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 TAO DAILY" (ISSN:1062-9246) is published daily for $368 per year by Sing Tao Newspapers New York Ltd. 188 Lafayett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New York NY and additional mailing offices. POSTMASTER:Send address changes to SING TAO DAILY, 188 Lafayett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本材料由 Sing Tao Newspapers New York Ltd. 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星期二 2025 年 7 月 1 日 農曆乙巳年六月初七 NO.15887 紐約大都會版 TRI-STATE EDITION 緊貼美東最新資訊 一 SCAN 瀏覽 美 國 發 行 量 最 高 中 文 報 刊 T E L : ( 2 1 2 ) 6 9 9 - 3 8 0 0 ( 2 1 2 ) 4 3 1 - 9 0 3 0 T h e H i g h e s t C i r c u l a t i o n C h i n e s e P u b l i c a t i o n i n U S A 售價$1.00 詳刊 A5 修訂案南轅北轍 眾議長憂隨時觸礁 參院頂白宮重壓 緩慢推進減稅案 綜合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與《衛報》 報道,這份備忘錄於6月11日發出,要 求司法部律師對那些「非法取得」歸化身分、 透過「隱瞞重大事實或蓄意虛假陳述」取得歸 化資格的人,優先提起褫奪國籍的民事訴 訟。根據2023年的數據,這項政策的核心對 象是大約2500萬名在國外出生、後移民成為 美國公民的人士。 司法部不僅在備忘錄中將此列為民權部 門的執法重點,還列出了10類優先褫奪國籍 的類別,擴大了可能導致公民身分被褫奪的 犯罪行為,包括「參與犯下戰爭罪、法外處 決或其他嚴重侵犯人權行為⋯⋯入籍罪犯、 幫派成員,或任何被判犯有對美國構成持續 威脅罪行的個人」。此外在某些個案中,被 告子女可能因父母而得到國籍,一旦案件審 結後,當事人的孩子也會受到牽連。 值得關注的是,該備忘錄賦予聯邦檢 察官更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可在各種情境 下決定是否褫奪某人的國籍,包括填寫入 籍申請表時撒謊、掩蓋犯罪歷史;針對政 府或個人進行金融(如薪資保護計劃貸款) 或醫療(聯邦醫療照顧)欺詐;以及涉及由 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移交或與未決刑事指控 有關的案件。 此外司法部將通過民事程序而非刑事 程序來撤銷公民身分,程序也更迅速。 凱斯西儲大學法學教授羅伯遜(Cassandra Robertson)表示,在民事訴訟中,被告無權 獲得政府提供的律師,且政府的舉證標 準也遠低於刑事案件。她認為這違反 了第十四修正案所保障的正當程序權 利。這份備忘錄聚焦的褫奪國籍行 動在近期已有實際案例。6月13日, 一名法官下令撤銷杜克(Elliott Duke) 的美國國籍。杜克於2012年在德國服 役期間透過網絡傳送兒童性影像,他 2013年入籍美國,並為此放棄英國國 籍。2025年2月,司法部在路易斯安那州 對他提起訴訟,指其在入籍時隱瞞犯罪前 科。他已被裁定褫奪國籍,處於「無國籍」狀 態。 司法部助理部長舒馬特就此案表示: 「如果你在成為美國公民之前犯下嚴重罪 行,然後在入籍過程中撒謊,司法部將發現 真相,並對你追查到底。」 但天普大學法律專家賓厄姆(Lau r a Bingham)警告稱,無論杜克犯下甚麼罪 行,這種情況都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可 能導致「滑坡效應」,即公民身分的穩定性因 人而異。移民法律資源中心政策總監哈菲茲 (Sameera Hafiz)告訴NPR,「某種程度上, 該政策正在試圖創造一個二等公民階級—一 類是安全的(出生公民),另外一類歸化公民 則可能隨時失去他們來之不易的身分」。 美國在過去數十年來都有褫奪歸化國籍 的先例,二戰期間曾以此懲罰納粹黨員, 1950至60年代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盛 行的年代,則以此追查支持共產主義的人。 前總統奧巴馬在任以及特朗普首次執政時, 也曾推行類似措施。專家形容,司法部這次 頒布指引,意味著特朗普進一步收緊移民政 策。 針對海外出生入籍者 或會殃及子女 特朗普政府發出備忘錄,正式將 剝奪部分公民國籍的政策納入指引, 指示聯邦檢察官優先對某些曾犯下特 定罪行的歸化公民啟動褫奪國籍的民 事程序,在此過程中並賦予他們更大 的裁量權。備忘錄列出了撤銷國籍的 10個優先類別,顯著擴大了執法範圍。 ▍本報訊 ▍ 當局優先行動褫奪犯罪公民國籍 Ti kTok美國業務何去何從仍在拉鋸, 總統特朗普早前表示,已為短片分享平台 TikTok找到買家,會在兩周內透露買家身 分。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指,特朗普所指的潛 在買家,其實是早前提出收購TikTok美國業 務,由甲骨文、黑石集團及一間風險投資公 司組成的財團。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特朗普所指的 「富有買家」是由私募基金黑石集團、科技企 業甲骨文,以及一間風險投資公司組成的財 團。這3間公司過往亦被視為收購TikTok美 國業務的潛在買家。報道指,該財團今年4 月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接近達成協議, 把TikTok的美國業務分拆成一家新的美國公 司,由美國投資者擁有和運營多數股權但因 為特朗普決定向中國全面徵收關稅,中方拒 絕批准,令協議被迫擱置。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表示,仍然與中國最 高層談判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為了繼續商 討,華盛頓已再將TikTo「k 不賣就禁」的限期 再延長90日,確保TikTok繼續為美國人服務。 目前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根 據獨立投資研究機構CFRA Research的估計, TikTok在美國的業務估值在400億美元至500 億美元之間。另有一些分析師,例如彭博行 業研究的分析師,估計其估值在300億美元至 350億美元之間。如果將演算法納入考量,估 值可能會更高,可能高達2000億美元。 TikTo「k 不賣即禁」法令由前總統拜登簽 署,原定今年1月19日生效,不過特朗普自上 任以來,已經三度延長相關禁令,稱讓字節 跳動增加時間出售TikTok美國業務,並曾指 「不希望TikTok在美國消失」。最新一次的延 長禁令限期將於9月17日屆滿。TikTok當時 發聲明指,感謝特朗普的領導和支持,確保 TikTok繼續可用。 中國外交部上月回應有關TikTok禁令時 表示,中方將依據中國的法律法規,處理相 關問題,美方應為中國企業在美經營,提供 開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6月 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主持例行記者 會,會上有媒體問道,中國外交部是否了解 交易涉及的人員身分,以及中方是否會批准 該協議。