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7.31.2025 星期四 中國社會 蛙類向來是蛇類鍾愛的美味, 但你見過蛇類惹不起的蛙嗎?近 日,廣西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的巡護人員巡護時,意外目睹了一 場罕見的「蛙吃蛇」奇觀:一隻體長 約8厘米的黔南短腿蟾,死死咬住一 條體長超1米的大眼斜鱗蛇的頭部, 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反殺」大戲。 《南國早報》報道,九萬山保護 區巡護員趙志福7月28日在山間巡查 時,腳下忽然躥出一條蛇。他下意 識地收腳,再定睛細看,只見那蛇 的尾巴雖在不停擺動,整個身體卻 始終在原地打轉。他湊近才發現, 原來是一隻黔南短腿蟾正死死咬住 蛇的頭部,任蛇如何掙扎扭動都不 鬆口,二者形成奇妙的對峙。 蛙與蟾是蛇類食譜上的常客, 蛇捕蛙的場景屢見不鮮,而蛇被蛙 「反殺」的現象卻極為罕見。不過在 九萬山保護區,這樣的「蛙吃蛇」奇 觀已是第3次被發現,前兩次被擊殺 的均是頸棱蛇。 九萬山保護區副主任譚飛介 紹,黔南短腿蟾雖腿部粗短、跳躍 遲緩,嘴巴卻比普通蛙類更寬大。 它遭遇捕食的蛇時,不會坐以待 斃,而是伺機反擊,一口吞下蛇頭 並死鎖死住,直至對方窒息身亡。 整個過程通常持續3至5天,往往要 等到被咬住的蛇腐爛發臭,短腿蟾 才會鬆口離去。因此,廣西自然博 物館館長莫運明將黔南短腿蟾稱作 「自然界中的孤勇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真正意 義上的「捕食」,而是短腿蟾的一種 防禦反擊行為。此外,當蛇類處於 虛弱、受傷或幼體階段時,也可能 因無法有效捕食而被反殺。 百米高沙牆撲向公路「如置身末日小說」 沙塵暴突襲甘肅敦煌 ▍本報訊 ▍ 多名遊客在網上分享了29日沙塵 暴的震撼經歷。畫面顯示,事 發時,公路上百米高的沙牆撲向路 面,車輛駛入沙塵後能見度驟降, 紛紛減速並開啟雙閃,部分車輛緊 急靠邊停車。來自浙江杭州的謝女 士形容,這是她首次遭遇沙塵暴, 彷彿「走進末日小說場景」。 「極目新聞」報道,北京遊客張 女士說,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 感受沙塵暴,沙塵暴「遮天蔽日」, 堪稱當地「土特產」的獨特體驗。 江蘇遊客陳女士回憶,29日早 晨天氣尚好,她原計劃參加月牙泉 景區的萬人演唱會,結果突然開始 颳大風,緊接著就是沙塵暴。陳女 士說,「當時我們趕緊往外跑,一邊 往回走一邊打車,但根本打不到。 我們本來都絕望到打算走回去了, 這時候遇到了一位熱心司機,這位 大哥看見我們在路邊,直接把車停 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上車,送我們回 酒店,也不肯收錢。送完我們就立 馬又掉頭去鳴沙山景區幫助別人 了。」據了解,當天的沙塵暴持續時 間大概一個多小時。 29日晚7時,氣象台發布沙塵 暴黃色預警,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隨 即宣布因大風沙塵取消星空演唱活 動,並通過多篇公告提醒遊客注意 安全。30日下午,景區工作人員表 示,遊客的門票退款將於7個工作日 內完成。當日敦煌天氣轉為陰有小 雨,景區已恢復正常營運。 ■百米高的沙牆撲向公路。 網上圖片 ■車輛進入沙塵暴亮起雙閃。 網上圖片 ■一隻黔南短腿蟾正死死咬住一條 大眼斜鱗蛇。 網上圖片 近日遊客盛先生在網上發帖 稱,他在吉林省長白山池西馬場 準備騎馬時,突然被馬踢到腹股 溝,醫院診斷顯示其尾骨骨折、 睾丸疼痛等。馬場工作人員稱, 馬場設置了警示牌,「盛先生沒有 購票」。池西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 相關負責人稱,已對涉事馬場下 達停業整改通知。 「極目新聞」報道,「被馬踢 飛兩米,我可能不能做一名父親 了。」盛先生發帖稱,19日他在長 白山池西馬場準備騎馬時,被馬 踢傷。