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議院即將就總統特朗普的「大而美 法案」進行最終投票之際,億萬富翁馬斯克 (Elon Musk)發出極嚴厲警告,威脅會讓支持 這項「債務奴役法案」(debt slavery bill)的議 員在明年中選中落敗。 綜合CNN及CNBC報道,馬斯克6月30 日在旗下社媒平台X發帖,怒斥所有曾在競 選中承諾會削減政府開支,但轉頭又投票支 持會大幅增長國債法案的國會議員應「羞愧低 頭」,並威脅會在明年初選中讓他們落馬。 他數小時後再次發帖,揚言若這項將債 務上限提升至5萬億元的「瘋狂開支法案」獲得 通過,他將於翌日立刻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America Party),以打破共和與民主兩黨的 「一黨專政」局面,真正為民眾發聲。他戲稱 現在是活在「肥豬黨」的管治下,「是時候成立 一個真正關心人民的新政黨了」。 馬斯克過去數周一直猛烈抨擊特朗普力 推的「大而美法案」,上月初更與特朗普隔空 開戰,不過稍後表示後悔對總統出言不遜。 他此前也曾提出過建立新黨,這次又重提這 一構想。 他還點名批評眾議院極端保守派自由 黨團的哈里斯(Andy Harris)和羅伊(Chip Roy),質問兩人若投票支持這項「債務奴 役法案」,「如何能自稱是自由黨團」? 馬斯克一直是共和黨的大金主,2024 年大選中曾耗資逾2 . 75億元支持特朗普 和其他共和黨候選人。聯邦選舉委員會 (FEC)的紀錄顯示,其美國政治行動委員 會(America PAC)上一次捐款是在3月,支 持佛州特別選舉中的兩名共和黨候選人。 儘管馬斯克表明自己不是因為被撤銷 電動車和太陽能補貼而持反對立場,但他 曾批評法案「一邊給過時的行業施捨,一邊 卻嚴重損害了未來的產業」。 國會預算辦(CBO)6月29日公布的估算, 參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10年使赤字 增加近3.3萬億元,較眾院版本的2.4萬億元赤 字更高。 本報訊 參議院開始辯論龐大的「大而美減 稅法案」,但過程冗長、緩慢,共和、 民主兩黨各自提出多項修訂動議,其中 不少動議的立場截然不同。參院共和黨 領袖承認,黨內仍在「摸索」前進方向, 眾議院則希望參院不要修改太多條文, 否則隨時讓法案觸礁。 ▍本報訊 ▍ 綜合美聯社與《華爾街日報》報道,參院6 月30日上午開始辯論減稅法案,短時間 內已經出現數十項修訂動議,由於議員按照 黨派立場投票,因此共和黨的動議通過比例 較高,民主黨的動議普遍被否決。參院多數 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承認,黨團仍在「摸 索怎樣進入最終階段」,爭取讓法案在30日 深夜或者7月1日凌晨過關。眾院議長約翰遜 (Mike Johnson)則向記者表示,他已向參院同 僚轉達信息,「拜託、拜託、拜託他們儘可能 維持眾院版本」,否則法案返回眾院表決時可 能生變。 根據流程,參院表決期間若改動條文, 法案需讓眾院重新投票。按照國會預算辦 (CBO)推算,兩院版本現在已有顯著出入, 眾院版本會在未來10年,讓聯邦增加2.4萬 億元赤字,參院版本則會讓赤字進一步增至 3.3萬億元,另外在糧食券、Medicaid、綠色 能源補貼、聯邦出售西岸州份部分土地等方 面,兩院版本也有不同。對此共和黨內部仍 有分歧,財政鷹派要求積極削減開支,壓縮 聯邦赤字,溫和派議員希望保留福利,避免 基層民眾受到衝擊。 由於共和黨內部議論紛紛,白宮30日 表示,黨友「需在最後階段保持強硬而且團 結」,按照原定目標,在7月4日之前讓參眾兩 院完成立法,把法案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 而在另一邊廂民主黨一致反對法案,指 責共和黨為讓富豪減稅,不惜犧牲大多數國 民。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 示,隨著修訂動議的表決持續,共和黨「最艱 難的選擇」還陸續有來,對方「每修改一次(條 文)就讓法案更極端」,以至於不少共和黨議 員也為此「慚愧」。 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只有薄弱優勢,只 要流失區區幾票便無法為法案護航。其中在 參院,政黨最多只能有3人倒戈,目前已有保 羅(Rand Paul)、蒂利斯(Thom Tillis)二人表 明會投下反對票,因此反對陣營只能增加1 人,立場模糊的幾名議員也成為關注焦點。 在態度未明的幾名議員中,溫和派的科 林斯(Susan Collins)反對大幅削減Medicaid撥 款,希望聯邦另設250億元基金,協助農村 地區維持醫療服務;同屬溫和派的穆考斯基 (Lisa Murkowski)除了醫療開支外,也希望保 留糧食券;保守派的斯科特(Rick Scott)、約 翰遜(Ron Johnson)等人則希望,法案更進一 步削減開支,藉此避免赤字失控。