毛寧僅回答:關於TikTok問題,中 方已經多次闡明了原則立場。 TikTok買家仍是黑石和甲骨文 解碼美國出生公民權 何謂出生公民權 出生公民權有例外 兩類人將失去公民身分 後續仍充滿不確定性 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是指 根據1868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 「公民權條款」(Citizenship Clause),所有 在美國出生的人士都被視為公民。修正案 載明:「在美出生或歸化並受其管轄者,皆 為美國及居住州的公民。」1952年的「移民和 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同樣對公民做出定義,且包含類似用語。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估計,2022年1月時有 約1100萬人非法滯留美國;一些分析家現 在將這個數字上修到1300萬至1400萬人之 間。他們在美生下的孩子獲政府認定 為美國 公民。 具有外交豁免權的外交人員在美國 生下的子女不具有美國公民身分,因為 他們不受美國管轄。 如果母親非法入境且父親不是美國 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在美國出生無法 自動取得公民身分。母親在美國合法但 暫時拘留,例如拿學生護照或旅遊簽 證,如果父親不是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 居民,將會被拒絕取得公民身分。 最高法院將挑戰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 的案件發回下級法院,地方法官必須根據 新裁決調整命令內容。該行政命令仍被凍 結至少30天,以讓下級法院和各方釐清 下一步行動。最高法院的裁決仍留下了一 線生機,挑戰特朗普的團體有可能透過集 體訴訟取得全國性的法律救濟。裁決公布 後數小時,馬里蘭州與新罕布夏州就分別 提出兩件集體訴訟,試圖擋下特朗普的命 令。 ■示威者在最高法院外舉行的公民集會上 舉著橫幅。 美聯社 ■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向媒體發表講話,此 前最高法院裁決,限制法官全國性阻止出 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 路透社 在民事訴訟中,被告無權 獲得政府提供的律師,且政府 的舉證標準也遠低於刑事案件。 凱斯西儲大學法學教授 羅伯遜 ■一名懷孕的美國公民在最高法院外參加支 持出生公民權的抗議活動。 美聯社 ■一名女子抱著嬰兒,抗議限制 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 路透社
Ѕ坆٠ 395 Oyster Point Blvd. Suite 215,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 ݣ Unit12,Wing Yip Business Centre 395 Edgware Road, Cricklewood, London NW2 6LN, UK ԅ לܔ 221 Whitehall Drive, Markham, Ontario L3R 9T1, Canada ࡐ 㬗䭔 17059 Green Drive, City of Industry, CA 91745 ޅ ㈩ ݺ ⷯனࡵ偃ड 電話:(852) 2798-2323 星島新聞集團大廈 傳真:(852) 2751-8634 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邨駿昌街七號 新聞網址: www.singtao.com 吤ԅցі恗垰 Chicago Office 155 N. Harbor Dr., Chicago, IL 60601 電話: (312) 927-5621 ݰ 刖 Editorial / Reporting 電話: (212) 699-3800按129 傳真: (212) 625-0845 電郵: editor@nysingtao.com Ӣ桗㏛ղ Classified Advertising 電話: (212) 699-3808 (212) 699-3800 傳真: (212) 699-3833 電郵: classified@nysingtao.com ষ㬴偃ड .+'*7;'8:+89 電話: (212) 699-3800 188 Lafayette Street, (212) 431-9030 New York, NY 10013 傅真: (212) 699-3828 網址: www.singtaousa.com 微信號: SingTaoNY אࡇ 栌і恗垰 盛雄莊 Shing Hong Trading 70 Kneeland St., Boston, MA 02111 電話: (617) 820-3209 傳真: (617) 956-0628 伛伏١घ㉋і恗垰 中原參茸坊 5411 8th Ave, Brooklyn, NY 11220 電話: (718) 438-3515 傳真: (718) 438-5290 嬮旭Ղ䤙ਸ਼ Subscription Circulation 電話: (212) 699-3800按162 傳真: (212) 699-3833 電郵: cir@nysingtao.com 㳰㏛ղ Display Advertising 電話: (212) 699-3800按106 傳真: (212) 431-1816 電郵: sales@nysingtao.com A2 07.01.2025 星期二 要聞 股市警報拉響 崩盤近在咫尺 據霍斯新聞報道,高齡98歲的Shirazi是 伊朗什葉派權威領袖,在教內的地位 崇高至極。他在6月29日主持對特朗普以及 內塔尼亞胡的宗教審判,並作出了對特朗普 與內塔尼亞胡等同「追殺令」的宗教裁決,呼 籲全球穆斯林團結對抗這兩個敵人。 依照伊朗律法,如果特朗普與內塔尼亞 胡被抓到,就可能接受斷肢、斬首、釘上十 字架等極刑,因為他們已經被視為「與真主 為敵者」。Shirazi在法令中表示,那些威脅 伊斯蘭領袖與完整性的人,都應被視為戰 犯,並祈求真主保護穆斯林免受這些「敵人」 的傷害,同時盼望什葉派救世主馬赫迪的早 日降臨。 旅英伊朗評論家戈巴尼(Niyak Ghorbani) 對此表達強烈譴責,批評這份法令根本是「國 家支持的全球恐怖主義動員令」,更在社交平 台X發文警告,伊朗不僅鎮壓國內異己,現在 還準備將宗教暴力擴散至全世界。 這項法令的發布時機,被視為與美以攻 擊伊朗核設施有關。以色列6月13日對伊朗 核設施與軍事基地發動空襲,造成多名高級 科學家與軍官喪命;伊朗隨後以導彈報復襲 擊以色列城市,美軍則在一周後加入行動, 攻擊3座伊朗核設施。 特朗普先前就曾警告,若伊朗將濃縮鈾 提升至武器級,美方將採取進一步行動,這 項教令在雙方短暫停火之後公布,令局勢再 度升溫。 報道指,這不是伊朗首次通過教令下達 追殺令。伊朗1989年曾針對印度裔英美雙籍 作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發布追殺令,原 因是其小說《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 被認為褻瀆伊斯蘭教。該法令最終導致一名 日本籍翻譯遭殺害,該書的出版社多次遇 襲,而拉什西迪多年來身陷暗殺陰影,甚至 在2023年在紐約州演講時遇襲,失去一隻眼 睛。