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06.11.2025 星期三 中國社會 高燒至39攝氏度 氣喘如牛 恙蟲咬一口 七旬翁病危 ▍本報訊 ▍ 回想起事發的一幕,楊老伯的家 人仍然心有餘悸。那天,天 氣潮濕悶熱,楊老伯在自家樓下的 龍眼樹底下乘涼,期間,他感覺脖 頸處傳來一陣刺痛,但是他並未在 意。次日,楊老伯突發39攝氏度高 燒,服用退燒藥卻仍反復發熱。到 了第五天,楊老伯氣喘如牛,家人 緊急將他送到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 醫院就診。 經檢查,楊老伯除了氣喘、血 氧低,肝、腎也出現了器官功能障 礙。很快,醫生將其送往ICU(重症 醫學科),予以氣管插管,接呼吸機 輔助呼吸,並給他做全面檢查。 醫生發現,在楊老伯的左頸部 有一處皮膚潰瘍,直徑約5毫米。此 外,在他的左鎖骨上發現一個約10 毫米的淋巴結。最終,楊老伯被確 診為恙蟲病。隨後,醫生馬上給予 他抗感染等對症治療。經過一周的 治療,楊老伯各項指標明顯改善。 據了解,恙蟲病是由恙蟲病東 方體感染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 病,流行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主 要表現為發熱、焦痂或潰瘍、淋巴 結腫大及皮疹。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重症 醫學科陳名智主任醫師表示,被恙 蟲叮咬後,若救治不及時,可能誘 發多器官功能衰竭,進而危及生命。 如果不幸被恙蟲叮咬,應立即用碘 伏或酒精消毒,出現高熱不退等症 狀時,須在6小時內就醫。 ■被恙蟲叮咬後,若救治不及時, 可能誘發多器官功能衰竭,進而危 及生命。 網上圖片 四川樂山市區電信廣場近日 發生一件令人嘖嘖稱奇的事件, 一條近兩米長的大蛇從天而降, 將樹下打牌的阿姨嚇得不輕。關 鍵時刻,一位大爺挺身而出,抓 住蛇尾像鞭子一樣掄摔起來,吸 引了很多關注。 大爺的這一壯舉還被目擊者 拍攝了下來,上傳至社交平台 上。據目擊者透露,當天下午, 她帶著娃兒到電信廣場去玩的時 候,遠遠就看到人群圍在一起。 原來,一條大蛇從樹上落下,掉 在樹底下打牌的桌子旁邊,把打 牌的阿姨們嚇壞了。「這時一個大 爺過去就把那蛇拿來抓住了,逮 住尾巴來甩。」那條蛇目測有將近 兩米長。 事發的樂山市區電信廣場確 實有很多大爺、大媽在大樹下面 支起桌子,打貳柒拾牌、撲克牌 或者下象棋。多人證實,此前確 實有一條大蛇從樹上掉下,被一 位大爺徒手逮住掄摔,「起碼摔了 有十幾下。」 不過,對於大蛇的最後去 處,有人稱被大爺摔死帶走了, 也有人稱最後放了。 在廣場一角的樹幹上,樂山 市城市綠化保障中心掛出了一張 黃色警示牌「警惕蛇出沒,遊憩需 注意」。多位市民透露,以前廣場 上也曾發現過蛇,但沒這次發現 的這麼大。 專家表示,這條蛇是成年黑 眉錦蛇,無毒。遇到這種蛇時, 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距離,讓其自 行離開,或者制服牠以後放到遠 離人群之處,也可聯繫消防、野 保機構等專業人士前來處理。 大老 蛇翁 從徒 天手 而掄 降摔 「早知道鸚鵡可以拔牙,我昨 天就不該花300塊錢。」近日,武漢 一位婦女用鸚鵡幫兒童拔牙的視頻 引起討論。 畫面中,這位女子手持鸚鵡, 慢慢靠近女孩的嘴巴。隨後,鸚鵡 精准咬住目標,在女孩口中輕晃兩 下,伴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牙齒 順利被拔了下來。 該女子在評論區回覆稱,這 只鸚鵡已經是第三次幫小朋友拔 牙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一 眼就能分辨要拔出哪一顆牙。