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生命周期 從生命周期看人生 蝴蝶的生命周期包括4個階段: 卵、幼蟲(毛蟲)、蛹和成蟲。這4個 階段不僅展示了生物的變化和成長 過程,也讓我們思考生命的脆弱與 轉變。孩子們可以透過觀察這一過 程,學習到耐心、細心及珍惜生命 的意義。 尤其在「蛹」的階段,蝴蝶正經 歷一個關鍵的變化中。許多時候, 孩子們想幫助蝴蝶破繭,然而這樣 做其實是對蝴蝶有害的。因為蝴蝶 在蛹內需要經過艱難的掙扎,這個 過程有助於牠們的翅膀發育,並促 進血液循環。 若直接幫助牠們破繭,可能導 致蝴蝶翅膀發育不完全,無法正常 飛行。這提醒我們,生命的成長往 往需要面對挑戰,這正是其奇妙之 處。 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蝴蝶的 理解和興趣,許多學校開始設計專 門的蝴蝶園。 在這些蝴蝶園中,學生可以親 眼觀察蝴蝶的成長變化,從卵到幼 蟲,再到蛹和成蟲的完整過程。這 不僅是一個生物學的實驗室,更是 一個實踐學習的場所。 蝴蝶園︰小型生態系統 在蝴蝶園中,學生可以參與種 植蝴蝶喜愛的植物,如桔樹、馬利 筋、牛舌草等,這些植物不僅能吸 引蝴蝶,還可以成為幼蟲的食物。 學校可以設計一個小型的生態系 統,讓學生觀察不同環境因素(如光 照、水分和土壤類型)對於蝴蝶生長 的影響。 透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孩子們 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並學習到生 態系統的運作。 學校的蝴蝶園設置了「蜜源植物 區」和「寄主植物區」。「蜜源植物區」 的植物可以吸引蝴蝶前來,而「寄主 植物區」的植物則為幼蟲取食的植 物。而學生則可以參與種植蝴蝶喜 愛的植物,如桔樹、馬利筋、牛舌 草等。 翅膀結構與飛行原理 蝴蝶的翅膀不僅美麗,還有特 殊結構。它們由兩層薄膜組成,中 間有細小鱗片,提供顏色並影響光 的折射和反射,吸引異性或警告敵 人。此外,翅膀的對稱性是飛行的 關鍵,使蝴蝶保持平衡,提升飛行 效率。扇動翅膀時, 形狀和角度改變空 氣流動,產生升 力,讓蝴蝶輕盈飛翔,優雅轉彎。 孩子們透過觀察蝴蝶的飛行原理, 可理解「升力」和「重力」等基本物理 概念,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 小實驗︰自製紙蝴蝶 學校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製作 屬於自己的紙蝴蝶,將所學知識實 踐於作品之中。「橡筋紙蝴蝶」的原 理主要涉及「運動力學」和「空氣動力 學」。橡筋在拉伸時儲存勢能,當 釋放時,這些勢能轉化為動能,驅 動紙蝴蝶的翅膀飛行。在飛行過程 中,空氣阻力會影響蝴蝶的飛行距 離和速度,而翅膀的形狀和材料設 計亦會對此產生影響。 學生透過PDAR學習模式︰「提 問和規劃」(Plan)、「實施和記錄」 (Do)、「整理和分析」(Analyze),以 及「表達和反思」(Review)4個步驟, 對不同材料與紙蝴蝶飛行時間的關 係提出假設、進行分析和驗證,從 而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 培養尊重生命和熱愛 透過蝴蝶的培養和觀察,孩子 們不僅能夠學到科學知識,還可以 從中學懂生命教育的價值。蝴蝶的 變化象徵着成長與蛻變,能夠引導 孩子們思考自己的成長過程。無論 是面對困難的挑戰,還是經歷失敗 後的重生,這一切都能讓他們領悟 到生命的韌性和希望。此外,蝴蝶 的美麗亦提醒我們珍惜生命中每一 個瞬間。透過與自然的接觸,孩子 們能夠培養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從而在未來成為更有責任感的人。 小思考,大智慧 1. 蝴蝶是用眼睛求偶嗎? 2. 蝴蝶會在任何一塊葉上產卵嗎? 參考答案 1. 蝴蝶成蟲後的壽命只有數天至數 月,必須爭取時間求偶交配。在 廣闊的世界裏眼花繚亂,視覺訊 息容易被擾亂,須使用另一種感 官溝通模式——嗅覺。在雄性斑 蝶翅膀上的一個稱為「發香鱗」的 口袋形器官和腹部末端的「毛筆 器」,會在求偶時散發含有費洛蒙 的化學分子,只有同種雌蝶才能 辨識,提升同種異性配對準確度。 2. 蝴蝶幼蟲十分揀飲擇食,每個 品種都有指定喜好的植物,這些 植物稱為「寄主植物」。交配後的 雌蝶會找適合幼蟲食用的寄主植 物,一般雌蝶會在嫩葉上產卵, 以便幼蟲破蛹而出後便有新鮮且 易咀嚼的食物。 星島教室 生物 鄧詩凱 中華基督教會 基灣小學(愛蝶灣) 常識科主任 池政 中華基督教會 基灣小學(愛蝶灣) 常識科老師 黃靜雯博士 中華基督教會 基灣小學(愛蝶灣) 校長 蝴蝶,這種美麗的生物,不僅是 大自然的藝術品,更是科學與生命 教育的絕佳主題。牠們的生命周期、 環境適應能力,以及與生態系統的互 動,為我們提供了無窮的學習機會。 學校引入蝴蝶的教育,學生不僅能夠 學到科學知識,透過蝴蝶的培養和觀 察,還可從中獲得生命教育的價值。 蝴蝶的變化象徵着成長與蛻變,能夠 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過程。 