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07.31.2025 星期四 中國時事雜誌 七月的哈密,戈壁灘的熱風 裹著蜜瓜香飄了十里。近年來,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熟 度、甜度和口感等一系列可量化 指標正成為消費者購買哈密瓜的 重要依據。 丁文綱是首批哈密瓜選瓜 師,他蹲在瓜田邊,指尖劃過哈 密瓜粗糙的網紋,他在哈密瓜行 業已有30多年的經驗。「你看這 紋路,密得像繡上去的,顏色深 褐發油,準是個糖包。」他拍拍瓜 身,「咚、咚」兩聲悶響,像老熟 人在打招呼。 可就在多年前,這手絕活還 撐不起客商的需求。丁文綱記得 一個廣州客商,攥著張單子要「糖 度16以上、網紋覆蓋率超90%」的 瓜,他帶著農戶在瓜田裏翻了3 天,3車瓜才湊夠數,「那會兒沒 標準,好瓜壞瓜混一起,農戶賣 不上價,客商也怕踩坑。」 如今走進哈密瓜分選中心, 這番景象早變了樣。傳送帶「嗡 嗡」轉著,圓滾滾的哈密瓜排著隊 跑,高清相機「哢嚓」一閃,網紋 疏密、果皮色澤就成了熒幕上的 數字;近紅外感測器輕輕一貼, 不用切開,糖度17、重量3.2公斤 的數據就跳了出來。「精品!」機 械臂一推,瓜就滑進標著「北京新 發地」的箱子裏。 但機械再靈,也有看走眼的 時候。丁文綱拿起個被機械歸為 「良品」的瓜,捏了捏蒂部:「你 瞧,這兒軟了半分,摘早了兩 天,糖度夠了,但少了點脆勁 兒。」他每天要挑100個瓜,把「蒂 部硬度」、「果肉彈性」這些機械 難捕捉的細節,變成數據輸進系 統——老經驗成了智能設備的「校 準器」。 選瓜師的本事,在「一看二拍 三感受」裏。看紋路,要密而不 亂,顏色深的更甜;拍瓜身,熟 瓜聲音「沉」,生瓜聲音「脆」;摸 手感,熟度剛好的瓜,捏著有點 「酥」,重量也透著「實在」。 驗瓜師的工作是一項技術 活,不僅僅是靠拍一拍就能檢測 到瓜的好壞,而是要在保證不切 開西瓜的前提下,通過西瓜的瓜 形、個頭、聲音等特徵判斷西瓜 的成熟度。在西瓜成熟上市的季 節,驗瓜師一天可能需要工作十 幾個小時,「拍」上萬公斤西瓜。 《北京青年報》報道,陳暉是 一名從事水果供應行業8年多的農 場主,每逢西瓜成熟季,陳暉都 會聘請驗瓜師幫忙篩選瓜果,「我 每年都請很多驗瓜師,現在差不 多只要是西瓜主產區都需要驗瓜 師。」作為商家來說,陳暉需要通 過專業手段來確保每一個西瓜, 起碼是要接近商品瓜。 「我們的工作簡單點說就是, 農地裏摘的瓜,我們選一下。」王 先生是一名驗瓜師,同時他也是 一家擁有20多名驗瓜師的公司老 闆。在王先生眼裏,驗瓜師只是 一種職業,並不如網友想像那樣 神秘。王先生說,驗瓜師幹的都 是「技術活」,不僅僅是靠拍一拍 那麼簡單。「驗瓜,經驗很重要, 我在做驗瓜師之前種了1 0年的 瓜,怎麼看瓜好壞,得自己來研 究總結。」關於甚麼是好瓜,王先 生表示,「這個表達不來,這個要 聽。」脆的和悶的都不是好聲音, 每個品種的西瓜拍出來聲音都是 不一樣的,「一點點細微的感覺」。 每年夏天都是王先生和公司 裏驗瓜師最忙的時候,不僅要在 本地驗瓜,還需要到處跑去。王 先生說,每個驗瓜師每天大概能 驗3萬公斤左右西瓜,在西瓜成熟 的季節,月收入在3萬元左右。 