長率是同期所有國家中最快的。究 其原因,一方面得益於豐富的山地 資源。RunRepeat統計了境內舉辦 的250多場越野賽,莫干山、柴古、 寧海、黃山、武夷山、雲丘山等名 列其中。竹海、茶丘、峽谷、飛 瀑,甚至途經火山,多變的自然景 觀與複雜的路況相伴,給人們帶來 野趣與挑戰並存的越野跑體驗。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話題曝 光將越野跑推入了破圈快車道。 2023年被稱為「越野跑爆發元年」, 社交平台上關於越野賽的話題除了 賽後的獎牌獎品,更多人討論的是 越野比賽途中補給站菜品的豐富程 度。從羊肉湯、臊子面,到燉大 鵝、烤全羊,100千米吃10頓、50千 米吃5頓、20千米吃2頓,越野賽憑 藉新頭銜迅速出圈——「大型戶外自 助餐活動」。 跑步平台「悅跑圈」統計顯示, 2024年中國的越野跑賽事舉辦了505 場,10年前僅僅65場。對越野跑人 口的最新統計顯示,90%的越野跑 者年齡在22歲至55歲之間,最集中 的年齡段是25歲至44歲,佔總調查 人數的48.9%。 參加一場比賽 花銷破萬元 ■左圖:運動愛好者在度假區參加越野跑。右圖為跑者的路線軌跡。 新華社/網上圖片 ■越野跑選手在比賽中。 新華社 ■越野跑愛好者在網上展示自己的 裝備。 網上圖片 越野 火爆 名額5分鐘搶完 提升實力之餘 欣賞山野風光 運動項目特點 賽道 在山林、泥地、沙地等自然 地形中進行,路況複雜,累計爬 升可達數千米。 補給 站點間隔通常在1 0公里以 上,物品豐富(如熱食、藥品), 但依賴性較低,需選手自備物資。 路程 距離較長,常見5 0公里、 100公里甚至332公里,關門時間 可達24至48小時,部分賽事需過 夜。 裝備 強制裝備防滑越野鞋、衝鋒 衣(抓絨材質)、頭燈、救生毯、 急救包、登山杖等;部分賽事要 求攜帶替換衣物、防寒裝備等。 技能 需適應上下坡、碎石路等複 雜地形,採用小步幅、高步頻跑 法,下坡需控制緩衝避免受傷; 對綜合力量(腿部、核心肌群)、 靈活性、平衡性要求更高,肌肉 疲勞更明顯。 風險 高風險,會因極端天氣(如失 溫、山洪)、地形障礙(滑墜、崴 腳)、信號覆蓋差導致救援延遲。 完賽率 部分賽事低於70%,需具備 馬拉松完賽經驗、急救知識及戶 外生存技能。 對距離、速度,人類的 追求是永恆的。 越野跑愛好者 五娃 ■壯麗的自然風光是吸引跑者的 因素之一。 新華社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