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04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6 07.04.2025 星期五 中國時事雜誌 在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上,不 少人都對鄭欽文在紅土場上揮汗 如雨的畫面印象深刻。在那些被 攝影師定格的瞬間,可以看到她 揮拍時充滿力量感的手臂線條, 跳起接球時強健的大腿肌肉,以 及在太陽炙烤下閃著光的小麥色 皮膚。但如此美的鄭欽文,碰上 廣告代言,也要「改頭換面」。 在某品牌推出的宣傳海報 中,作為品牌代言人的鄭欽文, 不僅膚色變得更白了,肌肉線條 也變得「柔和」了不少。 富 有 力 量 感 和 攻 擊 性 的 「Queen Wen」,在廣告中變成了 甜美快樂的小女孩,這樣的修圖 風格,讓很多旁觀者感到不滿, 也再次讓「白幼瘦」如何主導審美 成為熱議話題。 女性的肌肉,讓誰感到不 適,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為在 健身已然成為一種全民性活動的 當下,關於肌肉的「雙標」評價仍 隨處可見:人們喜歡在社交媒體 上談論男性充滿力量感的肌肉線 條,但不一定能對女性強健的身 形投去欣賞艷羨的目光;太平洋 寬肩對於男性來說是絕對的加分 項,但對於女性來說,或許有些 「太過了」。 拍廣告 「柔化」 肌肉 運動健將也難免落俗 女星們的審美主導著大眾的 審美,而大眾的審美在一定程度 上又左右著女明星們,十幾二十 年前的女演員,環肥燕瘦,各種 類型都有,可謂百花齊放。如今 放眼娛樂圈,普遍以「白幼瘦」為 美,尤其是現在的偶像劇市場, 女主角清一色的巴掌臉,身材更 是「一馬平川」。 在大環境下,但凡稍微豐滿 一點的女星就會被觀眾吐槽「土圓 肥」,甚至抨擊他們不夠敬業,疏 於對身材的管理。比如向來以仙 氣著稱的劉亦菲稍微圓潤一點, 就會被無數觀眾罵「她怎麼胖成那 樣了」。忍不住還要把「胖」跟「大 媽」掛個鉤。所以很多女星跟減肥 鬥爭,不惜用「一天吃一粒老乾 媽」這麼極端的方式來減肥。最 終,她們瘦成了「排骨精」。 鏡頭對於身材本來就苛刻, 可想而知那些上鏡只剩下幾根排 骨的女明星,生活中該有多麼可 怕。 在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下, 觀眾們好像很難再看到珠圓玉潤 的豐腴美人了,哪怕為角色而胖 的都少了。 30年前,林芳兵為了演楊玉 環瘋狂增肥,最重的時候增了25 公斤,從原本的骨感美人變成了 膚若凝脂、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大 唐美人形象,成為了幾代人心中 難忘的經典。 而在如今這個「白瘦幼」當道 的審美下,演楊玉環這樣的唐朝 美女,導演都是啟用瘦骨嶙峋的 女星,比如《妖貓傳》裏張榕容飾 演的楊玉環,《長安十二時辰》裏 徐璐飾演的楊玉環等等。美則美 矣,但她們身材纖細清瘦,多少 少了一點珠圓玉潤的風韻。 一個年代一番審美 珠圓玉潤已成過往 ■鄭欽文的膚色被美白、肌肉線 條被柔化。 網上圖片 肌膚勝雪吹彈可破是不少年輕 女性的追求,於是不少人「全副武 裝」隔絕紫外線,甚至能做到全身上 下無死角。然而,過度防曬也會引 發皮膚過敏、痤瘡甚至脫髮、骨質 疏鬆等疾病。 「室內必須塗SPF(防曬係數) 30+防曬霜、拉嚴遮光窗簾,出門 則以SPF50+防曬霜打底,再加防曬 噴霧補塗,最後帽子、墨鏡、防曬 衣、遮陽傘全副武裝。」這是25歲的 小林每天的防曬日常。小林是一位 美妝博主,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這 套「硬核防曬法」還吸引了不少粉絲 效仿。但一段時間後,小林出現面 部紅腫、伴有強烈灼痛和刺癢等症 狀。經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醫生診 斷,她患上了接觸性皮炎,原因是 「長期、多層疊加使用高倍數化學 防曬產品,嚴重破壞了皮膚屏障功 能」。 