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1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6 06.11.2025 星期三 國際新聞 / 國際社會 糧食藥品短缺 商家倒閉民眾失業 巴拿馬持續罷工摧毀經濟 ▍本報訊 ▍ 這場從4月2 3日發起的罷工抗 議,起因是巴拿馬教師不滿政 府通過「第462號法案」,改革社會保 障基金將導致他們的退休金縮水, 影響教師福利與生活。與政府多次 溝通未果後,其他包括香蕉種植勞 工、建築業、醫療人員、學生與原 住民團體等先後加入罷工行列。 危地馬拉媒體「中美洲360」報 道指,連續的罷工抗議造成巴拿馬 教育、建築和農業為之癱瘓,更因 為生產停擺、交通封鎖導致許多地 區糧食、藥品與煤氣短缺,商家倒 閉,民眾生活受到嚴重衝擊。巴拿 馬西北部的博卡斯德爾托羅更是罷 工災情的中心,官方表示當地經濟 已「完全停擺」,失業率超過15%, 已有5000名勞工遭解僱。 經濟暨財政部長查普曼坦言, 罷工抗議已經導致就業大幅流失; 而且對國家經濟穩定的衝擊,與新 冠疫情期間相當。報道也指出,商 會警告國家正面臨經濟崩潰,因為 罷工抗議每天損失約6000萬至9000 萬美元之間;巴拿馬企業委員會更 估計,每天經濟損失高達1億美元。 巴拿馬全國企業委員會更呼籲 政府,不應該再將這場危機視為單 一事件,因為現在學生停課、醫療 停擺手術延期、基礎建設中斷、數 千家庭失去收入,社會結構已經搖 搖欲墜。迄今巴拿馬政府態度依然 強硬,與罷工團體對話近乎中斷。 教育部更強硬表態1.5萬名參與罷 工的教師,因為曠職將無法領取薪 資。面對國家危機,媒體分析巴拿 馬大主教烏尤亞可能出面作為斡旋 者,化解政府和社會的僵局。 分析指,這場罷工已非單純抗 議社保法案,其他包括反對退休制 度改革、被視為威脅國家主權的美 國與巴拿馬雙邊協議,以及可能恢 復的礦業特許權,多重訴求反映出 國家與社會各界之間嚴重脫節。 ■巴拿馬防暴警察5日發射催淚彈驅散抗議者(左圖);右圖為人們抬著一名被警方擊中的抗議人士。 路透社 伊朗10日宣布,德黑蘭當局 擬於15日和美國展開新一輪核談 判。美國與伊朗因濃縮鈾問題陷 入僵局之際,華盛頓日前為達成 核協議提出一份提案,但伊朗有 疑義,將另行提案。 法新社報道,美國與伊朗這 兩個長久勁敵自4月起已舉行5輪 談判,這是特朗普在第一次任期 退出伊朗2015年與列強達成的核 協議以來,美伊最高層級官員接 觸。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貝卡伊透 過聲明表示,伊朗與美國下輪間 接談判計劃15日在阿曼首都馬斯 開特舉行。 德黑蘭提到,將透過中間人 阿曼向美國提交一份「合理、有邏 輯且平衡」的反提案。特朗普9日 表示,即將到來的美伊談判或許 將釐清,是否可能透過達成核協 議,避免爆發軍事行動。 與美新一輪核談判 伊朗擬另提協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 日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提出針 對俄的第18輪制裁方案,旨在打 擊俄能源收入和軍事工業。 路透社報道指,新一輪制裁 方案提議禁止與俄北溪天然氣管 道,以及參與規避制裁的銀行進 行交易。委員會還建議下調對俄 海運原油實施的價格上限,從每 桶60美元降至45美元。歐盟各國 本周將開始對這項制裁方案進行 辯論。 俄目前正準備歸還戰爭中陣 亡的烏克蘭士兵,並正在就此事 與基輔談判。克里姆林宮10日表 示,一些遺體仍在冷藏卡車中等 待移交。烏克蘭指俄10日再發動 大規模無人機襲擊,首都基輔和 南部港口城市奧德薩的一處產科 病房徹夜遭到空襲,造成至少1死 4傷。 歐盟委員會新方案 打擊俄能源收入 哥倫比亞西南部發生的一系列 炸彈襲擊,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 法新社報道指,哥倫比亞第三 大城市卡利及周邊多個城鎮,10日 發生24起協同炸彈和槍擊襲擊,遭 襲目標包括警察哨所、市政建築和 民用設施。