她提 到,這只鸚鵡才買回來幾個月,由 鄰居餵養,一直很健康。 不過,還有人擔心,這種拔牙 方式容易傳染疾病。 感染科醫生文丹寧提醒,鸚鵡 拔牙可能導致嚴重感染,引發鸚鵡 熱、禽流感等疾病。「鸚鵡作為一 種禽類動物,很可能攜帶不明來源 的細菌和病毒。拔牙時,鸚鵡的喙 和口腔密切接觸,牙齒脫落時還可 能伴隨出血,會進一步增加感染風 險。」她表示,禽類可以存在一些 可以人與畜禽共患的疾病,可以傳 染給人類,最常見的就是禽流感。 目前,鸚鵡是明確可以傳播鸚鵡熱 的,這是一種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 的人、鳥和其他動物人畜共患傳染 病。鸚鵡的分泌物和排洩物都可能 攜帶病毒。 鸚鵡熱是典型的動物源性傳染 病,主要由鸚鵡家族的鳥類傳播, 外觀健康的鳥也有可能是攜帶者。 口腔科醫生熊凡表示,拔牙作 為一種醫療行為,需要嚴格的操作 規範。因為鸚鵡無法準確判斷拔牙 的適宜時機和方法,存在損傷口腔 軟組織和感染的風險,既不安全也 不衛生。 「鸚鵡的喙堅硬有力,鸚鵡拔 牙很可能會咬傷孩子的牙齦,還有 拔錯牙和咬傷面部的風險。」他說, 拔牙是一項複雜的操作,以乳牙為 例,如果鸚鵡只拔出了牙冠,遺留 了殘片或殘根,後期還是需要通過 醫療手段幹 預。 用鸚鵡拔牙 醫生:或感染禽流感 ■大爺逮住蛇猛甩。 網上圖片 又到吃野生菌的季節,近日又 有人吃野生菌中毒住院了。雲南省 臨滄市的胡先生前不久因食用野生 菌中毒後出現幻覺,他將自己的奇 特經歷分享到社交平台後,引發關 注和熱議。 隨著夏日雨季來臨,雲南各地 山林間長出野生菌,當地人有食用 野生菌的習慣。胡先生就在臨滄野 生菌批發市場購買了「見手青」。當 晚,他將「見手青」洗淨切片,然後 下鍋開大火快速爆炒。 之後,胡先生吃了不少「見手 青」。然而,他慢慢出現了幻覺, 「我看到客廳裏面有好多的海洋生 物,有八爪魚、水母,還有好多蝴 蝶在我的面前飛舞。」意識到可能是 野生菌中毒後,胡先生立即在家人 陪同下前往醫院診斷治療。 胡先生稱,在醫院病床上輸液 時,又看到孔雀、鳳凰在空中飛 舞,「一隻金色的鳳凰就站在我的 面前,牠的羽毛一直散落在我的面 前,我就用手去捋牠的羽毛。」當 時,胡先生的妻子看到這一幕,便 用手機拍了下來,上傳到社交平台 並引發熱議。 臨滄市人民醫院的診斷紀錄顯 示,胡先生為蕈類中毒、幻視,臨 床信息:幻視20分鐘。據悉,蕈中 毒是由誤食含毒素的蕈類(蘑菇)引 起的急性中毒病症。 中國已知有毒蕈類約100種,其 中劇毒種類近10種,主要有胃腸毒 素、神經毒素等。 所謂「見手青」,並非某一種菌 菇,其屬於牛肝菌屬,包括多種牛 肝菌,因被手碰或者被壓傷會變成 青色而得名。 胡先生認為,「見手青」的種類 很多,可能是摻雜了幾種有毒的野 生菌或是加工方式不。 吃野生菌中毒 躺病床上給 「鳳凰」 順毛 ■胡先生躺在病床上,給幻覺中的 鳳凰順毛。 網上圖片 瀋陽的王女士最近因為右側 髖部疼痛,選擇了一個看似方 便又經濟的治療方法——自行針 灸,卻沒想到竟然把三根長約8厘 米的銀針紮進了自己的體內,結 果險些引發大出血。 針灸後,王女士的疼痛並沒 有減輕,反而在接下來的半個月 裏,她的身體開始出現了腹部隱 痛的症狀。即便如此,王女士依 然沒有在意,甚至認為身體能夠 自行排出這些針。 經過一段時間的拖延,王女 士最終還是去醫院就診,結果 卻被告知她的體內已經有三根銀 針在「遊走」,分別抵達了膀胱後 壁、子宮後壁和腹股溝等重要部 位。銀針隨時可能刺破器官或血 管,醫生們經過兩小時的手術, 終於將這三根銀針取出,王女士 才得以康復出院。 為險 省引 錢發 自大 行出 針血 灸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 經常熬夜加班,深圳一名年輕女 白領就因為熬夜加班熬到面癱。 深圳一名25歲的女士小林因 為連續三天熬夜加班,每天只睡 4個小時,導致左眼無法閉合, 笑容歪斜,連皺眉都困難。