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王美芳介紹,類似小林這樣因過度 防曬,尤其是過度依賴高倍數防曬 霜導致皮膚問題的患者近年來明顯 增加。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質疏鬆科主 任陳海翎接診過一名特殊的病例: 一位30歲的女性患者,骨密度值相 當於70歲老人的水平。這位患者為 追求美白,十年來堅持嚴格防曬, 夏季全副武裝——防曬衣、墨鏡、 口罩一樣不落,全身唯一暴露的部 位只有鼻孔。更令人驚訝的是,她 連陰天外出都要塗抹SPF50+的高倍 數防曬霜。 「過度使用高倍數防曬霜主要會 帶來兩大皮膚問題:過敏反應與毛 孔堵塞。」王美芳說,一方面,高 倍數化學防曬劑中常見的成分對部 分人群是強致敏原,容易引發接觸 性皮炎;另一方面,高倍數物理防 曬劑通常質地厚重油膩,在炎熱容 易出汗的夏季大量、頻繁塗抹,極 易堵塞毛孔,導致痤瘡發作或原有 痤瘡問題惡化。 「防曬霜並非指數越高越好。」 王美芳表示,當SPF值達到30時, 對UVB(戶外紫外線)的阻隔率已超 過96%,完全滿足一般的戶外防曬 需求。 為了迎合「白幼瘦」審美,女生 們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節食、美 白、醫美甚至為了追求極致而傷害 自己,不少還會因此陷入外貌焦 慮,就連一些男生也開始往這個方 向去「打造」自己。 嚴格來說,白幼瘦的審美並不 是21世紀的產物。漢成帝時期的趙 飛燕,腰肢纖細好像一陣風就能吹 走似的。漢成帝怕大風把她刮走, 還特意為她建造了「七寶避風台」。 而到了宋朝,人們對美女的定義變 成了「文弱清秀」,削肩、柳腰、纖 足成了美女們必備的特徵,裹足的 陋習也在宋朝廣為流傳。 反觀現代,「白幼瘦」審美大行 其道,有一部分原因是受了動漫人 物的影響,九零後、零零後群體裏 很多動漫發燒友,漫畫裏的細腰、 幼態臉越來越被大家所推崇,這樣 的審美也會逐漸延伸到現實,所以 會有「漫畫臉」、「漫畫腿」這樣的詞 用來形容現實中的人。 有人提出說,因為一個女生具 有「白瘦幼」的外形,往往讓人感覺 她的攻擊性低,讓人感覺她很容易 操控,且很難做出反抗。加上東亞 地區基本是以男性視角為主導出發 的社會視角,所以自然會更喜歡這 種「白幼瘦」的類型。白幼瘦的內核 實際上是少女柔弱的無害感。對於 某些人來說,他們會認為火辣性感 的美女更難操控,而白幼瘦的女生 更加像柔弱的小白兔,激發保護欲。 人皆有愛美之心,每個人對美 的感官也不盡相同,「白幼瘦」本身 是一種美,但不應該「主宰」整個社 會的審美標準,使得整個社會的審 美觀漸趨單一。 也有人歎道,說喜歡清純也無 可厚非,但欣賞不了性感的社會, 其實還是很可悲的。喜歡白幼瘦風 格無可厚非,但絕不能夠使用「白幼 瘦」的範本標準去要求其他人。 一昧追求皮膚白皙 防晒過度易引發過敏 肌肉衰退曾經只是屬於老 年人的問題,正呈現年輕化的 趨勢。練力量、存肌肉,將會 是女性健身的議題。 ▍本報訊 ▍ 當感覺耐力下降,短時間的運 動也會覺得疲憊,甚至精力 不足,或是動作不如以前靈活,協 調性變差,容易失去平衡,可能正 是肌肉衰退問題在找上門。「白」代 表著膚色白皙,「幼」代表著年輕可 愛,「瘦」則代表著身材纖細。按照 時下依然受歡迎的「白幼瘦」審美, 對照的可能是正趨高發的「肌少症」。 「這周的運動量達標了嗎?」只 關注工作量是否達標的年輕人,似 乎都忘了運動這件事。按照世界衛 生組織的最新數據,約18億成年人 體育活動不足,其中女性人數佔比 更高。同時,發布在《柳葉刀全球健 康》期刊的研究中顯示,當這一趨勢 持續下去,預計到2030年,缺乏運 動的人數佔比將進一步上升為35%。 大量成年女性運動不足已成事 實,但其背後所導致的肌肉衰退, 乃至引發肌少症更值得被關注。 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導致 骨骼肌質量和力量的漸進性喪失, 這一現象通常在老年群體中更為常 見。但如今,「50歲、更年期、老年 女性」等字眼不再只是劃分肌少症患 病率的界限,肌肉流失的現象正在 中青年女性中蔓延。 