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07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今年已公布IB成績的學校中,英 基學校協會轄下學校共有15 名狀元,繼續冠絕全港,另有27人 取得44分的「榜眼」和64人考獲43分 的「探花」,該校今日將安排狀元亮 相。其次是坐擁5名狀元的滬江維多 利亞學校,拔萃男書院亦有3名狀 元,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有2人;聖 保羅男女中學、新加坡國際學校、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香港墨爾文國 際學校、弘立書院則分別各有一名 狀元(詳見表)。 保良局顏寶鈴「連中兩元」 今年首次產出狀元的保良局顏 寶鈴書院,更一口氣有兩名考生獲 45分滿分,成為狀元。其中一名 狀元溫灝朗表示,已獲加拿大 多倫多大學電腦科學系錄取及 獲得獎學金,相信留學海外 有助拓展視野,接觸多元 觀點。 另一名狀元蕭健朗 則獲香港大學環球商業 管理學系取錄,未來希 望能成為ESG(環境、社 會及管治)顧問,貢獻所 長,又指自己不相信人工 智能(AI)在決策層面能完 全取代人類的價值判斷。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校長 周楚成對兩名同學成為該校 首屆狀元感到喜出望外,重 申校方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 多元化學習支援,並針對個 別弱項加強輔導,又相信優 良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成就甚為 重要。溫灝朗的父母對兒子能為 自身目標努力、將來貢獻社會感欣 喜,「最緊要的是他們開心、健康。」 新冠疫情期間,IB考試曾出現 「評分通脹」,評分標準較以往寬 鬆,在2021及2022年,香港分別有 130及93名狀元誕生。不過,評分標 準自2023年起收緊,當年狀元人數 亦大跌至23人,按年減幅達75%; 當時IB組織指因應社會疫後復 常,等級分布已逐漸貼近疫前標 準。 滬江維多利亞成績勝預期 對於今年的評分標準及學生表 現,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學部校長 岑雅韻(Shirla Sum)昨直言,IB考 試一直都不容易,疫情期間評分曾 有調整,現在已恢復正常。她指今 年該校學生能取得好成績是「很難 得」,尤其是報考人數越來越多, 但其成績仍能保持水準。該校校監 林貝聿嘉形容,今年學校成績出乎 意料地好,在香港而言也很突出, 認為學生不僅學術優秀,文藝、體 育、音樂等方面也有全面發展,為 學生感到自豪。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今年亦有7名 學生考獲44分,成為「榜眼」,該校 助理校長鄞學研認為,IB考試的評 分標準已完全回復疫前水平,「回復 正常評分」。他指出,今年IB考試的 成績能較準確地反映學生的能力。 A8 07.07.2025 星期一 港聞 IB榜單出爐港喜誕32狀元 疫情「評分通脹」回落復常態 英基「大戶」佔近半 國際文憑大學預 科課程(IBDP)昨日放榜, 據《星島》統計,今年香港有最 少32名學生考獲45分滿分成為 「狀元」,人數與去年相若。新冠 疫情期間曾出現「評分通脹」, 2021年香港狀元總數更一度達 130人,時隔4年,香港狀元人 數回復與疫前相若,有學校認為 今年的評分標準已完全回復疫前 水平。在產出狀元的學校中,英 基學校協會轄下學校繼續成為 「大戶」,共有15名狀元誕生;保 良局顏寶鈴書院則首次有學生榮 膺狀元,更「連中兩元」。 多人留港讀醫 男拔尖子牛津讀計算機科學 今年不少IB狀元仍是以選讀醫 科為目標,拔萃男書院3名狀元當 中,有2人均希望就讀本地醫學院, 其中一名狀元蔣承軒指,其胞妹曾 被滾水燙傷,讓他體會到緊急治療 的重要性,自己計劃入讀香港大學 醫學院,相信在港升學既能接受本 地醫療體系訓練,又可透過海外交 流擴闊視野,未來希望在港發展並 服務本地市民。 對於香港計劃建立第3間醫學 院,蔣承軒認為政府對醫療發展有 長遠考量,例如引入海外醫生應對 香港醫療人手不足,強調長遠而言 香港需要更多醫生,故支持香港建 立新醫學院。 同校另一名狀元曾卓健透露, 選擇從醫是受爺爺跌倒後行動不便 的經歷啟發,加上關注到香港醫療 人手短缺,希望學成後留港行醫, 唯香港兩間醫學院各有優勢,他仍 然舉棋不定。 聖保羅男女中學女狀元勞雯懿 表示,中四任義工時曾接觸末期病 人,被他們積極面對生命的態度所 感動,「他們不是外界想像般消極, 反而能正面看待前路,部分人更提 到醫生給予強大的精神支持。」她形 容這段經歷讓她看到醫科「不為人知 的一面」,深刻體會到醫生的意義, 從而堅定學醫志向,目前仍未決定 留港抑或赴英升學。 另外,有狀元青睞其他科目。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的蕭朗哲將赴英 國倫敦帝國學院修讀化學及管理 學,他指因為自己從小喜歡做實 驗,覺得這專業能發展自身興趣, 又形容香港在研究領域仍有很大的 發展潛力,日後可能回港發展,為 有關領域貢獻力量。 拔萃男書院的高健豐將到英國 牛津大學攻讀數學與計算機科學, 指當地大學課程更專注學習單一學 科,相信可更深入鑽研自己感興趣的 數學或科技知識,讓自己受益更多。 據《 星 島》統計,今 年香港共有最 少 32 名 IB 狀 元,其中,英 基學校協會轄 下 學 校 共 有 15 名狀元誕 生。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IB 狀 元,溫灦朗(左)及蕭健朗 (右)。 佘丹薇攝 ■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 IB 狀元陳臻樂(左)及林子堯 (右)。 陳美英攝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IB 狀 元朱睿靈(左)及莊美珍總 校長(右)。 ■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勞雯懿(前 排中)是該校唯一的 IB 狀元, 另有 8 人成為榜眼。 何家豪攝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IB 狀元蕭 朗哲(左起)、王俊燁、何珈 琳。 陳美英攝 ■拔萃男書院 共有 3 名 IB 狀 元、5 名 榜 眼 誕生。 劉駿軒攝 ▍本報教育組香港報道 ▍ 150 100 50 0 (年份) (IB狀元人數) 資料來源:本報整理 38 93 34 23 23 35* 130 32* 疫情前後香港IB狀元數目變化 2018 2022 2019 2023 2020 2024 2021 2025 *註:國際文憑組織(IB)自2023年後停止對外公布香港獲得滿分45分的IB學生 人數,以減少比較,避免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上述數字為本報統計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