在以色列與伊朗停火將近一周之際,據 伊朗通訊社最新報道稱,12天交戰期內,伊 朗至少有935人遇害。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 Asghar Jahangir表示,這935人死亡總數中,包 括132名女性及38位孩童。報道稱,這一傷亡 人數顯著高於此前伊朗衛生部公布的數字。 伊朗最高什葉派領袖 N a s e r Makarem Shirazi日前對美國總統特朗 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下達追殺 令,稱他們為「與真主為敵者」,依照 伊朗法律,可對二人處以極刑。 伊朗宗教領袖下令追殺特朗普 可能接受斷肢、斬首、釘十字架等極刑 ▍本報訊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變 得更加強硬,稱他不會與德黑蘭對話,也不 會向其提供「任何東西」。而此前,特朗普一 度表示在和平條件下,會取消對伊朗制裁。 特朗普6月30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他沒 有向伊朗提供任何東西,並補充說:「我甚至 也不會與他們交談,因為我們完全摧毀了他 們的核設施。」據美國之音報道,特朗普指的 是6月21日美國的空襲嚴重破壞了伊朗的三座 鈾濃縮設施。新聞秘書萊維特6月30日在白宮 簡報會表示,特朗普本人沒有與伊朗代表進 行交談。她說,美國特使威特科夫還在繼續 與伊朗方面進行直接和間接的溝通。 據霍斯新聞網消息稱,特朗普此前接受 採訪時討論他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在談到 他對伊朗伊斯蘭激進派領導人實施的「壓力最 大化」的制裁政策時,特朗普說:「如果他們 是和平的,而且如果他們能向我們表明他們 不會再造成任何傷害,我就會取消制裁,而 放鬆制裁會帶來很大的不同。」 而據BBC報道,伊朗外交部副部長拉萬 希最新透露,特朗普政府近日已通過中間人 傳達有意恢復談判的訊息,但美方至今未就 是否會在談判過程中再次採取軍事行動作出 明確保證。 拉萬希說:「濃縮的程度可以談,產能可 以談,但如果有人說:『你必須完全放棄濃 縮,否則我就轟炸你』——這是叢林法則。」他 重申,伊朗所有濃縮行為,包括濃縮至60% 的鈾濃度,均屬和平用途。 傳遇空襲身亡 沙姆哈尼 「死而復生」 以色列與伊朗交火1 2日後停戰,以 方聲稱於6月1 3日的空襲中已擊斃伊朗最 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政治顧問沙姆哈尼(Al i Shamkhani),但一周後伊朗媒體指他未死。 他日前還接受採訪,講述在廢墟中被埋3小時 生還的經歷。 據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報 道,沙姆哈尼隨身帶著肺功能復健用的呼吸 輔助裝置,他說,自己清楚以方此次暗殺的 動機,但目前無法公開,揚言「我一定會好好 回敬他們」。 沙姆哈尼憶述空襲的情形,表示起初以 為發生地震,後來聽到外面車輛的聲音,才 意識到是以色列空襲。他的房間整個垮塌, 被大量瓦礫埋住,肋骨因此被壓斷,傷及肺 部,聽力也因爆炸受損。但他否認了有關自 己左腿被截肢的報道。 據沙姆哈尼說,他被埋在廢墟下長達3個 小時,這期間試圖呼喚妻子、兒子,但是因 為氧氣不足,他只能簡短叫出名字,最後有 救援人員發現了他。但是他稱,自己全程意 識清醒,「一刻也沒有害怕」,還在瓦礫下做 了晨禮。 沙姆哈尼強調,伊朗領導層對各種局勢 早有充分準備,「在僅僅12小時內就完成替換 (已故指揮官)」,以軍空襲後伊朗展開的所有 行動,也都是依據事先擬 定的計劃進行,這些 都展現了伊朗在軍事 與安全方面應對任 何升級或滲透行動 的強大能力。 沙姆哈尼生於 1955年,是伊朗伊斯蘭 革命衛隊的創始人之一, 與哈梅內伊關係密切,一度是伊朗總統的熱 門人選。他是伊朗安全事務的長期操盤手, 在最近伊朗與美國的核談判中擔任伊朗團隊 的主要顧問和代表。 特朗普對伊朗態度變強硬 美股多項技術指標正亮起刺眼的紅 燈。美銀資料顯示,過去四周流入全球股 票和高收益債券的資金占資產管理規模比 例已達0.99%,距離1.0%的「貪婪」臨界線 僅一步之遙。與此同時,全球廣度規則顯 示73%的MSCI國家指數交易價格高於關鍵 均線,逼近88%的警戒閾值。這些冰冷的 數據無聲地宣告著:股票市場到了懸崖邊 緣。 當前美股的上漲建立在極其脆弱的 基礎之上。儘管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高 點,但僅有22隻成分股處於歷史高位,創 下1990年以來歷次突破行情的最低參與 度。相比之下,1991年有51隻、2007年有 82隻、2013年有97隻成分股同步登頂。這 種狹窄的領漲格局,暴露了市場依賴少數 明星股支撐的致命缺陷。 與技術面警報形成戲劇性反差的是, 政策環境正在為市場注入強心劑。2025年 全球央行已累計減息64次,有望創2009年 以來最大年度減息幅度。美聯儲即將加入 寬鬆大軍,以應對上半年經濟增長放緩。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預計秋季提名新美 聯儲主席,此類提名往往導致美元下跌。 財政層面,「大而美法案」計劃從2026 年起每年減稅900億美元。特朗普可能從 關稅戰轉向減稅減息,通過刺激美元貶值 與美股泡沫,實現「通過繁榮減少美債負 擔」的目標。這種政策轉向,恰如乾柴遇 上烈火,足以在技術指標示警的背景下, 催生一場資產狂歡。 市場資金流向已顯露出精明的避險本 能。數據顯示,260億美元湧入現金,121 億美元流入債券,黃金吸納28億美元,而 股票僅獲35億美元增量12。這種分化在板 塊間更為尖銳——新興市場債券創下單周 58億美元的歷史最大流入紀錄,美國小盤 股卻遭遇44億美元資金出逃。 這種「現金為王」的防禦姿態與表面貪 婪指標形成詭異反差,暗示機構投資者對 技術面風險的清醒認知。黃金的持續走強 更凸顯市場對美元貶值的預期——歷史證 明,黃金始終是對沖美元熊市的最佳工 具。當聰明錢悄然佈局防禦資產,散戶的 追漲熱情卻將美股推向泡沫深淵,市場參 與者間的認知裂痕正不斷拓寬。 當前情景與歷史泡沫破滅前夜驚人相 似。分析師狄馬克發出警告:標普500指 數若再創兩個新高,可能觸發系統性賣出 信號,最終跌破4月低點4835點,進入技 術性熊市。回顧2000年科網泡沫與2008年 金融危機,市場總是在政策刺激與技術面 惡化的撕扯中走向崩潰。 更深層的矛盾在於,美股過去15年 9.26%的年化回報(經通脹調整)已遠超6% 的長期歷史均值。這種超額收益源於金融 危機後約40萬億美元的貨幣與財政干預, 如今政策工具箱已日漸枯竭。如果盈利增 長(標普預期2025年增19.87%)與經濟放緩 (亞特蘭大聯儲預測一季度GDP萎縮2.4%) 嚴重背離,市場終將迎來殘酷價值回歸。 顯然,目前技術指標與政策東風背道 而馳,市場正站在了一個充滿張力的十字 路口。政策催生的泡沫終會破滅,但破滅 的時機永遠成謎。2000年科網泡沫頂峰 時,納斯達克市盈率高達175倍;2008年 危機前夜,華爾街仍在高唱「金髮女孩經 濟」。如今,減息預期與減稅幻夢正編織 著一場新的盛宴。決策者的兩難在於,是 等待泡沫消除,還是繼續注水製造繁榮假 像?這道題的答案,將決定人們走向健康 調整,還是墜入更大的深淵。 ■伊朗最高什葉 派領袖對特朗普 與內塔尼亞胡作 出同等「追殺令」 的宗教裁決。圖 為今年4月,特 朗普在白宮入口 處迎接訪美的內 塔尼亞胡。 路透社資料圖片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據伊朗方面稱,12 天交戰 期內,至少有 935 人遇害⋯⋯ 死亡總數中,包括 132 名女性 及 38 位孩童。 沙姆哈尼
