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0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C5 07.01.2025 星期二 中國影視 該劇圍繞著網約車乘客賈小朵(趙麗穎飾)與一位正處於 人生迷失階段的兼職司機徐天(尹昉飾)的故事展開, 兩人機緣巧合下共同進入一個「虛擬空間」,展開一場別開 生面的心靈探索。他們在這個由多重世界組成的空間中經 歷一系列奇遇,並在此過程中遇見形形色色的年輕人,他 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困境與掙扎,但在彼此扶持和激勵下, 逐步克服困境,最終達成個人的心靈成長與療癒。 這部作品的題材和呈現風格在當下影視劇市場上很是 少見,劇中既有精神世界、人格「廝殺」、虛擬空間、「腦內 宇宙」等高概念設定,也有諸多天馬行空的意象化表達,通 過虛實交織的敘事和先鋒美學風格,呈現極具意識流色彩 的光影交織。 主創團隊透露,劇集以賈小朵和徐天在現實世界與精 神世界中的冒險為錨點,講述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 在情感上的相遇、分離與義無反顧的奔赴,隱喻個體與自 我的和解,並以此探討現代人的精神世界與心靈療愈狀 態。而多重人格的新鮮設定和劇中情感、奇幻、救贖元素 的運用,旨在以更加張揚無拘的想像力,搭建起更具品味 空間的情感互動關係。當觀眾跟隨賈小朵和徐天的視角, 在如鋼筋森林般的城市中尋找共振、擁抱自我、彼此治 癒,故事所能帶來的情感輸出和表達或許會更有代入感。 除了趙麗穎和尹昉兩位領銜主演,演員陣容還包括張 一山、周一圍、董子健、孫千、葛錚等實力演員。總導演 徐兵曾操刀《紅色》、《新世界》、《歡顏》等佳作,尤以大膽 的敘事突破、先鋒的創作風格和高級鏡頭審美受到觀眾喜 愛,此次他亦擔任《在人間》編劇,以「人格碎片化」的手法 構建充滿隱喻象徵和情感濃度的敘事主體。 《在人間》由趙麗穎、尹昉領銜主演,融合奇 幻、多重人格元素,講述賈小朵和徐天在虛實交錯 的多樣人格世界中迷失、告別,最終在愛中救贖、 擁抱靈魂的故事。 光怪陸離 虛實交錯實現自我療癒和成長 ■該劇由趙麗穎、尹昉等主演。 網上圖片 ■劇中通過虛實交織的敘事,以此探討人的精神世界與心靈療愈狀態。 網上圖片 趙麗穎飾演的賈小朵 是全劇亮點——從出場時 冷艷疏離的「高冷女神」, 到後來對徐天流露的微妙 小心機;從雨中與人群的 疏離淡漠,到仰望天空時 的天真幸福;再到與宅女 柳條兒的溫暖關切和面對 鐵林時的戒備防備,趙麗 穎以極其克制的表演,精 準傳遞出角色複雜心理。 賈小朵表面上是網約 車乘客,實際上是徐天多 重人格中最複雜、最獨立 的副人格,她自認為是真 實且唯一的存在,與徐天 在虛擬空間的互動,實則 是主人格與副人格的自我 救贖與和解過程。 趙麗穎不僅要飾演賈 小朵本體,還需演繹徐天 等多重人格的特質,通過 肢體語言、神態、語氣等 細節,實現人格之間的無 縫切換,例如切換至徐天 時,眼神冷感、動作陽 剛、語氣生硬,與本體溫 柔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網 友盛讚,「完全換了一個 人」、「演技絕了」。 趙麗穎演繹多重人格 無縫切換細膩自然 趙麗穎 騎著電瓶車穿越在車 水馬龍間,提著外賣奔跑 在樓道中,用眼睛無聲地 觀察著外界的一切,用隱 忍控制著內心波濤的情 緒……出現在觀眾視線中 的鐵林(葛錚飾),總帶著 壓抑氣場。