「當時繳納保險後,老闆娘 在前面牽著馬,我聽從指引走到 馬的旁邊,正要上馬的時候,工 作人員大喊了一聲,『你不要站 在馬屁股後面』。」盛先生說,「工 作人員大喊刺激到了馬,馬揚起 後蹄,狠狠踹中了我的左側腹股 溝,劇痛讓我當場倒地。」 事發後,盛先生被送往醫 院,醫院確診其「軟組織挫傷、睾 丸觸痛」等,盛先生報警處理。隨 後他前往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 三臨床醫院就診,醫院診斷證明 顯示尾骨骨折(第一節)、左髖、 骶尾、右肘部軟組織挫傷、睾丸 疼痛,建議患者臥床休息兩周, 定期複查,必要時手術治療。 盛先生說,「目前我花了六七 千元醫療費」,並稱正在與馬場和 保險公司溝通賠付事宜。他希望 盡快得到馬場的合理賠償,回歸 正常生活。針對此事,馬場工作 人員稱,馬場設置了警示牌,「他 走到馬屁股後面,很危險。動作 大一點,馬一受驚就會踢」。 景致 區尾 馬骨 踢睾 男丸 遊受 客傷 8厘米短腿蟾 「反殺」 1米大眼斜鱗蛇 ■盛先生被馬踢傷。 網上圖片 「我雖然看不見,但可以拍出 來,讓大家看見!」近日,25歲盲人 青年夏果(網名)拍攝的8分鐘短片 《永駐黑暗》登上了FIRST電影節人 間短歌單元,在青海西寧展映,感 動了很多網友。一個掛在脖子上的 運動相機、一款擁有讀屏功能的剪 輯軟件,是他製作視頻用的全部工 具,但他能聽著聲音在黑暗中摸索 著剪輯十幾個小時,最終呈現出一 部簡潔流暢、敘事完整的片子。他 笑言:「這些都是很日常的生活,我 只是把鏡頭當做了我的眼睛。」 《揚子晚報》報道,夏果說,這 部被FIRST青年電影展選中的短片 是他去年和今年拍的兩個視頻的合 集,「我把它們剪得精煉了一些, 最終呈現出了紀錄片的效果。」這部 片子的主題是記錄他在校園裏的獨 立生活:比如一個人拄著盲杖坐電 梯找到一樓的教室、靠著記憶和感 覺找到去食堂的路、在不同的檔口 間穿梭,點到喜歡吃的菜,還會遇 到一些糟心的小插曲——例如因看 不見而不小心撞到頭……簡單的畫 面,卻從獨特的視角拼湊出了他作 為視障者,努力樂觀地獨立擁抱生 活的故事。 夏果真名魏和,2000年出生, 河北邯鄲人。剪輯過視頻的人都知 道,把許許多多雜亂的素材按照一 定的邏輯順序排列,需要反復觀看 來確定剪到某一幀為止,過程十分 繁瑣。但這些,夏果都是在黑暗中 靠著聽來完成的。 雖然很繁瑣,但夏果對此樂此 不疲。伴隨著很多網友給他加油打 氣,他收穫了很多關注。「我自己看 不到的東西,就用鏡頭記錄下來, 讓網友們幫我一起看。」 盲人自拍自剪紀錄片 電影節放映 今年5月,廣西南寧15歲少年 曾鏡誠1分鐘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 408位,刷新了健力士世界紀錄, 近日他拿到健力士世界紀錄證書。 《南國早報》報道,曾鏡誠在 刷短視頻時,偶然看到英國阿爾 貝托對「1分鐘背出圓周率最多位」 的挑戰,也產生了興趣,於是開 始進行系統訓練。「我以每50位為 一段,利用每天1至2小時的碎片 時間反復記憶,將冗長的數字拆 解為小單元,像拼積木一樣逐層 堆疊。」曾鏡誠認為,這種方式契 合記憶心理學中的「組塊原理」, 將大量信息分組,以減輕大腦負 擔、提高記憶效率。 在父親的記錄下,他成功挑 戰了「以1分鐘背誦圓周率小數點 後408位」,並將挑戰視頻及相關 材料提交給健力士世界紀錄官方。 1 刷 5 新歲 健背 力誦 士圓 紀周 錄率 25歲的夏 富磊全神貫注 地調整著一頂 流光溢彩的七 彩鳳冠(圖), 纏繞其上的真 絲細密如髮, 這頂小巧精緻 的鳳冠用超過 50萬圈的真絲纏繞,耗費半個月 時間打造。 《三湘都市報》報道,夏富磊3 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症,身體上的 不便沒有阻擋他對夢想的追求, 他憑藉雙手和堅韌的心志投入手 工纏花技藝中。 「製作鳳冠,每天需用8小時 來纏繞絲線。」對於3歲時患小兒 麻痹症造成腿疾的夏富磊而言, 長時間保持坐姿進行精細操作, 不僅是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身 體耐力的巨大挑戰。