根據哈佛醫學院的研究顯示, 肌少症大約在35歲左右就可能開 始,並以每年1%至2%的速度發 生,到了60歲以後,這一速度可能 會加速到每年3%。結合運動來說, 如果成年人不經常進行力量訓練, 那平均每十年便會減少約1.81公斤 到2.72公斤的肌肉。然而,年輕女 性開始面臨肌肉衰退問題的背後, 是無法擺脫的「白瘦幼」審美,和「一 瘦遮百醜」的畸形理念。 就以市面上的健康茶飲來說, 主打「零卡、低脂、飽腹感」等功 效的背後,依舊是對女性群體減 肥、瘦身需求的迎合。即便是賣 蛋白粉,也很少會看到面向女性的 產品會直接宣傳說喝了有力量、能 增肌,更多的還是在表達喝了零負 擔、瘦身塑形的功能。 這一現象,在某些社交平台上 尤為明顯,許多女性健身的主要目 的是為了讓自己在照片和視頻中看 起來更好看,節食加快速減重的方 式,也讓女性健身的意義變了味。 懼怕脂肪、不要肌肉,為了纖瘦的 身材,減重成了不少年輕女性的長 期任務,肌肉含量的越來越少,也 成為肌衰問題年輕化的推動力之一。 儘管她們的體重可能保持在正 常的範圍內,但全身肌肉量偏少, 體脂率偏高,整體的肌肉顯得鬆弛 無力,反而是拜拜肉更為明顯。隨 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流失,脂肪 含量的增多,同樣是體重為100斤的 女性,看起來瘦,實際卻並不健康。 營養攝入不足 年輕女性過分追求健康的飲食 習慣,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問 題。例如許多白領女性崇尚輕斷 食、乾淨飲食,早上吃燕麥碗、中 午吃輕食沙拉,一天兩頓,短期內 看似健康,但長久會導致蛋白質攝 入不足的問題,影響肌肉的生長和 修復。以為在製造熱量缺口,其實 可能也在形成營養缺失。 換一個角度來說,對於工作繁 忙的人群,在長期的營養管理中, 也可以通過營養補給的方式,例如 蛋白粉等,但很多人對於營養補給 的認知不到位,始終認為這是消費 陷阱,也使得缺失的營養始終沒有 補回來。 再回歸到年輕女性和老年女性 罹患肌少症的區別是甚麼?總結來 說,年輕女性的肌肉流失或是進而 導致肌少症,歸因於久坐、缺少運 動、飲食不均衡或是壓力以及荷爾 蒙變化。但老年女性更容易罹患肌 少症是由於年齡增長、機體的自然 老化、活動量的減少、慢性疾病以 及由於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導致營養 吸收率降低,形成營養不良,並且 60至70歲老年人,患病率為5.1%, 80歲以上患病率在11%至50%。 疲勞感增加 在症狀表現上,年輕女性的症 狀並不明顯,可能會感到輕微的肌 肉無力、疲勞感增加,運動耐力下 降,恢復時間更長等;從體型上, 會出現體重正常,但體型鬆弛,體 脂率偏高,肌肉含量減少。 老年女性則症狀更明顯,會出 現明顯的肌肉無力、握力變差、行 動不便,容易跌倒,更嚴重的會出 現站立、行走或是提重物都變得困 難;在體型上,當大量肌肉流失, 皮膚鬆弛、肌肉萎縮更加顯著,尤 其是上臂皮膚下垂明顯。 畸形審美傷身又傷心 ■現代都市女性普遍追求「白幼瘦」,全身肌肉量偏少。 網上圖片 ■圖為南京洪武路上一位騎車的市 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曬衣。 新華社 「白幼瘦」 風潮盛 肌少症愈加普遍 運動不足營養缺失 肌肉衰退呈現年輕化 許多年輕女性只關注 體重的克數,而不注重肌 肉圍度,對於肌肉流失渾 然不知,這也促使了女性 肌少症趨於年輕化。 增加肌肉量措施 進行力量訓練 除了在健身房舉重,居家 也可以採用彈力帶、深蹲、弓 步蹲、俯臥撐等方式進行練 習。或者選擇「多次重復的耐 力運動」,來鍛煉慢肌纖維, 如快走、跑步、騎自行車等。 攝入足夠熱量 三餐中均衡的營養補充、 蛋白質的攝取,以及足夠熱量 的攝入都至關重要。 補充營養 維生素D以及鈣質的補充 也尤為關鍵,在日常飲食之 外,也可以通過攝入蛋白粉、 氨基酸、魚油Omega-3等補充 劑。 曬太陽 對於老年人,更需要適當 的曬太陽,大約每天15分鐘。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