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1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加州1名非法留美多年的華人男子 承認,歷年來在朝鮮政府指使下,利用 虛假文件和秘密渠道,走私大量槍械、 彈藥以及軍事科技,協助平壤躲避華府 的制裁。由於被告面對非法充當外國代 理人,以及串謀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 力法》(IEEPA)的罪名,最高可以判監 30年。 ▍本報訊 ▍ 綜合《Court House News》、英國《獨立 報》及半島電視台報道,42歲被告溫盛 華(Shenghua Wen,音譯)來自加州安大略 (Ontario),2012年持學生簽證入境,翌年 簽證失效後一直非法居留,至今已經長達12 年。檢方在認罪協議中表示,被告當年來美 之前,曾在北京的朝鮮大使館與平壤官員接 觸,對方希望他協助採購武器及敏感裝備。 案件偵破後,他從去年12月開始一直羈押候 審。 檢察官形容,從2022年開始,兩名朝鮮 官員分別使用加密通信程式Wickr與溫盛華 聯絡,要求他採購槍械、敏感裝備,然後把 貨物從加州經中國運至朝鮮,到了2023年, 溫盛華經洛杉磯長灘(Long Beach)港口運出 最少3個貨櫃,當中裝滿槍械,翌年再購入6 萬發9毫米子彈,準備運往朝鮮。司法部表 示,溫盛華利用虛假出口文件掩瞞真相,訛 稱貨物是「冰箱」等其他物件,寄出的貨物當 中,至少1批在今年1月經香港轉抵朝鮮。至 於兩名與被告接觸的朝鮮官員,文件顯示他 們的名字使用漢語拼音,其中1人名叫「金永 男」(Jin Yong Nan,音譯),另1人只知道姓 「崔」(Cui)。 案情同時顯示,溫盛華為了方便採購 武器,甚至在2023年5月收購持有聯邦武器 執照(FFL)的德州公司AK5000 INC(. Super Armory),然後將大批槍械由德州運往加州 等待出口。 此外,他亦取得多項敏感軍事技術或設 備,包括化學威脅識別儀、可探測秘密通信 的寬頻接收器、可安裝於無人機的熱成像系 統,以及民用飛機引擎等。 當局表示,朝鮮歷年來共向被告匯款約 200萬美元,而溫盛華明知涉案行為違法, 也從未申請出口所需的許可證,因此在去年 9月面對起訴。他接受聯邦調查局(FBI)盤問 時表示,相信朝鮮政府為了日後攻擊韓國, 因此提前儲存武器。 華府與平壤自1950年代韓戰後一直沒有 建立外交關係,此外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 力法》,總統有權限制與某些國家之間的貿 易。檢方形容,溫盛華本身是非法移民,已 經不能擁有任何武器或彈藥,再違反聯邦對 朝鮮的禁運政策,因此情節尤其嚴重。 溫盛華認罪後,將於8月18日判刑,其 中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可判20年,非 法擔任外國代理人最高可判10年。 ■檢方指出,溫盛華承認受朝鮮政府指使走私大量槍械、彈藥及軍事科技。 司法部圖片 在與特朗普政府引入關注的法律大戰中, 哈佛獲得強大聲援。超過1.2萬名校友、21位藍 州總檢察長以及包括5所常春藤盟校在內的20 餘所大學,紛紛提交「法庭之友陳述書(」amicus brief)力挺哈佛。 綜合NBC新聞與《波士頓環球報》報道,這 波廣泛支持正值哈佛尋求法院對政府作出簡易 判決(summary judgment)之際。哈佛表示,由 於拒絕政府干涉其學術與聘任決策,特朗普政 府在未經合法程序下凍結校方近30億元聯邦撥 款。特朗普政府此前指控哈佛違反民權法,稱 其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免於歧視與騷擾 由麻省總檢察長坎貝爾(A n d r e a J o y Campbell)牽頭的21位藍州總檢察長於9日向法 庭提交意見書,指出政府對哈佛的「全面性攻 擊」將對麻省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聲明表 示,「特朗普政府對哈佛的攻擊,是對整個麻 省的攻擊」,「總統不能以強權迫使大學背棄核 心價值或放棄自主權」。 與此同時,包括普林斯頓、耶魯、達特茅 斯、布朗、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城、約翰霍 普金斯及麻省理工等24所頂尖學府,當天也提 交法庭意見書。