A3 07.01.2025 星期二 要聞 司法部30日起訴洛杉磯市、市長巴斯和市議會成員,聲稱洛 杉磯庇護城市法「違法」,要求阻止執行。 ▍洛杉磯訊 ▍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該起由特 朗普政府向加州中區聯邦法院 提起的訴訟指出,美國正「面臨非 法移民危機」,應對危機努力受到 洛杉磯市等庇護城市阻礙,其拒絕 與聯邦移民局合作或分享訊息。 過去一個月,移民局官員湧入 南加州,逮捕1600多名移民,並在 洛杉磯市中心、派拉蒙和其他社區 引發激烈抗議活動。訴訟稱,自 6月6日以來,洛杉磯拒絕與聯邦 移民局合作,導致「無法無天、騷 亂、搶劫和破壞行為」,情況變得 很嚴峻,以至於聯邦政府不得不部 署加州國民警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 隊平息混亂,這是與聯邦移民當局 直接對抗的必然結果。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表 示,洛杉磯的庇護政策是「國人最 近在洛杉磯目睹的暴力、混亂和針 對執法部門襲擊的根源」。 邦迪30日一份聲明中提道: 「像洛杉磯這樣藐視聯邦法律、優 先處理非法移民而非美國公民的司 法管轄區,正在破壞各級執法部 門,該情況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被 終結了。」 最近幾周,巴斯反駁特朗普政 府將洛杉磯描繪成一座被暴力籠罩 城市的說法,強調移民官員才是製 造混亂、恐嚇家庭和損害城市經濟 的罪魁禍首。她說:「把我們城市 正在發生的事情描述為混亂之城, 這簡直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洛杉磯的庇護城市法早於2023 年初便已提出,早於特朗普當選 前,但在他11月勝選後才最終確 定。在訴訟中,聯邦檢察官指控洛 市法令和其他政策故意歧視聯邦政 府,包括區別對待聯邦移民當局和 其他執法人員,限制接觸財產和個 人被拘留者,禁止承包商和分包商 提供訊息,以及不利於城市決定不 遵守聯邦刑法。 訴訟指出,「至上條款」禁止洛 市及其官員單方面針對聯邦政府進 行不利對待,從而歧視聯邦政府。 因此本案受質疑的法律和政策無 效,應予以禁止。 巴斯則直言不諱地談及移民突 襲對城市所造成的傷害,聲稱這些 突襲導致家庭破碎,在公園、教 堂、購物區和其他地方營造恐懼氛 圍。 6 月 2 9 日,迪士尼夢想號 (Disney Dream)郵輪在從巴哈馬 四夜航程返回佛羅里達州勞德代 爾堡(Fort Lauderdale)途中發生驚 險事件。一名小女孩從船隻第四 層甲板意外落水,她的父親毫不 猶豫地跳入海中營救,這一英勇 行為贏得了廣泛讚譽。 據人物雜誌(PEOPLE)報道, 事件發生時,郵輪剛完成在巴哈 馬的航程,並曾停靠迪士尼私人 島嶼燈塔角瞭望灣(Lookout Cay at Lighthouse Point)。據迪士尼夢 想號郵輪臉書群組(Disney Dream Cruise Ship Facebook Group)的乘 客描述,當小女孩從第四層甲板 落水後,船上立即響起緊急廣播 代碼「M.O.B.先生」(落水者),父 親隨即跳入水中救援。現場目擊 者透露了更多細節。乘客薩瑟蘭 (Mary Ann Sutherland)在臉書貼 文中提到,父親似乎曾讓女兒坐 在欄杆上。據悉這位勇敢的父親 在海中踩水約20分鐘,努力讓女 兒保持漂浮狀態,直到郵輪救援 人員駕駛救生艇趕到現場。 乘客古田(Kevin Furuta)在 社交媒體上分享救援過程,稱讚 迪士尼郵輪救援隊的迅速反應。 另一位目擊馬丁-阿蘇克(Janice Martin-Asuque)更是拍攝了救生 艇在波濤中進行救援的視頻片 段,記錄下這驚心動魄的一刻。 迪士尼郵輪在給人物雜誌 (PEOPLE)的官方聲明中確認, 船員在幾分鐘內成功將兩名落水 者安全救回船上,整個過程中沒 有人員受傷。 本報訊 貿易戰影響 國慶煙火貨量大減 煙火是7月4日國慶日慶祝活動 的必備元素,然而,今年因受美國 與中國的貿易戰影響,導致煙火商 品不僅銷售數量大大減少,價格也 被相應提高。 CBS報道,根據政府數據,目 前全美銷售的煙火中有超過95%來 自中國。儘管過去幾年隨著更多州 和縣放鬆管制,煙火製品的銷量有 所增長,但今年的關稅卻打亂了一 些煙火進口商的計劃。 對零售商而言,7月4日前一周 向來是一年一度的煙火銷售旺季。 以往貨架上都擺滿了商品,但今年 商品的選擇大減,價格亦有所上 漲。據指,在美國宣布要向中國進 口商品徵收高達145%關稅時,已 有煙火進口商要求中國賣家中止訂 單。兩國隨後於5月達成協議,將 關稅降至30%。 美國煙火協會( A m e r i c a n Pyrotechnics Association)行政總監 赫克曼(Julie Heckman)形容,「關 稅的時機極為糟糕」。她指大多數 美國進口商已通知中國賣方停止供 貨,因為「我們付不起錢」,而這引 發了供應鏈問題。 大 型 煙 花 公 司「 P h a n t o m F i r e w o r k s 」 副總裁韋默(B i l l Weimer)亦指,關稅已導致今年國 慶日消費者的煙火商品選擇減少、 價格飆升。他表示有「約30%的產 品價格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強調 公司會承擔部分因關稅而上漲的成 本,不會全部轉嫁給消費者。由於 美國進口商暫停訂單,中國今年也 暫停了煙火生產。隨著兩國上周採 取措施緩解貿易爭端,對煙火產品 的長遠影響仍有待觀察。 本報訊 指控其庇護政策阻撓聯邦執法驅逐移民 特朗普政府起訴洛杉磯市 ■市長巴斯早 前與宗教領袖 一同聲援遭移 民 突 襲 搜 查 的社區成員。 洛杉磯時報 巴斯反駁特朗普政府 將洛杉磯描繪成一座被暴 力籠罩城市的說法,強調 移民官員才是製造混亂、 恐嚇家庭和損害城市經濟 的罪魁禍首。 4歲女童迪士尼郵輪墜海 父親毫不猶豫跳入海營救 ■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導致國慶日 煙火商品銷量大減,價格提高。 美聯社資料圖片 ■一名女童從船隻甲板意外落 水,她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跳入海 中營救,這英勇行為贏得讚譽。 視頻截圖
司法部偵破連串醫療詐騙案件,起 訴320多名被告,並且追回數億元贓款 贓物。政府表示,各宗案件總共涉及近 150億元公帑,金額之大創下紀錄,也 反映跨國犯罪集團日益猖獗,詐騙規模 越來越龐大複雜。 ▍本報訊 ▍ 綜合美聯社與《華盛頓郵報》報道,司法部 6月30日表示,聯邦與州府這次合作打 擊醫療詐騙後,單從6月9日至今,已將近300 宗案件提交法庭,其中聯邦案件佔了接近190 宗,州府案件則佔90宗,320餘名被告中包括 多名持牌醫護人員,單是醫生便有25人,另 外也有多名外籍人士,分別來自巴基斯坦、 俄羅斯、愛沙尼亞等國家。 而在金額方面,各宗案件共涉146億元, 較司法部之前的紀錄增加超過一倍,政府已 經追回2.45億元現金、豪車、虛擬貨幣等資 產,但最終蒙受29億元損失,此外保險公司 也損失大約10億元。司法部刑事部門負責人 加列奧提(Matthew Galeotti)表示,騙徒不止 盜取政府公帑,更是直接向民眾下手,「每宗 詐騙申報、每次虛假收費、每次回扣」都讓納 稅人損失福利。 在連串案件中,司法部特別透過「淘金行 動」(Operation Gold Rush)打擊導尿管詐騙 個案,這部分案情共牽涉100億元款項,19名 被告中4人來自愛沙尼亞,7人在墨西哥邊境 或全美不同機場被捕。當局表示,國際犯罪 集團盜用了100多萬名美國人的身分,然後訛 稱當事人接受導尿管手術,繼而向政府和保 險公司索賠。 其中一名被盜用身分的民眾昆德利 (Gerald Quindry)受訪時說,他在去年收到 保險公司通知稱,在他接受導尿管手術後, Medicare已向保險公司追收1.55萬元費用, 但問題是昆德利從未接受有關治療。