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14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8 07.14.2025 星期一 港聞 香港仔分區軍裝巡邏小隊警長張世健憶 述,今年4月28日凌晨4時許,小隊接 報前往華富邨華信樓17樓,調查一宗涉及住 戶門鎖損壞的報案。他帶領兩名警員調查期 間,發現樓梯間下方冒出濃煙,意識到樓下 可能發生火警,隨即指示人員暫停調查,並 尋找火源,抵達16樓後發現整個樓層被濃煙 籠罩,其中一個單位冒出熊熊火光,於是馬 上疏散同層住戶,並呼叫增援。 由於現場較早前曾發生火警,導致走廊 燈光損壞,加上濃煙密布,令環境更為昏 暗,人員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只能透 過電筒的微弱光線逐家逐戶拍門,以喚醒熟 睡的居民,指引他們盡快撤離。 警員梁守鋒表示,單位內火勢不斷蔓 延,疏散行動分秒必爭,更要確保樓層內 無人滯留,「因正值凌晨,許多居民半夢半 醒,甚至未及換衣服,便在我們催促下緊急 疏散。為確保無人被遺漏,我們反覆仔細查 問,確認所有人安全撤離」。 「服務市民是從警初心使命」 成功協助16樓居民疏散後,3人分頭支援 其他受影響的樓層,其中張世健在17樓發現 一名8旬婆婆與女傭站在單位門外,遲遲未 肯離開,經查問得知婆婆家中有一名約50歲 的女兒,為長期病患者且行動不便,無法自 行下樓;基於濃煙持續向上蔓延,滯留單位 將面臨更大危險,他馬上揹起該名女士,從 17樓經樓梯步行至樓下接壤華裕樓的安全位 置,交由其他街坊協助照顧,當刻該名女士 不停道謝,「服務市民是從警初心和使命,能 夠幫助她脫離險境,我同樣感到高興」。 警員呂寶亨補充,他與同僚亦遇到一名 坐輪椅長者,於是聯同其家人和鄰居合力將 他抬到安全地方,「警察與街坊齊心合力,協 助無法自行下樓人士撤離,亦體現了警民合 作的精神」。 他指濃煙令人極為不適,行動具一定挑 戰,尚幸小隊的行動分工明確,人員各司其 職協助居民疏散,即使過程辛苦,仍相當值 得,「幫到人的感覺,以及行動展現的團體精 神,令我這個剛出學堂的『新紮師兄』感受深 刻」。 張世健等人員及時察覺火警發生,迅速 疏散了逾百名居民,最終無人受傷,火勢迅 速被消防撲滅,其後小隊繼續完成17樓的調 查工作。張世健強調,每當面對危急關頭, 警察定必救急扶危。 ■香港仔分區軍裝巡邏小隊警長張世健(中)、警員梁 守鋒(左)及呂寶亨(右)在華富邨火警中迅速進行疏 散,保障所有居民的生命。 公屋查案遇起火警揹婦人走17層樓梯逃生 迅速應變分頭疏散逾百住戶 與街坊合力抬坐輪椅長者 每當遇上危急關頭,警察必定挺身而 出,香港仔分區軍裝巡邏小隊3名人員早 前在華富邨處理一宗求助個案期間,遇上 火警事故,眾人隨即分工合作,迅速疏散 逾百名居民,包括揹起一名行動不便的女 士,從17樓經樓梯步行至地下,並與居民 合力將一名坐輪椅的長者抬至安全地點, 最終確定所有人安全撤離。警長張世健強 調,保障市民生命財產是警察職責,「相 信每位同事都會致力保護市民,履行警察 的使命」。 ▍本報記者麥鍵瀧香港報道 ▍ 從警逾30年的警長張世健,憑豐 富經驗與熱誠多次救人於危難,更將 多年經驗與精神薪火相傳;新晉警員 呂寶亨懷揣加入機動部隊的夢想,於 前線工作中接受磨練,並在世健Sir的 指導下吸取寶貴經驗,展現了警隊世 代傳承的精神。 入行30年每天都有新鮮事 張世健來自警察世家,其祖父、 父親均為警務人員,妹妹亦是輔警。 在家人薰陶下,成為警察是其兒時夢 想,18歲已加入警隊,至今服務超過 30年,卻從未感到厭倦,「在警隊工 作,每天都會接觸到新鮮事,每天都 很有挑戰性」。 世健Sir分享多年前處理一宗婆婆 食物哽咽的緊急案件,當時憑藉警隊 教授的急救知識,運用推腹法和拍背 法,最終成功救回婆婆性命,其家人 滿懷感激,「能夠幫人,就感到高興, 相信亦是從警的動力和意義」。 警員呂寶亨是今年3月剛走出學堂 的「新紮師兄」,畢業後駐守香港仔分 區軍裝巡邏小隊。他表示,投身警隊 源於對服務市民的熱忱,以及對機動 部隊的憧憬,「小時候看電影,覺得 PTU很帥,職責重大,所以加入PTU 是我的目標」。 呂寶亨經常跟隨張世健搭檔工 作,作為新人,他坦言缺乏實戰經 驗,幸獲對方耐心指導,每有疑問對 方均樂意解答,「世健Sir經驗豐富,對 新人總是不吝賜教,細心傳授日常工 作要點,令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寶貴 知識和經驗」。 老差骨與學警搭檔出更 體現警隊世代傳承精神 ■華富邨華信樓起火期間濃煙密布, 香港仔分區軍裝巡邏小隊逐戶拍門疏 散居民。 ■大批居民疏散至大廈外安全位置。 警察與街坊齊心合力,協助無法 自行下樓人士撤離,亦體現了警民合 作的精神。 警員 呂寶亨 據悉,涉嫌「企圖行劫」罪被捕的4人,包括 3名少年分別13歲、14歲和15歲,均報稱 學生,另有一名涉嫌同樣罪名被捕的13歲少 女。 