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 07.14.2025 星期一 香港財經 特朗普繼早前公布擬對日本韓 國及加拿大徵收25%和35%關 稅後,周六再在社交媒體公布,對 墨西哥和歐盟加徵關稅,並要求對 方取消關稅壁壘。 市場擔心會令全球市場帶來暗 湧。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 為,上述消息對美股影響最大,加 上正值美股業績期,美股短期走勢 或較反覆。 對港股的影響則相當有限,並 指,參考早前美國對加拿大、日本 加徵關稅,港股表現不差,加上A 股近日走強為港股帶來支持,故美 國向歐盟等國家徵稅或只會影響港 股的氣氛,又指按目前市場消息和 黑期走勢,料港股今天低開機會較 大,恒指短期將在23700到24500點 區間上落。 內地外賣平台大戰重啟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 思治則說,預期今次美國對各國的 關稅調整會令市場的資金入市態度 會變得保守,市場的反覆是不可避 免,但相信市場對今次這次關稅戰 早有預期,各大金融市場不會重現 四月大幅波動的走勢,並料恒指短 期內可能會在24000點水平上落。 內地外賣平台大戰周末重啟, 美團(3690)零售定單量再創新高達 逾1.5億。 植耀輝說,內地外送平台的競 爭確實非常激烈,唯儘管如此港股 整體走勢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郭思治亦指,惡性競爭會導致 相關板塊的股票表現不佳和影響利 潤表現,建議投資者暫不要過於部 署過分內卷的板塊。 在關稅消息出爐前,美股中 的道指、納指、及標指上周五收 市分別跌0.6%、0.2%及0.3%;德 國DAX指數和英國富時100指數亦 下跌;NVIDIA則逆市漲0.5%,報 164.92美元,連升4日,創收市新 高,市值升至4.02萬億美元,穩居 全球第一。 股價創新高,黃仁勳身家升至 1440億美元,超越了巴菲特(1430 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九。 黃仁勳身家超越「股神」 本周將迎來多項重磅經濟數 據,包括內地6月進出口、三頭馬 車及第二季GD等重磅數據;美國6 月CPI、PPI,及美國最新經濟狀況 褐皮書。 內地上交所昨日公布早前提 出的科創板改革的「1+6」政策的配 套業務規則,包括明確類似現有 以保密形式遞交上市申請的預先 審閱機制的要求和範圍;出台科 創成長層指引;及針對第五套標 準企業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 制度。上交所指出,規則將進一 步深化科創板改革具有鮮明的問 題導向,著力解決科技型企業發 行上市痛點難點問題。 新規則明確預先審閱機制的 要求,如發行人申請預先審閱 時,需充分說明申請的必要性, 即突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或 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因過早披 露業務技術訊息、上市計劃可能 對其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且確有必要。 至於《科創成長層指引》則從 業務規則對有關要求加以細化和 對調出標準中有關指標的計算口 徑進一步明確。 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將自指 引發布實施之日起,進入科創成 長層,新註冊的未盈利企業將自 上市之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主要 服務於技術有較大突破、商業前 景廣闊,但目前仍處於未獲利階 段的科技型企業。 畢業生對就業充滿信心 日本地震預言虛驚一場,旅 遊業界即劈價誘港人「返家鄉」, 但日本機票仍較去年跌逾一成, 航空公司正減少對其依賴。大灣 區航空重申,維持9月起停飛日本 米子及德島航點的決定,同時內 地航點將增至7個,此舉意味中 國航線將超越日本。旅遊業界相 信,港人赴日本的性價比越來越 低,或難以重返近年需求高峰。 近日各家航空公司積極減 價,催谷暑期日本航班,以灣航 為例,香港來往東京連稅票價僅 約1400元水平,較去年暑期旺季 便宜約一半。 縱橫遊常務董事袁振寧表 示,在7月初地震預言落空後,即 時推出多個旅遊超優惠套票,形 容要「輸住嚟賣」,報名人數達前 一段時間10倍以上。他指出,目 前於航空公司提供的票價已是較 「預言價」高50%,但目前仍屬海 鮮價,普遍也較去年旺季便宜一 半,「仲平過淡季,311都未試過 咁平。」 袁振寧認為,日本大地震憂 慮只要未發生仍會不時發酵,影 響旅遊信心,而當地消費水平其 實已越來越貴,加上經濟前景未 明朗,預期港人赴日需求難回復 去年高峰,航空公司削減航線亦 屬正常舉措。 大灣區航空指出,由於受到 地震傳言的影響,香港旅客前往 日本旅遊的意欲顯著下降,經審 視最新市場情況後,基於商業考 慮,將於今年9月1日起暫停米子 及德島的定期航班服務,直至另 行通告。灣航強調,日本仍然是 重點市場之一,倘將來市場情況 好轉,會考慮以季節性航班或包 機形式,復辦個別航線;同時今 年12月中亦將會開辦北海道札幌 航線。 早前灣航更換高層,委任前 香港航空董事長侯偉為副主席, 同時兼任行政總裁,以接替早前 因個人其他發展辭任行政總裁一 職的吳秀蘭,而吳秀蘭留任董 事。灣航亦同時委任電視廣播 (511)總經理(節目內容營運)曾志 偉為董事會成員。 航空業減少依賴日本線 增內地航點 楊啟之指出,87%香港畢業生對 未來就業前景充滿信心,高於 全球81%平均水平,並與去年相若。 她分析,這與香港整體經濟氛圍好 轉、新股上市活躍、國際金融中心地 位穩固等因素密切相關。此外,港府 的專才計劃、北部都會區科技園建 設等政策,也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發 展空間,增強其對就業市場信心。 