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07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B3 07.07.2025 星期一 中國社會 肝功能異常 腎功能損傷 ▍本報訊 ▍ 武漢漢口的胡女士近日拖著發熱 乏力的病體,在家人陪同下 來到武漢亞心總醫院。其兒子稱, 母親已持續發熱15天,半個多月前 就出現咳嗽咳痰、頭昏高燒、四肢 乏力,還伴有心慌胸悶。在多家醫 院就診時,雖做了全身各類系統檢 查與治療,但常規退熱、止咳、靜 脈輸注抗生素等,病症遲遲不見好 轉,體溫仍頑固地徘徊在39℃上下。 來到亞總呼吸科時,多日發熱 已造成多系統損傷——從各項異常 指標來看,肝功能異常,腎功能也 急性損傷。 武漢亞心總呼吸科主任滿寧結 合肺部CT「稍許炎症」的表現,判斷 主要感染不在肺部,待觀察患者情 況2天後,轉而聚焦非常規的「血液 檢查」—— MetaBlood病原微生物核 酸測序,結果指向一個意外又在情 理之中的答案:Q熱立克次體。這 是一種由貝納特柯克斯體引起、卻 常被忽視的人畜共患病。 進一步追問病史、家庭情況及 生活習慣後,一條線索逐漸清晰: 胡女士多年前退休在家,因常年節 儉,有去垃圾堆附近撿垃圾、拾廢 品的習慣。病因確定後,針對性使 用口服四環素類藥物,胡女士高熱 迅速消退,不久後便康復出院。 胡女士的習慣並非個例,恰似 常吃剩菜、拾廢品的節儉父母。而 Q熱立克次體感染這種罕見病,正 憑藉其隱蔽性和非特異性症狀,成 為引發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隱形殺 手」之一。 據悉,「Q熱立克次體病」是自 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多見於屠宰 場、農牧場、垃圾填埋廠等地,傳 染源為牛、羊、狗等動物的排洩物。 胡女士因拾廢品頻繁接觸細菌 滋生環境,加之不習慣戴防護口 罩,致使患病風險增加。 Q熱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多 數患者急驟起病,高熱,多為弛張 熱伴寒顫,同時還會伴隨劇烈頭 痛,以前額和眼眶部位最為明顯, 以及全身肌肉酸痛,但不會出現皮 疹。 ■醫生為胡女士檢查身體。 網上圖片 雲南大理市大展屯綜合市場 附近近日發生了一起車禍,一輛 「中通快運」派件貨車左轉時後輪 碾壓到一名正躺在地上的幼童。 司機下車查看後立即報警並撥打 120,但幼童最終不治身亡。 監控畫面顯示,事發當天20 時49分,幼童獨自一人站在路口 門頭廣告投影燈產生的光影下玩 耍,隨後,整個人逕直躺倒在地 上。此時,一輛車身印有「中通快 運」字樣的小型貨車打著左轉燈緩 緩駛來,幼童位於其正前方。貨 車則繼續左轉,未能發現躺在地 上的幼童。隨後,車輛前輪與幼童 身體錯開,但其後右後輪從幼童 身上碾壓了過去。貨車停下,一 名男子跑出來,查看躺在地上的 幼童並大聲呼喊「快打120,誰家小 孩」。遺憾的是,孩子沒搶救過來。 目前,網點正全力配合交警 做責任認定,也和家屬積極溝 通,將依法依規處理後續事宜。 廣西玉林仁東鎮旺盧村有村 民透露,自己家附近隱藏了一處 私人煉油廠,時常散發惡臭。 村民蔣先生稱這散發的氣 味,斷斷續續持續了數月。近 日,他再次聞到這種十分噁心的 異常氣味,隨後與同村20多名年 輕人追蹤到了這家隱蔽的煉油 廠,發現廠內堆積腐爛肉塊,地 面蛆蟲遍布。 蔣先生表示,自己看到工廠 內的環境時自己都吐了:「到了操 作台的地方,看到表面有雞腿、 牛排、豬腿骨,有一池子都是蛆 蟲,還有死老鼠、蟑螂,那個味 道真的不是人聞的」。 隨後,蔣先生立即向當地警 方報案,目前,警方已立案調 查,工廠已被查封,相關部門正 進一步核查。 深惡 山臭 暗四 藏散 煉擾 油民 廠 幼貨 童車 肆碾 意壓 躺釀 大悲 街劇 杭州某社區住戶楊先生近日在 家門口發現疑似「蟑螂」的蹤跡, 迅速用殺蟲劑進行消殺,沒想到的 是,他噴灑藥劑殺掉的竟然是鄰居 養的寵物螳螂。發現寵物遇害後, 小孟與楊先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家住杭州的小孟因個人喜好, 在家中養了兩隻螳螂當寵物。