事發於昨日早上9時許,3名少年進入葵 涌盛芳街40號一間找換店,繼而持鐵錘擊打 櫥窗,要求店員拿出金錢;職員未有聽從指 示,並且報警求助,3名少年取款不果急忙逃 去。 警員未幾趕至,在附近展開兜截,新界 南總區刑事部人員不久在葵涌廣場附近天橋 截獲3人,成功作出拘捕,之後一度帶他們返 回找換店調查,其後在上水拘捕一名13歲少 女,懷疑與案有關。據悉,被捕4名少年男女 是朋友關係。 懷疑與案有關13歲少女同被捕 現場所見,找換店事後繼續開門營業, 有女職員焚香拜神。《星島》記者向女職員 查詢時,對方三緘其口。警方將案件列作搶 劫,由新界南總區重案組第3A隊跟進。 警方資料顯示,2024年有2840名青少年 因刑事罪行被捕,較2023年跌6.6%,當中涉 及毒品、詐騙、洗黑錢、行劫及三合會相關 罪行等。 警隊強調,十分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守法 意識,會繼續深化與持份者的合作,包括借 助學校、家長的力量傳遞防罪訊息,並透過 少年警訊、與教育局合作等舉辦各類型青少 年活動及交流團,讓青少年慎思明辨,「向犯 罪說不」。 警方海關連破3案檢值4520萬毒品 警方在土瓜灣一私人單位搗破製毒工場, 檢獲大批毒品,市值約2200萬元,並拘捕一名 男子;海關亦在機場破獲兩宗販毒案,拘捕外 籍女教師及男工人,查獲約值2320萬元的毒品。 警方港島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高級督察馮 伯健表示,警方本月11日在土瓜灣破獲一個以 私人住宅掩飾的製毒工場,以「販運危險藥物」 及「製造危險藥物」罪拘捕58歲本地男子,檢獲 8.88公斤懷疑霹靂可卡因、2.13公斤懷疑可卡 因磚、27.3公斤懷疑氯胺酮、一些懷疑「太空 油毒品」精油原材料及一批製造及包裝毒品工 具,市值約2200萬元。被捕男子報稱商人,正 被扣查,警方將落案檢控。 海關前日在機場連破兩宗航空旅客販毒 案,分別從德國法蘭克福及馬來西亞吉隆坡抵 港的寄艙和手提行李中,檢獲47公斤、市值約 2100萬元懷疑氯胺酮及4公斤、市值約220萬元 懷疑冰毒。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調查主任羅秀 蘭表示,人員拘捕兩名非本地男女,包括58歲 女教師及18歲建築男工人。 本報記者梁國峰、黃文威香港報道 3名年僅13至15歲的男學生,疑趁 暑假為非作歹「賺快錢」,昨晨竟手持鐵 錘進入葵涌一間找換店,並且接連擊打 櫥窗,勒令店方拿出金錢;職員見狀未 有就範,隨即報警求助,3名少年見事敗 逃走。警員趕至在附近兜截,不久拘捕3 名少年,其後再拘捕一名懷疑與案有關 的13歲少女。 ■政府動員約200人接駁臨時喉管,新喉管 昨晨啟用,為皇后山邨一帶居民供水。 民政事務總署FB 皇后山邨臨時喉接駁完成 瀝青脫落舊水管永久停用 粉嶺皇后山邨及山麗苑今年5月底爆出 食水混入瀝青微粒事故,事後水務署決定永 久停用涉事的瀝青塗層喉管,並將坪輋路的 供水路線改道至新鋪設的臨時喉管。 動員約200人進行接駁工程 水務署13日在社交網公布,前日周六已 動員約200人進行相關喉管接駁工程,經過 團隊通宵努力,工程已按計劃完成,受影響 的區域在昨晨已陸續恢復供水。署方指,爭 取在今年年底前以藏在地底的永久喉管,替 代該段外露並佔用部分路面的臨時喉管,屆 時相關臨時喉管將移往其他地方重用。 水務署指出,昨晨8時起受影響區域已 陸續恢復正常供水,而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因 有水缸作為緩衝,故供水能提早一小時、即 於昨晨7時恢復。 署方指,昨晨曾接獲零星個案表示,食 水在恢復供應初期呈奶白色,或稍顯混濁, 團隊亦已即席解說此為正常現象,以釋除居 民疑慮。署方指,新建臨時喉管啟用後,涉 事的瀝青塗層舊喉管已永久停用,居民現可 更加安心用水,亦感謝房屋署、民政事務總 署北區民政處、當區區議員、鄉事委員會及 關愛隊等地區人士協助,與居民密切溝通, 令工程得以順利完成。 停水期間關愛隊派發樽裝水 民政事務總署則指,接駁工程在前晚展 開,至昨日清晨完成,期間除皇后山邨及山 麗苑,沙頭角、打鼓嶺及粉嶺部分鄉村亦要 停水,故除在皇后山邨設置水箱,鄉郊亦有 26個地點加設水箱,以便居民臨時用水;關 愛隊亦有派發樽裝水、水袋及設街站,以照 顧區內受影響居民的用水需要。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3名未成年少年昨涉嫌持錘到盛芳街一間找換店行劫。 梁國峰攝 3男學生 「打暑期工」 涉劫找換店 年僅13至15歲 持鐵錘擊打櫥窗喊取錢 ▍本報記者梁國峰、李建人香港報道 ▍ ■警方港島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高級督察 馮伯健,講述案情。 梁國峰攝 3 名少年進入找換店後,持鐵錘 擊打櫥窗,要求店員拿出金錢;職員 未有聽從指示,並且報警求助。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