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06.13.2025 星期五 國際新聞 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身亡 「先發制人」 以色列空襲伊朗 ▍本報訊 ▍ 伊朗國營通訊社IRNA報道,當 地時間12日晚,德黑蘭市區已 傳出連環爆炸聲,居民在爆炸聲中 驚醒。伊朗國營電視台報道,首都 德黑蘭多處地點傳出巨大爆炸聲, 德黑蘭西部奇特加爾(Chitgar)區竄 出濃煙。 以色列傳媒報道,伊朗武裝 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Mohammad Hossein Bagheri)遭暗殺,惟消息未 獲伊朗證實。以軍表示,今次空襲 是為打擊伊朗境內約10個核設施 。 美聯社、CNN報道,以色列 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宣布, 由於以色列正在攻擊伊朗,以色列 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並宣布全 國進入緊急狀態,預警伊朗可能在 短時間內對以色列本土展開報復行 動。後備指揮部官員泰斯勒(Tzvika Tessler)指出,以色列未來幾小時內 可能遭到來自東方的「重大攻擊」, 其中可能包括重型遠程導彈,幾乎 可打擊全國任何區域。他保證軍方 將釋出明確預警,但強調「每一分警 覺都可能救命」。目前以色列多地已 響起空襲警報聲,軍方與各地應變 單位緊急應對,全國進入最高戒備。 以色列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總 理內塔尼亞胡發表電視講話,證 實以色列襲擊伊朗主要的濃縮鈾設 施,並表示行動將持續數日,直至 消除威脅,強調無意與伊朗民眾為 敵,而是針對伊朗政權。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華盛頓一 個活動上表示,美國沒有參與以 色列的攻擊,但事前有收到以色列 通報,形容以方行動是出於自衛需 要,並警告伊朗不應針對美國利益 或人員。 較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 宮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以色列可能 會襲擊伊朗,中東存在發生大規模 衝突的風險。但他不希望以色列在 美伊就伊朗核問題舉行談判期間採 取軍事行動,強調這會「毀掉」談 判。美國已為可能發生的事件做準 備,撤離了伊拉克首都的部分外交 人員,並為中東地區美軍家屬提供 自願撤離。 伊朗也曾發出警告,如果遭到 攻擊,將對中東地區的美國軍事基 地進行報復。此次德黑蘭的爆炸, 預計將進一步加劇地區不穩定性。 ■在以色列襲擊之後,人們聚集在伊朗德黑蘭的街頭。 路透社 烏克蘭和俄羅斯12日證實, 雙方已交換新一批戰俘,包括年 輕人及傷患,這是根據土耳其和 談中敲定、本周第3次換俘行動。 法新社報道,俄羅斯與烏克 蘭本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 第二輪和平談判,雙方在會中同 意交換更多戰俘,主要是年齡不 超過25歲者及受傷戰俘,並交還 1.2萬名陣亡士兵的遺體。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 平台發文稱:「今天,烏克蘭武裝 部隊、國民兵和邊防部隊的戰士 們回國了。」他還說,由於這些軍 人傷勢或病情嚴重,「他們都需要 醫療救治」。俄羅斯國防部也在社 交平台發文證實,「一批俄羅斯軍 人已從烏克蘭返回」。 換俘行動是俄烏雙方在伊斯 坦堡舉行第二輪和談之後的唯一 具體成果。換俘行動第1階段於本 月9日和10日進行,俄方已於11日 歸1212名烏國軍人遺體。 俄烏完成新一批換俘 包括年輕人及傷患 聯合國難民署(UNHCR)12 日表示,截至4月底,全球各地被 迫流離失所者人數達到1.221億, 這個數字雖較2024年底歷史高點 略微下降,但仍「高到難以承受」。 難民署在年度「全球趨勢報 告」中指出,造成流離失所主要原 因仍是蘇丹、緬甸和烏克蘭等地 的大規模衝突。 蘇丹是被迫流離失所者最多 的國家,高達1430萬,超過敘利 亞(1350萬)、阿富汗(1030萬)、 烏克蘭(880萬)。 據UNHCR數據,全球因戰 爭、暴力和迫害而流離失所的人 數「高到難以承受」,尤其是在人 道主義資金日益枯竭的時期。聯 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 說:「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尋求和 平,為難民找到長期解決方案。」 大規模衝突影響 全球逾億人流離失所 以色列對伊朗首都德黑蘭 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爆炸 聲響徹城市。消息指,伊朗總 司令薩拉米(Hossein Salami) 在以色列軍事行動中身亡。兩 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強調, 美方並未介入,或協助以色列 行動。這次攻擊發生美伊第六 次問題會談前。區域局勢急遽 升溫,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以伊 衝突是否將進一步擴大。 美國沒有參與以色列的 攻擊,但事前有收到以色列 通報。 美國國務卿 魯比奧 ■圖為伊朗德黑蘭,以色列襲擊後 受損的建築物。 路透社 ■人們聚集在一輛緊急救援車輛附近 的街道上。 路透社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