常春藤盟校中僅有康乃爾與哥 倫比亞大學未參與連署。 這些大學指出,聯邦資金凍結將不僅衝擊 哈佛,而會因科研合作的高度互聯性,波及全 國各大學與整體創新體系,最終削弱美國的科 技實力與經濟成長。他們呼籲法院阻止特朗普 政府對高等教育自由與科研生態的重大干預。 同日,逾1.2萬名哈佛校友也提交了法庭 之友陳述書,敦促法官保護他們的母校免於 政府「違憲且違法的要求」。陳述書指,「政府 對哈佛的戰爭不僅針對哈佛,而是一場企圖抹 黑並瓦解教育、破壞獨立思考、分裂國家的行 動」。包括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奧布萊恩(Conan O'Brien)在內的多位知名校友也加入其中,表 達對母校的堅定支持。 本報訊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 新調查顯示,當前的政治兩極化導致兩黨選民 分處不同的資訊「孤島」,僅《福布斯》(Forbes) 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這 兩家媒體獲得兩黨受訪者的共同信任。 美聯社報道,此次調查於3月中旬進行, 訪問了9482位成年人。在所評估的30個媒體 中,認同或傾向共和黨的受訪者信任的媒體僅 有8個;相較之下,(偏)民主黨受訪者對23個 媒體的信任度高於不信任度。 共和黨人信任度最高(56%)的媒體為「霍 士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其次為 「喬羅根播客」(Joe Rogan podcast),信任度 為31%。在民主黨受訪者中,有13個媒體獲得 超過30%的信任度,包括公共廣播電視公司 (PBS)、CNN、BBC、《紐約時報》、美聯社、 MSNBC、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今日美 國》、《華盛頓郵報》以及《華爾街日報》。 「喬羅根播客」體現了兩黨民衆在媒體選擇 上的巨大鴻溝。調查顯示,40%的民主黨人不 信任該節目,信任者僅佔3%。另有不少人表 示對節目了解不多,無法發表意見。2/3民主 黨人不信任霍士新聞,但也有19%表示信任。 對於PBS,23%的共和黨人表示信任, 26%不信任;而民主黨人的信任度高達59%, 僅4%不信任。共和黨人對NPR的不信任程度 更為明顯- -不信任者比例是信任者的兩倍以 上;而民主黨人則以47%信任、3%不信任的比 例呈現壓倒性支持。 皮尤資深研究員希爾勒(Elisa Shearer)指 出,「美國的媒體生態極度兩極化,目前還難 以判斷未來是否會有所改變」。 本報訊 21州數十名校萬餘校友 提交法庭文件聲援哈佛 兩黨選民各守信息孤島 共同信任媒體僅只兩家 眾議院接連通過兩項法案,廢除首都華 盛頓較早時頒布的兩項地方法律,一方面禁 止非公民投票,另一方面也收緊處分警員的 標準。華盛頓市府批評,國會共和黨干預地 方施政。 綜合NBC及《紐約時報》報道,眾議院在 共和黨護航下,10日一口氣通過兩項法案, 分別以266票贊成、14票反對,廢除華府允 許非公民參與地方選舉的規定;以及在235 票贊成、178票反對的情況下,廢除市府在 處分警員方面的規定。 根據原本的地方法律,非公民有權在當 地選舉中投票,推舉市長、市議員等等。而 在警隊方面,市府原本收緊了警員的集體談 判權和訴訟時效,涉嫌違紀的人翻案難度較 大,而眾院推翻原本規定後,相關的紀律處 分需要越過更高門檻。 除了上述兩項法案之外,眾院還準備 在12日表決第3項法案,要求首都華盛頓必 須配合聯邦的移民執法。按照條文,市府 接到國安部、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要 求後,必須分享移民資料,以及協助扣留移 民,不能再像現在般,只有在得到法庭授權 的情況下才配合執法。 眾院完成表決後,華盛頓市長鮑澤 (Muriel Bowser)的辦公室發表聲明,譴責共 和黨廢除特區法例,指責國會干預當地民生 和施政。聲明表示,眾院的財政預算案導致 華府出現財政缺口,希望議員儘快設法補救。 國會3月時為了延續行政部門運作,通 過臨時撥款法案,但卻依然限制華盛頓特區 的預算開支,要求經費維持在2024財年的水 平,因此出現11億元的落差。