沒想 到一個不留神,寵物被鄰居噴殺蟲劑 殺死了,二人隨機爆發激烈的爭吵。 經過民警調解,兩人最終協商 一致。楊某向小孟賠償400元,至 此,這起因寵物螳螂引發的鄰里糾 紛得以平息。 「小孟養的是魔花螳螂,是一 種原產於非洲的常見寵物螳螂品 種。」浙江省林業局森林資源監測中 心的王老師介紹,作為寵物養的螳 螂基本是海外品種,在《中國重點 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 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螳螂這一 支是不存在的,因此養螳螂不是違 法行為。 近些年,異寵受到很多年輕人 的追捧,異寵行業也悄然崛起。 各個電商平台也都開放了異寵的售 賣,也有不少實體店舖。 王老師介紹,大家一般養杜比 亞蟑螂是作為蜥蜴、蛙類等寵物 的飼料,也有人出於某些品種蟑螂 很漂亮,把牠當作寵物,如印度問 號,麗冠蠊等品種。「昆蟲類、爬 行類、兩栖類的寵物,都已經是城 市裏非常受歡迎的寵物,牠們沒有 異味,所佔空間較小,不需要出去 遛,還能達到陪伴的作用。」 噴殺蟲劑滅 「蟑螂」 鄰居索賠:這是寵物 杭州一名少年不久前為追綜 藝,連熬兩天兩夜,結果第三天中 午起床時突然暈倒,幾乎失去了意 識,嚇得家人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經過全力搶救,少年撿回一條命, 全家都後怕不已。 入夏以來,很多熱門綜藝上 線,讓喜歡追綜藝的人停不下來。 不久前,一名19 歲的少年小李連續 兩天兩夜熬夜追綜藝,在凌晨4時入 睡後,中午醒來起床時,突然全身抽 搐了一下,然後倒在床上,一旁家人 立即第一時間撥打120緊急電話。 接到電話,樹蘭(杭州)醫院急 救人員6分鐘內抵達現場,接替進 行專業搶救,全程保持高品質胸外 按壓。抵達樹蘭(杭州)醫院急診室 時,小夥雖然已無自主心跳,但瞳 孔仍保留反射,顯示腦部血供得到 有效保障,這大大增加了之後一系 列搶救成功的可能性。 「從家屬發現到專業團隊接手, 搶救流程無縫啣接。」急診科副主 任(主持工作)餘德順副主任醫師表 示,急診團隊接診後,持續胸外按 壓,使用腎上腺素等搶救藥物,並 通過呼吸機維持呼吸。 同時,急診團隊緊急召集 ICU、麻醉科、心內科等多學科專 家展開會診,決定啟動體外膜肺氧 合(ECMO)支援治療。在取得家屬 同意後,醫務科開通綠色通道,47 分鐘內完成ECMO上機操作。 「患者恢復自主心跳後很快出 現躁動,這是腦復蘇成功的關鍵信 號。」參與搶救的重症醫學科主任盧 安衛主任醫師回憶,患者心臟複跳 後,心跳穩定在 60至70 次/分。術 後雖出現肺出血、心肌損傷、腎功 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礙,但得益 於早期各個環節的搶救及時,患者 兩天後脫離ECMO,三天後蘇醒, 10天撤掉呼吸機,近日腎功能也在 逐漸好轉中,順利從ICU轉到普通 病房。 專家警示:「患者雖然年輕,但 連續熬夜,加重心臟負擔,最終誘 發惡性心律失常,導致心臟驟停。」 兩天兩夜不睡覺 少年多器官衰竭 高溫天氣非常兇猛,新疆南 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山東半 島北部、蘇皖北部等地局地可達 40℃以上。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 大學的期末考試,都因高溫炎熱 天氣暫停。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有 同學展示了「班會內容」:因為高 溫天氣原因期末考試取消,所有 同學儘快離校;剩下的期末考試 在開學後大概第二周舉行,具體 等開學後通知。 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介紹, 學校期末考試已經開始幾天了, 有的期末考試還剩兩三天結束, 目前因高溫暫停期末考試,下學 期開學後再接著考。 