小林 以為自己是中風,結果到醫院一 查,左耳上簇集大量皰疹,確診 亨特綜合征。 亨特綜合征,又叫「帶狀皰疹 膝狀神經節綜合征」,約7%的急 性面神經麻痹都由它引起,是非 創傷性面癱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該病主要表現為患側周圍性 面癱、耳道皰疹等,各個年齡階 段都可能發病,其中70至80歲的 人群發病率最高。但現在熬夜、 減肥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亨特綜 合征的新目標。醫生建議,預防 亨特綜合征,記得別經常熬夜、 別極端減肥、壓力大時及時補充 維生素;不得不經常熬夜,可考 慮注射帶狀皰疹疫苗。 連年 三輕 天女 熬子 夜面 加癱 班 家住泉州今年70歲的楊老伯前不久在戶外納涼時,突感頸部 一陣刺痛,沒想到之後出現反復發熱、呼吸急促,肝腎功能異常等 症狀,被緊急送入ICU搶救。 滯留時間過長 出現肉芽增生 辣椒嗆入肺 老婦咳不停 ▍本報訊 ▍ 患者王奶奶今年65歲,家住長沙 縣。不久前,王奶奶在家中 吃飯時突然發生嗆咳,但是並未咳 出任何異物。沒多久,她開始不斷 地咳嗽,且咳膿痰,到當地醫院診 治,醫生結合她的症狀實施抗感染 治療。但20多天過去了,王奶奶病 情還是未見好轉,咳嗽、咳膿痰症 狀均未改善。於是,當地醫院建議 她轉至長沙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 進一步診治。 長沙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主 任、主任醫師肖智權接診後仔細查 看了王奶奶的病歷資料,完善肺部 CT後顯示其右下肺大片狀陰影,進 一步檢查後,發現患者右肺下葉基 底支有異物嵌頓,異物周圍因滯留 時間長已出現肉芽增生及大量膿性 分泌物。 內鏡醫師將嵌頓的異物從王奶 奶右肺下葉基底支處完整取出,醫 生發現取出的異物竟然是一段辣椒 尖。 取出辣椒尖後,王奶奶的症狀 明顯開始好轉,經過後續抗感染治 療,肺部CT病灶一步步消退。 全科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肖 智權分析:辣椒表面光滑,極易在 進食時隨氣流進入呼吸道,尤其是 當人們邊吃邊說笑或兒童咀嚼能力 不足或老年人吞咽功能衰退,或處 於飲酒、分心狀態時,風險顯著增 加。 當辣椒進入氣管後,不僅會立 即引發劇烈嗆咳、呼吸困難,其含 有的辣椒素還會對氣管黏膜產生強 烈刺激,導致腫脹、分泌物增多, 進一步加重堵塞。若異物滯留時間 過長,還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導致 肺炎、肺膿腫等嚴重後果,甚至危 及生命。即便異物被成功取出,辣 椒殘留物也可能損傷氣道,引發慢 性咳嗽、支氣管擴張等長期併發症。 ■辣椒表面光滑,極易在進食時隨氣流進入呼吸道。 新華社資料圖片 長沙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近日接診了一例因誤將辣椒吸入氣 管而引發肺部感染的病例。醫生提醒,嗆入異物後若滯留時間過長 容易導致肺炎、肺膿腫等嚴重後果,若自救無效,須盡快就醫。 ■鸚鵡把頭伸進女童的口中。 網上圖片 恙蟲病早期症狀不典 型,容易被誤診和漏診。 當出現突然無法說話、 劇烈咳嗽、呼吸困難、面色 變藍、喉嚨發出尖銳聲響或 胸部有異物撞擊感等症狀 時,需高度懷疑氣管異物。 醫生 肖智權 三招預防恙蟲病 到郊外遊玩,或到有草叢堆 的地方時,穿著長袖長褲和 中高筒鞋遮蓋皮膚預防恙蟲 叮咬。 在野外活動時,可噴上適量 的驅蟲劑,活動結束後,盡 快換洗衣物和清潔身體。 住家附近或田園邊的雜草需 定期清除,以免恙蟲滋生。 1 2 3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