雖然參議院已 經表決,承諾會糾正這個問題,總統特朗普 也表示支持,但數個月過去後眾議院依然沒 有動靜。 眾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表示, 議會只是有更加重要的事項需優先處理,並 非故意拖延。但有共和黨議員表示,黨團根 本沒有談論相關議案,表決可能遙遙無期, 民主黨議員則批評共和黨「極之不負責任」。 本報訊 ■由麻省總檢察長坎貝爾牽頭的21位藍州總檢 察長於9日向法庭提交意見書,指出政府對哈 佛的攻擊會對麻省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哈佛學生日報圖片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當前僅有《福 布斯》與《華爾街日報》這兩家媒體獲得兩黨選 民的共同信任。 視頻截圖 ■眾院以266票對148票通過廢除有關非公民 投票的議案,當中有56名民主黨議員投下贊 成票。 電視截圖 收200萬美金 向平壤運出至少3貨櫃軍火 走私武器至朝鮮 華男最高囚30年 特朗普政府向聯邦法院緊急上訴,要 求擱置下級法院的裁決。地方法院原本裁 定,被驅逐至薩爾瓦多的數百名委內瑞拉 移民可以申訴,但沒有要求政府必須將他 們接送回美。 綜合路透社及ABC報道,司法部律師 10日在訴訟文件中表示,涉案的委內瑞拉 移民並非美國公民,美國法院也無權審理 他們的人身保護申請,就算華府允許這些 移民申訴,也難以帶來實質影響。文件又 表示,涉案移民現在已歸薩爾瓦多政府管 理,無論是外界探視還是轉移囚禁地點, 美方都沒有過問。 這次案件始於3月,總統特朗普援引 1798年的《外國敵人法》,指責數百名委內 瑞拉移民是黑幫「阿拉瓜火車」(Tren de Aragua)的成員,因此將他們送往薩爾瓦 多。事件引發訴訟後,移民與海關執法局 (ICE)承認,部分移民在美國其實沒有犯罪 紀錄,當局也缺乏足夠資料,判斷他們是 否構成潛在威脅。 案件纏訟至本月4日時,首都華盛頓的 聯邦地方法官博斯伯格(James Boasberg)表 示,政府驅逐移民時沒有遵循正當程序, 沒有讓被告抗辯,因此需要糾正錯誤,但 當時裁決並未要求涉案移民返回美國。 白宮回應裁決時批評博斯伯格越權, 質疑法庭干預移民及國家安全事務。博 斯伯格則強調,面對指控的人無論有否犯 罪,均有抗辯的基本法律權利。 本報訊 遭政府錯誤驅逐出境的馬里蘭州男子加 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終於被送回美 國後,司法部入稟法院,辯稱政府已遵守 法官命令協助加西亞回國,將會要求撤銷 有關訴訟。但加西亞律師堅稱政府應被追 究責任。 ABC報道,司法部向法院入稟,指政府 已達成原訴人的要求,以及法庭的命令,把 加西亞帶回美國,政府竭盡全力掃除阻礙加 西亞回國的障礙,並與薩爾瓦多政府進行外 交討論,商討讓加西亞回國,而加西亞律師 仍然要求繼續審理此案,令人感到「絕望與 失望」。司法部表示打算下周向法院提出動 議撤銷此案。 加西亞的律師日前表示,儘管加西亞已 經回美,但案件仍未結束,法院有職責確保 此案「得到處理」,加西亞及其家人因此事付 出了慘痛的代價,政府必須為其「公然、故 意」和持續違反法院命令的行為負上責任。 司法部辯稱,原訴人指政府故意拖延和故意 無視法院命令是「毫無根據的」。 薩爾瓦多裔的加西亞與妻兒居住於馬里 蘭州,2019年獲法庭頒令禁止他被驅逐出 境,但特朗普政府聲稱他是黑幫MS-13的成 員,3月把他拘捕並遣送回薩爾瓦多,囚禁 在監獄,經過多番輾轉終於在上周返回美 國。加西亞否認自己是黑幫成員。 加西亞回國後隨即又被起訴兩項刑事罪 名,政府指控他涉嫌參與長達數年的販運人 口活動,把數千名來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 的非法移民,從德州送往內陸地區,當中包 括兒童,以換取數千元的酬勞。 本報訊 已接誤遣男返美 法部促撤銷後續訴訟 被逐委國移民獲准申訴 司法部緊急上訴 ■一名薩爾瓦多士兵在特科盧卡的監獄站崗。 路透社資料圖片 A4 06.11.2025 星期三 美國新聞 42 歲被告溫盛華來自加州安大略(Ontario),2012 年持學生簽證入境, 翌年簽證失效後一直非法居留,至今已經長達 12 年。 眾院廢華府多項法律 市長斥共和黨干政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