酷高 熱校 天暫 氣停 持期 續末考 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區纜車近 日突然停電,致多名遊客被困在 纜車中達20分鐘,還有多位遊客 因下山不及時或步行下山高溫中 暑。 有遊客透露,事發當日早晨7 時半左右,她帶著老人和孩子上 山。在等待來電的過程中,她家 的老人開始出現胸悶無力、喘不 上氣的症狀,一名醫護人員送來 了兩支藿香正氣水和葡萄糖水, 但老人喝下後沒有好轉,反而整 個人開始發麻,並出現意識模糊 突然躺在地上。景區隨後用備用 電開了纜車送老人下山。老人送 醫治療後身體已無恙。後來,景 區同意退還她一家的門票和纜車 票費用。 同天在此遊玩的另一位女遊 客透露,自己在等電的過程中感 覺氣溫都有40℃了,便帶老人孩 子步行下山,走了快三小時,中 途又沒有水和食物提供,老人孩 子下山後都中暑了。還有另一名 遊客透露,她們團隊共有34人, 因纜車停電不得不步行下山,下 山路有三千多米,好幾位老人都 出現了中暑情況。 景多 區名 纜遊 車客 停中 電暑 65歲的胡女士持續高熱半月餘,伴隨劇烈咳嗽、咳痰症狀,輾 轉多家醫院治療後體溫仍在39℃左右居高不下。後醫生結合病史追 溯生活習慣,通過「非常規血液排查」,最終揭開謎團——老人因有 拾廢品的習慣,因此感染細菌,患上罕見的「Q熱立克次體病」。 連續加班一周 免疫力下降引發感染 瓜籽溜進 「死胡同」 脖子劇痛 ▍本報訊 ▍ 深圳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 任醫師鄢敏一開始為阿偉做了 檢查和抗生素治療,但膿腫消退情 況並不理想,隨後醫生為他做了排 膿手術。不料,在皮膚切開、沖洗 膿液時,竟意外發現膿液裏存在黑 色異物。「後面我就把這些黑色的東 西送去病理化驗,發現是植物類的 異物」。 一個脖子上的膿包,竟然藏了 7粒瓜籽,阿偉至今都有些難以置 信。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後,醫 生趕緊帶阿偉做了鼻咽喉鏡和碘水 造影,最終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 阿偉患有一種罕見的先天畸形—— 梨狀窩瘺。 鄢敏說:「我們對患者進行碘水 造影,大部分的造影劑在患者吞嚥 的時候,都會從咽喉到食道到患者 胃裏面去,然而他左側的頸部也有 一點造影劑的顯影,說明這個位置 有個瘺口跟竇道,患者可能患有梨 狀窩瘺。」 據了解,胎兒發育時,咽喉與 頸部組織未能完全分離,在咽部梨 狀窩(喉嚨兩側凹陷處)與頸部之間形 成異常瘺管,就是梨狀窩瘺。這條 細長的竇道像一條暗渠,一端開口 於咽喉,另一端可延伸至頸部深層 組織,成為細菌和異物入侵的「秘密 通道」。而且,這條通道特別愛開在 左側頸部,佔患者中的90%,可能與 胚胎期鰓弓發育不對稱有關。也就 是說,阿偉膿包裏的瓜籽,應該就 是順著這條先天的「秘密通道」走偏 了位置,在脖子裏「安營紮寨」的。 可是最近阿偉並沒有嗑過瓜 籽,他苦苦思索,突然想到20年前 的一個夏天,他脖子的同一個位置 也發生過類似的腫痛,但是後來是 吃了藥就好了。 醫生分析,很可能就是瓜籽通 過吞咽動作進入梨狀窩瘺口,但因 感染較輕,藥物壓制後未被察覺。 瓜籽在頸內潛伏了下來,而攜帶 的油脂和蛋白質成為細菌的「營養 基」,在竇道內形成慢性炎症。這回 連續熬夜加班,導致阿偉的免疫力 暴跌,讓潛伏多年的隱患全面爆發。 醫生隨後通過支撐喉鏡用等離 子刀封閉了他的瘺口,這屬於一 種微創治療,不會在脖子上留下切 口。告別了陪伴20年的瓜籽,阿偉 滿意地離開了醫院。 ■醫生展示從阿偉體內取出的瓜籽。 網上圖片 廣東深圳一名程序員阿偉在連續加班一周後,發現脖子隱隱作 痛,一開始他以為吃了藥就好了,結果反倒變本加厲,輕輕一碰就 鑽心疼。醫生檢查發現其頸部有膿腫,手術切開腫脹的皮膚後,發 現膿液中竟混著7顆完整的瓜籽。 廢品染 高燒半月 某些梨狀窩瘺患者因 瘺管較深、未受刺激而長 期無症狀,直到免疫力下 降時,殘留在瘺管中的食 物殘渣便會引發感染,形 成膿腫。 患者通常不是傳染 源,人傳人的可能性很小, 一般無需隔離。 魔花螳螂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