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04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腫瘤治療相關的心臟毒性是指 腫瘤治療藥物或放療對心臟功能產 生的負面影響,可導致心肌損傷、 左心室功能障礙甚至心力衰竭。研 究指接受中高風險腫瘤治療的患者 中,約37.5%患者在隨訪期間出現不 同程度心臟毒性,其中3.1%患者表 現為嚴重心臟損傷。研究將心臟毒 性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為 心臟生物標誌物升高或左心室射血 分數輕微下降(≥50%);中度為LVEF 在40%-49%之間;重度則表現為 LVEF低於40%或出現心力衰竭症狀。 研究還發現,重度心臟毒性患 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其他組別,其 死亡率高達22.9%,是其他組別的10 倍以上。早期識別和干預是降低風 險的關鍵,研究建議腫瘤患者在治 療前應進行全面心血管評估,包括 心臟生物標誌物和心臟超聲檢 查。治療過程中定期監 測這些指標有助及時 發現心臟功能的變 化。 除了藥物干預,研究證實運動 對改善心臟健康起重要作用。適度的 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可增強心臟功 能,降低心臟毒性風險。有研究指 出,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例如每周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顯著改 善腫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運動不僅 能提高心臟的耐受力,還能減輕治療 相關的疲勞和焦慮。 各患者身體狀況、腫瘤類型和 治療方案不同,訂定個性化運動方案 尤為重要。基於患者心肺功能測試結 果,設計針對性運動強度和頻率,能 更有效預防心臟毒性發生,例如接受 有明顯心臟毒性的蒽環類藥物治療患 者,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如跑步機、 步行、騎自行車和瑜伽等可顯著提高 心肺功能,同時降低心臟損傷風險。 儘管運動對心臟健康有益,但 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量運 動,避免過度訓練帶來的風險,例如 在化療期間及化療結束後進行每周2 到3次,每次30到40分鐘的間隙性的 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建議患者在治 療前進行全面的心臟評估,並按醫生 建議訂定個性化運動處方,包括運動 方式,運動頻率和運動強度。 隨著現今腫 瘤治療技術不斷 進步,腫瘤患者生 存率顯著提高,但治 療過程可能引發的心臟 毒性問題也日益受關注。 建議患者可參考相關運動指 引,以維護心臟,助降致命 風險。 文:劉賢亮 部分圖片:資料圖片 劉賢亮 香港都會大學 護理及健康學院 副教授 註:通過早期監測和個性化運動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心臟毒性的風險。我們呼籲患者積極參與運動,按照醫生 的指導適量運動,守護心臟健康,提高長期生存率。 如何護心降死亡率? 腫瘤治療後 增心臟毒性風險 死亡率達22.9% 化療後適合做哪些運動? 平日多鍛煉肌肉,有助預 防運動創傷,尤其能夠避免行 山時拉傷或拗柴。中國香港體 適能總會行政總監、物理治療 師黃永森博士表示,適量的阻 力訓練能提升下肢及腰腹肌肉 的持久收縮能力,有助預防骨 骼肌肉損傷及抽筋等。以下教 授的提踵(即強化腳跟動作)、 蹲腿及箭蹲訓練,便十分適合 行山愛好者練習。建議每星期 最少進行兩次阻力訓練,可手 持負荷物增加訓練效果;每個 動作以10至15次為一組,可輪 流各做2至3組練習。 文、圖:黃永森 必做阻力訓練 防肌肉拉傷/抽筋 蹲腿 雙腿分開,兩腳 距離稍比肩闊,手握 啞鈴,上身保持挺 直,然後身體向下, 重心稍向後坐,呈半 蹲狀態,可鍛煉大腿 股四頭肌、臀大肌及 小腿腓腸肌。 黃永森博士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行政總監、物理治療師 箭蹲 首先雙手緊握啞鈴, 左腿踏前屈曲,右腿向後 拉開,然後呈九十度屈 曲,返回原位,左右交替 重複,可鍛煉大腿股四頭 肌、臀大 肌及小腿 腓腸肌。 提踵 雙 腿 分 開 , 手 握 啞 鈴 , 上 身 保 持 挺 直 , 緩 緩 將 腳 跟 提 高 , 然 後 輕 輕 將 腳 跟 放 下。 譚紀豪,山系藝文人,心繫 遠山,寄居於巿。山下酷愛 書和音樂,嚮往詩與遠方。 我經常被問,「行山可以減肥嗎?」這 是個「技術性」問題,考驗人情世故。若老 公在老婆面前問,那是他想鼓勵她多運 動,答「可以減肥」準沒錯。如十指不沾陽 春水的小姐姐問,她期待一個讓自己寬心 的答案,順著她說「不太有效」就對了,反 正你怎麼說她都能找到不上山的理由。 我循此思路回應微胖眾生,雖未至於 百發百中但也從未碰壁。先別說我滑頭, 我要是把問題說清楚,你便知我苦衷。 行山作為一種強度不低的運動,中低 難度山徑步行一小時就能消耗約350卡路里 (以60公斤體重粗算),當然可以減肥。行 山甚至比一般有氧運動更高效;慢跑消耗 熱量和行山相若,但較易出現肌肉和關節 問題;游水燃脂效果比行山好,可是難以 長時間進行。而難度較高的山徑可 以鍛煉下肢肌肉和核心,有些路 段更能創造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 的條件,有助消耗熱量。 行山能有效燃脂,但減肥的不 變定理是製造熱量缺口,即消耗大 於攝取。上山行3小時燃燒1,000卡路 里,山下吃個焗豬扒飯已「白行一趟」 抵消掉,加杯奶茶就超標了。 我認識一位山友,未到50歲就財務自由, 隔日上山,行的都是中高級山徑。他不只不 瘦,還越來越肥,因為行得再多,也敵不過愛宵 夜、好飲酒的習慣,加上人到中年,基礎代謝變慢,這 幾年上山都頂著大肚腩。 還有些女士怕曬又怕熱,家樂徑超慢速走一段就當 交差,還不如去商場血拼,歎冷氣逛兩小時效果更好。 最近看到一個網台節目,被訪醫生說:「應首先把 運動看成一種興趣愛好,能增肌減脂只是『副作用』。」若 本末倒置,為了減肥才勉為其難上山走走,注定不 會成功,因為你根本無法堅持。 那行山到底可不可以 減肥?原本想把問題講 清楚,竟越說越糊塗了。 文:譚紀豪 行山 可以 減肥嗎? D12 ⰶ⮜ 07.04.2025 星期五 阻力鍛煉動作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