如何塑造一個 幾乎沒有台詞的角色?葛 錚表示,「多數鏡頭中只能 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 方式傳遞角色的情緒。」 外賣員鐵林是高概念 設定下最矛盾的結晶—— 一方面,他是男主徐天分 裂出的失敗者人格,是幾 個人格中最粗糲的靈魂碎 片,作為創傷載體,象徵 著因原生家庭創傷形成的 壓抑與憤怒;另一方面, 因未能及時被驅逐,他承 擔縈繞在男女主身邊的「敘 事攪局者」角色,如何幫助 他解決執念?成了整場人 格博弈中最難破解的謎題。 在葛錚看來,演繹鐵林 有一定挑戰性,「幾乎沒有 台詞,很多情緒無法用聲 音表達,若有過多語氣詞 顯得很刻意。所以最關鍵 的是如何用無言的表達, 讓觀眾感受到角色情緒。」 葛錚挑戰無台詞表演 用肢體傳遞角色情緒 葛錚 當夜幕降臨,一名騎 著機車的男子打破夜晚寂 靜,當他疾馳在城市車水 馬龍間,發動機的轟鳴聲 響徹在街巷,又帶著不可 一世的神情,撞向身後的 房車,手中還揮舞著精 神鑑定證明書……初登場 中,由張一山飾演的王陽 名,已經將人物狂放不 羈、暴躁偏執的特性展露 了出來。 主角徐天體內盤踞著 多個副人格,每個人格產 生的背後,都是他逃避現 實創傷的碎片,王陽名是 其中人格之一,通過虛 擬空間的博弈展現心理掙 扎,初登場畫面就極具戲 劇張力。談到接演原因, 張一山回憶道,「故事的 立意和創作手法都挺新穎 的,角色也和我以前演的 都不太一樣,還是挺吸引 我的。」 說起劇中探討的哲學 思辨,在張一山看來,每 個人都有很多面,眼中都 有不同的自己,甚至自身 都會產生心理搏鬥。 張一山談接演原因 「故事立意很吸引人」 張一山 尹昉是第二次與導演兼編劇徐 兵合作,上一部《新世界》中他所扮 演的角色也叫徐天,是一位略帶莽 撞的舊時代小警察,這一次的徐天 設定為白天寫代碼,夜晚開順風車 的都市青年,沉默寡言且害羞內 斂。尹昉在接到劇本時感到震撼, 「故事涉及了大量的心理學知識,而 且還出現密室逃脫的情節,乍一看 還以為是年輕人寫的,特別新。」 要構建一個講述多重人格並且 涉及多層空間的故事,對劇本邏輯 縝密性要求很高,由於劇組向來不 會按照劇本邏輯順拍,而是以場景 套拍的方式工作,這就需要演員來 回切換人物狀態。尹昉透露,為 了讓自己更加明晰人物處於哪種狀 態,他專門做了一張圖表來捋清楚 人物所在的時空,「甚麼時候是徐 天,甚麼時候是以賈小朵身分進入 出現的NPC(非遊戲玩家)徐天,每 個時空都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人 格特質也體現在不同的狀態下。」 作為一部融合多重人格、無限 流的懸疑科幻短劇,《在人間》帶給 演員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尹昉直 言,「拍時空戲的時候需要巨大想像 力,可想像力又要基於對於現實生 活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而在劇情展開中,當徐天選擇 以賈小朵的身分進入虛擬空間,在 與一個又一個人格相遇後,當虛幻 世界逐漸崩塌,故事真相也逐漸浮 現在眼前:無論是徐天,還是賈小 朵,都是人格一部分,這也是觀眾 將其評為「首部水仙劇」的原因,因 為徐天與賈小朵的相愛,是「我愛上 我」的鏡花水月。 劇情天馬行空縝密性強 尹昉做圖表捋清人物關係 尹昉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