這次案 件偵破後,昆德利表示「很明顯有人應該坐 牢」。 政府調查發現,連同導尿管騙案在內, 跨國犯罪集團的手法非常複雜,騙徒首先會 安排白手套收購大約30家美國醫療服務商, 盜取其客戶的敏感信息,然後再訛稱民眾接 受導尿管、監控血糖等醫療服務,申請政府 補助和保險理賠。官員透露,這類案件的數 字極其驚人,從2022年底至今,Medicare收 到的導尿管申請宗數竟然達到10億宗。衛生 部官員布勒索(Isaac Bledsoe)表示,傾盡全國 之力也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生產10億根導 尿管,可見罪犯態度猖獗。 衛生部同時透露,雖然部分攔截了大約 30%虛假申請,但保險公司依然損失大約10 億元,以1.55萬元導尿管治療為例,保險公司 約需支付20%費用。 ■司法部偵破連串 醫療詐騙案件,各 宗案件總共涉及近 150億元公帑,金 額之大創下紀錄。 美聯社資料圖片 2022年底殺害愛達荷大學4名大學生的 疑犯科赫伯格(Bryan Kohberger),近日同 意接受認罪以避免死刑判決,有關決定引起 受害人家屬反對,並引發外界對案件應否判 處死刑的討論。 據美聯社報道,殺害4名愛達荷州大學 生的科赫伯格,預計將在陪審團審判前幾周 達成認罪協議,此消息已獲受害者家屬律師 在30日證實。此案持續引發當地有關死刑、 受害人權利,以及備受矚目的檢察官責任等 公眾討論。 代表被害人之一岡薩爾維斯(Kay l ee Goncalves)家屬的律師格雷(Shanon Gray) 表示,檢方早些時候透過電郵和信函告知家 屬有關協議,但家屬對此感到震驚及不滿。 岡薩爾維斯的家屬在臉書發文說,「我們對 愛達荷州感到極度憤怒,他們辜負了我們, 請給我們一些時間,這個消息來得非常突 然。」原定於明日(2日)進行的嫌疑人認罪 聽證會,有可能因家屬要求而延後,以便受 害者家屬有時間出席聽證會。另外,案件已 訂於今年8月在博伊西開庭審理。 案件檢察官表示,他們先是在上周與部 分受害者家庭成員會面後,才決定向科赫伯 格提出認罪協議。 現年30歲的科赫伯格被控於2022年 11月13日凌晨,在愛達荷大學附近一幢 出租房屋內殺害岡薩爾維斯、查平(Ethan Chapin)、柯諾德爾(Xana Kernodle)和麥莫 根(Madison Mogen)共4名學生。當時法醫 鑑定顯示,案發時4人很可能正在熟睡,部 分屍體有防禦抵抗時留下的傷痕,受害人均 遭多次刺傷。 本報訊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Boulder)6月初發 生的猶太人和平示威活動遇襲案中,一名被 汽油彈擊中的82歲老婦25日宣告不治。當局 表示,案中造成火災及十多人受傷的反以色 列嫌犯,已被改控謀殺罪。 綜合美聯社及《華爾街日報》報道,82 歲婦人戴蒙德(Karen Diamond)在25日終告 不治後,當地檢方30日宣布,嫌犯索利曼 (Mohamed Sabry Soliman)控罪已從引致他 人死亡罪名升級為一級謀殺指控。索利曼 預定於7月15日出庭,現在最高面臨無期徒 刑,不得假釋。 案發日期為6月1日,當時博爾德市中心 正舉行一場聲援被扣押以色列人質的和平示 威活動。據悉索利曼偽裝成為一名園丁混入 人群,隨即投擲數枚燃燒著的自製汽油彈。 檢方確認共有29名受害者,其中13人在此次 襲擊中遭受身體傷害。除了謀殺指控之外, 索利曼還涉嫌企圖謀殺、襲擊、使用易燃裝 置,以及因在襲擊中造成狗隻受傷而面臨動 物虐待指控。 索利曼還面臨12項聯邦仇恨罪指控,但 他對此表示不認罪。檢察官表示,索利曼在 投擲汽油彈時大喊「解放巴勒斯坦」,調查人 員又在他的座駕裡發現一張手寫紙條,當中 將以色列形容為「癌病」。 索利曼在案發後接受調查時透露,他一 直秘密策劃襲擊,其家人對此毫不知情。索 利曼的律師表示,他的家人對事件感到震 驚。資料顯示,索利曼是埃及公民,國土安 全部表示,索利曼和他的家人於2022年8月 抵達美國,並獲准入境6個月。索利曼於同 年9月提出庇護申請,當中包括妻子和5名子 女。在索利曼的B2簽證(通常用於旅遊)到 期後,他獲准的工作許可也已過期。 本報訊 愛達荷4大學生被殺案嫌犯 接受認罪協議以避死刑制裁 科州挺以集會遇襲老嫗去世 扔汽油彈男嫌犯遭改控謀殺 批哈佛漠視猶太生民權 政府威脅取消撥款 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展開新一輪鬥 爭,打擊反猶太主義工作小組(TFCAS)30日 去信校長加伯(Alan Garber)稱,該校在對待 猶太裔和以色列裔學生的方式上「嚴重違反」 聯邦民權法,是次調查結果使這所美國歷史 最悠久的大學進一步面臨聯邦撥款危機。 綜合《華爾街日報》和NBC新聞報道, 今年才成立的TFCAS在信中表示,衛生部 (HHS)的公民權利辦公室(OCR)調查發現, 哈佛明知道猶太和以色列裔學生在校園裡感 受到威脅,卻仍漠不關心。如果校方不立即 進行改革,將失去所有聯邦經費。 哈佛發言人表示,校方已採取實質性措 施來解決校內的反猶太主義問題,包括對違 反政策的人進行紀律處分,鼓勵公民對話, 並促進了公開、尊重的對話,並表示「強烈不 同意」調查結果。 正式的民權法「違反通知」通常是在司法 部提訴或與學校達成自願解決之前的一步。 在歷屆政府中,大學的民權調查通常以自願 解決協議結束。特朗普政府在5月向哥倫比亞 大學發出了類似的通知,稱調查發現該校違 反了民權法,涉嫌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免受騷 擾。哥大還在與政府就其聯邦經費和自治權 進行談判。 致哈佛的信中指出,猶太和以色列裔學 生曾遭到襲擊和吐口水,但校方卻在兩年內 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導致許多人因為害怕被 騷擾而隱藏身分。信中還指出,反猶太主義 比喻的圖片和符號在校內廣泛流傳,例如「在 大衛之星內放顯示美元符號」,以及「以色列 國旗和納粹標誌代替大衛之星」。 哈佛大學於4月下旬發布了關於校內反 猶太主義和反穆斯林偏見的內部報告,指在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的幾個月 內,衝突雙方的學生都感到不安全。校方列 出了已完成或正在實施的改變。 本報訊 ■2022年11月底一項悼念活動上,海報照 片顯示遇害的4名大學生。 美聯社資料圖 ■科州博爾德市發生遊行遇襲案後,有民眾 在現場附近獻花。 美聯社 ■調查指哈佛大學在對待猶太裔和以色列裔 學生的方式上「嚴重違反」聯邦民權法,政府 威脅取消撥款。 美聯社資料圖片 涉近150億公帑 逾320人被起訴 影響逾100萬人 美國最大宗醫療欺詐遭破獲 北卡州切羅基縣(Cherokee County)發生 警員被奪槍擊斃案,一名囚犯趁著到診所治 療時試圖逃走,期間奪去一名警員的佩槍後 槍殺對方,隨後搶走一輛汽車逃逸,最終在 另一個縣被捕。切羅基縣警方指,該逃犯將 被控一級謀殺罪。 美聯社報道,案發於6月30日,切羅基縣 警長史密斯(Dustin Smith)稱,涉案的48歲囚 犯西蒙斯(Kelvin Simmons)被送到縣內一家骨 科診所接受治療時,與一名拘留警員發生扭 打,最終搶走其佩槍並槍殺了對方。 西蒙斯之後跑進停車場,跳上一輛剛駛 來的車輛後驅車逃離,向東行駛近一小時後 在馬孔縣(Macon County)被捕。警方指,馬 孔縣警方接獲通報,得悉西蒙斯正沿64號公 路行駛後,成功攔下其車輛,並在短暫對峙 後將之拘捕,過程中無人受傷。 據悉西蒙斯因搶劫銀行及於去年10月越 獄而被拘留,他將就此次槍殺警員案被控一 級謀殺罪。 警方透露,遇害的是56歲拘留中心警員 弗拉特斯(Francisco Paul Flattes),他在切縣 警長辦公室任職4年,其妻子也在縣拘留中心 工作。事件中另有一名警員受傷,但與槍擊 無關,現正在康復中。 