國家警察局長費爾南多 說,嫌犯使用汽車炸彈、電單車炸 彈、步槍射擊和疑似無人機等手段 發動襲擊,目前已有7人喪生,其中 包括兩名警察和多名平民,另有28 人受傷。 警方和專家認為,這些襲擊由 反政府武裝組織「中央參謀部」實 施。「中央參謀部」是原哥倫比亞最 大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 量」的最大分支。該武裝組織2016年 與政府簽署和平協定,並於2017年 正式宣布成立政黨,但黨內部分成 員反對與政府停火,並另立分支, 「中央參謀部」就是其中一支。 國際危機組織安全專家迪金遜 說,這是一次極有組織的進攻,「真 正展示了這個組織所具備的能力」。 她表示:「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顯示 出他們有能力在卡利大都市區開展 行動。」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曾多次 嘗試與「中央參謀部」和其他武裝組 織達成和平協定,但都失敗。 在炸彈襲擊前三天,哥倫比亞 參議員烏里維在首都波哥大的競選 集會上遭到槍擊,頭部連中兩槍。 哥倫比亞炸彈襲擊 至少7死28傷 一份1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 出,隨著全球暖化改變南極棲地環 境,過去15年來,南極帝企鵝數量 幾乎減少將近四分之一,減少速度 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法新社》報道指,這份研究利 用衛星影像,監測位於南極半島、 威得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三個地區 共16個帝企鵝群,這三個地點代表 了全球帝企鵝族群的將近三分之 一。研究發現,帝企鵝族群現況, 比利用電腦模型估計的最悲觀狀況 「可能還要糟糕大約50%」。 研究人員已明白,氣候變遷正 造成這種全世界現存體型最大的企 鵝,族群正在減少,但是減少速度 格外令人警覺。報告指出,到2024 年為止的15年間,研究監測的16個 繁殖群,族群數量減少了22%;相 較之下,之前的估計是2009到2018 年間減少9.5%。 暖化正造成南極冰層變薄、變 得不穩定,而這塊冰封地區正是這 些企鵝的重要棲息地。近年已發生 過由於下方冰層崩塌,導致在冰層 上孵育的一些帝企鵝群,其幼雛還 來不及發育到足以適應冰凍海水, 就落入海中,甚至整巢覆滅的事 件。 佛雷特威爾說,這份新研究顯 示出,受監測的那些企鵝群數量, 可能從2009年就開始減少,當時暖 化尚未開始對全球海冰造成重大影 響,不過他說,氣候變遷還對企鵝 造成其他生存挑戰,例如降雨增 加、其他掠食物種的侵略等,因此 企鵝數量減少的主要兇手,依然最 可能是氣候變遷。 他說,帝企鵝「大概最能真實展 現氣候變遷效應」,因為南極並未有 捕撈、棲地開發或污染等,會造成 企鵝生存壓力的活動。之前電腦模 型的預測是,若人類不削減造成暖 化的氣體排放量,帝企鵝可能在本 世紀末以前幾乎滅絕,而最新這份 研究認為,情況可能更糟,佛雷特 威爾說,「有了這些新數據,我們現 在會許得重新思考那些模型」。 比預估還快 南極帝企鵝減少四分之一 ■南極帝企鵝數量幾乎15年減少將 近四分之一。 資料圖片 韓國著名文化遺產首爾曹溪 寺院10日早上發生火災,約300人 疏散,無人傷亡,但33件展出的 文物中有8件可能受到火焰和煙霧 影響而被轉移。 事發上午10時許,起火的是 寺院旁邊、佛教歷史文化紀念館 內、二樓的國際會議廳天花板, 消防派出35輛消防車、共142名 消防員到場撲救,個半小時後救 熄,響應級別解除,初步相信是 吊頂式冷氣出現火花引起火警。 火勢並未蔓延至曹溪寺主 殿,博物館展出的國寶級文物未 有受損,但部分受火焰和煙霧影 響,暫時轉移至國立古宮博物館。 