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01_2025星島日報(紐約大都會版)

Ѕ坆٠ 395 Oyster Point Blvd. Suite 215,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 ݣ Unit12,Wing Yip Business Centre 395 Edgware Road, Cricklewood, London NW2 6LN, UK ԅ לܔ 221 Whitehall Drive, Markham, Ontario L3R 9T1, Canada ࡐ 㬗䭔 17059 Green Drive, City of Industry, CA 91745 ޅ ㈩ ݺ ⷯனࡵ偃ड 電話:(852) 2798-2323 星島新聞集團大廈 傳真:(852) 2751-8634 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邨駿昌街七號 新聞網址: www.singtao.com 吤ԅցі恗垰 Chicago Office 155 N. Harbor Dr., Chicago, IL 60601 電話: (312) 927-5621 ݰ 刖଑ Editorial / Reporting 電話: (212) 699-3800按129 傳真: (212) 625-0845 電郵: editor@nysingtao.com Ӣ桗㏛ղ଑ Classified Advertising 電話: (212) 699-3808 (212) 699-3800 傳真: (212) 699-3833 電郵: classified@nysingtao.com ষ㬴偃ड .+'*7;'8:+89 電話: (212) 699-3800 188 Lafayette Street, (212) 431-9030 New York, NY 10013 傅真: (212) 699-3828 網址: www.singtaousa.com 微信號: SingTaoNY אࡇ 栌і恗垰 盛雄莊 Shing Hong Trading 70 Kneeland St., Boston, MA 02111 電話: (617) 820-3209 傳真: (617) 956-0628 伛伏١घ㉋і恗垰 中原參茸坊 5411 8th Ave, Brooklyn, NY 11220 電話: (718) 438-3515 傳真: (718) 438-5290 嬮旭Ղ䤙ਸ਼଑ Subscription Circulation 電話: (212) 699-3800按162 傳真: (212) 699-3833 電郵: cir@nysingtao.com ֋㳰㏛ղ଑ Display Advertising 電話: (212) 699-3800按106 傳真: (212) 431-1816 電郵: sales@nysingtao.com A6 08.01.2025 星期五 要聞 理想與現實脫節 加州夢褪色 據貝森特透露,在本周於斯德哥爾摩舉行 的兩天貿易談判中,美國談判代表與中 方進行「相當多的反駁」。但他表示,「我相信 我們已具備達成協議的基礎。」 目前,中國面臨8月12日的最後期限,需 與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據CNBC報道, 此前,北京和華盛頓已在5月和6月達成初步 協定,旨在結束不斷升級的針鋒相對的關稅 戰,並解決稀土礦產的供應問題。貝森特表 示,「中方與我們之間還有一些技術細節需要 敲定。我有信心會完成協議,但並非百分百 完成。」 貝森特上文所說的斯德哥爾摩會談展現 了中美希望保持接觸、深入溝通的態勢。在 過去幾個月,中美雖然有你來我往的經貿鬥 爭,但都注重「鬥而不破」,中美關係特別是 經貿關係的韌性不容低估。雙方通過多種不 同渠道保持溝通,兩國商業界也不斷向政府 高層做出訊息反饋。例如,中國國務院副總 理何立峰與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高 盛集團前總裁等美方人士會面,就中國發展 前景、中美經貿關係等問題進行溝通。2024 年美國的貿易總額是7.3萬億美元,中國的貿 易總額約為7.1萬億美元,中美雙方深知,穩 定中美經貿關係重要性。 斯德哥爾摩會談能否為中美新一輪元首 外交互動創造條件引發普遍關注。特朗普很 早便提出訪問中國的話題,美國總統上一次 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還是2017年,那正是特 朗普的第一任期。這種最高層級的訪問,往 往是兩國關係取得突破的節點,這令外界對 中美經貿最終達成全面協議加大期待。然而 有分析指,談判越是深入就越艱難,中美 既要心理博弈,也要推進利益博弈,每個領 域、每個條款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尤其是 還需應對經貿軌道之外的其他衝擊。此次斯 德哥爾摩會談,美方將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 等問題擺上桌面,這無疑令雙方的互動變得 更加複雜,特朗普政府對中方露出了「次級關 稅」的大棒。