不過特朗 普已呼籲保守派不要太過「瘋狂」,否則會影 響法案前景。 30日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作 為獨立機構的最後一天,前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與小布殊(George W. Bush) 罕見地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對該機構的「肢 解」,而搖滾歌手波諾(Bono)則以朗誦詩歌 的方式,表達惋惜之情。 奧巴馬在事前錄製的影片中形容,特朗 普政府廢除USAID的行動是「巨大的錯誤」。 美聯社報道,USAID由甘迺迪總統於 冷戰初期創建,已成立已逾60年,旨在透過 提升海外人民的福祉與繁榮,來推動美國的 國家安全和和平。然而,6月30日是USAID 作為獨立機構的最後一天,國務卿魯比奧已 下令自1日起將其併入國務院,並由一個名 為「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新單位接 管其援外職責。 奧巴馬透過短片向全球USAID的工作 人員致意。他說:「你們的工作有深遠意 義,而且未來幾代人都將受益。」他指出, USAID不僅挽救了無數生命,也促進了全 球經濟成長,使得許多曾受援國家成為美國 的貿易夥伴。奧巴馬表示,「解體USAID是 一場悲劇與災難,因為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一些工作」,他指出,終有一天,兩黨都會 意識到USAID的價值。 小布殊總統也透過影片致詞,特別提到 其任內推動的「總統緊急愛滋病救援計劃」 (PEPFAR),已在全球拯救超過2500萬條生 命。 U2主唱波諾(Bono)則以「驚喜嘉賓」 身分現身,他親自寫了一首詩向USAID告 別。他在詩中提及因美國削減援助而死於營 養不良的孩童,語帶哀傷地說:「他們叫你 們是騙子,但其實你們是我們當中最棒的 人」。這場視訊告別會原定不對外公開,但 部分影片片段被上載至網上。 本報訊 國際開發署走入歷史 奧巴馬布殊視頻告別 聯邦法官30日要求特朗普政府回答何時 開始執行其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以 及是否試圖在新規於7月下旬生效前,遣返 那些由非法或暫時居留人士在美所生的孩 子。 美聯社報道,司法部律師羅森伯格 (Brad Rosenberg)向馬里蘭州地區法官博德 曼(Deborah Boardman)表示,政府在最高法 院暫緩執行該行政命令的30日期間內,無意 遣返任何受該政令影響的孩童。 博德曼法官要求羅森伯格在今天(1日) 前提交書面說明,列出在高院6月27日裁決 之後,行政部門「能與不能做的事情」。她要 求政府回答會否在26日之前「設法遣返」那些 在2月19日後出生、受該行政命令影響、但 並未參與訴訟的孩童。 羅森伯格回答:「不會」。他補充說: 「我的回應是針對法院所描述的情境——也 就是在高院裁決後30天內可能會採取的行 動。不過我還要指出,(聯邦機構)已被指示 擬定實施該行政命令的指引。」博德曼回應 說:「我接受政府所言,即美國不打算這麼 做,也沒有這麼做。」 原告律師鮑威爾(William Powell)表示, 高院的裁決讓當事人「承受極大的壓力、焦 慮與恐懼」。鮑威爾向法官表示,「這些人不 是律師,因此裁決令他們非常困擾」,「我們 無法真正向他們保證說,『放心,(總統)命 令已完全被阻止』,因為事實並非如此。」此 外原告「也擔心這項行政命令可能會以其他 方式被執行,從而剝奪新生兒潛在的權利」。 博德曼法官並非唯一一位正在努力調整 命令以符合最高法院裁決的地方法官。麻 省、華盛頓州和新罕州的聯邦法官已針對出 生公民權頒布各自的裁定。 高院上周裁定,聯邦法官無權就總統行 政命令頒布全國性禁令,但下令該行政令暫 停實施30天,不過並未明確說明特朗普取消 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是否能很快在某些地 區生效。 本報訊 ■搖滾歌手波諾親自寫了一首詩向USAID 告別。 美聯社資料圖片 ■聯邦法官要求 政府律師回答何 時開始執行廢除 出生公民權的行 政命令,並會否 在 新 規 生 效 前 遣返有關孩童。 美聯社 修訂案南轅北轍 眾議長憂隨時觸礁 A5 07.01.2025 星期二 美國新聞 共和黨在參 眾兩院都只有薄 弱優勢,只要流 失區區幾票便無 法為法案護航。 廢出生公民權政令如何執行 聯邦法官要求政府律師澄清 馬斯克警告議員 想保席位勿投支持票 參院頂白宮重壓緩慢推進減稅案 ■參議院開始辯論龐 大的「大而美減稅法 案」,但過程冗長緩 慢,共和、民主兩黨 各自提出多項立場截 然不同的修訂動議。 路透社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