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0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A3 08.01.2025 星期五 要聞 聯 邦 上 訴 法 院 7 月 3 1 日 就「 V O S Selections v. Trump」一案舉行口頭辯論,多 名法官對特朗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IEEPA)實施對等關稅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認為其逾越國會授權,未能證明貿易赤字構 成「國家緊急狀態」。 聯邦上訴法院的一些法官在庭上聽證期 間質疑,特朗普政府引用的IEEPA是否能授 權總統在緊急狀態下全面改寫國會制定的關 稅時間表。這一案件的爭議焦點在於特朗普 是否超越總統許可權,侵犯了國會設定關稅 的憲法權力。自1977年IEEPA生效以來,特 朗普是首位援引這項緊急權力法律徵收關稅 的美國總統。司法部在本案庭辯中為特朗普 的全球關稅制度辯護,但法官們對其論述表 現出明顯的懷疑態度。 此案正值新一批對等關稅將要生效的關 鍵時點。如果特朗普政府在本案中敗訴,其 整體關稅戰略將面臨重大打擊,可能迫使其 尋求國會授權,因此本案也可以被視為決定 特朗普貿易議程「生死」的關鍵。 聯邦法院預計不會立即就此案作出裁 決,敗訴的一方幾乎肯定會尋求最高法院的 復審。如果特朗普政府勝訴,特朗普將獲得 對與美國有關聯的外國公司和個人隨意徵收 和放鬆稅收的巨大新權力。 貿易法專家認為,這將為未來總統援引 緊急權力處理經濟問題開創先例。如果政府 敗訴,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前景將變得模糊。 Liberty Justice Center高級顧問Jeffrey Schwab 表示,特朗普可以像之前所有總統那樣,尋 求國會批准相關協議。貿易律師警告,各國 可能會尋求撤銷已達成的協議,這可能引發 新的國際爭端。 Reed Smith合夥人Michael Lowell指出: 「如果一方可以爭辯協議是不當或在脅迫下 達成的,那麼該方不太可能維持協定。如果 最高法院不支持這一權力,那麼這些協定的 效力將被顯著削弱。」 特朗普宣布對 印度商品課徵25% 的關稅,並實施額 外的懲罰性措施,震驚印度。在野國民大會 黨(國大黨)旋即砲轟印度人民黨領導的中央 政府,稱「國家現在正為總理莫迪與特朗普 的『友誼』付出代價」,外交政策徹底失敗。 國大黨表示,儘管總理莫迪曾為特朗普 助選,特朗普仍對印度課徵重稅。國大黨指 的是2019年9月在美國德州舉行的「Howdy, Modi!」活動。國大黨說:「印度現在正為莫 迪的『友誼』付出代價。莫迪曾為特朗普競選 造勢,熱情擁抱他,跟他一同拍照,讓照片 在社交媒體掀起話題。結果,特朗普還是對 印度課徵關稅。」 特朗普表示,印度必須為購買俄羅斯能 源與武器支付額外罰金。特朗普在社交平 台發文道:「請記住,雖然印度是我們的朋 友,但多年來,我們跟他們的貿易往來相對 有限,因為他們的關稅太高了,為全球數一 數二高,而且他們設下最嚴苛、最令人反感 的非貨幣貿易壁壘。」 美國是印度成衣與珠寶的最大出口市 場,2024年出口總額接近220億美元。印度在 美國服飾市場的市佔率約5.8%,排在中國、 越南與孟加拉國之後。關稅生效後,印度服 飾與珠寶出口商面臨來自最大市場訂單驟減 的風險,業界警告不排除採取裁員措施應對。 法官質疑特朗普無權繞開國會徵關稅 高關稅震驚 度 在野黨斥莫迪外交失敗 美對多國徵收關稅稅率(部分) 巴西 歐盟 日本 韓國 加拿大 印度 英國 越南 印尼 10% 20% 24% 25% 25% 26% 10% 46% 32% 50% 15% 15% 15% 35% 25% 10% 20% 19% 國家 4月關稅 新面臨關稅 ■印度中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間製衣 廠。 法新社 新聞特寫 最新民調指DEI支持率下降 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移民及海關執 法局(ICE)大肆搜捕移民,不少家庭因 經濟支柱被抓走頓失收入來源,令他們 難以繳付房租。搜捕行動的影響深遠, 光是對遭遣返的恐懼就讓這些移民不敢 行使他們的租客基本權利。 ▍三藩市訊 ▍ 非牟利新聞媒體CalMatters分析特朗普移 民政策如何影響移民租客。加州房租屬 全國最高,無證移民往往缺乏可靠的信用紀 錄和從事缺乏福利的低薪工作,令他們難以 找房居住,甚至被迫居住擁擠環境,更有可 能被驅逐。 