未來幾個月,中美經貿談判之路 不會平坦,雙方在出口管制、產能問題、投 資審查等方面的分歧依然深刻。與歐盟、日 本等經濟體不同,中國不僅被美國視為經濟 對手,也是科技對手和軍事對手,中美經貿 談判背後的地緣戰略色彩更為突出。貝森特 曾針對中美博弈提出「大包圍」策略,即利用 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協議對中國施壓。 因而有觀點稱,在此背景下,中美經貿 較量關鍵戰場實際在於中國自身持續改革和 高水平開放,也在於中國如何維護與美國盟 友、全球南方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中國面 臨真正挑戰更在於如何將「衝擊」轉化為「機 遇」,塑造好外部環境,實現戰略突圍。 美國的關稅限期8月1日屆滿,華盛 頓至今與英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日 本、歐盟及韓國達成貿易協議。至於美國 與中國的談判仍在繼續,美國財長貝森特 日前表示,有信心美中將會達成協議。 美中貿易協議接近達成 貝森特:技術細節待敲定 ▍本報訊 ▍ 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創始人黃 仁勳訪華不久,中國國家網信辦7月31日突然 約談英偉達,要求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 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 提交證明材料。中國國家安全部上月曾發文 指,一些境外生產的芯片可能故意預埋了「後 門」,自動收集指定數據。經濟學者盤和林表 示,H20芯片存在風險早已不是秘密,各國 今後將更重視這個問題。 此次約談格外引起關注,因為中美經貿 高層本周剛在瑞典完成第三輪談判,而且黃 仁勳上月剛訪華,並透露美國政府允許H20 芯片輸華。黃仁勳在北京期間頻頻對華示 好,身穿唐裝演講,大讚中國是最重要市 場,但令外界頗意外的是,黃仁勳此行未獲 中國領導人接見。 新華社7月31日引述中國國家網信辦消 息稱,英偉達芯片近日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 問題。此前,美議員呼籲要求美出口的先進 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國人工智 能領域專家透露,英偉達算力芯片「追蹤定 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報道稱,為 維護中國用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依據有 關規定,中國國家網信辦7月31日約談了英偉 達,要求公司就H20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 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證明材料。 報道稱,這並非中方首次盯上這間全球市 值最大公司。去年12月,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 理總局以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英偉達 展開調查。H20芯片是英偉達為遵守美國出口 限制專為中國設計的。目前,英偉達在中國的 AI芯片市場佔有逾90%的市場份額。 中國國家安全部官方微信7月21日曾發 文稱,一些境外生產的芯片、智能設備或軟 件可能在設計製造階段就被故意預埋了「後 門」,廠商可以通過特定訊號對設備進行遠程 操控,命令後台自動收集指定數據並回傳。 學者盤和林對本報說,H20芯片的主要風險 是其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兩大功能,雖然英 偉達未必用,但這的確對他國的安全造成很 大影響,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各國未來一定 會重視這個問題。盤和林指出,英偉達可以 想辦法填補這些後門漏洞,但有些可以填 補,有些不可以,因為美國政府在這方面對 英偉達是有干預的。 關稅陰霾下 美企爆「裁員潮」 面對人工智能引發的生產力演變,疊加 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7月美國裁員 數據明顯激增。 全球離職安置及企業高管輔導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於7月31日發布 的報告顯示,美企7月宣布裁員62075人, 較6月的47999人增長了29%。與去年同期的 25855人相比,更是激增140%。據彭博社綜 合報道,整體來看,7月的裁員數據也達到過 去10年同期的第二高,僅次於新冠疫情高峰 期的2020年。過去幾年裏,7月通常不是裁員 高峰,2021至2024年,7月裁員公告的平均數 只有23584人。