本欄,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 小學老師、校長及大學講師撰稿,旨 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學習材 料,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將學 習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世界觀、敏 銳的觸覺、積極學習的態度。 作者介紹 ■橡筋紙蝴蝶 ■學生在「蜜源植物區」測試紙蝴蝶 ■蝴蝶園短片 ■寄主植物區 D6 侷芎 07.30.2025 星期三 知識轉移 根本月報 1935年元月,白話文運動的鼓吹者、曾 經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的北京大學文學 院院長胡適(1891-1962)首次南下兩廣,期 間除了前往廣州和梧州外,還到香港大學接 受該校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見中央大圖)。 1月7日下午,香港總督兼香港大學監督(校 長)貝璐(William Peel, 1875-1945)在主持該校 畢業禮時致辭稱:「胡(適)博士之聲譽,中國 無雙,且為遠東無不崇拜者⋯⋯胡博士為港大 編纂漢文應如何入軌道,極為感激。胡博士為 中國文學復興之學者,港大既得其助,斯誠贊 助胡博士復興之計劃矣!」而香港大學副監督韓 尼路(William Woodward Hornell, 1878-1950) 在介紹胡適時指出:「嘗有問香港非中國,何 求漢文進步於港大?本校之答案,港大為一專 門學院,而求學者多來自中國,故漢文一科, 必不能缺乏,抑亦不能不謀進展。今日胡博士 在座,本人敢謂港大漢文,必有復興,雖或收 效較微,然其必有相當進展也。」(見下圖) 助港大漢文科復興 港督貝璐對胡適的推崇與感謝,把 香港大學漢文的改革與胡適復興中國文 學的計劃聯繫在一起,以及韓尼路希望 胡適能夠協助香港大學的漢文科有所「復 興」與「進展」。這是因為先前當鼓吹中國 「舊學」的港督金文泰(Ce c i l C l eme n t i , 1875-1947)於1930年離任後,以及1931 年3月英國國會通過《1 9 3 1年中國賠款 (運用)法案》,決定撥款26 . 5萬英鎊給予 香港大學,為改善中文學部,韓尼路和 文學院院長傅斯德(L . Fo r s t e r)於1 9 3 3 年底,特意前往上海和北平等地訪問考 察。期間還與胡適會晤,討論有關香港 大學的發展,以及物色漢文科主任等事 宜。而韓尼路認為,中文學部應該一開 始便由一個具備中國學術知識和至少有 一點英語書寫和會話能力的人來掌管。 新的港大中文學部教授,最好具有像胡 適那樣的地位。 翌年夏天,香港大學特別聘請北京大學 教授陳受頤(1899-1978)和輔仁大學教授容 肇祖(1897-1994),親到該校考察,提供改 善漢文科的意見。其後,兩人共提出10項改 革的建議。香港大學依據這些建議,乃有意 在陳受頤和胡適兩人中,聘請其一出任港大 中文學部負責人,以求改善中文教學的內 容。 香港大學藉着感謝胡適於1926年在 「中英諮詢委員會」上,協助該校獲得「中 英庚款基金」撥助的款項,以及指導該校 編纂中文課程,希望借頒授胡適榮譽法學 博士學位的機會,提出聘請胡適的意願。 但胡適因不願意放棄北京大學教職,婉拒 有關聘請。而他則改推薦新文學健將許 地山(1893-1941),以及史學大師陳寅恪 (1890-1969),供香港大學挑選。香港大 學於同年6月,正式聘請許地山出任中文 學部負責人。 推薦許地山任舵手 胡適認為:「文言決不足為吾國將來 文學之利器」(《嘗試集.自序》),所以, 他願意指導香港大學中文學部編纂「順應 時代需求」的中文課程內容。而且,雖然 他沒有南下應聘,但推薦了許地山擔任中 文學部的負責人,讓該校從「中國文字的 教授全在幾個舊式科第文人的手裏」(〈南 遊雜憶〉)的情況,轉為「把新文學帶到港 大中文學部」。從而達到胡適在〈建設的 文學革命論〉中提出的期望:「要在三五 十年內替中國創造出一派新中國的活文 學。」 假如,胡適應聘南下香江,相信不但會 為中文學部,也會給香港文學發展帶來一番 新的景象!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 執委 周正偉博士 本欄為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 士課程同學會與《星島日報》教育版聯合 出版。對原文有興趣的讀者可到港大中國 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網頁下載: 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ducation@singtao.com。 ■《工商日報》,香港,1935年1月8日,第三張 第一版 ■《工商日報》,香港,1935年1月5日,第三張第一版 從中國「舊學」到新文學 苫ꈏ蕞눦㝕㳴╚倁㳴ꌄ溸龞首 ■香港大學 舊貌 胡適推薦了許地山擔任中文學 部的負責人,「把新文學帶到港大 中文學部」。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