腿疾限制了 他選擇很多職業的可能,也讓他 在方寸之間的指尖世界裏,找到 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小巧 兒手 麻打 痹造 症七 患彩 者鳳冠 甘肅敦煌7月29日下午突 遭沙塵暴侵襲,黃沙漫天,城 市瞬間被籠罩。有遊客更拍到 百米高沙牆撲向公路,稱猶如 走進了末日小說。受惡劣天氣 影響,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當晚 取消原定的星空演唱活動。30 日,景區恢復正常開放,並為 受影響遊客安排退款。 引發致命感染 72小時生死搶救 錯信偏方 生吞蚯蚓險丟命 ▍本報訊 ▍ 長期受類風濕性關節炎困擾的葉 阿姨,病急亂投醫,輕信了 坊間流傳的偏方,生吞下活蚯蚓。 不料,此舉很快引發劇烈反應。 她被緊急送醫時,血壓已驟降至 60/30mmHg,體溫飆升至39.9℃, 肝臟、腎臟、心臟等多個重要器官 功能急速衰竭,生命垂危。經診 斷,她已發展為嚴重的膿毒症和膿 毒性休克。 《晶報》報道,「活蚯蚓體表附著 大量寄生蟲卵、細菌甚至病毒。」重 症醫學科王煒主任指出關鍵所在, 「未經任何處理直接吞服,這些病原 體能夠穿透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引 發致命的全身性感染!」這正是葉阿 姨突發重症的核心原因。 面對兇險病情,醫院立即啟動 全院多學科會診。ICU團隊爭分奪 秒展開救治:針對潛在的細菌及寄 生蟲感染,使用強效抗生素和驅蟲 藥物;嚴密監測生命體徵,通過積 極的液體復蘇提升血容量,應用血 管活性藥物穩定血壓、控制高熱; 同時全力糾正酸中毒、電解質失衡 等內環境紊亂,採取綜合措施保護 受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 經過ICU醫護人員72小時的精 準救治,一度命懸一線的葉阿姨終 於轉危為安,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已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後續康復治療。 葉阿姨因生吞蚯蚓險喪命的案 例,揭示了盲目嘗試偏方的巨大風 險。然而,日常飲食中追求生鮮或 處理不當帶來的隱患,同樣潛藏著 致命危機。為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醫院給出一下的防護建議。 拒絕偏方:身體不適時務必第 一時間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切 勿聽信、嘗試無科學依據的偏方、 土方;徹底煮熟:肉類、水產、野 菜、昆蟲等食材必須經過充分高溫 烹煮,這是殺死寄生蟲和病菌最有 效的方法;飲食衛生:處理生肉、 泥土食材後,務必用肥皂和流動水 徹底洗手;生熟廚具、砧板嚴格分 開使用和清洗,避免交叉污染;蔬 菜水果食用前需用流水充分清洗乾 淨;飲用水應燒開後再飲用。 ■坪山區中心醫院普外科龍光輝醫生 為患者檢查身體。 網上圖片 只因聽信「生吞活蚯蚓能治類風濕」的偏方,深圳六旬葉阿姨險 丟性命!坪山區中心醫院ICU團隊經過72小時生死搶救,才將她從 多器官衰竭的死亡線上拉回。醫生提醒:盲目嘗試未經科學驗證的 偏方無異於賭命,生食或處理不當引發的健康隱患同樣致命。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 離感受沙塵暴,沙塵暴遮天 蔽日,堪稱當地『土特產』 的獨特體驗。 北京遊客 張女士 活蚯蚓體表附著大量寄 生蟲卵、細菌甚至病毒。未 經任何處理直接吞服,這些 病原體能夠穿透腸道黏膜進 入血液,引發致命的全身性 感染! 重症醫學科主任 王煒 致命生食風險清單 醉蝦醉蟹 生魚片 生豬牛羊肉 生食蛙肉蛇膽 生食野菜、螞蟻等 生食淡水魚蝦螺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