算上7月數據,美企今年已宣 布裁員806383人,相較去年同期的460530人 增長了75%。而且已經比2024年全年裁員數 據761358人高出6%。 企業將人工智能和關稅列為計劃性裁員 的原因,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導致零售業裁員 和關店。近期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均公布了裁 員計劃,英特爾宣布裁員15%,微軟展開今 年第二波裁員,將影響9000名員工。整個產 業都在增加AI支出,尋求在其他地方降低成 本。 計劃性裁員不一定立即轉化為實際解 僱,截至6月,美國整體就業市場仍保持穩 定,失業率維持在4.1%的低水平。根據經濟 學家預測中位數,預期7月就業報告將顯示, 隨著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將升至4.2%。 報告也顯示汽車製造商計劃性裁員增 加,主要歸因於關稅政策。7月美國汽車製造 商宣布裁員4975人,這也是自2024年11月宣 布裁員11506人以來的單月新高。同樣受到經 濟前景不明朗衝擊,美國零售行業的裁員數 據也在今年激增。今年前7個月,美國零售業 僱主總共宣布裁員80487人,較去年同期的 23077人增加了249%。報告指出,關稅、通 脹和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正影響零售商,導 致裁員和門店關閉。而消費者支出的進一步 下降也可能引發更多損失。 中方就芯片安全問題約談英偉達 加州,這片曾經象徵機遇與創新的黃 金之地,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身分危機。 從特斯拉將總部遷往德克薩斯州,到嘉信 理財、雪佛龍等企業相繼出走,一場企業 「大遷徙」正在上演。這些撤離不僅帶走了 就業崗位和稅收收入,更折射出加州發展 模式的深層次矛盾——在追求進步理想的 同時,是否正在扼殺滋養創新的土壤? In-N-Out Burger的老闆兼首席執行官 斯奈德選擇遷居田納西,使她成為又一位 離開加州的企業家。她在社交媒體上稱, 「加州是一個不適合居住和經商的地方」。 指出了加州商業環境正變得日益苛刻。全 美最高的州所得稅(最高達13.3%)、嚴苛 的環保法規(如AB5零工法案)、不斷攀升 的最低工資標準(16美元/小時),疊加全 美第二高的商業用電價格,構成了一套令 企業窒息的「組合拳」。 以特斯拉為例,其弗里蒙特工廠每年 因加州法規額外增加的生產成本超過3億 美元。對此馬斯克抱怨:「加州已從創新 搖籃變成了監管泥潭。」這種困境並非科 技巨頭獨有,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更為嚴 峻。加州小企業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2023年間,加州中小企業註銷數量要比新 註冊量高出12%。 加州當局的立法者們在推動進步政策 時,常常陷入「完美主義陷阱」。比如2022 年通過的《氣候企業數據問責法》,要求企 業披露三級供應鏈碳排放,合規成本平均 使中小企業年度支出增加18萬美元。再如 即將實施的《塑膠生產者責任法》,預計將 使食品包裝成本上漲30%。 這些政策單看都有其正當性,但疊加 執行時卻產生了「監管海嘯」效應。前州長 施瓦辛格近期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曾警 告:「加州正在用100%的理想主義制定政 策,卻忘記了企業只能承受50%的負擔。」 一個又一個企業外遷引發連鎖反應, 過去三年,加州淨流失27萬名25到44歲核 心勞動力。甲骨文總部搬遷後,1.2萬名員 工中僅35%選擇留在加州。這種人才流失 進一步削弱消費市場,導致商業地產空置 率創新高(三藩市辦公室空置率達34%), 經濟螺旋下行。出走企業帶走的不僅是當 下產值,更是未來創新潛力。特斯拉在德 州新建的「星際基地」佔地1.2萬英畝,規模 是加州工廠的6倍,這種發展空間在加州 已不可想像。正如矽谷銀行前CEO貝克爾 所言:「加州的優勢從來不是低成本,而 是高價值。但當價值創造的成本超過收益 時,生態系統就會崩潰。」 加州的困境本質上是治理哲學的困 境。在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社會公平 等挑戰的同時要認識到,企業不可能為政 策實驗提供無限資源。如果連最具創新精 神的企業都選擇用腳投票,那麼加州引以 為傲的進步價值觀將失去物質基礎。重塑 商業環境的平衡,不是放棄理想,而是為 了讓理想走得更遠。 ■貝森特認為美中已具備達 成貿易協議的基礎。圖為今 年5月,中美雙方代表在日 內瓦討論雙邊會晤事宜。 路透社資料圖片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中美通過多種 不同渠道一直保持 密切溝通,兩國的商 業界也不斷向政府高 層做出重要的訊息反 饋⋯⋯雙方深知,穩 定中美經貿關係重要 性。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