每月 天薪 拍可 數達 萬 3萬公元斤 機選 械瓜 也師 會經 走驗 眼更豐富 山東菏澤定陶區南王店鎮有「西 瓜之鄉」的美譽,這裏出產的南王 店西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 定。「西瓜市場上家家的瓜都大同 小異,遠道而來的客商要在眾多的 西瓜中挑選出上乘瓜,並不容易。」 南王店鎮西瓜市場管理人員謝雲清 說,買瓜的、採購瓜的不一定懂西 瓜生熟,隔皮猜瓜有的時候也有一 定難度。 《北京日報》報道,浙江客商萬 紅春是第3年來南王店鎮採購西瓜 了,面對選瓜難題,她的對策是找 到當地代辦公司提前預約一位驗瓜 師,借助他們的火眼金睛識別出甜 度高、口感好的西瓜。「一般來都 要找驗瓜師,因為我們拉回去,也 要保證客戶西瓜的品質。沒有驗瓜 師,裏面不知道好壞。經過驗瓜師 的手,拉回去的品質一般都達到 95%以上。」萬紅春說。 隨著電商平台崛起,商家紛紛 高薪聘請當地有經驗的瓜農來當驗 瓜師,發貨前逐一挑選,避免「孬 瓜」流入市場,驗瓜師因此也成為連 接瓜農與市場的重要紐帶。 「合格!」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 縣交易點,驗瓜師韓鎮接過瓜農遞 來的西瓜後用手一拍,轉手交到分 裝工人手中,代表這個西瓜經過查 驗後合格。1992年出生的韓鎮有著 8年種瓜經驗,專業當驗瓜師也有5 個年頭了,對於自己驗瓜的技術, 韓鎮相當自信:「我搭眼一瞅就知道 瓜熟不熟、熟多少,上手一拍主要 是為了防一些熟透了的老瓜流入市 場,因為這種瓜肉眼看不出來。」 在西瓜上市季節,夏邑縣專門 組建了驗瓜師隊伍,在各個西瓜交 易點配備一到兩名驗瓜師,為前來 購買西瓜的客商驗瓜。當前,夏邑 縣現有西瓜種植戶8000多戶,西瓜 經紀人200多人,職業驗瓜師150多 人,交易市場130餘個。今年,夏邑 縣的西瓜總產量預計突破65萬噸。 「早上起來6時開始,一直到晚 上8時多,我們一直不停。每天能 驗二三萬公斤左右。」進入5月,山 東南王店鎮的2萬5000畝西瓜搶鮮上 市,驗瓜師馬旗迎來了一年中最忙 的時候。一個瓜從接手,到拍一下 送到工人手中,用時約為2秒。像這 樣的動作,河南夏邑縣的驗瓜師韓 鎮一天重複上萬次。韓鎮說,驗一 個西瓜是2分錢,如果一天能驗八萬 斤西瓜,算下來一天收入1600元左 右。 外人眼中看著收入不菲,其實 一天下來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手 沒有一天是好的,拍瓜拍得手一直 是裂的,剛開始也撐不住,後來慢 慢習慣就好了。」 「隨著這幾年南王店西瓜規模的 擴大,外地客商的需求更細化,必 須得有驗瓜師。一開始我也種瓜, 對這個瓜稍微了解一些。驗瓜師這 一關必須得過,要不然你不懂瓜, 銷售這一塊就不好做。」驗瓜師吳志 倫說。 驗瓜師這一職業的出現,不僅 為西瓜產業提供了專業的品質把 控,也為就業市場提供了新的機 遇。吳志倫說,選擇回到老家就業 後,目前旺季月收入可達上萬元, 他相信,未來這一新興職業會更加 專業化、標準化,助力家鄉農產品 以品質贏市場。 「在做驗瓜師之前,我種西瓜或 者在外面打工。現在收入總體來說 比以前收入高點,而且離家也近, 比較方便。現在多勞多得,一天賺 七八百塊錢、一千塊錢都有可能。 驗瓜師這個行業現在越來越完善, 會越來越好。」吳志倫說。 