韓國曹溪寺院火災 部分展出文物轉移 A I發展造成能源消耗,聯 合國示警以AI為核心的科技巨 頭,如亞馬遜、微軟、Me t a與 Alphabet,其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平均暴增150%,原因直指AI運算 帶動數據中心耗電量飆升。 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 日前發布報告指,隨著AI應用 快速拓展,數據中心電力消耗速 度,比整體電力消耗增速快上 4倍;在各大企業中,亞馬遜排 放增幅最高,達182%,微軟以 155%居次,Meta與Alphabet則分 別為145%與138%。 I TU警示,若缺乏積極干 涉,與AI相關運營的企業每年可 能排放高達1億260萬公噸二氧化 碳當量,相當於2200萬輛汽車一 年排放的碳,不僅將對氣候造成 壓力,也可能衝擊各國電網負荷。 A 科 I 技耗 巨能 頭衝 碳擊 排環 暴境 增 ■曹溪寺院發生火災,現場冒出 黑色濃煙。 網上圖片 巴拿馬早前通過一項法律 改革社保基金,造成教師、香 蕉業與建築業勞工持續罷工, 加劇社會混亂。這場罷工到12 日將進入第50天,已引發嚴重 社會與經濟危機,不僅損失數 十億美元,而且許多地區糧食 藥品短缺,商家倒閉,民眾生 活受到嚴重衝擊。 大學生找到新物種 用其姓氏命名 南非發現5億年前生物 ▍本報訊 ▍ 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 道,時間回到2022年3月,斯 泰倫博斯大學學生羅翰.巴納德在 偏遠山區探險,當他撥開落葉,在 濕潤沙土中發現一隻黑色、身體柔 軟的奇特小蟲時,立刻意識到牠的 與眾不同。他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標 本,並將照片上傳至iNaturalist生物 多樣性觀察平台,這一舉動引起了 專家的注意。 這種神秘小蟲正是天鵝絨蟲, 其家族歷史可追溯至5億多年前的 寒武紀,外型億年未變,是不折不 扣的「活化石」。巴納德當時並不知 道,他找到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羅翰氏天鵝 絨蟲」。此外,這是首次在乾燥的卡 魯地區發現天鵝絨蟲,強烈暗示了 當地遠古時期可能擁有茂密森林, 與現今的乾旱面貌截然不同。 該校丹尼爾斯教授接獲通報 後,立即前往發現地深入研究。透 過DNA分析等技術,他確認這的確 是新物種,並且推斷牠約在1520萬 年前與近親分家,見證了該地區因 氣候變遷導致森林退縮、物種被隔 離演化的漫長歷程。這項包含「羅翰 氏天鵝絨蟲」在內共七個新物種的研 究成果發表於《生態學與進化》期刊。 丹尼爾斯教授特別感謝公民科 學家的熱心分享,他指出,許多山 區可能還藏著未被發現的特有種天 鵝絨蟲,保護這些殘存的古老森林 刻不容緩。對年紀輕輕的巴納德而 言,能有「活化石」以己為名,至今 仍感到不可思議。他說:「這猶如 找到了我們甚至不知道已遺失的 環節,也讓我對未來充滿探索的希 望,但同時也擔心許多未知生物, 會在我們認識牠們之前就消失了。」 天鵝絨蟲如今僅存於潮濕環 境,是遠古岡瓦那大陸的遺民。牠 們獨特的演化地位,使其成為科學 家研究地球生命史的珍貴窗口。 南非一名大學生在野外翻動石頭尋找小生物時,意外發現一種 科學界前所未見的「活化石」,也就是天鵝絨蟲的一個新品種。有報 道指,這個在南非乾旱的卡魯地區的首次發現,不僅可能改寫該區 域的古氣候歷史,更讓發現者直呼「找到失落的環節」。 現在學生停課、醫療 停擺手術延期、基礎建設中 斷、數千家庭失去收入,社 會結構已經搖搖欲墜。 巴拿馬全國企業委員 此次新發現強烈暗示 當地遠古時期可能擁有茂 密森林,與現今的乾旱面 貌截然不同。 ■南非一名大學生在野外找到天鵝絨蟲的一個新品種,其家族歷史可追溯 至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 網上圖片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