租務律師和學者指出,特朗普加強搜捕 移民令這些租客更易受到驅逐和剝削,從而 導致更多移民無家可歸或生活擁擠,甚至自 願離開美國。 儘管加州通過嚴厲法律保障租客,適 用於所有身分的租客,但屋崙非牟利組織 Centro Legal de La Raza租客律師霍爾(David Hall)指出,對擔心遭房東報復的恐懼在移民 租客之中早已形成寒蟬效應,繼而大大削弱 加州的租客保障法規。 學者指出,即使有福利或服務可用,無 證移民去申請或使用的比例相對較低,原因 是缺乏相關資訊或擔心取得這些服務。 無證移民找到地方租住,很少行使租客 權利,或搬進以親友名義租住的擁擠居住環 境之中。這種安排往往使他們面臨惡劣的居 住環境,且由於他們名字不在租約上,因此 他們的法律保障被剝奪。若其中一名家庭成 員失去收入,他們無家可歸的風險就更高。 一旦無證移民淪落街頭,就更難重新找到地 方居住。 租務律師指出,特朗普政府廣泛宣傳移 民搜捕行動,為那些在房東與租客關係中本 已處於不利地位的人創造一個更脆弱環境。 即使州法如何保障,包括禁止房東詢問 或向聯邦人員等所有人披露租客的移民身 分,但不是每位租客知道或願意行使權利。 清除凡奈斯遊民營地 抗議者與當局爆發衝突 31日上午,市政人員開始著手清理凡奈 斯(Van Nuys)一個大型無家可歸者營地,但 導致抗議者與執法人員爆發激烈衝突。 《KTLA5》報道,市政環衛工人和洛杉磯 警察局警員進入405號高速公路附近的奧克斯 納德街(Oxnard Street)拆除帳篷並清理雜物 時爆發警民衝突,至少一人被捕。 洛市警局和洛縣警局派員在該地區巡邏。 清理工作於上午6時開始。官員表示,該 營地近幾個月來一直受到當地居民和商家投 訴。隨著市政人員展開清理,部分街道已被 封鎖。 電視台訪問一名無家可歸者,她正在收 拾行李,表達對未來不確定的擔憂。 31日上午,空拍畫面顯示,警方在營地 進行保安,環衛工人則在附近集結。一些遊 民先前早已在營地周圍設置臨時圍欄,以阻 擋工作人員進入。外展人員則替流離失所者 提供服務和臨時住房。 此次清理工作正值當地領導人面臨來自 州和聯邦政府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將遊民 營地從公共場所移除之際。 今年5月,州長紐森提出一項法令,敦促 各城市利用數十億州政府資金,以及遵循去 年最高法院允許執行反露營法裁決法律,明 確「解決營地問題」。 該計劃禁止在一個地點長期搭營,並要 求地方官員在清除前提供住所並提前通知。 洛杉磯市長巴斯表態支持州長,她強 調,迄今已清理95個營地,她提出的「內部安 全」(Inside Safe)倡議自2022年以來已幫助四 千多名遊民安置室內。 洛杉磯訊 ■最新民調發現,過去幾年如火如荼的多 元、平等、包容(DEI)政策熱度已減退,民 間的支持比例明顯下降。 美聯社 特朗普政策加劇恐懼 社區支援資源捉襟見肘 聯邦搜捕無證移民租客更易被驅逐 ■圖為月前三藩市舉行集 會示威,抗議移民局突擊 搜捕移民。 美聯社資料圖片 最新民 發現,過去幾年如火如荼的 多元、平等、包容(DEI)政策熱度已減退, 民間的支持比例明顯下降,其中在亞裔方 面,僅有1/3人認為族群面對不公,數字較 2021年減少了13個百分點。 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 調查發現,現在有32%的的人認為,亞裔遭 受「頗為嚴重」或「相當程度」的歧視,比例 較2021年亞特蘭大水療店槍擊案後的45%大 幅下滑。 另外45%的人認為非裔面對同樣困境, 考慮到2021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警跪頸死亡後,60%的人抱持這 個觀點,可見4年來比例也倒退了15個百分 點。 總體而言,大約40%的民眾認為DEI有 助紓緩歧視現象,讓亞裔、非裔、西裔、 女性等弱勢群體能得到更公平對待;但33% 至41%的人認為,DEI對上述族群幫助有 限;更有1/4的人批評,DEI反而加深令弱 勢群體面對更多不公,以至於部分少數族 裔也頗有保留。 加州非裔女子布萊德(Claudine Brider) 受訪時解釋,企業界在DEI運動期間調整人 事政策,原意是協助弱勢群體向上流動, 但如今已引發反彈,每當某些行業出現罕 見面孔,就會有人質疑事主全靠DEI才得到 機會。 對於這次結果,波士頓大學的社會學 者考普蘭(Phillipe Copeland)表示,全國經 過4年的「覺醒」後,DEI的熱度毫無疑問正 在退減。 本報訊 加州房租屬全 國最高,無證移民 往往缺乏可靠的信 用紀錄和從事缺乏 福利的低薪工作, 令他們難以找房居 住,甚至被迫居住 擁擠環境,更有可 能被驅逐。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