在廣受追捧的職業驗瓜師群體 中,既有種瓜經驗豐富的老瓜農, 也有專門學習驗瓜技術的新農人, 他們積極交流驗瓜經驗,了解市場 上各式西瓜的品種和生長特點,從 而建立起扎實的驗瓜技術和良好的 口碑。 此外,驗瓜師還要具備作為西 瓜經紀人的能力。借助網絡平台, 不少驗瓜師與全國各地的瓜果經紀 人和經銷商建立「西瓜行銷群」,通 過更便捷的溝通渠道,了解各地西 瓜成熟上市期,逐漸將服務範圍從 本地延伸至全國。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大部分 驗瓜師的薪資是按照驗瓜個數計 算,檢驗一個西瓜的價格為0.7至 0.8元,每人每天檢驗大約4000個 西瓜,日收入在3000元左右,最忙 碌的時節甚至可以達到五六千元。 驗瓜師通過西瓜的顏色和花紋就能 判斷西瓜幾分熟,告訴瓜農適時採 摘。上車再驗一下,還要剔除一些 生瓜和不適合運輸的空瓤瓜。 「過去消費者更關注價格,而現 在,成熟度、甜度、口感等指標成 為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商務部國 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 研究所所長董超分析,傳統農業依 賴批發市場層層分銷,品質把控相 對鬆散,水平不一。而驗瓜師直接 介入供應鏈前端,以專業分級為產 品做把控,有效解決了傳統農產品 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消費者對食品品質的要求顯著提 高。」董超說,「這種模式可複製到 其他生鮮領域,如荔枝、芒果等, 推動農產品整體品質提升。」 避免 「孬瓜」 流入市場 幫助客商挑出優質西瓜 正值夏日,旺盛的「吃瓜」需求帶火了一項新職業——只需拍一 拍,3秒就能挑出你想要的「夢中情瓜」,「驗瓜師」這個職業最近沖 上熱搜,引發熱議。近年來,中國水果產地大型專業市場日益活 躍,熟度、甜度和口感等一系列可量化指標成為消費者購買水果的 重要依據。伴隨著初級農產品的分級分類,「驗瓜師」這一職業走進 大眾視野。 ▍本報訊 ▍ 早上7時,在貨車的喇叭聲中, 一箱箱西瓜正在瓜棚中過秤準 備出貨,這些西瓜都是剛剛從瓜園 裏摘下的。半人高的西瓜堆前,一 個臉頰紅撲撲、額頭上還掛著汗珠 的高個子姑娘張靈慧開始了一天的 工作。 「每天需要拍上萬個瓜」 《人民日報》報道,1998年出生 的張靈慧來自河北邯鄲,前幾年她 來到北京龐各莊,工作就是篩選出 合格的西瓜。普通消費者難以分辨 好壞,她看一眼或聽一下,就能知 道是不是可口的好瓜。 「每個瓜的聲音都不一樣。」張 靈慧聊起西瓜來如數家珍,「生瓜皮 硬沒彈性,彈得手指頭疼;熟過頭 的瓜聲音悶,這種瓜切開後,往往 瓜肉出了裂縫,放兩天就會變質, 不符合銷售要求。我們要精準拍出 七成半到八成熟的瓜,多半成都不 行,因為熟過頭的瓜消費者買回家 很容易就爛掉了。訂貨量大的時 候,我們每天需要拍上萬個瓜。」張 靈慧說。 像張靈慧這樣的職業驗瓜師並 不少。來自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的 孫紅凱說,驗瓜並不是簡單的「拍 一拍」,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系統的技 術。