本報訊 愛達荷州北部庫特奈縣(K o o t e n a i County)的官員30日表示,一天前在山火現 場伏擊槍殺兩名消防員的槍手已在當場自殺 身亡,其身分已經確定,當局目前正在調查 其犯案動機。當局表示,槍手蓄意縱火引誘 消防員出動,並在被要求移動車輛時展開襲 擊,過程中還重傷了另一名消防員。 綜合美聯社和《紐約時報》報道,針對 科達倫(Coeur d'Alene)以北的休閒熱點坎 菲爾德山的案件,庫特奈縣警長諾里斯 (Bob Norris)表示,槍手是20歲的羅利(Wess Roley),他住在車上,曾經立志成為一名消 防員,與當地警員只有數次短暫接觸。 羅利用燧石引發山火後,偷襲了趕到現 場的消防員,後者雖然躲在消防車後面,但 在槍戰持續數小時下來,最終仍出現兩死一 傷。當局表示,死者分別來自科達倫消防局 和庫特奈縣消防和救援隊,傷者則來自庫特 奈縣,手術後狀況穩定。 案件當日當局出動了兩架配備了狙擊手 的直升機,執法官員在野火燃燒期間與槍手 交火,治安官則命令居民就地避難。聯邦調 查局(FBI)透過羅利的手機追蹤位置,最終在 傍晚左右於山裡發現他的屍體,身旁丟著槍 支。當局認為嫌犯是單獨行動的。 諾里斯表示,羅利與加州和亞利桑那州 都有聯繫,「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住在 愛達荷州,但不清楚從何時開始和暫住當地 的原因。羅利的祖父戴爾(Dale Roley)稱,在 今年5月滿20歲的孫子熱愛徒步旅行,在去年 搬到愛州,於一家樹藝公司工作,並對林業 感興趣。戴爾表示,他經常與孫子聯繫,但 是後者在大約一個月前弄丟了手機後便沒再 交談。 兩名消防員的遺體被送往華盛頓州斯波 坎(Spokane)的法醫辦公室,該處距離科達倫 約35哩。愛達荷州長利特爾(Brad Little)30日 下令降半旗以紀念消防員,直到追悼會結束 為止。 州官員表示,消防員30日仍在撲滅大 火,至今已燒毀了約26畝土地。由於火場地 形陡峭,限制了重型設備的進場,因而增加 了救火難度。 本報訊 愛達荷放火誘襲消防員 20歲嫌犯自殺亡 北卡逃犯奪槍擊斃警員 偷車逃逸終被擒 ■北卡州切羅基縣發生警員被奪槍擊斃案, 警長史密斯交代案情。 美聯社 ■愛達荷州在山火現場伏擊槍殺兩名消防員 的槍手,已當場自殺身亡。 美聯社 A4 07.01.2025 星期二 美國新聞 騙徒不止 盜 取 政 府 公 帑,更是直接 向民眾下手, 「每宗詐騙申 報、每次虛假 收費、每次回 扣」都讓納稅 人損失福利。
在參議院即將就總統特朗普的「大而美 法案」進行最終投票之際,億萬富翁馬斯克 (Elon Musk)發出極嚴厲警告,威脅會讓支持 這項「債務奴役法案」(debt slavery bill)的議 員在明年中選中落敗。 綜合CNN及CNBC報道,馬斯克6月30 日在旗下社媒平台X發帖,怒斥所有曾在競 選中承諾會削減政府開支,但轉頭又投票支 持會大幅增長國債法案的國會議員應「羞愧低 頭」,並威脅會在明年初選中讓他們落馬。 他數小時後再次發帖,揚言若這項將債 務上限提升至5萬億元的「瘋狂開支法案」獲得 通過,他將於翌日立刻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America Party),以打破共和與民主兩黨的 「一黨專政」局面,真正為民眾發聲。他戲稱 現在是活在「肥豬黨」的管治下,「是時候成立 一個真正關心人民的新政黨了」。 馬斯克過去數周一直猛烈抨擊特朗普力 推的「大而美法案」,上月初更與特朗普隔空 開戰,不過稍後表示後悔對總統出言不遜。 他此前也曾提出過建立新黨,這次又重提這 一構想。 他還點名批評眾議院極端保守派自由 黨團的哈里斯(Andy Harris)和羅伊(Chip Roy),質問兩人若投票支持這項「債務奴 役法案」,「如何能自稱是自由黨團」? 馬斯克一直是共和黨的大金主,2024 年大選中曾耗資逾2 . 75億元支持特朗普 和其他共和黨候選人。聯邦選舉委員會 (FEC)的紀錄顯示,其美國政治行動委員 會(America PAC)上一次捐款是在3月,支 持佛州特別選舉中的兩名共和黨候選人。 儘管馬斯克表明自己不是因為被撤銷 電動車和太陽能補貼而持反對立場,但他 曾批評法案「一邊給過時的行業施捨,一邊 卻嚴重損害了未來的產業」。 國會預算辦(CBO)6月29日公布的估算, 參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10年使赤字 增加近3.3萬億元,較眾院版本的2.4萬億元赤 字更高。 本報訊 參議院開始辯論龐大的「大而美減 稅法案」,但過程冗長、緩慢,共和、 民主兩黨各自提出多項修訂動議,其中 不少動議的立場截然不同。參院共和黨 領袖承認,黨內仍在「摸索」前進方向, 眾議院則希望參院不要修改太多條文, 否則隨時讓法案觸礁。 ▍本報訊 ▍ 綜合美聯社與《華爾街日報》報道,參院6 月30日上午開始辯論減稅法案,短時間 內已經出現數十項修訂動議,由於議員按照 黨派立場投票,因此共和黨的動議通過比例 較高,民主黨的動議普遍被否決。參院多數 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承認,黨團仍在「摸 索怎樣進入最終階段」,爭取讓法案在30日 深夜或者7月1日凌晨過關。眾院議長約翰遜 (Mike Johnson)則向記者表示,他已向參院同 僚轉達信息,「拜託、拜託、拜託他們儘可能 維持眾院版本」,否則法案返回眾院表決時可 能生變。 根據流程,參院表決期間若改動條文, 法案需讓眾院重新投票。按照國會預算辦 (CBO)推算,兩院版本現在已有顯著出入, 眾院版本會在未來10年,讓聯邦增加2.4萬 億元赤字,參院版本則會讓赤字進一步增至 3.3萬億元,另外在糧食券、Medicaid、綠色 能源補貼、聯邦出售西岸州份部分土地等方 面,兩院版本也有不同。對此共和黨內部仍 有分歧,財政鷹派要求積極削減開支,壓縮 聯邦赤字,溫和派議員希望保留福利,避免 基層民眾受到衝擊。 由於共和黨內部議論紛紛,白宮30日 表示,黨友「需在最後階段保持強硬而且團 結」,按照原定目標,在7月4日之前讓參眾兩 院完成立法,把法案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 而在另一邊廂民主黨一致反對法案,指 責共和黨為讓富豪減稅,不惜犧牲大多數國 民。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 示,隨著修訂動議的表決持續,共和黨「最艱 難的選擇」還陸續有來,對方「每修改一次(條 文)就讓法案更極端」,以至於不少共和黨議 員也為此「慚愧」。 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只有薄弱優勢,只 要流失區區幾票便無法為法案護航。其中在 參院,政黨最多只能有3人倒戈,目前已有保 羅(Rand Paul)、蒂利斯(Thom Tillis)二人表 明會投下反對票,因此反對陣營只能增加1 人,立場模糊的幾名議員也成為關注焦點。 在態度未明的幾名議員中,溫和派的科 林斯(Susan Collins)反對大幅削減Medicaid撥 款,希望聯邦另設250億元基金,協助農村 地區維持醫療服務;同屬溫和派的穆考斯基 (Lisa Murkowski)除了醫療開支外,也希望保 留糧食券;保守派的斯科特(Rick Scott)、約 翰遜(Ron Johnson)等人則希望,法案更進一 步削減開支,藉此避免赤字失控。不過特朗 普已呼籲保守派不要太過「瘋狂」,否則會影 響法案前景。 30日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作 為獨立機構的最後一天,前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與小布殊(George W. Bush) 罕見地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對該機構的「肢 解」,而搖滾歌手波諾(Bono)則以朗誦詩歌 的方式,表達惋惜之情。 