她又稱,香港畢業生對金融 行業就業興趣仍居首位(2025年: 46%;2024年:28%),其次是科 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 域(2025年:22%;2024年:6%), 與全球情況相符。她強調,針對香 港方面,教育行業首次躋身「最具前 途領域」第三位,反映香港學生對教 育領域發展潛力的認可,這與香港 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教育質量備 受肯定的背景相符。 面對AI與大數據普及,她提 到,香港畢業生展現出較強前瞻 性:96%香港畢業生有信心使用AI 工具並轉化為職場優勢。不過, 82%受訪者亦擔憂AI及自動化帶來 的顛覆,如取代部分基礎工作(包 括數據錄入、報告總結),以及HR (人事管理)用AI篩選簡歷帶來的 競爭壓力。她續指,90%畢業生了 解僱主需求,高於全球83%平均水 平。66%受訪者認為「軟技能」(如 溝通、協作、批判性思維)是最關鍵 競爭力,高於對AI技能(56%)和量 化分析能力(50%)重視。她解釋, 這反映出香港學生意識到,在AI成 為基礎技能的時代,軟實力是突破 競爭的核心。 此結果亦與僱主需求一致,僱 主不僅要求應聘者具備AI應用、數 據分析等技能,更看重溝通能力、 學習好奇心和團隊協作精神,重視 「硬實力+軟實力」的複合型人才。 67%受訪者認為,考取專業認證比攻 讀碩士及博士更具實際價值。 她指出,這與香港學生務實求 職態度有關,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專 業認證課程裝備自己,快速適應職 場需求。為此,CFA課程近年新增 模擬實踐課程,涵蓋AI應用、金融 模型分析等內容,幫助學生提前模 擬分析師工作場景。 CFA協會最新發布《2025 年全球畢業生就業前景調查》, CFA協會亞太區考試發展高級 總監楊啟之指出,調查結果明 確顯示,大部分被訪的香港畢 業生對就業前景充滿信心,更 領先全球水平,其中金融和 STEM行業最受青睞,而人工 智能(AI)時代下的技能提升與 軟實力培養成為關注重點。 ■CFA協會最新發布的調查結 果顯示,大部分被訪的香港畢 業生對就業前景充滿信心,更 領先全球水平。 調查指金融STEM行業受青睞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於下月1日起,將向歐盟和墨西 哥徵收30%關稅,市場憂慮關稅行動升級將為全球金融市場帶 來不確定性。有分析估計,關稅消息對美股衝擊最大,港股有A 股支持,其影響有限;亦有分析認為,市場或會反覆,但相信不 會重現四月大幅波動的情勢,料恒指在24000點水平上落。歐美 股市上周五已率先走弱,美股三大指數跌不足1%,恒指夜期亦 走低72點。唯重磅科技股NVIDIA卻逆市升0.5%,股價創新高, 其行政總裁黃仁勳身家已超越「股神」巴菲特,躍居全球第九大富 豪。 美揮關稅大棒市場料趨反覆 港股有A股支持 4月動盪不致重現 ■有分析估計,港股有 A 股支持, 美國關稅消息對其影響有限。 科創板「1+6」業務上交所公布配套規則 本周重磅數據 / 事件 時間 項目 周一 中國 6 月進出口數據、 中國 6 月的 M2、 社融以及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 周二 中國二季度 GDP 數據 、三頭馬車數據;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美國 6 月 CPI 數據 周三 美國 PII 數據 周四 美國核心零售銷售數據 周五 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數據 市場對關稅調整早有預 期,料不會重現四月大幅波 動的走勢,恒指短期可能在 2 萬 4 點水平上落。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郭思治 僱主不僅要求應聘 者具備 AI 應用、數據分 析等技能,更看重溝通 能力、學習好奇心和團 隊協作精神,重視「硬 實力 + 軟實力」的複合 型人才。 CFA 協會亞太區考試發展 高級總監 楊啟之 許正宇:穩定幣場景以跨境支付為主 《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生 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重申,首階段只會發出少量穩定幣 牌照,並相信應用穩定幣的場景以 跨境支付為主,因很多發展中國家 本幣本身有自己的問題,如因匯率 波動、本地通脹,令當地人或外來 投資者不太願意持有本幣。 此外,當地金融體系可能存在 各種不同情況,經過當地金融體系 做支付,可能令一些投資者有顧 慮,他認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並 與法定貨幣掛鈎勾的穩定幣,有助 解決相關問題,亦能提升經濟及資 金鏈流轉效率。 港府發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 策宣言2.0》,提出由政府帶頭應用 穩定幣,許正宇接受電視台訪問時 表示,條例並未限制穩定幣掛鈎的 幣種,為人民幣穩定幣的發行留下 了政策空間。 許正宇表示,若涉及其他地區 貨幣,有可能需要與相關機構商 討。 除穩定幣外,港府正積極推動 金融資產代幣化發展。許正宇表 示,香港已有發行代幣綠債的經 驗,下一步期望延伸至交易所買賣 基金(ETF),認為金屬等商品交易亦 可以研究以代幣支付。 內地傳媒日前報道,內地有逾 40家企業準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 照,主要涉內地最大型金融機構及 互聯網企業,反映牌照競爭激烈。 相關穩定幣概念股近日則持續熱 炒。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