「我們得提前掌握不同品種、不 同產地西瓜的特點,然後通過『一看 二拍三感受』的方法來判斷西瓜的品 質。」 「不同品種的西瓜,聲音和手感 都不一樣。」孫紅凱說,「比如8424 西瓜糖度高,聲音更脆,而黑美人 西瓜則聲音稍悶,需要長期積累經 驗才能精準判斷。」他坦言,自己最 初也是靠老師傅帶,經過兩三年的 實踐才真正掌握技巧。 「拍拍西瓜?我也行,讓我 來!」有網友調侃。但實際上,驗瓜 師的工作強度很大,在西瓜交易旺 季,他們每天要檢驗3萬至5萬公斤 西瓜,相當於拍擊上萬次。一名好 的驗瓜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西瓜種 植知識,了解西瓜的生長周期、品 種特點等,還要通過長期的實踐積 累經驗,才能精準判斷出西瓜的品 質。驗瓜師通常按件計費,每個西 瓜收費2分到4分不等,高峰期經驗 豐富的驗瓜師日收入可達1600元以 上。 各大生鮮平台紛紛引入 「以前買西瓜就像開盲盒,切開 之前不知道是『報恩瓜』還是『報仇 瓜』。」消費者張曉燕在盒馬鮮生店 挑選西瓜時,習慣性地拍了拍瓜, 笑著說,「我們自己買瓜時也會拍 一拍,雖然聽不出甚麼門道,但明 顯感覺這幾年買到的西瓜品質有了 很大提升。現在有了專業驗瓜師把 關,更能買到『夢中情瓜』了。」 誰在聘用專業驗瓜師?據了 解,除了專業批發市場外,各大生 鮮平台也紛紛引入驗瓜師。某生鮮 平台有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西 瓜的需求量在加大,購買要求也日 益個性化。經過驗瓜師專業分級的 西瓜,雖然在驗瓜環節增加了成 本,但通過精準分級減少了損耗, 整體銷售更好,價格也不會因此上 漲。 「過去因品質不穩定導致的退貨 率高達15%,現在降至5%以下,供 應鏈效率的提升也有助於讓利給消 費者。」該負責人說。 從消費者回饋來看,走訪北京 多家商超和菜市場,多數消費者認 為驗瓜師的存在極大降低了買到生 瓜、爛瓜的風險,也有不少消費者 感覺「現在隨手買瓜都是個甜瓜」。 「以前買西瓜全憑運氣,現在有 的電商平台會標註『驗瓜師精選』, 甚至能看到糖度檢測報告,這讓我 更願意下單。可能貴一點,但至少 不會浪費錢買生瓜。」正在市場挑瓜 的王朗坤說。 小眾領域 驗瓜師成香餑餑 ■河北省唐山市大吳莊戶村的農民在田間收穫西瓜。 新華社 ■除了專業批發市場外,各大生鮮 平台也紛紛引入驗瓜師。 網上圖片 西瓜好不好 只要3秒可驗證 顧客購買要求個性化「驗瓜師」職業興起 我們自己買瓜時也會 拍一拍,雖然聽不出甚麼門 道,但明顯感覺這幾年買到 的西瓜品質有了很大提升。 現在有了專業驗瓜師把關, 更能買到『夢中情瓜』了。 顧客 ■消費者對西瓜的需求量在加大, 購買要求也日益個性化。 網上圖片 「一看」是觀察瓜蒂、紋路和 底部顏色——瓜蒂卷曲、紋路 擴散、底部發黃的西瓜通常成 熟度更高; 「二拍」是聽聲音,熟瓜會發 出清脆的「嘭嘭」聲,而生瓜則 像拍石頭一樣沉悶; 「三感受」是通過拍擊時的手 感判斷,熟瓜會傳遞輕微的酥 麻感,類似拍皮蛋的觸感。 ■圖為驗瓜師在檢驗西瓜。 網上圖片 判斷西瓜品質技巧 「一看二拍三感受」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