奧巴馬在事前錄製的影片中形容,特朗 普政府廢除USAID的行動是「巨大的錯誤」。 美聯社報道,USAID由甘迺迪總統於 冷戰初期創建,已成立已逾60年,旨在透過 提升海外人民的福祉與繁榮,來推動美國的 國家安全和和平。然而,6月30日是USAID 作為獨立機構的最後一天,國務卿魯比奧已 下令自1日起將其併入國務院,並由一個名 為「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新單位接 管其援外職責。 奧巴馬透過短片向全球USAID的工作 人員致意。他說:「你們的工作有深遠意 義,而且未來幾代人都將受益。」他指出, USAID不僅挽救了無數生命,也促進了全 球經濟成長,使得許多曾受援國家成為美國 的貿易夥伴。奧巴馬表示,「解體USAID是 一場悲劇與災難,因為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一些工作」,他指出,終有一天,兩黨都會 意識到USAID的價值。 小布殊總統也透過影片致詞,特別提到 其任內推動的「總統緊急愛滋病救援計劃」 (PEPFAR),已在全球拯救超過2500萬條生 命。 U2主唱波諾(Bono)則以「驚喜嘉賓」 身分現身,他親自寫了一首詩向USAID告 別。他在詩中提及因美國削減援助而死於營 養不良的孩童,語帶哀傷地說:「他們叫你 們是騙子,但其實你們是我們當中最棒的 人」。這場視訊告別會原定不對外公開,但 部分影片片段被上載至網上。 本報訊 國際開發署走入歷史 奧巴馬布殊視頻告別 聯邦法官30日要求特朗普政府回答何時 開始執行其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以 及是否試圖在新規於7月下旬生效前,遣返 那些由非法或暫時居留人士在美所生的孩 子。 美聯社報道,司法部律師羅森伯格 (Brad Rosenberg)向馬里蘭州地區法官博德 曼(Deborah Boardman)表示,政府在最高法 院暫緩執行該行政命令的30日期間內,無意 遣返任何受該政令影響的孩童。 博德曼法官要求羅森伯格在今天(1日) 前提交書面說明,列出在高院6月27日裁決 之後,行政部門「能與不能做的事情」。她要 求政府回答會否在26日之前「設法遣返」那些 在2月19日後出生、受該行政命令影響、但 並未參與訴訟的孩童。 羅森伯格回答:「不會」。他補充說: 「我的回應是針對法院所描述的情境——也 就是在高院裁決後30天內可能會採取的行 動。不過我還要指出,(聯邦機構)已被指示 擬定實施該行政命令的指引。」博德曼回應 說:「我接受政府所言,即美國不打算這麼 做,也沒有這麼做。」 原告律師鮑威爾(William Powell)表示, 高院的裁決讓當事人「承受極大的壓力、焦 慮與恐懼」。鮑威爾向法官表示,「這些人不 是律師,因此裁決令他們非常困擾」,「我們 無法真正向他們保證說,『放心,(總統)命 令已完全被阻止』,因為事實並非如此。」此 外原告「也擔心這項行政命令可能會以其他 方式被執行,從而剝奪新生兒潛在的權利」。 博德曼法官並非唯一一位正在努力調整 命令以符合最高法院裁決的地方法官。麻 省、華盛頓州和新罕州的聯邦法官已針對出 生公民權頒布各自的裁定。 高院上周裁定,聯邦法官無權就總統行 政命令頒布全國性禁令,但下令該行政令暫 停實施30天,不過並未明確說明特朗普取消 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是否能很快在某些地 區生效。 本報訊 ■搖滾歌手波諾親自寫了一首詩向USAID 告別。 美聯社資料圖片 ■聯邦法官要求 政府律師回答何 時開始執行廢除 出生公民權的行 政命令,並會否 在 新 規 生 效 前 遣返有關孩童。 美聯社 修訂案南轅北轍 眾議長憂隨時觸礁 A5 07.01.2025 星期二 美國新聞 共和黨在參 眾兩院都只有薄 弱優勢,只要流 失區區幾票便無 法為法案護航。 廢出生公民權政令如何執行 聯邦法官要求政府律師澄清 馬斯克警告議員 想保席位勿投支持票 參院頂白宮重壓緩慢推進減稅案 ■參議院開始辯論龐 大的「大而美減稅法 案」,但過程冗長緩 慢,共和、民主兩黨 各自提出多項立場截 然不同的修訂動議。 路透社
A6 07.01.2025 星期二 國際新聞 / 國際社會 協助內戰後重建 放寬商品出口管制 美國解除對敘利亞制裁 ▍本報訊 ▍ 根據命令,華盛頓會維持對前總 統巴沙爾政權的制裁,但會放 寬某些商品對敘利亞的出口管制, 取消某些對敘利亞的外國援助,同 時指示國務卿魯比奧,在符合特定 準則下,評估是否暫停部分或全部 制裁;審視是否再將「沙姆解放組 織」指定為外國恐怖組織,以及是否 將敘利亞繼續列為恐怖主義國家。 白宮公布的事實清單顯示,華 盛頓亦會繼續監察敘利亞在關鍵優 先事項的進展,包括與以色列關係 正常化、打擊外國恐怖分子、驅逐 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及取締巴人恐怖 組織,以及協助美國防止「伊斯蘭 國」再起等。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特 朗普的決定是「促進和支持敘利亞走 向穩定與和平」的努力的一部分, 稱特朗普「致力於支持一個穩定、統 一、與自身及鄰國和平相處的敘利 亞」。 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表示,「這 將結束敘利亞被孤立於國際金融體 系的局面。」敘利亞外長希巴尼則在 社交平台發文指,「特朗普終止制 裁,為期待已久的重建及發展打開 大門,將移除對敘利亞經濟復蘇的 障礙,並向國際社會開放。」 1979年,美國政府將敘利亞列 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對其 實施武器禁運、經濟制裁等措施。 2011年敘利亞危機發生後,美國政 府不斷加碼對敘制裁。2019年,特 朗普在其首個任期內簽署《凱撒敘利 亞平民保護法案》,對敘政府官員以 及向敘政府提供資金的個人和企業 等施加金融等領域制裁。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今年5月 中到訪沙特阿拉伯期間宣布,將對 敘利亞實施一項制裁豁免,並放寬 對企業的限制,以兌現其「結束半個 世紀制裁」承諾的第一步,旨在為敘 利亞新成立的臨時政府在長達13年 的內戰後提供喘息空間,他當時表 示:「我們將全面解除制裁。祝你好 運,敘利亞。」而特朗普在離開沙特 首都利雅德前,又同敘利亞臨時總 統沙拉會面,是美敘兩國領導人25 年來首度面對面會晤。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敘利亞臨時總統沙拉進行會面並握手。 路透社 印度特倫甘納邦 S i g a c h i Industries一間化工廠發生爆炸並 引發大火,造成至少12人死亡, 逾26人受傷。路透社引述海德拉 巴地區監察長薩蒂亞納拉亞納 說,其中4人情況極其危急,另有 10人仍被困在工廠內,他表示: 「看起來像是反應爐內部及周圍發 生了爆炸,導致了火災。」 據Sigachi網站介紹,該公司 的產品包括聚合物共混物、潤滑 劑和藥物成分,服務製藥、食 品、化妝品和化學工業。涉事工 廠是Sigachi公司在印度境內生產 微晶纖維素的3間工廠之一,微晶 纖維素是一種用於食品和製藥的 化合物,工廠產量略高於全公司 每年217億噸產能的1/4。 Sigachi公司在聲明中表示: 「事故不幸造成人員死亡,以及一 些人受傷。」該公司仍在確認傷亡 人數,由於火災對工廠內的設備 和結構造成損壞,工廠暫停運作 90天。 化工廠爆炸起火 12死多人受傷 印度多個私立學校最近上調 學費,引爆家長抗議。這些家長 指出,不合理費用調漲讓家庭預 算不堪重負,甚至影響到孩子受 教權,其中一名14歲學生因家長 拒繳調漲後的學費,被當場趕出 教室、遣返回家,引發關注。 BBC報道,該名學生阿迪亞 原訂於5月初參加英語考試,但他 進入教室不到5分鐘即被學校安排 的保安人員請出,隨後就與數名 學生一同搭上校車被送返家。 事實上,印度多地自4月以來 陸續傳出家長不滿私校無預警大 幅漲價的抗議聲浪。一名家長透 露,家庭原本就已吃緊的家庭預 算,為了支付學費幾乎被逼到破 產邊緣。 印上 度調 私學 立費 學引 校發抗議 墨西哥奇在美墨邊境城市華雷 斯市的一間私人火葬場內,發現高 達381具未焚化遺體,疑似業者長期 未履行火化程序,恐涉及重大違法 行為。 據《德國之聲》與《墨西哥日報》 報道,墨西哥奇瓦瓦州檢方表示, 經初步盤點,共有381具遺體未進行 火化,多數已完成防腐處理並持有 死亡證明,顯示原應在葬禮後進行 火化並將骨灰交還家屬。 州檢方發言人加西亞指出,這 些遺體「被無秩序地堆放在多個空間 內,像是隨意丟棄般,一具疊一具 地放在地上」。然而,這些遺體最終 未被火化,檢方推測,家屬收到的 骨灰可能是其他材料替代,已涉嫌 欺騙與冒用。由於火葬場每日處理 量有限,當局估計部分遺體可能已 擱置超過兩年,直至近日遭揭發。 加西亞痛批:「這顯示經營者的冷漠 與極端不負責任。任何一家焚化機 構都應清楚自己的處理量能,不能 超收超接。」 墨西哥是一個深受組織犯罪困 擾的國家,多年來,其法醫系統一 直面臨危機,需要處理的屍體數量 龐大,人員短缺,預算緊張,導致 其係統不堪重負。火葬場一名管理 人已主動到案說明,當局也正尋求 刑事責任途徑,調查是否違反相關 法規並啟動起訴程序。 目前已有兩人遭逮捕,分別為 火葬場業主與其中一名員工,預計 將交由法官裁定是否收押,本案震 驚墨西哥社會,也引發外界對喪葬 業管理與監督制度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早前在墨西哥格雷羅 州阿卡普爾科市也曾發生過類似 事件,警方在一個廢棄的火葬場內 發現61具屍體,包括數名婦女和兒 童,周邊的居民因聞到異味而報警 揭發。 墨西哥火葬場棄置381具遺體 ■墨西哥警方在火葬場內發現381 具屍體,圖為涉事火葬場。 法新社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在記者 會上說,以色列有意與敘利亞和 黎巴嫩建交。薩爾指出:「以色 列有意擴大亞伯拉罕協議的和平 與正常化範圍。我們有意將敘利 亞和黎巴嫩等鄰國納入和平與關 係正常化框架,同時維護以色列 的根本利益和安全利益。」但也強 調:「在任何和平協議中,戈蘭高 地都將繼續屬於以色列。」 路透社報道,以色列在1967 年六日戰爭中佔領敘利亞大部分 戈蘭高地,後來於1981年宣布將 其吞併,美國於2020年發起《亞伯 拉罕協議》,旨在促成以色列與阿 聯酋國家、巴林和摩洛哥實現關 係正常化。 而自2023年底以來,以色列 在加沙與哈馬斯作戰的同時,在 以黎邊境與黎巴嫩真主黨持續發 生衝突,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去 年12月被推翻後不久,以色列軍 隊就進入敘利亞境內的非軍事 區,中東地區局勢再次面臨不確 定性。據報道,以色列與敘利亞 新政權已建立直接聯繫,並舉行 面對面會談,旨在緩和邊境地區 緊張局勢、防止衝突。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說,以 色列有意與鄰國黎巴嫩和敘利 亞建立正常外交關係,「以色列 有意擴大亞伯拉罕協議的和平與 關係正常化範圍。我們有意將敘 利亞和黎巴嫩——我們的兩個鄰 國——納入這個圈子,同時保障 以色列的根本和安全利益。」 以色列外長:有意與敘利亞和 巴嫩建交 泰王哇集拉隆功次子瓦差勒 宋(見圖)曾流放27年,2023年突 然回泰國,被認為是為了爭奪王 儲之位。據報他上月出家為僧, 但近期大批官員突然包圍寺廟, 將瓦差勒宋拘留並押至素萬那普 機場,登上飛機「護送」往紐約, 等同被驅逐出境。 瓦差勒宋流放2 7年後,於 2023年8月突然返回泰國,當時 哇集拉隆功的大女兒帕差拉吉帝 雅帕因心臟問題倒下。由於哇集 拉隆功幼子、王室繼承人提幫功 王子傳有自閉症及發展障礙,瓦 差勒宋的出現引起泰國人高度關 注。儘管他一再宣稱無政治目 的,但他回國後積極視察各地, 更與妻子展開離婚程序,被認為 是因為泰國法律明令禁止君主與 外國人結婚。 事隔1個月,在昭拍耶河旁的 帕里瓦斯寺短暫居住的瓦差勒宋 突然被控制。大批國家安全官員 包圍寺廟,並將其拘留,讓他短 暫回家收拾行李後,直接送往素 萬那普機場。他在泰國官員陪同 下搭上飛往紐約的班機,形同遭 驅逐出境,並在安全官員的陪同 下進入美國,他的三弟查克里瓦 也在隔日被驅逐出境,目前下落 不明。 瓦差勒宋是哇集拉隆功與第 二任妻子余娃提達所生的次子。 余娃提達1996年與哇集拉隆功離 婚後,帶著她所生的4子1女移居 美國,小女兒希里萬納瓦瑞後來 仍被王室撫養長大並授予公主頭 銜,4名兒子則與泰王疏遠且無任 何王室頭銜。此外,瓦差勒宋的 大哥朱塔瓦查拉與四弟瓦查威5月 底打算返回泰國,兩人當時試圖 從泰馬邊境入境,但卻被帶到「小 房間」後被拒絕入境。 泰突 國遭 二驅 王逐 子出境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終止美國對敘利亞制裁計 劃,允許該國結束孤立於國際金融體系的狀態,並履行華盛頓幫助 敘利亞在內戰後重建的承諾。 內部高溫潮濕 人在洞裏最多存活15分鐘 「奈卡水晶洞」 絕美又致命 ▍本報訊 ▍ 在燈光照耀下,水晶散發猶如冰 柱的光芒,質地細緻就像沒 有雕琢的玉石,這絕美景色就在墨 西哥奇瓦瓦州奈卡鎮,被當地人稱 為「奈卡水晶洞」,這洞穴至今沒有 對一般人開放,澳洲電視節目《60 Minutes Australia》團隊與地質學家 亞瑟歷經兩年申請,終於能驅車一 探究竟,亞瑟形容道「這個洞穴是大 自然界的西斯汀教堂,簡直像是外 太空的景象。」 「奈卡水晶洞」於2000年被發 現,位於奈卡鎮一座鉛礦下方300米 處,長達110米,擁有令人驚歎的巨 大水晶,最大晶柱重達55噸,高達 11米,內部高溫高濕,對人類而言 極度危險,因此禁止遊客進入。亞 瑟進入洞穴前,醫生警告他:這將 是你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惡劣的環境。 洞穴內溫度高達57攝氏度,濕 度高達90%,即使穿著特製的冷卻 服與呼吸面罩,一般人也只能在裏 面滯留30至45分鐘。醫生解釋說, 原因是洞穴內的環境極度高溫且潮 濕,他們本質上是從內部被煮熟, 人體在此環境下頂多只能存活10到 15分鐘。英國地質學家傑拉姆也在 場,他對眼前的景象感到敬畏,將 其比作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場景, 「如果要列出世界七大地質奇觀,這 絕對是其中之一。」 這個水晶洞穴大約在2600萬年 前形成,當時巖漿從儲層湧出,將 富含礦物質的水推入巖石裂縫中, 在石灰巖中形成洞穴,最終經過數 千年結晶而成,由於存在極高的風 險,就連地質科學家必須獲得特 殊許可才能探索水晶洞穴。亞瑟表 示,「這個洞穴的規模非常巨大,相 當於一個足球場:雖然在裏面彷彿 置身熔爐中,連呼吸都很困難,但 當你看到我所看到的景象時,就會 明白,為甚麼每一次令人窒息的喘 息都是值得的。」 ■「奈卡水晶洞」擁有令人驚歎的巨 大水晶,小圖為澳洲一個團隊進入 洞裏拍攝。 網上圖片 位於墨西哥奈卡礦區的「奈卡水晶洞」,被譽為地球上保存最完 好、最令人歎為觀止的秘境。雖然有絕美風景,卻不對外開放,因 為它高溫且潮濕,每一口呼吸到的都是炙熱空氣,一般人待在洞裏 最多只能存活15分鐘。 我們將全面解除制裁。 祝你好運,敘利亞。 特朗普 這個洞穴是大自然界 的西斯汀教堂,簡直像是 外太空的景象。 地質學家 亞瑟
www.singtaousa.com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